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家有一家的難處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50      字數:3334
  銀生一家回上海了,黃家在熱鬧過後,又回到平時一樣。

  正月初七早上,金生夫妻倆和海祥都去出工。黃紀元拿起扁擔也要出門,柳氏把他攔住了,說道:“老頭子啊,倷今朝歇歇吧,我想搭倷講張幾句。”柳氏兩眼愣愣地望著丈夫,黃紀元放下手裏的扁擔,他已察覺到自從銀生一家走後,妻子一直眉頭緊鎖,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於是說:“有啥說話?倷說麽哉。”柳氏望一眼身邊的海福和海珍,拉著丈夫進了裏屋。

  老夫妻倆進裏屋坐下,柳氏未等開口先垂淚,歎聲氣說:“老頭子啊,我自己也弄弗明白,阿是我做錯啥哉?”黃紀元不明白她為何說這話,心裏頓時著急,催促道:“到底啥格事體?倷說[口圼]。”

  柳氏欲言又止,黃紀元一個勁的追問。柳氏於是把在替兒子分家那夜,林瑛和銀生在房裏的對話,一五一十對丈夫說了。黃紀元聽了後,即刻沉下臉來,氣呼呼說道:“林瑛說得出實介說話,也真是現世。”

  黃紀元此時很生氣,柳氏抹一把眼淚又說:“黃家傳到我手裏,隻有一副耳環,一隻玉鐲。耳環先送彩鳳哉,林瑛進門辰光,我想林瑛手上戴手表,弗會稀奇鐲頭,也朆想著送撥俚。玉敏還朆過門,先想著搭伲倆,搭金生夫妻做新衣裳。我心裏一快活,想起箱子底下還有一隻鐲頭,拜堂日就戴到玉敏手上,朆想著林瑛會弗快活。”

  老夫妻倆沉默了一會,柳氏又說道:“我還擔心一樁事體,林瑛搭海福弗親,娘倪子幾年弗見麵,也朆見俚搭海福熱絡。”黃紀元點上煙鬥,吸了一口煙,慢悠悠說道:“一家有一家格難處。倷也想穿點,伲三個倪子總算爭氣,伲也對得起祖宗哉。”接著又說道:“老太婆:倷聽我一句說話,憑我眼光,三個媳婦當中,最最靠得牢是小媳婦。將來要是我走勒頭裏,倷還是跟玉敏過日腳好。”

  柳氏聽了這話,一下子跳起來,朝地上連啐幾口,說道:“老頭子啊,正月還朆過,倷說啥死話唷?”隨後又說道:“一碗水端平也難,我摸摸自己良心,也對得起小輩哉。”

  老夫妻倆在房裏唧唧咕咕時,海福撞門闖進來,一把拉住祖父的手,央求領他到蔣墩去玩。黃紀元站起來說:“今朝弗去哉,別日再去。”海福噘起了嘴,柳氏說道:“今朝反正弗下田,倷去聽場書吧。”黃紀元聽了妻子的話,終於點了點頭,牽了海福的手,出門去蔣墩茶館聽書。

  丈夫和孫子出門後,柳氏開始收拾屋子,然後忙著做午飯。她剛做好午飯,金生一家收工回來了,接著黃紀元領著海福也回家來。

  柳氏把飯菜端上桌,海林望一眼桌上的幾樣蔬菜,問道:“好婆:肉阿是吃光哉?”柳氏回答說:“還剩一點點,等到正月半,好叔、嬸嬸轉來再吃。”金生瞪海林一眼,說道:“倷獨想吃肉,隻曉得貪嘴。”

  黃紀元對金生說:“豬窠裏弗聽見豬叫,心裏有點空落落。我想今年養兩隻豬,倷下半日覅出工哉,一道到胥口鎮去捉兩隻小豬來,幫我搭檔搖船。”金生忙問:“哪哈要捉兩隻小豬?”

  黃紀元望了一眼金生,然後說道:“一隻豬是為唔篤捉格。我想明年過年,一隻豬殺仔過年,另外一隻讓唔篤賣銅鈿。唔篤要學會做人家,頭一年小豬,我替唔篤捉,往後要自己去捉。”

  金生和彩鳳聽了這話,頓時心生感激,海祥和海林都睜大了眼睛。金生低頭想了想,開口說:“我想去買紙筋石灰,下半日搖船去胥口鎮,正好一腳索性買齊。”黃紀元忙問:“倷買紙筋石灰做啥?”金生回答說:“砌灶頭要用。等收好麥,要另外分灶頭哉。”

  黃紀元聽後,臉色一下變得凝重,緩緩開口說道:“灶頭慢慢砌,讓我再想一想。”海林這時舒了口氣,笑著說:“還是弗分灶頭好,阿爹燒小菜好吃啘。”海珍也說不分灶頭好,彩鳳瞪一眼海林和海珍,說道:“大人說話,小倌覅插嘴。”然後對柳氏說:“已經分好家哉,再弗砌灶頭,伲心裏過意弗去。”

  柳氏沒出聲,望了一眼丈夫。黃紀元眉頭緊鎖,好一會才開口說:“分家是天經地義,分弗分灶頭,要憑天地良心。我歡喜一家門,一大台子鬧鬧熱熱。”柳氏接話說:“隻要倷心裏歡喜,孫子、孫囡歡喜,我心裏也歡喜。”接著說道:“寶生搭玉敏正月十五轉來,要告訴俚篤一聲。”

