第331章 武家內訌
作者:賊禿禿      更新:2021-08-25 14:50      字數:2552
  入秋,神都城一片肅殺之氣。

  近來,一個不知從何處流傳開的謠言,讓神都城的氣氛莫名變得詭異。

  當年,魏王武承嗣並非突發心疾暴斃而亡,而是死於非命!

  有消息稱,魏王當年與人合謀,在均州四?山埋伏兵馬,欲圖秘密襲擊九梁山,以亂軍之名鏟除幽禁黃楓穀的廬陵王李顯。

  事情敗露後,有人為了掩蓋真相,推卸責任,派遣刺客暗中將魏王殺死,將一切罪責推到他的頭上。

  不明真相的聖人和朝廷,為了保住武氏名聲,就以魏王暴斃為借口,將這件事消弭於無形。

  在這個故事裏,並未指明是誰與魏王合謀,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個人就是梁王武三思。

  特別是武氏內部,更是對此心知肚明。

  隻是,如果當真是梁王指使刺客謀害魏王武承嗣,那麽這件事就太過匪夷所思,梁王將毒手伸向武氏內部,也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東宮對此事不發表任何言論,二張一黨則是幸災樂禍的作壁上觀,坐看武氏起內訌。

  聖人臥病,也無精力處理武氏內部矛盾。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武家身上,看看他們會如何處理此事。

  曹悍倒是顧不上去打探武家內部的消息,這段時間他都在忙著做一件事,將當初的八百黑曹軍全數調入右衛,盡一切手段,把他的人安插在各個職位上,從隊正、火長到團主、旅帥、校尉,爭取將這支戍衛京都的三萬六千兵馬牢牢捏在手裏。

  近來十六衛府頻頻調動,將領和各曹官員更換頻繁,搞得神都城人心浮動,漣漪不息的水麵下,似乎暗藏什麽驚濤駭浪。

  東宮也以各種借口,抽調神都周邊軍府精銳,充入東宮十率序列,神都大街上,時常可以見到兵馬調動。

  十月中,武家諸多宗親齊聚魏王府,發起人正是嗣魏王武延基。

  以往武氏宗親聚會,大多會在梁王府。

  畢竟梁王才是目前武黨領頭人,真正執掌武氏大權。

  可是這次,嗣魏王武延基公然站出來挑頭,與梁王分庭抗禮的架勢不言而喻。

  朝野觀望,想看看從今往後,武黨究竟是誰說了算。

  魏王府主廳裏,武氏宗親濟濟一堂,卻是涇渭分明。

  梁王府的鐵杆擁躉者坐在一側,魏王府的支持者和中立觀望者坐在一側。

  自從武氏當政,魏王一脈一直是武氏宗親的核心,武承嗣也是武家內部公認的太子人選。

  現在武承嗣已死,但魏王府的影響力還未消除。

  武延基也已成年,等到明年完婚後,就能正式繼任魏王爵位。

  武三思主掌隆武堂和武氏大權,自然也會有武氏子弟不服氣,平時在武三思麵前阿諛奉承的武懿宗武攸寧等人也各有心思。

  正中左右主位上,武延基和武三思並排而坐。

  武三思神情淡然,端著茶盞滿滿品鑒。

  武延基環視眾人,咳嗽一聲打破寧靜:“在場諸位,許多都是我武家長輩,今日請諸位前來,是想就近日以來,神都出現的有關武氏傳言一事商量一番。”

  話音剛落,武三思的長子,新安王武崇烈不滿地道:“嗣魏王這是何意?難道當真聽信了坊間的無稽流言?”

  武延基三弟,肅國公武延義冷笑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們梁王府做過些什麽,自己心知肚明!”

  “放屁!一群蠢貨!那是有小人故意挑撥離間,就是想讓武氏內訌!”武崇烈惱怒喝罵。

  武延義冷哼道:“如果父王之死當真與梁王府有關,我魏王府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是非曲直,今日就要說個明白!”

