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走進紡織廠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0      字數:4132
  海福來到了新單位,這是一家座落在滬西的,有四千多工人的棉紡織廠。他去報到的頭一天,廠裏安排剛進廠的新工人,參觀廠裏的階級教育陳列室,請退休老工人講廠史,講解放前外國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以及工人階級的反抗和鬥爭,還有當年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接下來二天,安排新工人進工場和車間參觀,組織大家學習討論,每個新工人都要談感想,然後給大家分配工種。

  海福被分配到紡部的細紗車間,去運轉班做輔助工。他心裏很不樂意,心想輔助工比不了技術工人,今後沒有什麽前途。有個一起進廠的新工人對他說:“輔助工好,人家想做也做不到。”他聽了不明白,問道:“為什麽呢?”那個新工人說:“輔助工不用學徒,一上班就拿三十六元工資。技術工種要學徒,三年後才能掙三十六元。有技術又怎麽了?幹到頭也掙三十六元。”海福聽他這麽說,好像也有點道理,但是總覺得有點不甘心。

  進車間上班的頭一天,他就做夜班。來到車間裏後,工長打量了他一眼,然後問:“你叫黃海福?”他點了點頭,工長是個四十來歲的女人,她皺眉說:“看你這麽文弱,幹粗活能行嗎?”他聽了不知怎樣回答好。工長讓人叫來一個青年,對那個青年說:“他是新分來的,名叫黃海福,你帶他三天,第四天讓他頂你的位子。”那個青年連連點頭,工長對他說:“先領他去幹活吧。”海福於是跟著那個青年走。

  那個青年領海福來到男工更衣室,指著一隻衣櫃說:“這是給你準備的,你帶鎖了嗎?”他點頭說:“我帶著呢。”說著把身上的外衣脫下,把帶來的舊衣服換上。青年對他說:“這樣不行,你明天帶件舊棉襖來。”接著說道:“車間裏是恒溫的,一幹活就要出汗,不能多穿衣服。”他解開自己身上的棉襖給海福看,海福見他棉襖裏隻穿一件汗衫,於是說:“我知道了。”然後笑著問:“師傅尊姓?”

  那個青年微微一笑說:“我算什麽師傅?又哪來的尊姓?我是去年才來的。”海福說:“先進門為師,今天先拜你為師了。”他於是說道:“我叫王家福。”海福聽了忙說:“我叫黃海福,草頭黃。”王家福笑道:“聽起來我倆的名字像是兄弟。”海福說道:“真是呢。”這時又有幾個工人進更衣室,王家福對他們說:“他叫黃海福,是新來的。”海福正要向他們一個個招呼,王家福對他說:“時間來不及了,我們先去幹活。”說著拉了他就往車間裏去。

  他跟著王家福走進車間,車間裏有一百多台細紗機,擋車女工在車弄裏來回穿梭。眼前棉塵隱隱飛舞,耳邊隻聽隆隆作響,他一會就覺得眼睛癢,鼻孔也癢。王家福領他來到一排車頭前,嘴巴湊在他耳邊說:“你記住了,從一號車到四十二號車,全都是你負責的範圍。”說著推來一輛好大的手推車,把牆邊一隻隻紗管箱放在車上,全都碼放好後,推著車往筒搖車間去。

  倆人來到筒搖車間,細紗車間的管紗運送到這裏後,經過筒搖車的加工工序,合並成一隻隻筒子紗。他們的工作是把清理下來的細紗管,擺放進紗管箱裏,然後送到細紗車間的車弄前。王家福這時脫掉身上的棉襖,坐在一隻小板凳上,把從機器傳送帶上輸送下來的細紗管,雙手捧進紗管箱裏,而且細紗管的頭腳都要理順。海福也跟著他幹,然而不兔笨手笨腳。

  不知過了多久,幾十隻紗管箱都擺滿了,然後一箱箱疊放在車上,把車推到細紗車間的車弄前,王家福在每個車弄前擺放二箱,告訴他說:“每種紗管的顏色代表不同的紗支,要放在相應的車弄前,不可以擺放錯。”等到全部擺放完後,他披起在放在手推車上的棉襖,對海福說:“現在可以去休息一下。”

