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黃家的祖傳佛像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1      字數:5135
  轉眼勞動節過去,海福這天下班回家,看到海軍給他的來信。海軍去軍事院校後,這是寫給他的第三封信。海軍在信中說,他剛結束軍事訓練,目前已開始學習階段。學院裏軍事化的作息製度,自己已經習慣了。還說這裏隨處能望見大海,大海與家鄉的太湖相比,一個像是性情剽悍的漢子,一個像是含情脈脈的女子。他更喜歡遼闊的大海,盼望早一天能上艦出海。海福讀了堂弟的信,心裏十分激動。銀生也十分高興,關照海福說:“給海軍寫回信時,告訴他不要想家,要多學點本領。”然後說道:“我也要給寶生寫信。”

  銀生給寶生去了封信。過了些日子,收到寶生的回信,銀生讀信後,頓時感到震驚,因為寶生在信中說了一樁,他萬萬想不到的事情。

  原來在春分後的一天,那天寶生正好在家裏,柳氏一早醒來說,今天要去村裏。寶生勸她等到天氣暖和些再去,可是她執意當天就要去,再三問她緣故,老人說:“我昨夜夢著菩薩哉,菩薩要我轉去一趟。”寶生勸她夢裏的事不能當真,她流著眼淚說:“好倪子啊,倷弗曉得我有樁心事啘。當年我聽倷勸,拿佛堂裏觀音菩薩囥起來,到現在已經十幾年哉。我朆忘記菩薩,菩薩也朆忘記我啘,今朝我要去拿菩薩請出來。”

  在66年夏天的時候,寶生堅決要娘把家裏的佛堂撤了,柳氏撤了佛堂後,把觀音像藏在灶王爺的佛龕裏,黃紀元還把佛龕封了起來。這件事情,家裏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柳氏住到鎮上去以後,心裏一直牽掛老宅裏的觀音像。如今毀壞了的廟宇都在修葺,信眾又可以燒香拜佛了。老人對外麵的變化也有耳聞,心裏越發惦念老宅裏的觀音像,再說夜裏夢見了觀音菩薩,於是決意要回去把菩薩像請出來。寶生知曉了娘的心事,於是說:“告訴我囥啥地方?讓我轉去一趟。”柳氏說:“囥勒灶王爺佛龕裏,外頭用紙筋石灰糊起來哉,倷動手要輕一點。”

  寶生當天就去村裏,金生見寶生來到,聽說了為何事而來,不由大吃一驚。原來金生替海祥和海林分家後,海祥在東屋砌了新灶頭,老灶頭歸了海林。近來村裏時興新式灶頭,灶台上要貼滿瓷磚,海林在新年後也把老灶頭改了,但是沒有聽說灶王爺佛龕裏有菩薩像。寶生連忙問海林在哪裏?金生說他今天沒有外出,在村裏相幫人家造房子,於是讓正華去叫海林。

  不一會兒,海林回到了家,寶生問他改灶頭時,灶王爺的佛龕裏是否有觀音像?海林點頭說有,問他現在在哪?海林低下頭不敢回答,寶生再三追問,他吞吞吐吐回答說:“我賣銅鈿哉。”金生聽了頓時怒火中燒,拿起桌上的擀麵杖,要朝他頭上砸去,寶生連忙伸手攔住了。

  海林告訴寶生說,那天動工改灶頭時,隔壁的祥根來幫忙。倆人拆開灶王爺的佛龕時,發現有件用黃布包裹著的東西,打開來一看,原來是一尊觀音像。他認識這尊觀音像,驚喜地說:“是伲好婆囥起來格,好婆一定是忘記哉。”隨手放在了一邊。祥根倒是識貨的,拿起觀音像仔細看,然後對海林說:“老古董現在值銅鈿哉。”海林問:“能值幾鈿?”祥根回答說:“至少值百把洋鈿。”

