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海福叮囑侄兒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5-02 17:36      字數:4042
  豆豆回到家後,除了去舅舅家裏一次,一直呆在家裏看書。他在房裏一呆就是老半天,苗苗放學回家後,才出來同苗苗說幾句話。林瑛覺得自己的孫子,同去上大學前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孫子今年十六歲,她不由想起海光十六歲的時候。眼前的孫子同海光那個時候,真是一模一樣,也是這樣埋在書裏,也是這樣沉默寡言。她不願看到孫子這模樣,隱隱感到一絲擔心。

  銀生這天下班回到家,進門後不見孫子,問林瑛說:“豆豆人呢?”林瑛回答說:“他在裏屋看書。這孩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今天沒聽他說過幾句話,像個小大人似的。”銀生說:“他是個大學生,當然不是小孩子了。”

  說話時豆豆從裏屋出來,銀生問他說:“一個人在屋子裏悶不悶?”豆豆搖頭說:“有書看就不覺得悶。”銀生說:“吃了晚飯後,一起去你姑婆家裏,她知道你回來,急著要來看你,還是我們去看她吧。”

  豆豆點頭說好,苗苗也跟著說好,還對豆豆說:“阿爹分到了新房子,你還沒去看過呢,星期天去看新房子好嗎?”豆豆問祖父說:“分到了新房子,為什麽不搬進去住呢?”銀生回答說:“新房子遠了點,上下班不方便。這幾天我沒有空,在你回北京之前,我領你去看新房子。”

  海榮工作很緊張,豆豆回來那天,他來家裏見了侄兒,後來一直沒有來過。星期六的晚上,玉姍來領女兒回家,說這些日子裏,海榮忙得不可開交,星期天也不能休息,時常忙到大半夜才能回家。林瑛聽見了心疼不已,叮囑玉姍要當心海榮的身體。

  苗苗回家那天,林瑛讓銀生到自己房裏去睡。夫妻倆上床後,林瑛連聲歎氣,說海榮沒日沒夜的工作,實在是太受累了。銀生也憂心忡忡,說道:“現在外麵的形勢很嚴重,時不時要應對突發情況,海榮作為副區長,理應衝在第一線。等到事態平息後,馬上就能恢複正常。”林瑛聽了說:“海榮工作這麽辛苦,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以後你少在他麵前嘮叨。”銀生回答說:“這算什麽話?我嘮叨他幾句,不全都是為他好嗎?”

  說過了海榮後,林瑛又說起了孫子,問銀生說:“你看豆豆變得像誰?”銀生愣了一下,問道:“你說他像誰?”林瑛歎氣說:“像他的爸爸。海光在他的這個年齡,正好遇上中學畢業,在那段日子裏,是他心思最重的時候。在家裏不多說一句話,不是捧一本書,就是愁眉苦臉。豆豆回到家後,我看他怎麽都像海光那個時候,心裏倒是擔心呢。”

  聽了林瑛的話,銀生的心頭像被重重地敲擊了一下,海光的影子又在他眼前浮現。他沉重地歎了一聲氣,說道:“海光那個時候,同今天完全不一樣,你別亂說話。”林瑛連忙說:“我哪裏亂說了?”接著歎氣說:“他這麽點年齡,就讓他去北京上大學,對他來說壓力有多大?都是你和海福兩個,把他逼成這樣的。我倒寧願他像家寶一樣,這個年齡安安穩穩上中學。”

  銀生聽了這話生氣,說道:“你真是頭發長心眼短。我們孫子小小年紀考取北大,人家羨慕還來不及,你倒不樂意?應該感到驕傲才是。”林瑛回答說:“還驕傲呢?孫子去北京一年不到,偏偏遇到發生這種事。好不容易把他接回家來,你們父子三個,還要對他一頓教訓。這幾天他緊鎖著眉頭,一個人悶在屋子裏,我想他心裏一定不好受,他才十六歲呢。”

