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海福的誓言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0      字數:4701
  海榮來了信,說清明節實在抽不出空,隻能在七號晚上回家。銀生看了信後,同海福商量說:“照我們鄉下的風俗,清明上墳有前三天、後三天的規矩,你們八號去也不晚。”海福想了想說:“隻能這樣了,我們就八號去吧。”銀生又說:“我已替你們想好了,現在上海的長途汽車通光福鎮。你倆坐長途汽車去,早上出門,午飯前能到鎮上。”海福說:“那更好,我們在鎮上住一夜,我請兩天假夠了。”

  海霞在一旁說:“我也要去。”林瑛忙說:“你去了不方便,再說去年已經去過,今年你別去了。”銀生說道:“海林可能過年要結婚,我們全家要去吃酒,你等到過年再去吧。”海霞於是不做聲。銀生對林瑛說:“他倆不能空手去,得去買些東西。另外還要準備些錫箔。”海福對娘說:“東西我自己買,你折錫箔就是了。”林瑛回答說:“那再好沒有。”

  海榮在七號晚上回到家裏,銀生見了他就問:“清明節趕不回來,是不是工作很忙?”海榮點頭說是,海福問他說:“你請了幾天假?”海榮回答說:“我請了三天假。”銀生說道:“你倆明天去,後天回來,我已替你們買好了車票。”然後說道:“你們這次回去,好婆一定很高興。”

  第二天早上,兄弟倆乘上長途汽車,午飯前到了光福鎮上。寶生新分配的房子,座落在鎮的西頭。兄弟倆穿過鎮上的老街後,海福指著一座石橋說:“好叔的新家,就是橋邊上的那幢房子。”

  海榮抬頭望去,見那房子與鄉下房子的樣子差不多,看上去有些老舊,但是比原先的房子要大許多。他加快了腳步,高興地說:“這比以前的房子氣派不少。”

  海福興衝衝走進大門裏,腿剛邁進門檻,先大喊一聲好婆。柳氏從堂屋探出頭來,看見兄弟倆出現在眼前,她笑嗬嗬叫一聲:“好孫子啊!”雙腿跨進了天井裏,弟兄倆連忙把她扶進屋裏,海福問她說:“好婆:倷身體阿好?”柳氏笑眯眯說:“我身體一直蠻好啘。”然後說道:“前日夜裏,我夢著老頭子,俚告訴我說海福、海榮要來哉。哪哈實介準?唔篤今朝真格會來。”海榮聽了說:“原來準備清明節來的,因為我實在抽不出空,所以晚了兩天。”

  柳氏已多年不見海榮,高興地拉著海榮的手說:“好孫子啊,倷真是個好小倌。倷讓弟弟進工廠,情願自己去種田。”海榮笑著說:“好婆:我身體比海福好,我吃得起苦。”

  柳氏讓兄弟倆在自己跟前坐下,剛說了幾句話,突然想起了海光,她雙手拍著膝蓋說:“海光哪哈偏偏要去黑龍江?俚真是苦命啘。”隨即哭了起來。海福安慰她說:“好婆倷覅難過哉。”然後問:“嬸嬸呢?”柳氏回答說:“鎮上刺繡合作社,現在變刺繡廠哉,俚現在天天到廠裏去上班。”接著說道:“俚馬上要轉來哉,要轉來吃中飯。”

  正在說話時,海軍和海斌背著書包,放學回家來,見了海福和海榮,兄弟倆立刻喊哥哥。海榮問他倆上幾年級?海軍回答說上五年級,弟弟在上三年級。柳氏笑著說:“還有一個讀書人,馬上也要到哉。”她的話音剛落,從門外進來一個背書包的大孩子。柳氏笑吟吟問:“唔篤阿認得?”海福已一眼認出,欣喜地說:“是蘇安。”他拉著蘇安的手問:“倷到鎮上來讀書哉?”蘇安靦腆地點了點頭。

  柳氏把蘇安拉到自己跟前,笑著對海福說:“蘇安讀書來得聰明,前年小學畢業,俚想讀中學,爺娘弗許。小倌腦子活啘,叫我去勸俚爺娘。小狗搭玉鳳讓我一說麽,俚篤嘸辦法,隻好讓俚讀中學。”海福聽見蘇安愛讀書,心裏便有幾分喜歡,問他說:“到鎮上讀書,路上要走一個多鍾頭,天天來回阿吃力?”蘇安笑笑說:“我騎腳踏車。”柳氏說道:“小狗為了讓倪子讀書,湊攏一家一當,買一部腳踏車,真正是弗容易。蘇安中飯來伲屋裏吃,碰著落雪落雨,就住伲屋裏。”海福問蘇安說:“村裏有幾個小倌來鎮上讀中學?”蘇安說:“村裏就我一個人。”柳氏對蘇安說:“倷要爭口氣,越加要用功讀書。”蘇安點頭說:“好婆:我記牢哉。”