  海林聽了有些動心,祥根認識來鄉下收舊貨的販子,把家裏的一對已脫榫的官帽椅賣了,得了幾十元錢,還幫村裏其他人,促成過幾筆交易。販子專收農村裏的老物件,不論木器、銀器、銅器、瓷器,連舊的蟋蟀盆都收。海林央求說:“阿好幫我牽頭?”祥根說:“我有空去城裏捎個信。”海林於是把觀音像藏了起來,沒有告訴家裏任何人。

  過了些日子,祥根把消息帶給了城裏的舊貨販子。那個販子過幾天來村裏,交易是在祥根家裏進行的,海林開價五百元,不料對方不屑地說:“這東西沒什麽稀奇,頂多值百把元。”經過幾番討價還價,那個販子看在祥根的麵上,最後出價二百元,把那尊觀音像買走了。

  寶生聽海林講完事情的經過,心裏頓時惱火,讓彩鳳去把祥根叫來。祥根進了黃家,寶生問他是否從中牽的線?他點頭承認,問知不知道那個販子的姓名?還有家裏的住址?他回答說知道,把那個販子的姓名,還有城裏的住址都報了出來。寶生拿本子記下後,顧不得訓斥海林,對金生和彩鳳說:“現在先要瞞住娘,千萬弗能告訴俚。”金生哭喪著問:“奈麽哪哈辦呢?”寶生說:“讓我來想辦法,一定要追回來。”他說完後連忙回局裏。

  寶生在市局刑偵處工作過,現在的市局刑偵隊長,是他以前的徒弟。寶生向自己徒弟通報了家裏發生的事,要他盡快找到那個文物販子。徒弟拍胸脯說:“放心好了,有了嫌疑人的姓名和住址,隻要東西還沒出蘇州,三天內一定找到。”寶生稍微放心些,吩咐有消息隨時通知自己。

  寶生回到家裏後,柳氏見他空手回來,連忙問:“哪哈白跑一趟?”寶生已想好了搪塞的話,說老灶頭已經重砌過,那尊觀音像被海林藏了起來,找了半天沒找到。海林去建築工地幹活,過個把月才能從城裏回來,已經吩咐過金生和彩鳳,等海林一回家,立刻叫他送來。

  傍晚時分,寶生接到徒弟的電話,說已經找到了嫌疑人,嫌犯有倒賣文物的前科,承認在黃棣村收過一尊觀音像,可是沒過幾天,他以八百元的價格,轉賣給了另一個文物販子。根據偵察員的調查,另一個文物販子與廣東的,一個走私犯罪集團有聯係,目前正在加緊查找。

  寶生接到電話後心裏不安,擔心觀音像已經被文物販子帶出了境。過了一個多星期,終於得到消息,另一個文物販子也被抓到了,那家夥帶著東西要去廣州,在火車站被刑偵人員截住,行李中查獲好幾件文物,那尊觀音像也在其中。寶生如釋重負,問何時能發還觀音像?辦案人員回答說,經過初步鑒定,那尊觀音像是明代佛像,是普通文物?還是珍貴文物?要請文物專家來鑒定,這關係到給犯罪分子定罪量刑。寶生問何時請專家鑒定?自己也想來聽。辦案人員一口答應,說到時候通知他。

  寶生過幾天得到消息,市局請到了博物館的文物專家。他聞訊匆忙趕到市局時,專家鑒定已經結束,幸好專家們還未離去。有個專家問他說:“你家祖上是幹什麽的?這尊觀音像已經傳了幾代人?”寶生回答說自己祖上是種田的,這尊觀音像傳了幾代人?自己並不清楚。於是問專家,這尊佛像是否有什麽來曆?