  海福跟他走出車間,七拐八彎走進一個廁所,倆人撒了泡尿後,王家福指著廁所牆邊的長條板凳說:“坐下來休息一會吧。”海福在板凳上坐下後,王家福掏出一盒飛馬牌香煙,先遞給他一支,海福連忙說:“謝謝你,我不吸煙。”王家福於是自己點了一支。

  廁所裏比車間冷許多,海福剛才出了一身汗,此時覺得身上發冷,一會兒又覺得手指頭疼,伸出雙手看時,見有兩個指頭磨破了皮。王家福也伸過頭來看,搖著頭說:“難為你這雙白白嫩嫩的手了。”他從衣袋裏掏出幾隻橡膠指套來,說道:“等一會你戴上它幹活,興許會好一點。”海福感激地說:“謝謝你,王師傅。”他回答說:“不要叫什麽師傅,喊我名字好了。”然後盯一眼海福問:“你老家是什麽地方?你家住在哪裏?”海福回答說:“老家在蘇州,我家住在虹口區。”他微微一笑說:“我料你是從上隻角來的。”

  海福愣了一下,隻知道人們把黃浦區或靜安區稱為“上隻角”,怎麽從他嘴裏,虹口區也成了上隻角?於是問道:“你家住在哪呢?”黃家福用蘇北話回答說:“我家住在藥水弄。”海福又問:“藥水弄在哪呢?”他嘿嘿一笑,問道:“你沒聽說過三灣一弄?”海福搖頭說:“真沒聽說過。”他笑著說:“你是上隻角來的,也難怪呢。”然後說道:“普陀區有潘家灣、朱家灣、潭子灣,還有個藥水弄,人稱三灣一弄,是出了名的下隻角。”海福不由感到新奇,緊接著問:“這為什麽呢?”他回答說:“那兒是上海最窮,最破爛的地方。”說完後扔掉煙屁股,站起來說:“落紗時間要到了,快去幹活吧。”海福於是跟他走出廁所。

  倆人走進車間裏,擺好一輪紗管後,又走進了廁所裏。王家福在板凳上坐下後,照例先點一支煙,然後問道:“過幾天要你頂位子了,你吃得消嗎?”海福心裏有些慌,忐忑地說:“試試看吧。”王家福說:“開始幾天肯定手忙腳亂,連撒尿都沒功夫,要等到熟練了才能適應。以後你提早半小時進車間裏,要記住不同的紗支,落紗時間不一樣,有的一小時左右一落紗,有的二小時左右一落紗。等到落紗工落紗時,紗管千萬不能脫節,否則就是生產事故,是要扣工資獎金的。”

  海福聽他這麽說,不由暗暗吃驚。他笑笑說:“你別緊張,到時候我會來幫你的。”海福感激地說:“我謝謝你了。”然後問道:“你以後幹什麽呢?”他回答說:“我過幾天去推紗。”接著說道:“男工來到班裏,一進來先要擺紗管,等到有人接替了,才能升推紗工,原來的推紗工升常日班,這是細紗車間的規矩。”海福有些明白了,又問他說:“推紗是不是省力一些?”王家福搖頭說:“推紗是個力氣活,一袋紗有幾十斤重。一天要推好幾百袋鈔。不過比起擺紗管,倒是爽氣得多,做夜班時還能打瞌睡。”

  倆人正在說話時,廁所裏又進來四個人,他們小便後,一起在板凳上坐下,其中一個帶了隻搪瓷茶缸,幾個人接過茶缸,輪流喝了幾口,隨後有人掏出香煙,向每個人分發。等發到海福時,王家福說:“人家不抽煙。”那人瞧一眼海福,問道:“他是新來的?”王家福點頭說:“嗯呢。”那人對王家福說:“你媽媽福氣好呢,我擺三年筒管才升推紗,你擺一年就升了。”王家福笑著說:“怪哪個啊?怪你自個沒得運道。”轉而用上海話向海福說:“他叫大劉,是我們班上的推紗工。”然後指著另一個說:“他叫小李,也是擺紗管的。”海福向大劉和小李點了點頭,王家福又告訴他說,另一個是清花車間的,還有一個是筒搖車間的。