  這時門外響起自行車鈴聲,海斌跳起來說:“伲娘轉來哉。”海福和海榮也跟著起身,見玉敏推著輛自行車進天井。兄弟倆迎上去叫嬸嬸,玉敏高興地說道:“好婆日日想唔篤,唔篤倒是來哉。”海福問玉敏說:“好叔啥辰光轉來?”玉敏連忙說:“俚朆寫信告訴唔篤?俚調到蘇州去哉,已經去仔一個多月。”海福回答說:“好叔朆來信告訴啘,俚調到蘇州去做啥工作呢?”海斌在旁說:“爸爸調到市公安局,當刑偵處科長。”海榮聽了笑著說:“好叔又升職了,隻是這工作負擔太重,家裏照顧不上。”玉敏也搖頭說:“俚去仔一個月,還朆轉來過。”

  玉敏進屋後,柳氏說道:“我中飯燒好哉,倷快炒菜吧。今朝葷菜也嘸沒,倷煎幾隻荷包蛋吧。”玉敏應了聲,對兄弟倆說:“唔篤坐一歇,等我炒好菜吃飯。”她顧不上說話,係了條圍裙急忙去炒菜。

  海軍和海斌拉著海榮和海福,去各屋子裏轉悠。海榮頭一次來這裏,見堂屋後是寶生夫妻倆的臥室,左右各一間廂房,一間是柳氏的屋子,另一間是海軍兄弟倆的屋子。再看屋前的天井,有自來水龍頭和水池,還搭了做飯的灶屋,天井裏還有隻雞窩,幾隻雞在天井裏覓食。海榮激動地說:“住這麽好的房子,好婆真是福氣。”柳氏聽了咧嘴直笑。

  不一會兒,玉敏把飯菜端上桌,大家坐下來吃飯。海榮問玉敏說:“好叔今天能回來嗎?”玉敏說:“俚忘記自己屋裏哉,弗曉得啥辰光轉來?”海軍說道:“我吃好飯去打電話,叫俚轉來。”柳氏對玉敏說:“還是小倌腦子活,倷埋怨也嘸用,還是去打電話問問。”玉敏點頭說:“也好,我等歇到派出所去打電話。”她問弟兄倆說:“唔篤阿好多住幾日?”海榮說:“我們吃了飯去上墳,然後去伯伯家裏,明早乘長途汽車回去。”玉敏說:“難得來一趟,阿好多白相幾日?”海福搖頭說:“伲請假出來,弗能超假。”

  柳氏聽見弟兄倆明天就要回去,心裏有些不舍,對他們倆說:“隻住一夜,上墳就覅去哉。走到山上有弗少路,阿要吃力?”玉敏也說:“伲清明去上墳,已代唔篤磕過頭哉,唔篤就覅去吧。”海榮搖頭說:“我還沒到過阿爹墳前,來了是一定要去的。”玉敏想了想說:“要麽騎腳踏車去?弗然辰光要來弗及。”海榮點頭道:“有自行車再好不過。”

  玉敏對海軍說:“倷吃好飯,去拿小王阿姨格腳踏車踏過來。”海軍答應了一聲,海榮問他說:“你會騎自行車?”海軍笑嘻嘻說:“連我弟弟也會。”海福笑著說:“哥哥弗及唔篤,我舊年剛學會腳踏車。”問他讀書成績怎麽樣?海軍笑而不答,一直沒出聲的蘇安,指著一麵牆說:“弟弟讀書靈格,俚每年得獎狀。”海福抬眼望去,見一麵牆上貼了十來張學校頒發的獎狀,海斌這時大聲說:“有三張是我格。”引得一桌子人哈哈大笑。

  柳氏笑過後對海福和海榮說:“海林過年要結婚哉,唔篤過年要來吃喜酒。”海福笑著問:“海林新娘子是啥地方人?”玉敏說:“是香山村人,新娘子來得標致,名字叫春娣。”接著說道:“海珍也訂婚哉。”海福愣了一下,張口結舌問:“小姐姐訂婚哉?男方是啥人?”玉敏笑嘻嘻說:“是村上人,倷猜猜看是啥人?”

  海福想了又想,還是連連搖頭。玉敏笑著說:“是許家大倪子東翰。”海福一聽是東翰,立刻笑著說:“俚篤阿是自由戀愛?”玉敏說道:“俚篤事先也朆戀愛。東翰爺娘到鎮上來看望好婆,說起東翰年紀弗小哉,別人家嫌鄙俚篤地主成份,要尋門親事也難。唔篤好婆開口說,伲弗嫌鄙格,東翰是好小倌,讓伲海珍配東翰麽哉。”

  海榮聽了直笑,問道:“就這麽一句話,把婚事給定下了?”玉敏回答說:“其實東翰爺娘已經中意海珍,先來好婆麵前探探口風,想弗著好婆先答應,貴田夫妻倆開心得弗得了。”海福又問:“老伯、姆嫚阿願意?海珍阿同意?”玉敏笑道:“唔篤好婆金口一開,金生、彩鳳隻好點頭,海珍也隻好答應。”海榮點頭說:“別管他家的成份好不好,隻要人好就行,好婆眼光不錯。許家與我們是有交情的,再說貴田是城裏的教師,家裏的經濟條件,在村裏算是好的,海珍嫁過去不會受苦。”柳氏笑著對海榮說:“倷個小倌,眼光倒是靈格。”