  專家對寶生說:“明代佛像傳世不少。這尊鎏金觀音像工藝精湛,而且保存完好,最具有文物價值的,是佛像底座所刻的銘文。”專家戴上白手套,亮起佛像的底座,果然看見底座上刻有字,不用放大鏡也看得很清楚,隻見上麵鐫刻著:“青天府台,萬民敬仰。”還有落款:“大明正統六年,閶裏百姓鐫。”

  寶生連忙問:“這銘文是什麽意思?”專家笑著說道:“青天府台乃當時蘇州府的知府況鍾。他為官剛正廉潔,任上時為蘇州百姓興修水理,減田稅輕徭役,蘇州百姓稱他‘況青天’。大明正統六年,況鍾的十年知府任期滿,他離任回朝廷時,蘇州老百姓對他戀戀不舍,當時有個名叫張翰的書生,聯名二萬百姓向朝庭上書,懇求況鍾繼續留任蘇州知府。”專家接著對寶生說:“這尊鎏金觀音像,一定是當年家住閶門的富紳,在況鍾離任時,為了感謝造福百姓的父母官,特地贈送給他的。”

  寶生聽了頓時驚訝,問道:“既然是贈送給離任知府的,怎麽他沒有帶走呢?”馬上有個專家說:“我敢肯定況鍾當時沒有收下這尊佛像。況鍾一生清廉,深受老百姓的愛戴,他離任時曾賦詩二首,完全可以證明我的判斷。”接著那個專家呤起了況鍾的二首詩:

  其一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

  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其二

  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

  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專家激動地說道:“況鍾肯定沒有收下這尊佛像,詩中的‘檢點行囊一擔輕’,就是最好的證明。”寶生沉吟道:“這事奇怪了,這是五百多年前的事,那麽佛像怎麽會在我家呢?”有人笑道:“或許你祖上就是送觀音像的人,知府大人沒有收下,於是拿回自家去供奉了。”還有個專家直截了當說,這尊佛像屬於很有價值的曆史文物,他們想替博物館征集這尊佛像,問寶生意下如何?

  寶生聽了心裏犯難,回答說:“文物獻給國家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這尊佛像是老母親的命根子。”他把母親大半生與這尊佛像相伴,在66年時收藏了起來。前些日子她夢見菩薩,醒來後要去老宅請出佛像。若不是她那晚夢見菩薩,說不定這尊佛像追不回來了。幾個專家聽了深感震驚,連忙說:“原來還有這麽個故事,這尊佛像與令堂有緣,征集之事暫且不提,等到以後再說吧。”

  寶生隨後去找市局領導,說這尊佛像是老母親的命根子,希望帶回家讓母親見一麵,然後說服母親,在適當的時候,把佛像捐獻給國家。領導聽了這事也感動,而且對寶生完全信任,於是要寶生辦好相關手續,讓他把佛像帶回家去。

  寶生回到家後,把觀音像交給了母親,並且把失而複得的事講給她聽,同時把這尊觀音像的來曆也說了。柳氏聽完寶生的敘說,嘴裏直念阿彌陀佛,伏身朝觀音像磕頭。寶生扶起她時,她流著淚說:“好倪子啊,幸虧有倷,我命根子保牢哉。”玉敏激動地說:“是菩薩有靈,要弗是菩薩托夢,哪哈尋得轉來?”

  金生聽到觀音像回家的消息,領全家人來到寶生家裏。夫妻倆問候過柳氏後,拈了香朝菩薩像叩拜,請菩薩饒恕海林的罪過。玉敏端上茶來,讓大家坐下說話。寶生把追回觀音像的經過,以及專家們的話,都講給大家聽。彩鳳聽了喜出望外,說道:“伲黃家真是福氣。當年知府大老爺,大概像張水根一樣,搭伲黃家有緣份。”

  大家高興過後,寶生說出了,要把佛像捐獻給國家的想法。不出他的所料,不但柳氏不答應,金生和彩鳳也不同意。柳氏說:“我弗舍得啘,老祖宗一代代傳下來,伲還要一代代傳下去。”寶生隻得順從母親,不敢再提捐獻的事。

