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遼東大勝背後的隱情
作者:賊禿禿      更新:2021-06-30 14:08      字數:5441
  中堂內,一位身穿青褐色圓領袍的老者端坐在椅子上,滿頭銀灰相雜的頭發一絲不苟地梳理整齊,用一條黑幘巾紮好。

  ??老者微垂眼皮,麵貌略顯枯槁,常年在外風吹日曬,讓他的膚色顯得粗糙黝黑。

  ??聽到匆匆趕來的腳步聲,老者睜開充斥血絲的蒼老眼眸,望著那龍行虎步邁入廳堂的高大青年,微不可覺地點點頭。

  ??“不知狄公造訪,有失遠迎!老魯,快把東宮賞賜的建州香山生芽沏一壺,請狄公品鑒!”

  ??曹悍略一打量,難捺心中激動,躬身長揖大笑著道。

  ??魯正元忙應了聲,親自去泡茶。

  ??狄仁傑站起身,微笑拱手,心頭略顯疑惑,這位品銜不高,風頭卻不弱的朝堂新人,似乎對自己很親切。

  ??狄仁傑這一起身,曹悍發現他身材頗為高大,隻是年邁之下腰身有些佝僂,瘦削的隻剩一副骨架,年輕時候一定是一位高大魁梧的英俊男子。

  ??望著狄仁傑憔悴的麵容,曹悍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年近七旬的高齡,又是一副形銷骨立的身子,隻怕早已是久病之身。

  ??見禮過後,狄仁傑有些奇怪地笑道:“曹司階莫非認識老夫?”

  ??曹悍笑嗬嗬地道:“狄公賢明天下皆知,晚輩也是仰慕已久!狄公不認識我,我可早就認識狄公了!”

  ??狄仁傑捋須微笑,有些不明就裏,以為是曹悍在說客套話。

  ??隻是曹悍神情間流露的熱切讓他有些疑惑,莫非自己之前真的見過這位年輕人?

  ??狄仁傑細細回想,卻是想不起來。

  ??“狄公快請坐!”

  ??曹悍忙招呼他落座,二人間隔著一架方麵高腿案幾坐下。

  ??狄仁傑怎麽也想不到,曹悍說的對他仰慕已久完全不是虛言,上輩子各種影視劇連番轟炸下,狄仁傑英明睿智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

  ??魯正元把沏好的茶送上來,曹悍為他倒滿一盞,狄仁傑聞著香茗氣息,撚須笑道:“此煎、衝、泡、飲茶之法在江淮之地頗為流傳,沒想到曹司階也喜好此道。”

  ??曹悍笑道:“晚輩隻是習慣飲清茶而已,倒也沒有刻意學習過。”

  ??二人各自端起茶盞品茗,曹悍注意到狄仁傑心思似乎不在品鑒這東宮賞賜的貢茶上,微皺的眉頭好像在思索著什麽。

  ??“狄公回京公事繁多,應該不會無故光臨舍下,有話不妨直說。不瞞狄公,晚輩久仰狄公大名,早就有意請伯玉先生代為引薦,找個機會拜訪狄公,沒想到狄公卻是先一步來晚輩這裏了。”曹悍放下茶盞笑道。

  ??狄仁傑當即側過身子,神情肅然地道:“既然如此,老夫也就直言了。曹司階可知陳伯玉眼下處境?”

  ??“伯玉先生應該隨同大軍一起回京了呀?隻是我沒有打聽到他被朝廷授予何職位,打算先去他府上拜訪。”曹悍心中一突,有些驚訝。

  ??狄仁傑神情凝重地道:“陳伯玉的確回來了,卻是坐著囚車進神都城的,還被褫奪了一切官職,現在就關在左肅政台監牢之內!”

  ??“竟有此事!?”曹悍大驚,他可是一點風聲沒聽到。

  ??“伯玉先生不是在建安郡王武攸宜麾下任職嗎?他犯了何事?竟然會被罷官下獄?”

  ??狄仁傑歎息一聲,苦笑道:“沒犯事,隻是他仗義執言觸怒武攸宜,武攸宜說他以下犯上,目無軍紀,戰時擾亂軍心,在河北時就派人將他拿下,此番也是押回神都受審。”

  ??曹悍嗅到這裏麵有不尋常的意味,忙道:“其中隱情請狄公詳細告知!晚輩與伯玉先生乃莫逆之交,若有需要,晚輩願鼎力相助,決不推辭!”

  ??狄仁傑欣慰地笑道:“不枉陳伯玉多次在老夫麵前舉薦你,實不相瞞,此次老夫來見你,就是和你商量營救陳伯玉一事。”

  ??頓了頓,狄仁傑凝目道:“你可知,武攸宜在遼東是如何取勝的?”

