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玉姍做媒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1      字數:4845
  新年又過去了,今年的新年裏,黃家人沒有去鄉下。因為在春節前,麗萍把林少華接出了養老院,讓他回家過團圓年。林瑛心裏十分高興,在家裏連誇麗萍,說林家幸虧有個賢惠媳婦,懂得孝順公公。林瑛對海榮和海福說:“你們平時工作忙,沒有空去養老院看望舅舅。趁他回家這幾天,你們去多陪陪他,過年別去鄉下了。”海榮當然一口應允,海福也違拗不得,本打算和豆豆一起去鄉下,聽到母親這樣安排,不想惹她生氣。

  林少華回到家後,麗萍天天與林瑛通電話,林瑛也常往那兒跑。銀生已察覺出幾分端倪,她倆每次通電話時,總是提起如何說服林少華,讓家寶的戶口遷進洋房裏。銀生對此很反感,問林瑛說:“是不是麗萍急著要占房子?”林瑛回答說:“是又怎麽樣?”銀生說道:“麗萍有這個想法,讓她自己去和你哥哥商量,你去瞎摻和什麽?”

  林瑛氣忿地說:“我是林家的長輩,為林家小輩著想,難道是瞎摻和嗎?再說我哥的腦子已糊塗了,脾氣也變得古怪,麗萍在他麵前說不上話,我總得幫幫她。”銀生說道:“我總算看出來了,麗萍把你哥接回家的用意,是想趕緊解決房子問題。”林瑛說:“即便是這樣,我也要幫她。”

  林瑛不顧銀生的勸,一心要說服自己哥哥。林少華自從妻子過世後,精神已徹底垮掉,在養老院住了一年多後,腦子變得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林瑛和麗萍對他提的事,他一會兒點頭,一會兒又搖頭,如此反複再三,弄得林瑛和麗萍都哭笑不得。

  過了正月初五後,林少華對麗萍說:“新年已過了,我要回養老院去。”麗萍還沒有達到目的,怎麽肯讓他回去?嘴裏隻能說:“好不容易回家一次,你多住幾天吧,過了正月十五,我和家寶送你回養老院。”麗萍勸說一陣後,馬上打電話向林瑛求助。

  林瑛接了電話後,連忙趕到哥哥身邊,林少華對她大聲嚷道:“你來得正好,麗萍不肯送我,你送我回養老院。”林瑛對他說:“哥哥啊,你腦子是不是糊塗了?麗萍是個賢惠媳婦,想讓家寶多陪你幾天。”接著又說道:“你也得多為晚輩著想,麗萍多麽不容易,家寶多麽可憐。你為什麽不答應?讓家寶報進戶口,以後把房子留給家寶。”

  林瑛說話時,麗萍在旁失聲痛哭。林瑛也跟著哭,邊哭邊說:“我家豆豆從小沒爹沒娘,可是他現在一點不比別人差,那是銀生把孫子當作自己的心頭肉,全家人都護著他。哥哥啊,我求求你了,你也得為我們林家後代著想。”

  林少華被她倆哭得心煩意亂,今天他腦子還清醒,問林瑛和麗萍說:“是不是不答應讓家寶報戶口的話,你們就不讓我回去?”麗萍不做聲,隻是眼光朝林瑛直瞄。林瑛於是說:“這件事遲早要解決的,不然的話,大家都不放心。”

  林少華長歎一聲,然後說:“罷了,罷了,讓我早點回去吧。”林瑛問道:“這麽說你答應了?”他回答說:“不答應的話,我不得清靜,你們會要了我的老命。”麗萍不失時機地說:“姑媽:既然爸是這個意思,就讓爸和家寶倆,今天就去辦理遷戶口,你說好不好?”林瑛也怕夜長夢多,於是說:“那麽你陪祖孫倆去派出所,我等你們辦妥了再回去。”

  麗萍終於如願,林瑛也鬆了口氣。林少華給孫子辦理好報戶口手續,第二天一定要回去,麗萍不再挽留。這天正好是星期日,銀生一家上門去送行。林少華在出門前,淚水在眼眶裏團團打轉,一句話都不說,隻是緊握住銀生的手。銀生望著當年引導自己走上革命道路,後來又成為自己的妻舅,眼前已經背脊彎曲的老人,不禁潸然淚下,說了幾句安慰他的話。

  他們出門後,家寶攔下一輛出租車,麗萍把行李袋放上了車。林瑛在哥哥耳邊囑咐,勸他別胡思亂想,要樂觀一點。林少華一言不發,鑽進了車裏,海福和豆豆向他說再見,他隻是擺了幾下手。

  麗萍母子送林少華去養院,等到汽車駛離後,銀生長歎一聲,對林瑛說:“他這次回家是受折磨啊。”林瑛瞪眼說:“你胡說什麽呢?”銀生憤憤地說:“你哥都告訴我了,他回來這幾天,你和麗萍天天逼迫他,逼他做了件違心的事。”然後望一眼那幢小洋房說:“其實他心裏很清楚,留給家寶這幢房子,將來是福是禍難說。”林瑛惱怒地說:“你少說晦氣話。要是你有能耐的話,給豆豆也弄套房子。”海福問豆豆說:“你想要嗎?”豆豆搖頭說:“我不要。”

