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岐山之變 一
作者:書生不愛鬼      更新:2021-05-16 01:20      字數:2253
  陽虛城陷落其實在眾人意料之中,畢竟陽虛雖是岐山北的大城,但終究將弱兵少,如何敵得過突然襲擊的中州強軍。

  然而眾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四日,岐山關北方蘇海、成河、果冉、朔門四道大關也連連急報。

  短短四日,越過岐山的六萬中州軍已經攻破三城,唯有岐山關北一百四十裏外的朔門還在堅守。

  正因為當日孟軻取自唐寧的那番話,霍弋、闕芳三位城主其實早在陽虛陷落之時便已經決定出兵北上,然而誰都沒料到中州區區六萬大軍竟宛如狂龍席卷之勢。

  大軍走到果冉城外,已看見城頭金 色軍旗,隻得退守朔門。

  然而朔門城不比陽虛,城池不過七八丈高,連護城大陣也弱得可憐。

  誰都知道,麵對連陽虛城都抵擋不住的中州精銳,朔門陷落不過是時間問題。

  至於佘穀的援軍,已經沒誰做指望了,聽說佘穀諸世家、將領群起叛亂,重新登上教主寶座的方曲河本該是大勢所歸,卻詭異的四麵受敵,如今雖然隱隱穩住局勢,然而終究令得**核心、佘穀大城損失慘重。

  今日午時,一直幾乎隻充當吉祥物、少有發聲的佘穀教紫衣聖使開了口,令軍中校尉以上將領落日之前齊聚議事廳。

  雖然孟軻沒有提及這次超規格會議將要討論的內容,但所有人已經隱隱感知到,局勢一片糜爛的情況下,這隻怕是大撤離前的信號。

  “恒兄,你說這次聖使大人召集我們,是為了撤離做安排?”

  “不然呢?局勢如此,再不撤離,隻怕岐山關數十萬大軍的退路也將被截斷,到時我們可當真是進不得退不得,隻能全部悶死在這岐山關中。”

  “哎,要我說,其實早該撤退,那些百姓不願意走,我們何必多管閑事?北方城池守軍多則十萬、少則數千,著實沒一個能打的,隻怕中州大軍再過幾日就要抵達岐山大關東部啦。”

  “莫要危言聳聽,衡虛將軍親率十二萬大軍馳援朔門,再不濟,也足以抵擋半月功夫,能多爭取時間,百姓能撤一些,自然是好。”

  前往議事廳的路上,一群軍中小將聚集議論,雖然意見不同,但終究個個滿麵愁容,畢竟在場的,大多都是在這岐山關生活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的,誰又願意承受這兵敗之辱、離家之痛。

  “你們隻怕對我們這位聖使大人還不太了解。”一個年輕將領搖頭歎道,“如今岐山以東,赫連以西,仍有三百萬餘臣民未及撤退,聖使仁厚,豈會放棄他們?”

  “不放棄又能如何?強令臣民遷徙?耗費時日不說,隻怕還落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聲明。要我說,那些蠢賤百姓,死活與我們何幹。”一名中年將領冷冷道。

  話音才落,他陡覺一道冷厲眸光瞧來,轉頭看去,卻見是個邋裏邋遢的老頭兒。

  “瞅什麽瞅?”中年將領冷道,“再瞅挖了你眼珠,滾蛋……”

  然而一個“蛋”字尚未落下,他隻見那老頭兒宛如鬼魅,身形飄忽朝他而來。

  他心中大驚,真氣運轉,一掌朝前拍出。

  那老頭兒輕哼一聲,隨意揮手。

  隻聽“砰”的一聲悶響,中年將領右臂瞬間縮短三寸。

  “啊!!!”

  一聲刺破耳膜的尖叫自那中年將領喉嚨發出,而後整個人朝後飛起,重重砸在地麵,又貼著地麵劃出三四丈,嘴裏隻剩下“吭吭”的低語。

  老頭兒冷冷看了剩下的將領一眼,淡淡道:“師尊說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爾等身為**軍士,不思護佑百姓,著實可恥。”

  眾人心中巨震,方才被他一掌掃斷手臂的將領雖不過一名校尉,卻是實打實的真級修為,更因為師從佘穀教一位地位頗高的長老,功法神通亦是不弱,卻仍被此人輕描淡寫一掌擊敗。

  更恐怖的是,眾人直到現在,也不曾感覺這老頭兒身上有絲毫真氣流露,這並非他隱匿手段多強,而是根本就沒動用太多真氣,純以肉體手段將之擊潰!

  老頭兒卻顯然不在乎眾人心中震驚,轉頭看向那低聲呻吟的中年將領,冷冷道:“看在你乃岐山鎮守軍,今日隻取你一條手臂,若再有聽見你們對老夫未來師母不敬,定取你狗命。”

  說完,身形一動,竟輕飄飄幾步踏出數十丈,消失在岐山關中。

  “此人是誰?好生可怕的修為!”一名年輕校尉聲音微顫道。

  旁邊一個年紀稍大的小將沉聲道:“醫神宮宮主,大荒醫仙。”

  “醫仙,他是醫仙莫問?那位大荒二十四仙上尊之一?”

  小將點頭。

  “原來如此,他若有意取我等性命,那……”

  “不過那尊者方才說,我們對他未來師母不敬,這……是何道理?”

  小將地位算眾人中最高,也有幸知曉些內情,似笑非笑看了眾人一眼,道:“他師尊,便是那位失蹤的唐先生。”

  唐寧與孟軻的關係,這些時候早已傳遍岐山關,即便尋常軍卒也聽說不少。

  眾人登時愕然不語,麵麵相覷……

  ……

  足以容納數千人的議事大廳此時早已坐滿了人,更有些沒有座位的低階將領,更是隻能站在後麵台階之上。

  若唐寧在此,定會對這場麵頗有些熟悉……

  不過於岐山關而言,這種場景顯然不多見,甚至可以說,幾乎從未有過,畢竟尋常時候,哪裏有尋常小將參與這等決策大會的機會。

  原本議論不止、頗為喧嘩的大廳,隨著闕芳等三位城主到來,立時安靜不少,不過上頭主位仍是空懸。

  “聖使怎的還沒來?莫非有什麽事情耽擱了?”岱冒開口問道。

  闕芳搖頭道:“來時我便問過了,聽說是呆在議事大廳後麵的書房裏,已經整整一日了,不讓外人進去,也不知在做些什麽。”

  岱冒想了想,搖頭歎道:“算了,我們等著便是。哎,岐山立足數百年,全軍撤離之事,堪稱前所未有,聖使難為也是正常。”

  頓了頓,又道:“隻是有件事情,我一直沒想明白,那唐兄弟在中州東境失蹤,聖使起初還心傷若死,怎的這幾日卻忽然好了似的,莫非唐兄弟已經被找到了?”

  一旁的霍弋手指微微震了震,沒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