  ??曹悍奇怪道:“朝廷公布的軍報我看過,說是武攸宜指揮大軍圍攻營州,突厥人趁機襲擾鬆漠都督府,直搗契丹人老巢,契丹人軍心大亂,倉惶撤出營州,被我大周官軍和突厥兵馬前後夾擊,在土護真河一帶慘敗。

  ??馬軍總管張九節擊殺契丹賊酋孫萬榮,契丹人膽寒,無心再戰,派遣使者向武攸宜投降。”

  ??狄仁傑點點頭,好似古井波瀾不驚的麵龐浮現絲絲怒容:“突厥人的確突襲鬆漠都督府,直擊契丹老營,逼迫孫萬榮率軍撤出營州回援。張九節也的確在追擊中射殺了孫萬榮。可契丹人並未慘敗,膽寒投降也不過是邀功直言而已!”

  ??“那事實是?”

  ??狄仁傑捏緊拳頭,沉聲道:“事實就是,突厥人根本沒有配合周軍南北夾擊之策,他們殺入契丹老營,擄掠一番便滿載而歸,退守阿爾罕山靜觀其變。

  ??契丹人在新任首領大賀娑固的率領下,連敗武攸宜,斬我周軍三萬餘人,安然率領叛軍回守契丹老營。突厥人見無利可圖,便悄無聲息地撤走。

  ??武攸宜治兵混亂,軍無戰心,二十餘萬大軍竟然白白耗在土護真河畔,難以向契丹老營寸進半步!契丹老營損失慘重,婦孺牛羊被突厥人劫掠一空,兩年多的戰亂也讓契丹人厭倦了,大賀娑固為坐穩汗位,也有意停戰,便派人主動與武攸宜接觸,雙方和談,休兵罷戰。”

  ??曹悍皺起眉頭,從輿圖上看,鬆漠都督府就在後世的內蒙古赤峰一帶,地勢西高東低三麵環山,水源充足易守難攻,契丹人據守老營,完全可以跟武攸宜對抗。

  ??和談投降,隻怕其中開出了不少條件。

  ??“想必契丹人一定是撈足油水才會和談。”曹悍冷笑。

  ??狄仁傑麵容浮現憤怒與哀色,聲音低沉:“若隻是索要糧食牲畜,哪怕胃口大些,為了早日休兵養民,也不是不可以談。但是,契丹人之前擄到遼水的七萬漢家婦孺,他們竟然不打算歸還!和談條件之一,就是要武攸宜幫他們掩蓋這七萬婦孺的去向,不讓朝廷追責!”

  ??曹悍謔地起身,怒道:“好狂妄的契丹人!這哪裏是投降,分明就是用七萬漢家婦孺來彌補他們老營被劫的損失!契丹人叛亂在先,破我城池殺我百姓,兩年多來,大周數十萬兒郎折損在遼東,這些賬又怎麽算?”

  ??曹悍拳頭捏得咯吱作響,每一個有血性的漢家百姓,聽到這種消息都會義憤填膺。

  ??“作為行軍元帥的武攸宜,偏偏還就答應了。”狄仁傑捋須搖頭,滿麵悲哀,“更可恨的是,周軍撤走前,有萬餘營州百姓攔在軍營前苦苦哀求,他們親人兒女都在契丹人手裏,他們請求朝廷官軍不要饒恕契丹人,幫他們把妻兒救回來....”

  ??狄仁傑哽咽了下,渾濁的眼淚從細紋滿布的眼角滾落,顫聲道:“武攸宜惱怒之下竟然下令屠殺百姓,最終激起民變!萬餘百姓啊,都是營州平州一帶的大周百姓,竟然被屠戮殆盡!武攸宜還將這萬餘條性命算在功勞簿裏,當作殺敵功勳一並上報朝廷!”

  ??“殺良冒功!喪盡天良!武攸宜...畜生!該死!”

  ??曹悍低吼,攥緊的拳頭指甲幾乎陷進肉裏。

  ??“此事武攸宜做的極為隱蔽,軍中將校又多是他的心腹,駱務整、李楷固、張景雄、張九節等大將又跟他有相同利益,特別是駱務整和李楷固,本就是契丹降將,哪裏會真的在乎大周百姓死活?

  ??老夫在幽州督運糧草,恢複民生,對前軍之事毫無所知,還是接到陳子昂的密信後派人暗查,才知曉果有此事!”

  ??“狄公何不上奏聖人,揭露此畜生的惡行?”曹悍急忙道。

  ??狄仁傑苦澀道:“拿不到證據,口說無憑啊!陳子昂在前軍任行軍書記,無意間聽到風聲,便找武攸宜質問,誰料惹惱了他,直接命人將陳子昂捉拿起來,若非老夫緊急趕去見他,隻怕陳子昂早已身首異處。

  ??武攸宜全然不懂軍務,爭權奪利倒是手段利落,像李多祚、沙吒忠義、獨孤諱之等將,早就被他扔出前軍,要麽押運糧草,要麽駐守關鎮,老夫找遍前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信賴之人。”

  ??曹悍深吸口氣重新坐下,說道:“狄公來找我,想必已有營救陳伯玉之法!請狄公盡管吩咐,若有用得上之處,晚輩義不容辭!”

