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劉嬋娟重病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1      字數:4336
  銀生一家吃過午飯後,海霞正想叫海福,一起去秦嵐家裏。房門口這時出現了一個青年,他朝門裏喊:“這裏是黃銀生同誌的家嗎?”銀生連忙走上前,望一眼那個陌生青年,隻當是有冒失鬼上局長家的門來陳情,於是問:“你是誰?”那個青年說道:“黃伯伯:我是劉嬋娟的弟弟,我叫劉誌光。”

  兄妹倆聽見說話聲,從裏屋走出來,聽見林瑛怒不可遏地問那個青年說:“你姐姐在哪裏?我一直想找她。”銀生連忙對林瑛使了個眼色,海霞上前擋住了自己的娘。銀生讓那個青年進門來,和顏悅色地說:“你可能還沒有吃午飯,要不要先吃飯?”劉誌光搖搖頭,哭喪著說:“我吃不下,不想吃。”銀生連忙問:“你是不是要告訴我什麽事?”銀生的話剛落音,劉誌光忍不住哭出了聲,哽咽著說:“我姐姐想見你們,她患了尿毒症,已經是晚期,人快不行了。她有個兒子,父親是黃海光。”

  霎時間屋子裏的氣氛,一下子凝固住了,等到一家人回過神後,銀生拉住劉誌光的手,大聲問:“你說的是真的?”劉誌光哽咽著直點頭,銀生又問:“你姐姐在什麽醫院治療?”劉誌光回答說:“在第一人民醫院。”銀生不加思索地說:“你現在就領我去。”他立刻同劉誌光急忙出門,母子三個不由分說,關上房門後,也緊跟著出去。

  一家人跟隨劉誌光,心急火燎地趕到醫院,來到了一間病房的病床前。隻見病床上躺著一個全身浮腫,麵無人色的女子,此時正閉眼昏睡著。銀生一家簡直不敢相信,她就是當年那個梳兩條長辮,相貌秀麗的劉嬋娟。劉誌光上前推醒姐姐,在她耳邊輕聲說:“姐姐:姐夫一家來了。”

  劉嬋娟睜開雙眼,望著麵前的銀生和林瑛,輕輕喊了聲:“爸爸,媽媽。”兩滴豆大的淚珠,隨即奪眶而出。林瑛頓時悲慟大發,拉著劉嬋娟的手,哭著說道:“你怎麽病成這樣?為什麽不早來告訴我們?”劉誌光把姐姐從床上扶起,劉嬋娟坐起後,雙手掩麵哭了起來。林瑛在旁說:“你不要哭,有什麽話盡管說。”

  劉嬋娟喘了口氣,說道:“我對不起你們,實不相瞞,當年海光是為了我,才瞞著你們報名去黑龍江的。”她邊哭邊斷斷續續說道:“海光出事的時候,我己有二個月身孕。本想再過幾天,等到海光放了暑假,我倆一起回上海,沒想到……”劉嬋娟說著已泣不成聲。

  銀生此時已心碎,抹一把眼淚說:“你回上海後,應該來見我們,來告訴我們實情,我和海光媽一直在打聽你的消息。”劉嬋娟搖頭說:“禍是因我而起的,我沒有臉來見你們。我回到上海後,把實情告訴了我娘,我在娘麵前發了誓,一定要保住肚子裏的孩子。我娘答應了我,為了不被人家指指點點,我們匆忙搬了家。在孩子出生後,我們又搬了一次家。”

  海福聽劉嬋娟說出這般苦楚,忍不住哭出了聲,海霞也跟著哭了起來。劉嬋娟問他倆說:“海福弟弟和海霞妹妹,你倆可好?”林瑛回答說:“海福在紡織廠工作,海霞在複旦大學上學。海榮在崇明農場,目前還沒有上調。”海福這時抽泣著說:“嬋娟姐姐,我想見我的侄兒。”

  劉嬋娟微微一笑說:“這正是姐姐最大的願望,我盼望著有一天,領著孩子來認你們。”然後流著淚說:“孩子出生後吃了不少苦,家裏就靠我娘一個人的工資,誰料在前幾年,我娘在廠裏出工傷死了。”她說著又泣不成聲,劉誌光也跟著哭。林瑛傷心地說:“你娘是家裏的頂梁柱,倒了這根柱子,你們靠什麽生活?”劉誌光哭著說:“姐姐什麽苦活都幹,她挖過防空洞,拉過送貨的板車,還在菜場裏幫人家刮魚鱗”。

