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舍不得祖屋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1      字數:3353
  同王家福分別後,接連好幾天,海福心裏不能平靜。今年有兩個朋友,先後辭別去深圳,龐麗君視深圳為“解放區”,王家福視深圳為“冒險家的樂園”。不管倆人在認知上有多少差異,他都希望兩個徬徨的人,能在那兒尋到自己的一片天。

  他倆的年齡,已將近三十歲了,都隻有初中文化程度。在這兩個同齡人身上,有著當下年輕人的許多特征,他們時常被人稱之為:“被耽誤的一代”,或者是“迷惘的一代”。作為他們的朋友,他能理解他倆內心的痛苦和掙紮,他倆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憧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倆人都不如意,並且身心俱疲。他倆今後的前途,依然是未知數。

  過了幾天,海福下班回到家,坐下來和豆豆剛說了幾句話,聽到海榮在樓下大聲喊叫。他走到窗子前,看見樓下停著輛小汽車,海榮和玉姍站在車旁招手。他連忙奔下樓去,原來車裏放著一台舊電視機,海榮二話不說,同兄弟一起搬出那台電視機。小車司機說了聲:“黃副區長再見!”然後把車開走了。豆豆這時也下樓來,相幫海福把電視機抬上樓。

  海福和豆豆把電視機抬進屋裏,銀生問跟在身後的海榮和玉姍說:“怎麽把家裏的電視機搬來了?”玉姍笑著說道:“家裏新買了台新的,這台十七吋的,搬過來給媽看。媽喜歡看電視,應該換台大一點的。”銀生說道:“這台電視機買了沒幾年,幹嗎要換新的?這不是浪費嗎?”海榮說道:“是玉姍一定要買,買了就算了。媽房裏的電視機太小了,正好換一台。”

  銀生搖頭說道:“家裏的這台質量不錯,還能看。再說多一台電視機,沒有地方放。”海榮回答說:“我已經想好了,這台放在媽媽的房裏,那台小的,放到弟弟的房裏,這樣大家晚上都能看電視。”

  海福連忙說:“這樣不好。”海榮問:“怎麽不好?”海福指著豆豆說:“我擔心他光顧看電視,影響做功課,接下來是他關鍵的兩年。”豆豆回答說:“放心好了,隻要你不看,我也不看。”海榮說道:“我相信豆豆是自覺的,再說還有你的督促。”說著把林瑛房裏的電視機,搬到了裏屋去。

  電視機放置好後,林瑛端著飯菜進屋裏,對海榮說:“快洗洗手,準備吃飯吧。”然後問玉姍說:“你們買的新電視機有多大?”玉姍回答說:“是二十九吋的。”林瑛咋舌道:“那等於看小電影了。”接著問玉姍說:“一定很貴吧。”玉姍笑笑說:“不貴,是托人從國外帶來的。人家沒賺我錢,折合人民幣總共才二千元多點。”

  玉姍說出這話時,顯得十分輕鬆。不料銀生皺起了眉,嘀咕了一句:“一台電視機,抵得上三間房呢。”海榮聽了不解,問道:“爸說什麽呢?”銀生擺了擺手,說道:“坐下來吃飯吧,我等一會對你們說。”海榮覺得詫異,於是在飯桌前坐下。

  大家坐下來吃飯時,海榮瞧一眼父親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問:“你剛才說的,到底是什麽事?”銀生終於開口說:“今天接到寶生的電話,同我說起鄉下老房子的事。”林瑛連忙問:“鄉下的老房子怎麽啦?”銀生回答說:“海祥和海林想把老房子拆了,在宅基地上蓋樓房。”

  聽到父親說這話,海福頓時大驚失色,問道:“這是真的?”銀生點頭說:“是真的,一方麵,他們嫌老房子太破舊,另一方麵,,孩子漸漸長大了,他們要為下一代考慮。”

  海福聽了這話,兩眼一下發直,愣愣怔怔地問:“好婆同意了嗎?”銀生回答他說:“你好婆說這事由小輩自己做主,她不摻和了。”林瑛連忙問:“我們的三間房,那怎麽辦呢?”銀生說道:“我正要同你商量,正好海榮和玉姍也在,大家一起出出主意。”

  銀生所以要和家人商量,是因為寶生在電話裏說,老宅翻建已不可回避,馬上就要動工。金生不會寫信,他叫寶生來同銀生溝通,銀生在老宅中有三分之一的份額,是一起參與翻建?還是放棄?如果放棄的話,銀生的三間房,照鄉下目前的估價,每間房大約值四百多元。金生想讓海祥和海林,兄弟倆湊齊一千五百元,把銀生的三間房買斷,拆房後的地基兄弟倆各一半。寶生要銀生自己做決定,然後給金生去信。

  銀生把這事說了後,海榮問父親說:“寶生叔怎樣呢?”銀生回答說:“我聽寶生的意思,他想一起參與翻建,說等到退休以後,還可以去鄉下住。”海榮又問:“參與造樓房大概要多少錢?”銀生說:“可能要三萬多元。”

