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夫妻矛盾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0      字數:3496
  銀生父子回到家的那天,林瑛的臉上有了一些笑容。她知道父子三個今日回家,已經準備好了飯菜。銀生對她的態度也好了許多,坐下來吃晚飯時問她說:“新年過得怎麽樣?”她回答說:“還不是老樣子。不過我讓國棟和國梁,在家裏住了二天,反正海榮的床空著。”海光問父親說:“海祥的新娘是哪個村的?人長得漂亮不漂亮?”海榮和海福搶著回答,把鄉下新年裏的情形都說了。

  吃過晚飯後,銀生把從鄉下帶回來的東西,一樣樣拿出來,然後對林瑛說:“我明天去雲仙姐家裏,把海祥的喜糖送去,我爸替她做了些糟魚,也一起送去。”銀生問誰想一起去?海光說:“我想去,我想去看雅芸姐,問她在寧波農村的情況。”海福也要去。銀生說道:“那好,我們明天晚上去。”銀生這次帶回家許多東西,有年糕、鹹魚、鹹肉、風雞、糟魚。因為林瑛沒去吃喜酒,金生和彩鳳又送了酒席上的蹄髈,還有林瑛愛吃的豬頭膏。銀生說:“家裏有這麽多好菜,叫國棟兄弟倆來吃飯。”林瑛聽了這話心裏高興,連連點頭說好。

  銀生去雲仙家裏拜過年,第二天又請國棟兄弟倆來吃了頓飯,一個新年就這樣過去了。過了些日子,海榮、海福、海霞都開學了,銀生心裏開始緊張,每天回家都問海光說:“分配方案有消息嗎?”海光總是搖頭。

  銀生這天下班回來,海光已煮好了飯,他於是去炒菜。炒菜時發現油瓶裏的油不夠了,於是走進屋子對林瑛說:“炒菜油不夠,要去打油了。”林瑛麵露難色說:“克服幾天吧,這個月的油票用光了。”銀生愣了一下,想張口問清楚,然而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銀生一家六口人,每個月有三斤油票,平時還夠吃,可是最近幾個月總不夠吃,見到林瑛一副為難的樣子,想起她曾說起過,國梁呆在家裏,弟兄二人糧票不夠吃,油票也不夠吃。他心裏明白林瑛把自家的油票,濟助了自己的侄兒,生怕同她引起爭執,因而沒有問下去。銀生心裏也犯難,倒不是林瑛拿自家的糧票、油票濟助侄兒,而是國梁呆在家裏,不想回農村去。春節過後,銀生問他什麽時候回去?他支支吾吾不願意回答,銀生不能當麵多說,但是心裏為他暗暗擔憂。

  一家人吃晚飯時,海霞嘟嚷說:“爸爸今天炒的菜,一點也不好吃。”銀生說道:“菜裏的油少了,最近油不夠吃,明天去菜場買肉膘,回來熬點豬油。”銀生說話時,故意避開林瑛的目光。可是林瑛生性敏感,覺得那句“最近油不夠吃”,銀生分明是有所指,故意裝做不經意的樣子,是讓她當著孩子們的麵,不好意思戧他。

  夫妻倆在飯桌上互不答話,又變得冷漠起來。一直到臨睡前,林瑛見海霞已入睡了,終於憋不住說:“是不是我又欠你什麽了?”銀生平靜地說道:“我正想和你好好說,隻是先要申明一下,別提什麽糧票、油票、鈔票的事,我不在乎這些。”林瑛接著問:“那你在乎什麽呢?”銀生緩緩開口道:“有些事你也明白,我現在最擔心海光的前途。你不明白的是,我還在為國梁擔心。”林瑛不滿地問:“你為國梁擔心些什麽呢?”

  銀生歎了聲氣,開口說:“我現在不能同你哥嫂聯係,心裏有什麽話也隻能對你說了。”他問道:“國梁回家已半年多了,你發覺他最近有什麽變化?”林瑛回答說:“他還有什麽變化?”銀生搖頭道:“最近兄弟倆來家裏,我發覺倆人的手指頭都焦黃,煙癮肯定不小,你沒發現嗎?”

  林瑛滿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麽大不了的?是國棟先抽上煙的,國梁也跟著學了。”銀生接著說:“國棟抽煙,我不能指責。可是國梁不行,他是個插隊知青,自己也知道在生產隊裏勞動,一天的工分隻值一角二分,可是抽一包飛馬牌香煙,也要二角八分錢。”林瑛問道:“你的意思是讓他戒煙?”銀生又歎一聲氣,對林瑛說:“你真是不懂。我認為國梁這樣呆在家裏,是不解決問題的,說不定還會走上歧途,應該早些回農村才好。”

  林瑛聽了這話,一下從床上坐起來,說道:“你心這麽狠,沒聽見那兒有多艱苦?就因為國梁不是你自己的孩子?”銀生一字一句地說:“要是你兄嫂在我跟前,我也是這個意見。如果海光換了國梁,我也會這樣做。你這樣護著他,最後是害了他。”他又說道:“怕艱苦當逃兵,最沒出息。如果他是駐守邊疆的戰士,難道能這樣嗎?”林瑛生氣地說:“你少做大報告,沒人聽你的。”