  林瑛聽了失聲哭道:“我苦命的孩子,你應該早點來找我們呀!”銀生見劉嬋娟說話沒力氣,強忍住眼淚說:“有話慢慢再說吧,你先休息一下。”然後問劉誌光說:“孩子一個人在家裏?”劉誌光點了點頭,銀生又問:“你家離這兒遠不遠?”劉誌光回答說:“我們前年從楊浦搬到了閘北,我家住在天潼路,離這兒不遠。”

  銀生想了一想,然後對林瑛說:“我先去醫院辦公室,你在這兒照看嬋娟,讓海福和海霞,跟嬋娟弟弟去家裏,把我們的孫子領來。”林瑛點頭說好,劉誌光領著兄妹倆要離開,劉嬋娟叫住了他,吩咐說:“床頭櫃裏有隻餅幹盒子,你替我拿來。”劉誌光點頭答應了。

  銀生來到醫院的院長辦公室,一位副院長在辦公室裏。銀生掏出自己的工作證,給這位副院長看。副院長一看工作證,連忙給銀生讓座,笑著說道:“原來是黃局長,有話盡管說。”銀生向他敬了支煙,然後把來意說了。副院長忙說:“先不要急,讓我把醫生找來,先了解一下病情。”他馬上打了個電話。

  不一會兒,一個醫生拿著劉嬋娟的病曆,來到了辦公室。副院長拿起病曆看了一會,皺起眉對銀生說:“黃局長:你親屬的病情很不妙,醫院已經發了病危通知。”銀生的心一下抽緊,連忙問:“有沒有挽救可能?”副院長搖頭說:“她的病拖得時間太久了,已經錯過了治療時機,不僅腎功能衰竭,而且心肺功能也開始衰竭。目前能努力的,恐怕隻能延緩她生命了。”

  銀生頓時臉色慘白,含著眼淚說:“她還年輕,孩子還沒上學,希望能盡最大努力,挽救她的生命。”副院長又看了一下治療記錄,然後問醫生說:“病人剛進院時,為什麽沒安排做腎透析?”醫生回答說:“當初對病人建議過,可是病人沒有同意。”副院長問:“為什麽呢?”醫生回答說:“病人因為沒有勞保,承擔不起透析費用。另外到目前為止,病人還拖欠了三百多元住院費。我們已經催過家屬,可是家屬付不出。”副院長聽了連連搖頭,銀生連忙說:“拖欠的費用,我明天來結清。請你們用最好的治療手段,想方設法挽救她,費用全部由我來承擔。”

  副院長放下病曆報告,對銀生說道:“黃局長: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今天是星期天,明天我召集醫院裏的專家會診,仔細研究一下患者的病情。醫院會盡一切力量,挽救患者的生命,你看行不行?”銀生感激地說:“那實在太好了,太感謝你了。”副院長同銀生握過手,送他出了辦公室。

  銀生強忍住眼淚,跌跌撞撞回到病房裏,林瑛見到他的神情,吃驚地問:“找到醫院領導了嗎?他們怎麽說?”銀生低聲說:“回頭再說。”然後走到病床跟前,對劉嬋娟說道:“我找到醫院領導了,他們明天安排專家替你會診。你放心吧,病一定會好的。”

  劉嬋娟搖頭說:“爸爸:我謝謝你了。我看過醫書,這病已是沒救了。我不想再浪費錢,想早一天去找海光,隻是舍不得孩子。你們今天來了,我終於安心了。”她一邊說,一邊淚珠直湧。聽到劉嬋娟說這話,林瑛哭著說:“我的好媳婦啊,不管什麽錢不錢,我們全家舍了命也要救你!”旁邊病床的病人和家屬,聽見婆媳倆這番話,都陪著掉眼淚。

  林瑛哭哭啼啼時,劉誌光和海福兄妹倆,領一個小男孩走進了病房裏。小男孩直奔病床前,撲在劉嬋娟的身上,失聲哭喊:“媽媽:你什麽時候病好啊?”劉嬋娟用手拭去孩子臉上的淚,露出了一絲微笑,嘴裏說:“豆豆:我的乖兒子,快喊爺爺和奶奶。”馬上說道:“我家豆豆祖籍是蘇州人,蘇州人是喊阿爹和好婆的,你快喊啊。”孩子止住了哭聲,怯生生喊了聲:“阿爹,好婆。”銀生一把抱住他,眼淚像雨滴一樣落下,大叫一聲:“我的好孫子!”手再也不肯鬆開。

