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嬋娟的第三封遺書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5-02 17:36      字數:3659
  過了兩天,海福和豆豆去鄉下。叔侄倆離開家的第二天,林瑛一大早從房裏出來,看見銀生獨自坐在外屋,一副神色黯然的樣子。林瑛驚愕地問:“你怎麽啦?一大早坐著發呆,孫子才離開家一天,那以後怎麽辦呢?”銀生緩緩開口說:“我昨夜夢見海光了,他孤零零一人,站在出事的那個山坡上……”

  林瑛不等銀生說完,立刻眼淚直湧,隻聽銀生又說:“我正在考慮一件事,嬋娟當年留下了遺囑,要豆豆成年後,把她的骨灰同海光葬在一起。豆豆現在考上了大學,應該讓他完成母親的遺願了。”林瑛擦去眼淚說:“這可是樁大事,不能隨隨便便。”銀生點頭說道:“是啊,我想先同海榮商量一下,然後征求誌光的意見。”

  這天晚上,銀生把海榮叫到了家裏,把自己的想法對他說了。海榮聽了說:“你的想法是好,可是去那地方太遠了,而且人生地不熟,恐怕沒那麽容易。”銀生說道:“再遠也得去。我想提早幾天,先同豆豆去黑龍江,辦完了這件事,再送豆豆去北京。”接著說道:“那年我和寶生去處理海光的後事,在當地的村支書家裏住宿。那個支書為人很熱心,我想給他寫信,請他幫助我。”海榮問林瑛說:“媽怎麽看?”林瑛回答說:“大主意都是他拿,我隻能聽他的。不過這個事情,先得問過誌光才是。”海榮於是說:“那好吧,聽了誌光的意見再說。”

  叔侄倆在第三天回到了家裏,銀生問他倆去鄉下的情況,海福說他倆到了鄉下後,金生一家非常高興,把豆豆當成了新科狀元。他倆在新造的樓房裏住了一夜,第二天去山上祭祖墳,傍晚到了鎮上。祖母聽說曾孫要去北京念大學,又高興又激動,寶生和海斌從城裏趕回來,特地來見豆豆。銀生問孫子說:“老太太身體可好?”豆豆回答說:“老太太高興極了,她身體很好。”

  豆豆拿出好幾隻紅包,興奮地告訴祖父說,他在離開村子的時候,金生和海祥、海林、海珍,每人都給他紅包,連貴田和小狗也給了。到了鎮上後,柳氏和寶生也給他紅包。銀生心裏十分歡喜,對他說:“這是大家對你的鼓勵,你千萬不能辜負他們。”然後說道:“明天正好是星期日,我想請你舅舅一家來吃晚飯,我們要好好慶祝一下。”

  第二天晚上,海榮和玉姍來家裏吃晚飯,劉誌光夫妻倆和孩子也來了。銀生做了一桌子好菜,今天他特別興奮,一個勁地勸大家吃喝。晚飯吃好後,苗苗和聰聰去裏屋玩耍,銀生把豆豆拉到自己身邊,叫林瑛為大家沏上茶,然後開口說:“誌光啊,今天要和你們夫妻倆,商量一件事情。”劉誌光連忙說:“伯父盡管吩咐好了。”銀生的神情,一下子變得凝重,把這幾天反複考慮的,想在豆豆去學校之前,先讓他完成母親遺願的事,當著大家的麵說了。

  聽見銀生說這話,劉誌光頓時眼淚直流,豆豆禁不住哭出了聲。大家左勸右勸,豆豆才止住哭聲。劉誌光感動地說:“伯父這樣考慮,姐姐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不盡。隻是路途實在太遠,去那兒太辛苦,何況是陌生地方。”銀生回答說:“你姐姐的遺願,早晚要替她實現,否則我心裏不安。”接著又說道:“我已給當地的村支書寫信,把事情對他說明了,請求他的幫助,我想這不成問題。”

  海福一直在抹眼淚,這時開口說:“爸爸的主意好,我也要去黑龍江。”銀生點頭說:“我知道你一定要去的,那麽我們三個人去吧。”然後問海榮說:“你看這樣好不好?”海榮回答說:“這是爸爸心頭的一件大事,既然這樣考慮,那我支持這麽做。另外我也很想去哥哥的墓前,隻是實在走不開。”

  銀生對海榮說:“我知道你走不開,我領海福和豆豆去,那就可以了。”海榮想了想說;“如果你們乘火車去的話,路上要幾天時間,我怕你身體吃不消,幹脆乘飛機去吧。”銀生聽了沉吟不語,林瑛馬上說:“海榮說的對,還是乘飛機去吧,多花一點錢,那就多花一點。”銀生於是說:“這樣也好,我們乘飛機去的話,當天可以到達,辦完了事後,坐火車去北京。”海榮說道:“既然這樣,我替你們去訂飛機票。”

  銀生見家人的意見統一了,接著問劉誌光和許嫣然說:“我們這樣安排,你們看好不好?”劉誌光激動地說:“這再好沒有了。我每天要領著聰聰去廠裏的幼兒園。要不然的話,真想和你們一起去。”林瑛抹著眼淚說:“誌光啊,就讓他們三個去吧。我要是走得開,也想一起去呢。”劉誌光點了點頭,然後對外甥說:“你出生後沒有見過爸爸,從小又沒了媽媽,幸虧回到了這個家。你是不幸的,但又是最幸福的,全家人都把你當寶貝,叔叔用心輔導你學習,所以你才有今天。你得永遠記住,到了北京後,更加要努力學習。”