  當即,梁王的幾個兒子,和魏王的五個兒子當場爭執吵罵起來,可惜武延秀還在漠北放羊,要不然以他的口才,倒是魏王府吵架的得力大將。

  武懿宗、武攸寧幾位年長的武氏宗親夾在中間不發一言。

  他們也在心裏猜測著,武三思到底有沒有殺武承嗣。

  如果傳言屬實,他們也不禁心裏防範起來,武三思心機太深手段太狠,誰也不敢保證,他還會不會背地裏捅刀子。

  如果能趁此機會,分掉梁王府的權力,扶持魏王一係分庭抗禮,爭取隆武堂的控製權,對於他們這些武家旁支宗親來說也大有好處。

  武延基連連大聲喝止,才讓大廳安靜下來,側身朝武三思拱手道:“梁王叔,傳言之事真相如何,小侄並不想再去追究,時隔多年,就算有證據隻怕也早已被抹除幹淨。隻是,隆武堂畢竟是我父王與您一塊創立,而今,我魏王府應該拿回屬於自己的一半權力,想來梁王叔不會阻攔吧?”

  武三思放下茶盞,微笑道:“隆武堂本來就由梁王府與魏王府共同執掌,我本想在你明年成婚以後,再讓你接手,現在既然你主動提及,那便提前讓你接手也無不可。”

  武三思招招手,有人送上一個錦盒,武三思打開,親手推到武延基身前。

  “這是武氏金令和調兵虎符,憑此,隆武堂一眾高手和兵馬的生殺予奪之權盡歸你手!”

  武延基怔了怔,接著麵露狂喜之意,沒想到武三思竟然會如此痛快的交出一半權力。

  武延基的幾個弟弟也很興奮,拿到一半隆武堂大權,魏王府就能與梁王府平起平坐,他們今後也就不用再看梁王府臉色。

  武懿宗和武攸寧幾人麵麵相覷,本以為梁王會據理力爭,甚至怒斥一番,沒想到就這麽輕描淡寫的交出隆武堂大權。

  武三思的幾個兒子則是麵露憤慨,在他們看來,梁王謀害魏王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謠言,目的就是讓武氏內部分裂。

  如果沒有梁王府多年照拂,魏王府早已沒落,被朝廷收回爵位都是有可能的。

  現在卻平白讓魏王府得到隆武堂大權,削弱了梁王府的勢力,他們自然不甘心。

  武三思站起身,環視諸人,長歎一聲道:“本王知道,坊間流言四起,讓諸位心中對本王產生懷疑。隻是清者自清,本王也無需多做解釋。本王為聖人、為武氏鞠躬盡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壯大武氏!

  如今,東宮擁有唐室老臣支持,天下臣民擁戴,我武氏隻能蟄伏其下,靜待時機。還望今後,諸位與本王繼續勠力同心,共同維護武氏權益,千萬不要被一些捕風捉影之事,鬧得兄弟鬩牆,四分五裂!”

  武三思一番話說的真情流露,言辭懇切,武氏宗親們都默默點頭。

  不管怎麽說,從外部看,武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聖人年邁多病,一旦哪日山陵崩,太子正位,必將恢複李唐旗號。

  到那時,武氏該如何自處,才是所有武姓子弟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武三思說罷,帶著兒子們告辭離去。

  回到梁王府內書房,武三思獨自閉眼靜坐好一會。

  昏暗的光線下,有黑影悄無聲息地在他身前跪下。

  “稟王爺,已經查清了,消息是從恒國公府傳出的。”

  武三思猛然睜眼,一雙鷹目灼灼發亮。

  果然是二張在背後搗鬼!

  他們究竟想幹什麽?

  武三思頭腦飛速旋轉起來。

  “繼續追蹤,不要驚動他們。另外,即刻發鴿信,以番上為由,調淮南兩萬精兵進駐緱氏縣,要快!”

  “屬下遵命!”

  黑影離去,武三思在黑暗中深吸口氣,一股莫名的緊迫感襲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