  ??狄仁傑當即也不客氣,沉聲道:“老夫多番刺探,得知武攸宜和契丹首領大賀娑固之間有一份秘密協定,他們相互防範,武攸宜擔心事情泄露致使他身敗名裂,大賀娑固也怕朝廷知道,以此為借口再度發兵攻打契丹。契丹部族雖然強硬,但兩年惡戰也讓他們損失慘重,所以才看重那七萬漢家婦孺。

  ??此事老夫已經跟張柬之、魏元忠等可信之人通過氣,李多祚將軍也知道一些內情,初步商量後,我們決定請一位可靠之人,將那份秘密協定偷出來!有此鐵證在手,我們將奏請太子,然後聯合朝臣一起彈劾武攸宜,將真相公之於眾,迫使契丹人歸還七萬百姓!”

  ??曹悍點點頭明白了,狄仁傑之意,是想請自己出馬,去把武攸宜的罪證偷出來。

  ??他口中的可信之人,自然就是擁護李唐的大臣。

  ??曹悍擰眉陷入沉思,狄仁傑端起茶盞小啜,也不打擾他,容他慢慢思量。

  ??這件事的難點並不在那份協定上,而是拿到罪證後,如何發難,將目前朝野第一紅人武攸宜拉下馬。

  ??直接聯合朝臣上奏彈劾?

  ??無異於當眾打武則天的臉!

  ??那可是剛剛代表武氏為大周取得輝煌勝利的大功臣,還在武氏七廟前拜過祖先獻過俘虜,武則天金口嘉獎他為大周的柱石之臣。

  ??結果,一場大勝竟然是以犧牲大周七萬百姓換來的,再加上那一萬慘死冤魂,如果昭告天下的話,武攸宜隻怕要被天下人口誅筆伐,砍一萬次腦袋都不足以向天下謝罪。

  ??連帶著武氏也會被人詬病,讓整個武姓皇族蒙羞受恥。

  ??一想到得知真相後暴怒的武則天,曹悍就有些頭皮發麻。

  ??她的憤怒絕對不隻針對武攸宜,恐怕還有敢於揭露真相的人。

  ??“狄公可曾想過,倘若真相大白於天下,武攸宜固然難逃天罰,但聖人的怒火,隻怕會燒傷許多人。”曹悍語氣低沉,滿麵肅然。

  ??狄仁傑淡淡一笑,撚須平靜地道:“老夫明白你的意思,此事一啟,武攸宜難逃一死,可牽頭之人,聖人隻怕也饒不了他。”

  ??頓了下,狄仁傑語氣平淡,卻透出一股堅定:“老夫與張柬之商量後,決定一旦拿到罪證,就由我二人揭露此事,向聖人上奏!張柬之七十有三,老夫也已六十八歲,兩個朽木老兒為官一生,死之一字早已看開,隻要家中能有一縷香火留下,縱使刀斧加身也無所懼!”

  ??“既知凶險,狄公何必急於一時?此事重大,該想一個萬全之策才對!”曹悍急聲道。

  ??狄仁傑深邃泛黃的蒼老眼眸靜靜注視著曹悍,歎聲道:“朝廷能等,老夫能等,可那七萬婦孺等不了啊!此事如果不能盡早解決,大周將永遠失去那七萬百姓,遼東之地民生將元氣大傷,十年之內難以恢複。

  ??遼東本就人煙稀少,一場戰亂下來更是十室九空,若失去那些百姓,朝廷最終隻能移民塞邊。如果朝廷不作為,遼東河北的百姓將如何看待朝廷、看待聖人?民心一失,遼東將永無寧日!”

  ??曹悍張了張嘴,沒有再說什麽,默默點頭。

  ??狄仁傑說的不錯,什麽人都能等,可那落入契丹人手裏的七萬婦孺等不了。

  ??大周朝廷如果保護不了自己的子民,那這場平叛之戰的意義又在哪裏?

  ??“晚輩明白狄公的意思了,狄公放心,我一定盡全力辦妥此事!”曹悍抱拳鄭重道。

  ??狄仁傑道:“曹司階隻管將罪證拿到手,其餘的交給老夫去辦。老夫保證絕對不會牽連到曹司階,也不會有人知曉曹司階參與過此事。”

  ??曹悍笑了笑,倒也沒拍胸脯說出什麽大義凜然的話,先找到武攸宜的罪證再說。

  ??想了想,曹悍說道:“狄公,我有一個建議,不如先暗中派人將風聲泄露出去,暗地裏在神都城流傳開,為輿論造勢做準備,就當是為朝堂爭鋒預熱!到時候朝堂民間一起發力,讓武攸宜的惡行徹底曝光!”

  ??狄仁傑思索了會,笑道:“好想法!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到時候朝廷想壓都壓不住!”

  ??二人又商議了一番謀劃細節,狄仁傑告辭離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