  林瑛聽了嚷道:“你們別費這個心思了。不要說家裏拿不出錢,就是拿得出也不去造。我們造了樓房,誰會去鄉下往?最後還不是便宜金生一家。”銀生問她說:“這麽說你的意是,把三間房賣給海祥和海林?”林瑛回答說:“那當然了,我原來擔心,鄉下的瓦也帶不回來一片,現在有一千五百元進賬,不如早點賣給他們。”

  銀生聽了林瑛的話,緊鎖著雙眉不說話。海榮瞧一眼父親的臉色,然後對母親說:“這樣不好。既然我們不參與造房,那就別收大伯家的錢,自家人怎麽能做買賣呢?”林瑛瞪一眼海榮說:“你傻呀,那三間房是你爸的名份,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這事不過分。”

  海榮一下無話可說,又瞧一眼父親的臉色,見他一臉慍怒,於是勸母親說:“現在鄉下雖然條件好了,但他們畢竟是農民,積攢幾個錢不容易。他們造樓房的話,興許還缺錢呢,要是收他們的錢,有點於心不忍。如果真要收的話,那也要客氣一點,不要收那麽多,這樣讓爸爸麵子上也過得去。”

  林瑛聽了海榮的話,連連搖頭,過一會說:“那我聽你的勸。”她對銀生說:“我給你個麵子,你給金生寫信,我們隻要一千元,就這樣定了。”誰知銀生歎氣說:“這不光是錢的問題。這房子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聽見要拆它,我感到心疼。”

  海榮對父親說:“爸別顧慮這些了。如今時代變了,這百年的老房子確實破舊了,拆了建新房,何嚐不是好事?”銀生搖頭說:“我想的和你不一樣。我家的老宅,以前在村裏也算是闊氣的,想想老祖宗蓋那房子,費了多少心血?”

  銀生說起老家的祖屋時,海福一直沒有插話。他兩眼直愣愣,仿佛自己坐在老宅的堂屋裏,看見燕子在房梁間穿梭。突然兩顆淚珠掉進了飯碗裏,苗苗第一個發現,尖叫說:“叔叔哭了。”玉姍拍她一下說:“你胡說什麽?”再往海福臉上看,果然見他臉上掛著淚珠,於是詫異地問:“你怎麽啦?”海福沒有回答,用手抹一下眼淚,推開了飯碗,然後站起身來,悶聲不響進了裏屋。

  一桌人都愕然,玉姍問海榮說:“弟弟怎麽啦?”海榮回答說:“他出生不滿一個月,被我阿爹抱到鄉下去,我伯母斷了自己女兒的奶來哺育他。他從小是在鄉下長大的,一直到上學才回上海。他對鄉下老宅的感情很深,可能聽見祖屋要拆,忍不住傷心了。”

  玉姍聽了說:“一個大男子,聽到這事要掉眼淚,也太多愁善感了,難怪他會寫小說。”林瑛也搖頭說:“這事也值得哭?他就是一個書呆子。”接著說道:“看來他又要發幾天神經了,我怎麽會有這麽一個兒子?”

  林瑛話還沒說完,銀生已怒不可遏,瞪眼問道:“我的兒子怎麽啦?”林瑛忙說:“我說你兒子稀奇,是我家的寶貝。”海榮連忙勸母親說:“弟弟對祖屋有這份感情,那也是好的,有點學問的人都戀舊,我們應該理解他。”

  林瑛終於不出聲,豆豆這時開口說:“叔叔除了舍不得祖屋,另外還有一樣舍不得。”海榮不解地問:“還有什麽舍不得?”豆豆一字一句地說:“叔叔還舍不得,每年春來秋去的,故鄉的燕子。”他讀過海福寫的《故鄉老屋的燕窠》,還聽他講過當年燕子來家裏的事,因而也對燕子十分入迷,每年放暑假吵著要去鄉下,除了想去鄉下玩,另外還要去看老家的燕子。他心裏明白,祖屋一旦拆了,房梁上的燕子窠將不複存在,燕子從此不會飛進黃家,叔叔當然要傷心。

  林瑛聽了豆豆的話,回答孫子說:“你也說傻話,燕子有什麽稀奇的?”玉姍也笑著說:“我聽了也覺得奇怪。”豆豆放下飯碗,搖搖頭說:“同你們說不明白。”然後起身進裏屋。

  林瑛被他氣得幹瞪眼,氣呼呼說:“這孩子沒大沒小,都是跟海福學的,以後也是我家的寶貝。”銀生倒不生氣,樂滋滋說道:“豆豆長大了,他懂得事不少。”林瑛更是生氣,大聲對銀生說:“有你這樣護自己孫子的嗎?”銀生忙說:“我哪裏護他了?等一會我要批評他的。”

  吃好晚飯後,海榮和玉姍要告辭,海榮對父親說:“別為拆祖屋的事煩心,權當老祖宗沒給我們留下什麽。你要體諒大伯的難處,寫信時要客氣一點。”銀生點頭說:“你放心吧,這點我明白。”玉姍想進裏屋和海福道別,林瑛攔住說:“算了,他肯定還在發神經,別去理睬他。”海榮叮囑苗苗要聽話,星期六領她回家去,然後同玉姍一起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