  銀生連忙說:“這個你不用擔心。孫子長大了,我想他在思考一些問題,海光在他的這個年齡,也是這麽樣的。”接著又說:“自從他來到我們家後,可以說是在溺愛中,還有在表揚聲中長大的。現在想起來,這倒不是好事。眼下社會上發生了這麽嚴重的事,像他這個年齡,從來沒有經曆過社會上的風風雨雨,要是像那些無知的學生那樣,那才是毀了他。”

  林瑛聽了說:“你這是瞎擔心,豆豆怎麽會出去鬧呢?我們的孫子不會這樣,他從小安分守己。”銀生回答說:“即便他不卷入進去,但是受到壞思想的影響,同樣對他不利。玉不鑿不成器,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好好引導他。教訓他也是應該的,隻有讓他學會辨別是非,以後才不會走錯路。”林瑛連聲歎氣,說道:“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那些煽動學生鬧事的壞人,應該一個個槍斃。”

  銀生聽了說:“以前你不關心國家大事,現在明白了吧?國和家是聯係在一起的,國之不寧,家何以安?要是孫子不回來的話,我們還能睡得著嗎?”接著歎氣說:“幸好豆豆回家來了,現在有多少個家庭,正在為自己的孩子擔心?”

  夫妻倆全無睡意,在枕頭上嘀嘀咕咕。林瑛又歎氣說:“看到豆豆整天悶在屋子裏,心裏真是難受,我叫他出去走走,他還不答應。”銀生回答說:“這不是很好嗎?他悶在屋子裏,至少還能看書。”林瑛氣忿地說:“還好呢?我家已經有了一個書呆子,要是再出一個書呆子,這如何是好?”

  銀生沉吟半晌,突然想起說:“前天寶生和我通電話,說蘇州的形勢還比較穩定,鄉下沒有受到一點影響。寶生希望豆豆去鄉下住幾天,要不讓他去鄉下住幾天,也好讓他散散心。”林瑛聽了說:“這倒是好,可是去鄉下的話,他肯定要叫上海福的,海福不是又要請假了嗎?”銀生回答說:“請假就請假吧,明天我同海福談一下,他一定會答應的。”

  已是深夜了,林瑛仍是不想睡,繼續在銀生耳邊嘀咕。銀生問道:“你今天怎麽啦?怎麽不想睡呢?操心這操心那的,你瞎操心有用嗎?這樣是不是太累了?”林瑛喘著氣說:“你當我是瞎操心?我看你才是瞎操心呢。”接著又說:“我活得確實太累了,不但要整天操心,還要侍候這個侍候那個。”她在銀生的耳邊說:“求你也侍候我一下,不然的話,我真的睡不著。”銀生說:“都快半夜了,我哪有這個心情?”林瑛擰了他一把,嬌嗔地說:“你是不是反了?快上我的身子。”銀生隻得從命。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坐下來吃早飯,銀生問孫子說:“這幾天是不是悶得慌?想不想去鄉下住幾天?鄉下叔公來電話,要你去鄉下玩幾天。”豆豆立刻向海福望去,海褔說:“你想要去的話,我陪你一起去。”豆豆於是對祖父說:“我和叔叔一起去。昨天我還在想,今年春節沒有回家,也沒有給老太太去拜年。”銀生聽了這話,高興地說:“老太太也想你呢,她見到了你,一定很高興。”

  豆豆隨即問海福說:“那我們什麽時候去?我想在鄉下住上三、四天。”海福想了一下,回答說:“我們後天去吧。我先要向廠裏請假,準假後才能動身。”苗苗聽見了,立刻向林瑛嚷嚷:“我跟叔叔和哥哥一起去,我也要去鄉下。”林瑛忙說:“你要上學的,怎麽能去鄉下呢?”哄了好一會,苗苗才停住嚷嚷。

  過了一天,叔侄兩個去鄉下。在他倆出門的第二天,銀生從電視上看到,北京的形勢變得十分緊張,政府頒布了戒嚴令後,學運組織仍沒有撤離的跡象,反而越發變本加厲。銀生憂心忡忡,林瑛也十分憂心,平時她不看報紙,不看電視新聞,這些日子裏,她也天天看報紙,看電視新聞。