  等到銀生放開孫子後,林瑛又緊緊摟住了孫子,劉嬋娟對銀生夫妻倆說:“當年在黑龍江時,海光和我天天吃黃豆,下地幹活時,兜裏放一把炒黃豆,晚上在炕上看書時,也吃炒黃豆。海光有次開玩笑說,以後我們的孩子,小名就叫豆豆吧。”她喘了口氣又說:“孩子生下後,我們一直叫他豆豆,因為沒法上戶口,所以還沒取大名。他沒上過一天幼兒園,眼看馬上要上學了,沒有戶口要耽誤他上學。”

  林瑛忙說:“這事有辦法,海光爸爸現在是區民政局的局長,他會有辦法的。”銀生也對劉嬋娟說:“這事你就放心吧,我會辦好的。”劉嬋娟問身旁的兄弟說:“我讓你拿的東西,你帶來了嗎?”劉誌光點了點頭,從挎包裏拿出一隻餅幹盒子,放在她的枕邊。

  劉嬋娟從盒子裏拿出一隻紙袋,說道:“這是豆豆的出生證明,我把它交給你們。”然後指著盒子裏的二本日記簿說:“這是海光在黑龍江寫的日記,你們讀了會明白,當初我為什麽要帶著它離開?”海福聽說那是海光的日記,立刻對銀生說:“我說哥哥有日記的,原來是姐姐收著。”銀生捧起餅幹盒子,對海福說:“你一直思念哥哥的日記,今天總算如願了。”

  劉嬋娟囑咐完後,流著眼淚對銀生和林瑛說:“爸爸、媽媽:我把豆豆托付給你們了。原諒我不能下床給你們磕頭,你們要保重身體。”然後對孩子說:“往後你同阿爹和好婆在一起,媽媽為你高興。”孩子抱著她哭道:“我同娘和舅舅在一起,哪裏也不去。”

  林瑛一把抱過孫子,哭著說:“我的好孫兒呀,你同阿爹和好婆一起回家,明日我帶你一起來看娘。”銀生抹了一把淚,對劉嬋娟說:“你安心休息,我們把孩子領回家去。明天專家來替你會診,我也會來的。”劉嬋娟掩麵哭泣說:“給你們添累了,我今生報答不了你們,隻有等來世了。”林瑛安慰她說:“你為孩子吃了這麽多苦,我們全家都感激你。你安心治病,我們先帶孩子回家去。”劉嬋娟點了點頭,對身旁的兄弟說:“你替我送送大家。”

  一家人向劉嬋娟道別,孩子哭喊著不願離開娘,海福兄妹倆流著眼淚,把自己的侄兒從病床邊拖開。在孩子離開的一霎那,劉嬋娟雙手掩麵,淚水從指縫中淌下。劉誌光送大家離開病房,走到醫院門口時,銀生停住了腳步,把剛才去院長辦公室的情況說了。劉誌光聽後失聲哭道:“我姐姐太可憐了,如果失去她,我沒有親人了。”銀生安慰他說:“明天醫院安排專家給她會診,希望有個好的救治方案。”然後說:“你姐姐的治療,我會負責到底的。明天我先把住院欠費付清,後續的費用,我也會負責的。”

  劉誌光感激地說:“謝謝你們了,我實在沒辦法,才欠醫院的錢。”銀生問他說:“你在什麽單位工作?”他回答說:“我在軋鋼廠工作。”銀生又問:“你成家了嗎?”他搖頭說:“我哪有條件成家呀?”林瑛這時說:“你是個好小夥子,為你姐姐和外甥付出很多,我們全家都感謝你。”銀生寫下兩個電話號碼,交到他的手裏,說道:“這是我家裏的電話,還有我機關裏的電話,萬一有什麽緊急情況,你馬上給我打電話。”劉誌光接過了紙條,銀生和海福同他握手告別。

  劉誌光同銀生父子握過手,含淚走到外甥跟前,撫了一下他的頭,然後說:“到了阿爹的家裏,你要聽話。”外甥抱住了自己舅舅的腿,大聲哭喊:“我要媽媽,我要舅舅,我哪裏也不去!”劉誌光俯下身子,問自己外甥說:“現在回答我,你姓什麽?”外甥回答舅舅說:“我姓黃。”劉誌光說道:“這就對了,你祖父和祖母,還有叔叔和姑姑來接你了。你是黃家的人,應該回到黃家,以後舅舅會常來看你的。”

  外甥有些被舅舅說動,但是仍然不肯離開舅舅。劉誌光向大家說了聲再見,兄妹倆見自己侄兒不肯邁腿,於是上前去牽他的手。孩子在邁開腿後,不時地回頭望。他望見自己舅舅站在醫院門口,雙手捂著臉在哭泣,於是“哇”一聲,又大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