  苗苗已上幼兒園了,每天從幼兒園回家後,她的頭一句話,總是這樣問:“今天爸爸和媽媽來不來?”海榮和玉姍近來很忙,很少回家吃飯,來見女兒的次數也不多,銀生對此非常不滿。

  這天海榮和玉姍回家來,銀生問海榮為什麽那麽忙?海榮回答說:“我也不想去應酬,可是實在推不開,經常要去陪領導,還要去商量些事情。”銀生聽了直搖頭,然後問玉姍說:“你為什麽也那麽忙?”玉姍笑著說:“現在同稅務局打交道的人多,少不了要請客吃飯。另外區領導班子要換屆了,海榮能不能升副區長?應酬時也能打聽風聲。”

  林瑛聽了兒子和媳婦的話,喜得兩眼放光芒,對海榮和玉姍說:“這是好事,去應酬是應該的。你們別不放心苗苗,有我帶著呢。”銀生對海榮說:“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我提醒你適可而止。”海榮點頭說:“我知道了,能不去盡量不去。”

  林瑛大聲對銀生說:“你少嘮叨幾句,怎麽不見有人請你?海榮比你有出息。”銀生氣得幹瞪眼,回答說:“我和海榮說話時,你盡量少插嘴。”林瑛說:“做娘的為兒子說話又怎麽了?”眼看倆人又要起爭執,海榮連忙把他倆勸開。

  過了幾天,海福下班回到家,坐下來吃飯時問:“哥哥和嫂嫂不來吃晚飯?”林瑛回答說:“他倆來過電話了,今天又有應酬。”銀生說:“別管他們,我們吃我們的。”海福在吃飯時說:“現在外麵對當官的有種說法,叫做三個基本。”銀生說:“我倒要聽聽,哪三個基本?”海福於是說:“第一叫做自己的工資基本不花,第二叫做自己家的飯基本不吃,第三……”

  不等海福說完,林瑛指著他的額頭,氣忿地說:“編這話的人要爛舌頭根,你怎麽帶到家裏來說?”海福笑了笑說:“我是想問爸爸,是不是幹部中真有這種現象?林瑛說道:“這還用問嗎?你爸的工資,每月基本用光,下班後天天回家吃飯。”海福說:“這我當然知道,我問的是其他幹部。”銀生搖頭說:“這種說法太絕對,聽了很刺耳。在幹部隊伍中,是有這種個別現象,但是不能以偏概全。”

  海福回答說:“一粒屎能壞一鍋粥,要不老百姓怎麽這麽恨?”銀生點頭說:“這話還中聽。”林瑛打斷父子倆的話,說道:“什麽中聽不中聽?你爺倆一唱一和。”然後對海福說:“剛才的混帳話,不許在海榮和玉姍麵前說。”銀生卻說:“有什麽不好說的?我倒要給他們敲敲警鍾。現在不光海榮的應酬多,玉姍剛提了副科長,應酬也這麽多,難怪人家要說,家裏的飯基本不吃。”

  豆豆一直在旁聽,這時插話說:“阿爹:你怎麽沒有應酬?”銀生回答說:“沒有人請我,即使有人請,我也不去。”然後說道:“你也應該學會分辨是非。”豆豆點了點頭。林瑛沒好氣地說:“你一個個教訓過來,就差教訓苗苗。”誰知豆豆說:“阿爹還沒教訓叔叔呢。”銀生說:“你想聽我教訓他?我正想教訓他呢。”他轉向海福說:“今天接到寶生的電話,他說好婆最近一直在念叨你的婚事,讓寶生來傳話,要你趕快找到對象,你怎麽想呢?”

  海福啞了口,銀生的目光緊盯著他,他憋紅了臉說:“這個軍令狀還真不敢接,又不能隨便去馬路上拉一個。”銀生嚴厲地說:“你想過沒有?好婆八十多歲了,她親手帶大了你,難道不理解她的心事?”海福訥訥地說:“我當然理解,盡量努力吧。”

  林瑛想起問:“上次那個要去深圳的姑娘,還與她聯係嗎?”海福不耐煩地說:“你不是說那個姑娘要不得,怎麽又提她了?”林瑛說道:“我是說她不去深圳的話,你還可以試試。”海福搖頭說:“我才不試呢,她肯定去深圳了。”林瑛又說道:“鄉下老祖宗發話了,我替你著急。”銀生也嚴厲地說:“你已是大齡青年了,自己好好考慮吧。”

  銀生這天下班回家時,海榮和玉姍也同時到家裏。林瑛見玉姍臉上有喜色,連忙問:“是不是有好消息?”玉姍笑著說:“海榮真的升副區長了。”林瑛又問:“是不是宣布了?”海榮回答說:“組織部已同我談過話,明天區人代會上要宣布。”他又說道:“我們得低調點,別到處對人家說。”林瑛已樂得眉開眼笑,說道:“我懂的,你放心好了。”