  這幾個人都身披破棉襖或舊大衣,邊抽煙邊大聲嚷嚷。海福這時明白過來,廁所原來是男工休息的場所,難怪靠牆邊擺放著板凳。這幾個人的說話聲音,一個高過一個,而且說話時都把娘掛在嘴邊,他心裏覺得怪怪的。王家福看出了他的異樣,輕聲問道:“你是不是不習慣?”他掩飾說:“我沒有。”王家福小聲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他們都是從三灣一弄出來的,平常都這樣說話。”然後又說:“大聲說話是紡織廠的職業病,因為車間裏聲響太大,說話隻能大聲叫喊,久而久之就習慣大聲了。”他邊聽邊點頭。

  過了一會,又進來二個年齡五十開外的人,王家福向海福介紹說:“這是馬師傅和錢師傅,是我們班上的機修工。”海福連忙站起來,向他們招呼。倆人點了點頭,一邊站在小便池撒尿,一邊嘴裏嚷嚷:“他媽媽的,今個忙死了,老是壞車。”王家福在他們轉過身時,向他倆遞上了香煙,馬師傅吸了口煙,笑著說:“小王:你明個去推紗了?”王家福笑著說:“嗯呢。”倆人剛想坐下,從廁所門外伸進來一個頭,對他倆喊:“馬師傅,錢師傅,又壞車了,工長叫你們快點個去。”

  錢師傅憤懣地嚷道:“操他媽的,屁股還沒得坐下,又來叫魂了。”倆人掐滅了香煙,把半截煙放進口袋裏,悻悻地走出廁所。王家福這時對海福說:“落紗時間要到了,我們也走吧。”海福於是站起來,隨王家福一起出去。

  海福進車間幹活沒幾天,就逢廠裏發工資。他回到家後,把錢交到娘的手裏,喜滋滋地說:“我發工資了。”林瑛接過錢數了一下,笑著問:“一共三十六元,你願意把錢全交給我?”他回答說:“頭一個月沒有獎金,以後還會有五元錢獎金。你替我收著也行,不過頭一個月,我要用好多錢。”

  林瑛問道:“要用多少錢?”他回答說:“我已經想好了,食堂的飯菜票要六、七元,上下班乘車錢要三、四元,這是不能少的。餘下來給哥哥買雙皮鞋,牛皮鞋要十六元五毛,豬皮鞋要七元六毛五分,我想給他買雙牛皮的。另外還想給你們每人買樣東西,不知道你們要什麽?還要去謝秦老師,想送她二罐咖啡,一盒蛋糕……”

  林瑛不等他說完,把線往他手裏一塞,說道:“聽你這麽一說,我還要倒貼許多,這生意我做不來,還是你自己去管吧。”海霞這時笑著說:“哥哥替我也買皮鞋。”他尬尷地說:“好妹妹,你隨便買點什麽,皮鞋以後給你買,我錢不夠呢。”

  銀生在旁笑眯眯,這幾天他很開心。前幾日寶生來信,他剛換了一套大房子,已經把娘接到鎮上去住了。他開口對海福說:“給你哥哥買皮鞋是應當的,謝秦老師也是應當的。至於給我們買東西,那就免了吧。”接著說道:“你得規劃一下,自己一個月要用多少錢?餘下來攢著,攢夠了先買手表,然後再買自行車。”海福點頭說:“那好吧。”然後問:“我們什麽時候去鄉下?我想去看好婆,還想去看好叔的新房子。”

  銀生回答說:“如果勞動節有空,我們一起去。”然後說道:“你阿爹要是活著,他看見你工作了,該有多麽高興?”海福聽見提起祖父,心裏頓時傷感,說道:“等到去鄉下,我要去阿爹墳前祭奠。”銀生點頭說:“這是應該的。”林瑛這時問他說:“怎麽晚飯不想做了?”銀生回答說:“你和海霞做吧,我和海福出去一次。”林瑛問:“你們要去哪裏?”銀生回答說:“海福要給秦老師送禮,我現在陪他去買。吃過晚飯後,讓兄妹倆去秦老師家裏。”林瑛說道:“怎麽今天這麽高興呢?要去就去吧,早點回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