  叔侄倆在鄉下住了三天,這天傍晚回到了家裏。銀生三天不見孫子,見到孫子回來了,臉上露出了笑,問他倆說:“路上還好吧?”海福回答說:“還好,隻是一路上聽見人們議論紛紛。”銀生問豆豆說:“老太太身體好嗎?見到你是不是很開心?”豆豆笑著說:“老太太身體不錯,她在家裏拜佛,寺裏不去了。”

  銀生聽了心裏高興,母親的腿腳已不太方便,但是她仍然要去寺裏進香。今年春節回去時,他和寶生商量,要玉敏請一尊觀音佛像回家,省得母親常常往寺裏跑,玉敏果然照辦了。

  一家人吃晚飯時,海福告訴父親說,他和豆豆先到村裏,在新造的樓房裏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午,海祥和海林開著摩托車,把他倆送到了鎮上。銀生問豆豆說:“新房子漂亮不漂亮?”豆豆回答說:“外麵看很漂亮,可是裏麵沒有裝修過。”海褔搖頭說:“我一點也不覺得新房子好,晚上睡在床上,我真想哭。”銀生問:“為什麽?”海福低頭不語,豆豆說:“叔叔想念小時候住過的老屋,還有老屋裏的燕子窠。”

  林瑛指著海福的鼻子說:“你呀,腦子又壞了。鄉下人一輩子辛辛苦苦,就是為了蓋樓房,怎麽一點不理解他們?再說老屋那麽破舊了,有什麽舍不得?”銀生倒是理解海福,對林瑛說:“老屋再破舊,也是老祖宗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林瑛生氣地說:“你們父子倆一個毛病。”銀生不和她爭辯,問海褔說:“你們到了鎮上後,寶生回來沒有?”海褔回答說:“這些日子裏,寶生叔和哥哥一樣,工作很緊張,沒有空回家。”銀生又問:“鄉下怎樣?”海福說:“種田人忙著種田,做生意的忙著做生意,對他們沒有一點影響。”

  吃好晚飯後,一家人在電視機前坐下,劉誌光這時進門來,他知道外甥今天回家。銀生和海福連忙招呼,豆豆迎上前去,劉誌光問:“是不是晚飯前到家的?”豆豆點頭說是,拉舅舅在電視機前坐下。

  劉誌光坐下後,電視台播出的新聞中,出現了學生隊伍混亂的畫麵。大家都看得目瞪口呆,林瑛搖頭說:“這太不像話了,怎麽可以這樣?”劉誌光說:“事情鬧到這地步,真不知如何收場?”銀生說:“現在已嚴重影響社會秩序,政府決不會容忍事態繼續惡化,肯定會采取斷然措施。”海福也說:“這種事無論發生在任何國家,政府都不會容忍的,肯定會采取必要的手段。”銀生不忍心再看這樣的畫麵,連忙關掉電視機,對豆豆和苗苗說:“你們別看了,實在是無法無天,這太怕人了。”

  大家到外屋坐下,劉誌光搖頭說:“戒嚴令已頒布好多天,什麽時候能夠平亂呢?”然後對豆豆說:“幸好你回來了,要是你不回家的話,這一屋子人,此刻會是怎樣的心情?我想你一定能夠明白。”豆豆一下子激動,說道:“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全家對我的愛護。叔叔把我領回家後,使我明白了不少道理。”

  聽到孫子說這話,銀生滿意地直點頭,說道:“你有這個體會,全家人的心血沒有白費。”接著又說:“眼下發生的情況,不應該在我們社會出現,既然發生了,也沒有什麽可怕。因為社會總要回到正常的軌道,壞人會得到懲處,受蒙蔽的學生也會幡然醒悟。”

  豆豆連連點頭,海福又對他說:“對你來說,這是個很好的教育。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矛盾,當然各種矛盾的性質是有區分的。作為一個大學生,首先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自己的行為要對人民負責,對我們的社會負責。這是我要叮囑你的話,或許今後對你有用。”豆豆聽了又點頭,點頭的同時,眼眶裏湧出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