  林瑛今天興奮得很,一家人坐下吃晚飯時,對玉姍說起了海榮小時候的事。說家裏三個兒子中,海榮小時候挨打罵最多,如今海榮最有出息。豆豆笑著問海榮說:“你小時候為什麽挨打罵呢?”海榮說:“我小時候貪玩,學習不用功,所以經常挨打罵。”豆豆又問海福說:“你小時候呢?”海福驕傲地說:“我小時候讀書可聰明了,學校裏老師都誇我。”林瑛連忙說:“你聰明過頭了呢,上學頭一年的時候,自己把身上的褲子摳出洞來,讓我一頓狠揍,還記不記得?”海福聽娘提起這事,不由紅了臉。

  豆豆聽說過這事,但還是忍不住笑,海福對他說:“我小時候身上穿的衣服,全都是打滿補丁的,像個小叫花子。我把破褲子摳個洞,心想褲子爛了,總該給我做新褲子了。沒想到新褲子沒穿到,反倒挨頓揍。”接著又說:“你現在多幸福,從來不穿補丁衣服,上學還穿皮鞋。我的頭一雙皮鞋,是上班後自己買的。”說著又想起了秦嵐,說道:“我的頭一件新絨線衫,是秦老師送我的。”

  銀生今天的心情也好,聽完海福的話後,開口對海榮說:“以後你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得有思想準備。”海榮點頭說:“我明白。”銀生又說道:“新一屆區領導班子中,數你年紀最輕。我平時一直在觀察,你做事有韌勁有魄力,這點我非常讚賞。但是你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喜歡講兄弟義氣,這毛病是你從農場裏帶回來的,到現在還沒完全改掉。在新的崗位上,你必須克服這毛病,要事事講原則。”

  林瑛今天不嫌銀生嚕蘇,對海榮說道:“你爸說的對,你要聽他的話。你年紀還輕,三十多歲就當副區長,將來還可能做市領導。”海榮點頭說:“爸媽放心吧,你們的話我記住了。”

  吃好晚飯後,玉姍笑著對林瑛說:“今天還有樁好事,我還沒說呢。”林瑛高興地說:“你怎麽也賣關子了?快點說吧。”玉姍瞧一眼海福,然後說:“我上次說起的那個姑娘,人家有回音了,同意和弟弟見麵。”林瑛連忙說:“好啊,這真是樁好事。”銀生連忙對玉姍說:“我沒有聽你提起過,快說是個什麽樣的姑娘?”

  林瑛為海福的婚事發愁,暗地裏關照玉姍,留意有沒有合適的女孩,替海福牽個線。玉姍眀知替海福做媒是樁苦差事,但是不敢掉以輕心。前些日子有個女孩來辦公室,她看見了不由眼前一亮,那個女孩長得嬌嬈,洋娃娃似的臉蛋兒,舉手投足盡顯嫵媚,暗想這樣的可人兒,海福這個書呆子,見了一定會動心。

  後來一打聽,那個女孩是科室同事的外甥女,這天有事來找自己的阿姨。玉姍向同事問起這個女孩,得知女孩是個商店營業員,眼下還沒有對象。玉姍於是介紹了海福的情況,說他雖然是紡織廠工人,但是會寫小說,每年能掙不少稿費。他有現成的婚房,還有個幹媽在美國,因為要求太高,至今還沒有對象。玉姍的同事說,她外甥女的要求也很高,海福的條件雖然是好,隻是年齡大了好幾歲,得先問過外甥女,是否願意同海福見麵?玉姍把這事對林瑛說了,然而遲遲沒有下文。林瑛隻當對方嫌海福年齡偏大,也就死了心,沒想到對方竟然同意相親了。

  玉姍把事情經過說了,還把那個女孩誇得天仙一般。誰知海福揺頭說:“我看不行,年齡相差太大,恐怕沒有共同的語言。”林瑛嗬斥說:“真是個書呆子。還不知道人家願不願意?倘若人家願意,那是你的福份。你不是一直想找仙女嗎?怎麽一聽說仙女又怕了?”

  銀生問玉姍說:“安排什麽時候見麵?”玉姍回答說:“星期六晚上,在虹口公園門口會麵。”林瑛對海福說:“你聽見沒有?這次一定要成功。”海福回答說:“隻怕又是徒勞。”

  林瑛生氣地說:“我怎麽生了你這個兒子?一家人為你操心,你自己倒不心急,難道真要做王老五?”銀生也嚴厲地說:“為了鄉下好婆,你也得上心。”海榮對父母說:“讓他先去和姑娘見個麵,然後再決定吧。”接著對海福說:“後天是星期六,吃了晚飯後,我和玉姍陪你一起去,我也去見見那個姑娘。”海福聽海榮這麽說,隻得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