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豆豆受訓導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5-02 17:36      字數:3798
  叔侄倆回到了上海,出租車快到家門口時,遠遠望見銀生站在窗戶前,正伸頭朝馬路上探望。他倆頓時都感動,海福對侄兒說:“阿爹盼你回家,真可謂望眼欲穿。”等到出租車在門前停穩後,豆豆急忙跳下汽車,他仰起頭來,先大喊一聲阿爹。

  海福提著行李,同侄兒快步上樓。銀生從房裏走出來,今天他沒有叫孫子的小名,而是叫一聲:“正昊啊!”豆豆連忙奔上前,把頭緊緊埋在他的胸前,許久才抬起起頭來,對自己的祖父說:“阿爹:我讓你擔驚受怕了,我錯了。”銀生臉上露出了笑,用手撫著孫子的頭,嘴裏囁嚅著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海福望著這一幕,眼眶一下濕潤了,此時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兒時在祖父身邊的情形。

  叔侄倆放下包和行李,銀生親自為他倆沏茶,笑眯眯說:“先坐下來喝茶。”豆豆問道:“好婆和妹妹呢?”銀生說:“苗苗要放學了,她去接苗苗回家。”海福問父親說:“你牙疼好了沒有?今天是不是病假?”銀生回答說:“不疼了。我昨天和淑芬通電話,知道你們今天下午到家,幹脆多休息一天。”

  叔侄倆不停地問這問那,林瑛和苗苗這時回到了家,豆豆喊了一聲好婆,又喊了一聲妹妹。林瑛激動地說:“我的小祖宗,總算把你盼回來了。”接著對銀生說:“豆豆好像長高了。”銀生抹一下眼睛說:“離家快一年了,他天天在成長。”林瑛又對苗苗說:“你盼著哥哥回家,怎麽不喊哥哥呢?”苗苗喊了聲哥哥,豆豆摸一下她的臉,笑著說:“妹妹也長高了許多。”

  一家人圍坐下來,銀生對叔侄倆說:“你們昨夜在火車上沒睡好,要不要先睡一會?”豆豆說不用,海福說想去澡堂裏洗澡,銀生點頭說:“這樣也好,你先領豆豆去理發,在澡堂裏休息一會,然後回家吃晚飯。”叔侄倆於是準備出門,林瑛關照說:“海榮來過電話了,他和玉姍要來看豆豆,還要來吃晚飯。你倆別在澡堂裏睡著了,早點回來。”叔侄倆應了一聲,一起出門去。

  今天銀生又親自下廚,當叔侄倆回家時,一桌好菜已擺上桌。海榮和玉姍一會也到了,夫妻倆見到豆豆十分欣喜,海榮高興地對侄兒說:“這下好了,你不回來的話,全家都替你擔心。”林瑛這時說:“大家快吃飯,邊吃邊聊,誌光來過電話了,他們過一會要來。”銀生也說:“豆豆餓了,先吃飯吧。”

  大家坐下來吃飯,海榮問起豆豆的學習情況,還有最近學校裏的情況,接著問道:“海福叔千裏迢迢來北京,特地把你接回家來,對此你能理解嗎?”豆豆回答說:“起初有點不理解,通過叔叔對我反複講道理,我終於明白了。”海榮嚴肅地說道:“從報紙上和電視上看到,你們學校也有學生卷入進去。他們打著愛國的旗號,實際上是受壞人利用,正在危害自己的國家。事態發展到現在的地步,這是決不能允許的。作為一個大學生,對此你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豆豆聽了海榮的話,不由瞪大了眼睛。玉姍對海榮說:“豆豆年紀還小,你對他說這些,幹什麽呢?”銀生接話說:“他年齡不小了,應該讓他明白這個道理。”接著對孫子說:“你是個大學生,應該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當前發生的事,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麽?那是境外反華勢力勾結國內的反動分子,妄圖使我們國家改變顏色。”海榮接著說道:“西方敵對陣營向來仇視我們的社會主義製度,早在五十年代,他們就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現在借我們打開國門,走上改革開放道路的時機,想要我們像東歐一些國家那樣,引起全社會的混亂和震蕩,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鬥爭。”

  銀生和海榮倆,邊吃飯邊滔滔不絕,林瑛說道:“你們父子倆今天怎麽啦?吃飯時候還做政治報告。”銀生回答說:“以前我隻關心他的學習成績,對他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夠,現在我有些擔心,想給他補課。”接著嚴肅地對孫子說:“新中國的誕生,是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鮮血換來的。”他指著玉姍和林瑛,對孫子說道:“你已經知道,你嬸嬸的父親,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你好婆的哥哥,從前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我在他的引導下,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我們這輩人的革命目的,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有人妄圖想毀掉,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基業,你說我們能容忍嗎?”