  彩鳳激動得眼眶濕潤了,她對公婆說道:“唔篤是一片好心,照顧伲一家門,我會記勒心裏。”然後對兒子和女兒說:“唔篤一定要孝順阿爹、好婆,千萬覅忘記。”一直默不出聲的海祥,聽了娘的話直點頭。海林拍胸脯說:“阿爹捉好小豬,我保證每日斫一大篰草。”海珍也說:“我每日幫好婆喂豬食。”

  黃紀元緊鎖著的眉頭,一下子舒展了,他對金生說:“寶生搭玉敏正月半轉來,我再聽聽俚篤意思。倷要記牢,爺娘終歸要老,唔篤往後要巴結點做人家。”金生點頭說:“我記牢哉。”

  海福已察覺到,今天飯桌上的氣氛和平時不一樣。他不知道祖父為三個兒子分家的事,可是他心裏明白,分灶頭是怎麽回事?他在飯桌上靜靜地聽著,雖然插不上一句話,但是聽見不分灶頭,也感到很開心。

  午飯後,金生先去借船,黃紀元背一隻竹簍,出門後跳上了船。海福從屋裏奔出去,嚷著也要上船。柳氏追了上去,拉住他說:“小倌弗能去,要疰船格。”黃紀元在船上笑著說:“一道去麽哉,伲孫子朆滿月就坐船,弗會疰船格。”說著跳上岸來,把海福抱上了船,然後一點竹篙,金生搖起了櫓。船一下離開了岸,柳氏向船上的海福喊:“倷要當心點唷!”

  柳氏轉身回家時,恰巧和香娥迎麵相遇。香娥手裏端隻腳盆,來河邊洗衣裳,見了柳氏招呼道:“嬸嬸:阿吃飯了?”柳氏回答道:“我吃哉。倷阿吃了?”香娥回答道:“我也吃哉。”

  柳氏看到香娥微微隆起的小腹,想起了根生在鎮上對她說的話,於是關切地問:“香娥啊,阿是又有喜哉?”香娥點頭道:“是啘。”接著憂心忡忡地說:“弗曉得老天爺阿開眼?要是再生一個啞子,叫我哪哈辦呢?我自己也想弗明白,阿是我前世作啥孽?”

  柳氏聽見香娥說這話,不由心生憐憫,安慰她說:“香娥啊,怨弗得倷。”她想起了寶生講的道理,但是一時又說不明白,隻得說:“香娥啊,求求菩薩吧,菩薩會保佑好人。”

  香娥的眼珠閃亮了一下,問柳氏說:“嬸嬸:阿是真格?”接著歎聲氣說:“我是笨得來,從來弗曉得求菩薩,也弗曉得哪哈求菩薩靈光?嬸嬸阿能教教我?”香娥好象重拾了一絲希望,用渴求的目光望著柳氏,她知道柳氏是禮佛之人,每天給觀音菩薩上香。

  柳氏望了香娥一眼,說道:“香娥啊,往後我替倷多上炷香,求求觀音娘娘,讓倷生一個好小倌。”香娥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嬸嬸啊,倷真是活菩薩,多謝倷哉!我去買好香燭,過幾日送得來。”柳氏笑著說:“蠻好啘。”然後對她說:“倷自己要當心唷,河水瀴煞,快點汰好衣裳,早點轉去吧。”說著和香娥分了手。

  傍晚時分,黃紀元的船從胥口鎮回來了,他把裝著兩隻小豬的竹簍搬上岸來,身邊即刻圍了一群人。許多人驚訝他的大手筆,說道:“紀元伯伯:倷捉兩隻小豬,真是弗得了。”黃紀元此時滿臉喜色,對眾人說:“我捉一隻啘,另外一隻是金生捉格。”

  金水土此時從橋堍邊走過來,他彎下腰來,仔細打量兩隻小豬,然後抬起頭,笑著對黃紀元說:“紀元伯伯:倷領頭領得好啘。”黃紀元不明白他話裏的意思,笑著問道:“我領啥格頭?我自己弄弗明白哉。”

  自從度過饑荒後,黃棣村的村民聽從張水根在會上的講話,家家養雞養鴨,但是養豬、養羊的人家還少。前些日子裏,徐才根和生產隊長開會商量,要動員社員家家養豬。生產隊裏豬多了,種田的肥料也多,糧食產量自然會提高。金水土還沒來得及在生產隊裏動員,黃紀元已先走了一步。

  金水土喜滋滋地對大家說:“大家要向紀元伯伯看齊,一家人家養一隻豬,等於多一個半勞力。”金水土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賬:捉一隻小豬,花多少錢?養到百把斤壯,賣給生豬收購站,可得多少錢?豬圈裏每年可出多少擔糞肥?把糞肥提供給生產隊,有多少工分補貼?經他這一算,養頭豬的收入,幾乎抵得上一個半勞力的收入。

  聽了金水土算的這筆賬,黃紀元心裏直樂,金水土說的這些,同自己盤算的一樣,他接著說道:“養豬倒是好,就是人要辛苦點。閑話再說轉來,做人弗辛苦,哪哈過得上好日腳?”旁邊聽的人都點頭讚同,有不少人打定主意,也要去捉小豬養。

  眾人議論紛紛時,海福用雙手罩著竹簍裏的小豬,生怕小豬受驚嚇,等到祖父說完話後,他相幫把豬簍抬進了家。柳氏和彩鳳已在門口等候,看見兩隻小豬嚎嚎叫,連忙把準備好的粥湯喂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