  豆豆點了點頭,仍是不停地抹眼淚,許嫣然說道:“你還沒說過話呢,也說幾句吧。”他終於開口說:“我永遠不會忘記,全家人對我的辛苦付出。我到了北京後,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要報答所有的親人。”停了一下又說:“我還想起一件事,能不能說?”銀生回答說:“當然可以。”

  豆豆望著自己的祖父,開口說道:“媽媽當年給我留下三封信,我已經讀過二封。還有一封信,媽媽讓我在上大學,或者參加了工作,到時候打開來看。我能不能?現在就看這封信。”銀生點頭說:“你能記得,這實在太好了。你舅舅和舅媽,今天正好也在,那就拿出來念吧。”

  銀生起身去房裏,拿出了劉嬋娟的第三封遺書,交到了孫子的手裏,說道:“你打開來念吧。”豆豆拆開了信封,剛看了幾行字,眼淚就撲簌簌掉,海福對他說:“你念出來吧。”他於是帶著哭音念道:

  “親愛的孩子:你十八歲了?還是十九歲了?你是上大學了?還是參加工作了?不管怎麽樣,你從現在起,已經正式踏上社會了,展現在你麵前的,是一條嶄新的道路,也是一條未知的道路。

  親愛的孩子:媽媽想象不出,現在的社會怎樣了?政治運動還多不多?不知道現在要求青年人,是怎樣的人生觀?媽媽隻能說,如果你上了大學,那就要發憤學習,學成後努力報效國家。如果你參加工作了,那就要掌握好一門技術,當個安分守己的人,並且要孝敬,撫養你長大的祖父母。

  “親愛的孩子:在你這個年齡階段,必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且人生觀的正確與否,必將影響你今後的發展。媽媽在短促的生命中很迷惘,說不清什麽是正確的人生觀。但是媽媽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做一個正直的人,要以先賢為榜樣,能夠修身齊家。我希望你健健康康,過著幸福的生活。

  “親愛的孩子:媽媽唯一要對你忠告:當你踏上社會後,首先必須做一個誠實的人。當麵臨各種風潮的時候,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千萬不要盲目和衝動。你父母這代人,有著太慘痛的教訓,我們的青春在狂熱中虛耗,當回過頭看時,狂熱換來的是遍體鱗傷。我相信這種悲劇,決不會在你身上重演,可我還是要對你忠告:千萬要警惕啊!

  “親愛的孩子:媽媽不能預料什麽,千言萬語無從說起。但是媽媽相信,社會發展到今天,一定有著很大的變化。你們這一代人,比起我們上一代人,一定幸福得多。媽媽希望你,一步步走好人生路,要學好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爸爸和媽媽的在天之靈,為自己的孩子感到……”

  豆豆沒念完已泣不成聲,大家陪著他掉眼淚,銀生抹著眼淚說:“這封信讓你早讀了四年,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能讀懂。”說話時,他起身走進房裏,不一會捧一隻紙袋出來,坐下後小心翼翼地打開紙袋,取出海光的革命烈士證書,追認優秀共產黨員的證書,還有當年報道海光事跡的報紙。

  銀生嚴肅地對自己孫子說:“這是你父親的事跡。你小的時候,我不敢讓你看。現在你長大了,應該讓你知道這些。”豆豆拿起了證書和報紙,林瑛見到那兩本證書,心頭立刻如針刺一般,忍不住哭出了聲。林瑛一哭,苗苗也跟著哭,玉姍和許嫣然左勸右勸,林瑛才止住哭聲。

  那兩本證書,還有報道海光事跡的文章,豆豆流著眼淚,仔仔細佃看完。海福替他收了起來,對他說:“我仍舊替你收藏好。”海榮此時也激動,他對侄兒說:“你要好好珍惜這一切,要記住媽媽對你的囑托,到了北京大學後,各方麵都要努力。”豆豆聽了連連點頭。

  銀生對海榮說:“時間已很緊張了,我想三天後動身。替我去訂三張飛哈爾濱的機票,最好是一早的航班,午飯前能下飛機。哈爾濱離我們去的地方,有二百公裏左右,如果交通便利的話,晚上可以到達目的地。”

  海榮點頭說:“把你們的身份證都交給我,明天就讓人去辦。”林瑛聽說孫子三天後要出門,心裏又不舍,流著眼淚說:“人家孩子像他這年齡,還被爹媽哄著呢。”銀生說道:“這就是我們孩子的不同之處。”他對林瑛說:“得抓緊替豆豆準備行李,棉被什麽的不用準備,帶著路上不方便。我給少華和淑芬寫封信,我們到北京後先去他們家裏,棉被讓淑芬去準備,我給她錢就是了。”然後對豆豆說道:“把你需要用的書整理好,抓緊時間去向老師和同學道別。”接著想起說:“我明天得領你去雲仙家裏,雲仙姐不知道我們要提早出門。”

  銀生一一吩咐完後,見時間已晚,於是對海榮和劉誌光說:“今天就到此吧,你們明天還要上班。”劉誌光夫妻倆讓聰聰向大家道別,然後要和海榮夫妻倆一起出門,銀生又想起說:“誌光啊,我想在出門前一日,讓海福和豆豆倆,把嬋娟的骨灰盒領回來,臨出門前,我們還要祭奠一下。”劉誌光連忙說:“伯父放心好了,這事不用麻煩海福,讓我來辦吧。”銀生點頭說:“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