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社員大會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49      字數:2992
  張水根在說話時,門外又進來了幾個人,領頭的是公社書記和社長。他們接到縣裏的通知,張副縣長要去黃棣村現場辦公,於是急匆匆趕來了,到了大隊部後,又聽說張副縣長在黃家,便叫人領了過來。

  公社書記頭一個上前打招呼:“張副縣長辛苦了。”張水根同來人握手時問:“公社幹部都來了嗎?”社長彎腰回答說:“大家都來了。”張水根沉下臉問:“你們公社裏的那個汪文書呢?”社長又彎下腰,惶惶然回答說:“也來了,他在門外。”張水根大喝一聲:“讓他進來。”

  汪東林戰戰兢兢地走進來,此時他腸子都悔青了,自己在黃棣村蹲點這麽長日子,竟然不知道黃家是軍屬,更不知道黃家和張副縣長有淵源。

  張水根瞪汪東林一眼,大聲問道:“就是你,在這裏搞了二畝高產試驗田?”汪東林渾身篩糠一般,哆嗦著不敢回答。張水根又說:“那二畝試驗田,我剛才去看了。什麽高產田?除去癟穀,我看最多也收個四百來斤,比一般稻田要減產好幾成。”

  張水根轉向公社書記和社長,大聲說道:“你們給縣裏送來了喜報,說畝產能達二千多斤。這是什麽行為?”接著憤憤地說道:“你們上欺領導,下坑社員百姓。如果縣裏按你們報的增產,來製訂征購糧指標,你們還讓不讓社員活了?”

  社長和書記低下頭,回答道:“我們都頭腦發昏,是我們錯了。”張水根越說火氣越大,指著汪東林的鼻子罵:“你還差點逼死一條人命。什麽東西,竟敢欺侮老百姓?如果你是我部隊上的兵,我一槍斃了你。”張水根對書記說道:“以後讓他參加集體勞動,不許他指手畫腳。”公社書記點頭道:“是的,是的,回去一定嚴肅處理。”

  張水根火氣消停後,抬腕看一下手表,說道:“開會時間快到了,大家都去開會吧。”他對黃紀元一家說:“今天的會,主要是討論食堂問題和勞動生產問題,關係到大家今後的生計,都一起去聽聽吧。”老夫妻倆和金生直點頭,在一行人出了門後,全家一起跟了出去。

  大隊部的會場就在食堂隔壁,徐才根已布置各生產隊長,通知社員來開會,在張水根他們還沒進入會場時,會場內外已擠滿了人。

  會場的一頭是用泥壘起的土台,主席台設在土台上,台上有一張長桌和幾把椅子,一盞明晃晃的汽燈,掛在土台邊的柱子上。

  台下沒有座位,社員都蹲著或站著。張水根同公社幹部跳上土台後,嘈雜的會場即刻安靜下來。當張水根在台上坐定,向台下望了一眼,心頭不由一下抽緊,台下擠著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此時他們靜默無聲,隻見頭幾排的人群中,有幾十隻碗、缽、盆,高高舉過頭頂,向著主席台上,不知道這是事先合計好的?還是有人帶頭,其他人學樣的?

  主席台上幹部們的表情一下子變得尷尬,有幾個露出了慍怒。沉寂了片刻,張水根站了起來,走到台前大聲說道:“社員同誌們:我已經看見了。”他彎下腰問台下說:“你們知道我此時想起了什麽?”

  台下的人都仰著頭,沒有一個出聲。張水根在台上猛一跺腳,隨後響起一聲吼叫:“我想起了挨餓的滋味!”明晃晃的燈光照在他消瘦的臉上,台下人都看見,他眼裏閃著淚花。隻聽他說道:“我小時候家裏窮,揭不開鍋的時候常挨餓。參加新四軍打日本鬼子的時候,遇到隊伍上斷糧,我也常常挨餓。”隨著他的話音,台下高舉著的碗、缽、盆,一隻隻全都放了下來。

  張水根靜了一下,望著台下說道:“我知道大家俄著肚子,而且還有一肚子話要說。今天這個會,不是我張水根來做報告,是請大家來群策群力,如何度過眼前暫時的難關?大家有話盡管說,保證不扣帽子。”