  寶生寫信來告訴銀生此事,同時來征求銀生的意見,還有海榮和海福的意見。因為柳氏後來說,這尊佛像是祖上傳給子孫的,若想捐獻出去,必須子孫都同意才是。銀生把信交給海福看,問他是什麽想法?海福看信後十分激動,不由想起自己小時候,與祖母在佛堂裏拜菩薩的情形。他心裏十分不舍,於是說:“好婆在世日,萬萬離不開菩薩,捐獻的事以後再說。”銀生也是這想法,於是連夜給寶生寫了回信。

  海福自從回家上學後,再沒有見過那尊佛像。今天佛像重現了,還引出了當年的蘇州府知府,況鍾與這尊佛像的故事。接連十幾天,他感到非常振奮,心裏念著祖傳的佛像,同時心裏又想,要是專家所做的判斷,完全可以相信的話,那麽我們黃家的先人,當年是居住在閶門的富紳。可是黃家的後人,又怎麽會遷居到鄉下去的?這當中發生了什麽樣的變故?對於這個問題,他同父親討論了一次又一次。銀生和自己的兒子一樣,心裏感懷祖上和先人,但是對於兒子提出的問題,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銀生這天下班回到家,進門後對海福說:“今天我接到寶生的電話,說好婆思想通了,已經同意捐獻佛像。”海福吃了一驚,連忙問:“是不是寶生叔又動員她了?”銀生回答說:“這是她自己的主意。”他見海福有點眼淚汪汪,連忙說:“你別傷心,先聽我講是怎麽回事。”海福和豆豆於是坐下來聽。

  原來觀音像回家後,村裏人都認為這是菩薩顯靈。那幾天裏,去寶生家拜菩薩的人絡繹不絕,上門時還帶著香燭,家裏像廟堂一般,整日香煙繚繞。後來事情越傳越開,鎮上的人也去登門。寶生和玉敏左右為難,這樣畢竟影響不好,還擔心天天要迎送幾撥人,老人的身體吃不消,少不得要在老人跟前埋怨幾句。柳氏素來不喜張揚,無奈家裏的菩薩名聲在外,人家上門來也擋不得。

  有一天早上,柳氏起床後,同寶生和玉敏商量,說是想讓自家的觀音像,送到鎮上的觀音寺去供奉。寶生見母親突然起這個念頭,心裏暗暗稱奇,於是問她怎麽會有這個想法?

  鎮上有座觀音寺,前些年寺裏的佛像被毀,後來把寺院改建成了學校。眼下正在落實宗教政策,政府出資修繕了寺院,觀音寺已恢複了原貌,前些日子寺裏舉行開光儀式,那天柳氏讓玉敏陪著,同鎮上的幾個老年香客,一起去寺裏進香。

  柳氏回答寶生說,自從那天從寺裏回來後,自己好幾天都夢見觀音菩薩,而且都是在觀音寺裏。今天淩晨又夢見了觀音菩薩,醒來後左思又想,突然領悟到了,菩薩是在指示自己,觀音寺才是黃家的菩薩像,最最好的去處。

  寶生對母親的話不敢不信,心想要是觀音像供奉在觀音寺,倒是最合適不過的,而且觀音寺離家裏很近,母親哪天心裏想念了,領他去拜菩薩也方便。寶生問她是不是真的舍得?柳氏回答說:“還是一句老話啘,一家好弗算好,大家好真正好。”柳氏讓寶生去問金生的意見,金生一聽是娘的主張,當然沒有意見。寶生於是打電話,又來問銀生的意見。

  海福聽完後,連忙問父親說:“你同意了嗎?”銀生回答說:“我當然同意,觀音像在觀音寺供奉,這是最好的歸宿。”接著問:“你認為怎樣?”海福說:“隻要好婆同意,我也支持。”豆豆問:“觀音寺就在鎮上嗎?”銀生說是,豆豆立刻說:“我沒有見過老祖宗留下來的佛像,放暑假後一定要去看。”海福此時心裏激動,對侄兒說:“我領你去,一起去拜我家的祖傳菩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