  銀生強壓住火氣,不緊不慢地說:“我不講大道理,那我舉眼前的例子。就說雅芸吧,她是從小嬌生慣養的千金,如今到了農村也堅持下來了。她過年回家來,呆了不到一個月就回去了,連海光也佩服她。要是論條件,我姐和姐夫完全有能力養她,可是這不行啊,孩子的前程,必須靠他們自己去努力爭取。吃點苦又怎麽了?我跟你哥幹地下工作時,還把腦袋係在褲腰帶上呢。”接著他又說:“做長輩的愛護小輩,這是對的。但不能忘記了,首先應該教會他們,怎樣在社會上生存?怎樣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對他們終生受益。”

  林瑛聽了這番話,心裏不由起了波瀾,在銀生身邊躺下後,胸脯抑止不住一陣起伏,過一會對銀生說:“你說的也在理,其實我心裏也亂呢。國梁這個樣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再說國棟也到年齡,應該成個家了。我不知道怎樣對他們說好。”銀生說道:“我剛才說的這些道理,你去對他倆說,比我對他們說更合適,你找機會和弟兄倆談談吧。”

  林瑛終於點頭說好,銀生又說道:“現在家家都要遇到這樣的事,說不定我們也要輪上了。”這話觸動了林瑛的心事,立刻對銀生說:“我一直忘了問,這次你到鄉下去,海光的事對他們說了沒有?”銀生回答說:“我說過了。”他把父親的表態,還有寶生的設想,對她說了一遍。

  林瑛聽了頓時高興,緊緊抱住丈夫說:“有這條路太好了,寶生真是個有心人。”銀生說道:“寶生是海光的親叔叔,能不為自己侄子的前程考慮嗎?”夫妻倆已好幾個月沒有親熱,林瑛這時有一絲歉意,在丈夫耳邊說:“我前段日子欠你的,今天統統還給你。”銀生聽得明白,夫妻倆歡愉良久,直到疲乏了,才雙雙入睡。

  海光察覺到父母昨天的神色又不對,擔心他們又要爆發一場冷戰。早晨起床後,見他倆和顏悅色,心裏不由暗暗慶幸。銀生出門時對他說:“你不要一天到晚,在家裏捧本書。接下來是關鍵時刻,學校老師那兒多走走,同學之間也多聯絡,這對你的分配有好處。”海光點頭說是,對父親說道:“我和幾個同學約好了,今天想去學校找我們的班主任。”

  又過了些日子,海光仍沒有分配的消息。倒是林瑛做通了國梁的思想工作,他答應過幾天就動身。林瑛這幾天又在為國梁準備行李,開始買這買那。銀生對林瑛說:“你給國梁多準備點實用的,不要買那些花俏的東西。”林瑛問:“怎樣才算實用的?”銀生對他說:“你讓他帶餅幹和糕點,不如帶些卷筒麵實惠。帶糖果蜜餞,不如帶些辣醬、醬菜實惠。”

  林瑛頓時醒悟說:“怪不得呢,現在來糧店買卷筒麵的人很多,都是五斤、十斤一買。我還納悶呢,原來都是知青帶到農村去的。”銀生又說:“給國梁帶些蚊香什麽的。另外那兒醫療條件不好,而且有瘧疾,你給他準備些藥品。到時候自己能夠救急,也能幫助當地人。”林瑛聽了連連點頭,對銀生說:“你想的蠻周到。”銀生笑道:“本來嘛,凡事多商量多溝通,總比一意孤行強。”林瑛想起上次為一隻搪瓷痰盂起爭執的事,心裏不由愧怍,她對銀生說:“這次全聽你的。”

  在國梁臨行前一天,國棟領著國梁來向姑媽一家告別,夫妻倆留他們一起吃晚飯。在飯桌上,銀生少不了對國梁一番好言相勸,要他到了農村裏和當地農民搞好關係,生產上要積極,不要給人留下壞印象。另外又關照國梁說:“多帶些書去,空閑時要看書自學。現在批判‘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國家建設還是需要數理化知識的。”國梁搖頭說:“我這輩子注定是修理地球,數理化對我沒有用。”銀生正色道:“這算什麽話?老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你年紀還輕,將來肯定會遇到機會的。等到機會來臨了,到時候你拿不出真本事來,那時候你怨誰去?”國棟也對兄弟說:“姑父說的全是道理,你一定要記住了。”國梁這才點頭。

  吃過晚飯後,海光坐下來和兩個表哥閑聊,國梁對海光說:“萬一你也要去插隊落戶的話,選擇方向一定要慎重。我當初考慮安徽離家近,才報名去那兒的,現在腸子都悔青了,還不如去黑龍江呢。”林瑛在旁說:“海光真要去插隊落戶的話,我什麽地方都不讓他去。”國棟問道:“那怎麽行呢?”林瑛說:“海光可以回蘇州老家,我們在老家還有三間房。”

  國梁羨慕地說:“還是有老家的好,我怎麽就沒有呢?”銀生在旁勸他說:“你別去想這些,一個人不管在什麽環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靠自己的努力。”銀生同他倆交談了好一會,兄弟倆起身要告辭,銀生夫妻倆把他們送到樓下,分手的時候,國梁淚水直湧,哽咽道:“姑媽、姑父,我走了。”林瑛聽見此聲道別,忍不住掩麵而泣,銀生心裏也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