  台下仍是寂靜無聲,張水根掃視台下一眼,說道:“看來還是要我先說,我就說吧。”他拍了一下肚子,大聲說:“那就先從吃飯講起吧,民以食為天嘛。”接著說道:“提起吃飯問題,首先要講的是眼下的社員食堂,大家罵得最多的,意見最集中的也是食堂。公共食堂確實沒有辦好,原因有幾個方麵:一是社員的口糧留得不足,二是缺少辦大食堂的條件和經驗,三是管理上也有漏洞。”

  張水根說到此,轉過身望一眼台上的幾個幹部,大聲說道:“有個問題不得不說。縣裏早有規定,公社也有製度,幹部下鄉工作,必須自帶口糧和菜金。但是仍有個別人違反規定,趁下鄉工作,揩集體的油,社員們對此意見很大。大隊裏應該查一下賬,有哪些幹部來村裏白吃、白喝了?那些人請馬上把錢米,立刻交還給集體,還要視情節作嚴肅處理!”他的話剛一落音,台下發出一陣哄聲,隨後響起了“劈裏啪啦”的掌聲。

  “大家別給我拍手。”張水根搖手止住了台下的掌聲,大聲說道:“我愧對大家。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字就是草字頭下麵,魚字加禾字,因為我們蘇州自古是魚米之鄉,是富庶之地。可是在我的麵前,社員們偏偏在挨餓。黃棣村的情況還比較嚴重,我摸了一下底,離秋收還有一個多月,可是食堂裏的糧食,隻能維持十來天了。”

  張水根大聲問:“接下來怎麽辦?”這時台下有人喊:“縣裏發不發救濟糧?”他大聲回答說:“縣裏發不出救濟糧。”隨後說道:“要度過眼前暫時的難關,隻能靠大家齊心協力。剛才我跟公社和大隊的同誌商議了一下,覺得這個方法可行。”他頓了頓說道:“各生產隊要馬上抓緊種一些,能短期內收獲的瓜果蔬菜,以瓜菜代糧。生產隊的船可以下湖,捕些魚蝦增加社員的營養。”

  張水根說完後,望一眼台下的社員,繼續說道:“我看呀,最好的辦法是大家自救。如何自救法?生產隊可以把零星的小塊土地,劃分給每家每戶,讓每家都有一塊自留地。同時每家屋前屋後的空地上,允許大家種點東西。我還想說眼下的村子裏,聽不見豬叫羊咩,聽不見雞啼狗吠,河裏也不見鵝和鴨。這不對呀,我勸大家緩過這口氣後,還是要多養些家畜,農村應該像個農村的樣子,這對每家每戶都有好處,大家說對不對?”台下發出一片嘖嘖的稱讚聲,大家又鼓起了掌。

  掌聲停下後,張水根繼續說道:“說過了肚子問題,接下來我要講勞動生產問題,它和吃飽肚子直接相關……”他針對目前各生產隊的情形,批評了消極傾向,鼓勵大家振作精神,要積極生產,還要求大隊幹部對患浮腫病的社員,給予必要的救助,讓他們盡早恢複健康。

  張水根在台上講了個把小時,自始至終沒有坐下。最後他問台下的社員說:“大家還有沒有什麽問題?請大膽說出來。”台下有人問:“我伲弗願意吃食堂,啥辰光關食堂?”張水根回答道:“辦食堂的初衷是為了改善社員生活,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可是實踐證明,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混亂。食堂什麽時候關?有沒有必要繼續辦下去?我現在不能回答,但是我們會認真研究,作出答複的。大家要相信黨,相信人民公社,凡是對群眾有利的,我們一定會堅持,凡是對群眾不利的,我們一定會堅決改正。”台下的人邊聽,邊連連點頭,然後又鼓掌。

  會議結束了,這是黃棣村自土改以來,氣氛最為熱烈的會議。當張水根從土台上跳下,立刻被大家團團圍住,有個老太上前拉住張水根的手,直呼青天大老爺。

  張水根對那個老太說:“好婆啊,現在沒有青天大老爺。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和共產黨。隻要我們在***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大家積極勞動生產,日子會一天天好過的。”大家簇擁著張水根,一直把他送到村頭。

  張水根臨上車前,柳氏擠上前問:“水根啊,倷啥辰光再來黃棣村?”張水根回答說:“我還會來的。嬸嬸保重好身體,到時我一定來看你。”張水根上了吉普車,然後揮手向大家道別,徐才根和社員們望著吉普車遠去。社員的心情都很激動,一起議論著張水根在台上說的話,久久不願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