  說話時大家吃好了飯,玉敏動手收拾碗筷,海軍出門去借自行車。海福打開行李袋,把幾盒糕點、糖果放到桌上,是給兩個堂弟的,又拿出二罐麥乳精交給祖母。柳氏喜滋滋說:“好孫子啊,唔篤上趟帶來格,我還朆吃光啘。”海福笑著說:“倷吃[口圼],覅弗舍得吃。”柳氏說:“賺幾張票子弗容易啘,倷要節省點。”接著對海榮說:“倷年紀弗小哉,也好尋對象哉。”海榮笑著說:“我還早呢,我響應晚婚。”柳氏說道:“啥格晚婚?我等弗及哉,我想到上海來吃喜酒。”海榮笑著說:“那我回去就找對象。”

  海軍這時騎了輛自行車回來,玉敏問海福說:“路上阿認得?”海福點頭說:“我認得。”玉敏又說道:“上好墳快點到村裏,見過老伯、姆嫚,早點轉來吃夜飯。”海福知道她急著要去上班,說道:“倷快去上班吧,伲路上會當心格。”玉敏又囑咐道:“唔篤到山腳邊,腳踏車停到桃花塢去,房子門前有五棵桃樹,就是林妹妹阿爹屋裏,倷隻要提寶生名字,俚篤會替倷看好車子格。”說完後急匆匆上班去。

  玉敏出門後,柳氏替兄弟倆一樣樣檢查東西,把香燭、錫箔和供品放一隻包,帶到金生家去的禮物放另一隻包,分別捆在兩輛自行車上。準備停當後,兄弟倆要上路,柳氏少不了一番叮囑,然後送兄弟倆出門。蘇安和海軍兄弟倆跟在自行車後,一路撒腿奔跑,一直把他倆送到鎮外。

  兄弟倆騎自行車一路向南,半個多小時後到了山腳邊,倆人推著自行車來到山坳裏,在栽有五棵桃樹的一戶門前停了下來。從門裏走出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他打量著兄弟倆,問他們找誰?海福笑嘻嘻說:“老伯伯,伲是寶生侄子,到山上去上墳,想門前停腳踏車。”

  老人聽了這話,連忙笑道:“原來唔篤是寶生侄子,聽口音像是上海人啘。”海榮給老人遞了支香煙,笑著說:“我們是從上海來的,先到鎮上,然後騎自行車來上墳。”老人笑著說:“真是有良心,唔篤阿爹要快活煞哉。”他熱情地說:“腳踏車停到伲屋裏來,唔篤下山來拿麽哉。”兄弟倆謝過老人,把自行車推進屋子裏,拿了放東西的包,然後一起上山去。

  兄弟倆爬上山項,來到了自家的祖墳和祖父的墳跟前,分別擺上供品,點燃了香燭後,一起在墳前磕頭。兄弟倆跪拜後,在祖父的墳前坐了下來,海榮掏出香煙,問兄弟抽不抽?,海福搖頭說不抽,海榮問他說:“你難道從沒抽過煙?”他回答說:“和車間裏同事抽過幾回,但是沒有煙癮。”海榮說:“那就陪我抽一支。”海福於是接過了香煙。

  山頂上靜悄悄,偶爾有幾隻鳥雀從頭頂飛過,海榮望著遠處湖麵上的帆影,說道:“這兒雖不及鯉魚渚氣派,但也是個好地方。”他不聽見兄弟答話,於是轉過頭去,突然看見海福淚流滿麵,於是驚問道:“你怎麽啦?”海福抹一下眼淚,輕聲說:“我想哥哥了,他客死異鄉這麽多年,我至今沒有去過他的墳前,也不敢在家裏提這事。”說著放聲哭了起來。

  海榮頓時傷心,說道:“不提是對的,提了爸媽更要傷心。”說著自己也流下了眼淚。海福哭了一會,對海榮說道:“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哥哥是為了劉嬋娟去黑龍江的,可是劉嬋娟為什麽至今不露麵?連下落也沒有呢?”海榮聽了說:“這事我也琢磨過,還想查她家搬到哪去了。後來一想,即便查到了也沒用,反而心頭會流更多的血。”海福流著眼淚說:“哥哥要是不出事,阿爹肯定會活到今天。這事對我家打擊太大了。我今天發誓,一定要弄明白,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然後到哥哥墳前去一次。”

  海榮聽到兄弟起誓,一下感到震驚,想了一想,連忙勸說道:“我擔心爸媽會再受到刺激,這事以後再說吧。”見海福低頭不語,於是又說道:“你的能力還不夠,我的能力也還不夠。等到我倆有了能力,再考慮辦這件事,你要答應我。”海福抬起了頭,望著海榮說:“好吧,我聽你的,到時候你一定要幫我。”海榮回答道:“我們在阿爹墳前說的話,當然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