  豆豆輕聲對祖父說:“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明白。”銀生問道:“你有什麽不明白的,或者有什麽疑問。現在是在家裏,可以大膽說出來,讓大家替你分析,幫助你提高認識。”豆豆想了一想,開口說:“我聽學校裏同學議論得最多的,為什麽同西方國家相比,我們國家這麽落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這麽低?是不是不同的社會製度造成的?”銀生長歎一聲,氣呼呼說:“現在的大學生,是我們社會最幸福的一代人,想不到這麽不懂事。”他對海福說:“你的理論水平好,你來回答那些大學生。”

  海福也歎了聲氣,說道:“現在的孩子很單純,不會辯證地看問題,很容易被人誤導。”接著說道:“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西方的工業革命,再對照我國的近代史,從中可以知道,造成我國科學技術欠發達,生產力落後的客觀原因。如果認真了解新中國的成長道路,分析一下我們的基本國情,你就能明白,為什麽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製度。”他對豆豆說:“在我的書架上,有論述國家起源的書籍,有論述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關係的書籍。這段日子裏,你認真讀一讀。”

  海福一開口就滔滔不絕,接著說起了到達北京後,與那個出租車司機的談話。他對侄兒說:“那個司機所說的,從二個輪子到三個輪子,再到四個輪子,經曆了三代人,這話對我的觸動很大。這或許可以看作,從清末到民國,再到今天,我們社會發展的縮影。現在我們已有了‘四個輪子’的速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隻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不斷克服道路上的障礙,一定能在發展道路上,超越先進發達國家。然而現在發生的情況,分明是有壞人在設置障礙,阻擋國家的改革開放進程,你說是不是?”

  豆豆聽了這話,連連點頭。銀生讚許說:“海福講的道理,我完全支持。國家要走向富強,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奮鬥,任何國家都這樣。我們國家的底子很薄,從理論上講,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像從前的農村家庭一樣,家裏要富裕,先養一窩雞,母雞生蛋,然後蛋再孵雞,慢慢積攢下本錢,再養羊或養豬,經過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積累,才能買田地、買耕牛,過上富裕的日子。”

  豆豆聽了祖父的話,忍不住直笑。銀生接著又說:“那個司機所說的,社會上的腐敗現象,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對幹部作風不正,還有目前的官倒現象,大家十分痛恨。”他轉向海榮和玉姍說:“我們家有三個國家公務員,對這個問題,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能讓老百姓戳脊梁骨。”

  海榮點頭說是,玉姍也跟著點頭。林瑛說道:“今天這頓飯,吃成了全家開報告會,就差海霞和彼得沒到。”豆豆聽到提起海霞,連忙問:“姑姑最近有來信嗎?”銀生回答說:“昨天剛好收到她的來信,她也知道國內發生的事,也在為你擔心。”海褔聽見海霞有來信,連忙說:“妹妹有信來,怎麽不早說呢?”他放下飯碗,立刻要去看信,銀生說道:“急什麽呢?吃好飯再看吧。”然後吩咐豆豆說:“你給姑姑寫封信,也好讓她放心。”

  一家人吃好飯後,銀生拿出了海霞的信,海褔和豆豆在看信時,劉誌光和許嫣然夫妻倆,領著兒子來到了。劉誌光見了外甥分外激動,拍著他的肩膀說:“你總算回來了,回來了就好。”許嫣然高興地說:“這下大家都放心了,要不真急死了。”

  許嫣然連忙讓兒子喊哥哥,聰聰大半年不見豆豆,倒有些生分起來。許嫣然說:“剛才在家裏還嚷著想見哥哥,怎麽一下子啞巴了?”聰聰眨巴著眼珠,喊了聲哥哥,豆豆笑著說:“弟弟長高不少,我離開家的時候,他沒有這麽高。”許嫣然笑著說道:“你也長高了,你離開家時,也沒有這麽高。”

  銀生沏了茶,招呼劉誌光夫妻倆坐下說話,林瑛拿出糖果盒,想讓苗苗和聰聰倆,進裏屋去玩,可是倆人不願進裏屋,都圍在豆豆的身邊。劉誌光坐下後,對外甥說:“想不到會鬧成這樣?大家天天為你擔心,幸好你回來了。”

  豆豆回答說:“我沒有出去鬧過,一直在舅婆家裏,她不讓我出門。”林瑛說:“還好有舅婆管住你。”銀生想起問:“和你同寢室的三個同學,他們怎麽樣?”豆豆回答說:“我和他們通過幾次電話,他們說在寢室裏閑著無聊,也出去了幾次,在學生隊伍裏,能夠領到麵包和飲料。”銀生聽了連連搖頭,說道:“這些孩子太不懂事,不知道自己家長,心裏有多著急?”

  劉誌光對外甥說:“阿爹叫你回家,你還不願意。非得讓叔叔千裏迢迢趕到北京,現在明白為什麽嗎?”豆豆立刻感到羞赧,許嫣然安慰他說:“回來了就好。要你回家來,一是對你負責,二是大家能放心。”劉誌光又對外甥說:“你得認錯,到家後認過錯嗎?”銀生笑著說:“他一進門就認錯了。”林瑛接著說:“誌光啊,你沒有聽見。剛才吃晚飯的時候,他們父子三個,像做報告一樣,教訓他老半天。”劉誌光笑著說:“有人教訓他,那是好事。”

  一屋子人圍著豆豆,說話不停。銀生對大家說:“豆豆在火車上累了,一天沒有睡覺,讓他早點睡覺,有話明天再說吧。”劉誌光一下醒悟,笑著說:“光顧說話了,我倒忘了呢。”於是起身告辭,海榮和玉姍也站起身。

  劉誌光在出門時,關照外甥說:“星期日來我家吃飯,你和海福叔一起來。”豆豆點頭答應。海榮也關照說:“現在外麵不大太平,盡量少出門。事態馬上會平息的,你在家裏多看看書,別浪費時間。”豆豆一一答應,想要出門送大家,海榮和劉誌光勸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