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黃紀元進山買雞
作者:沈翔康      更新:2021-03-18 17:49      字數:2641
  轉眼春分已至,海福已過了周歲,開始呀呀學語。他在搖桶裏已呆不住,黃紀元動手為他紮了一隻草窠。那草窠是用稻草編紮的,下麵底盤大,上麵口沿小,正好容一個小孩站立在裏麵,絕不會翻倒。這樣的草窠還另外有一用處,婦女在大冷天做刺繡活時,雙腳放進草窠裏,可阻擋地上的潮氣,避免得關節炎。在下雪天時,草窠裏放上一隻腳爐,還可取暖。

  白天裏,黃紀元與金生和彩鳳都出工去,柳氏在家裏忙家務。很多時候,海福都呆在草窠裏,海珍在旁陪著他,由於營養不夠的緣故,小家夥長得很瘦小,但模樣卻挺精神。當他伸長脖子,從草窠裏探出腦袋的時候,很像一隻雛鳥,從窩裏悄悄探望外麵的世界。

  黃紀元和柳氏為了這個小孫子,每天都心事重重,食堂裏的一日三餐,隻能半饑半飽,家裏能吃的東西,早已經全吃光了,大人尚可耐饑,可小孩子受不了。柳氏特別心疼自己的小孫子,望著瘦小的小孫子,常常懷念以前家裏的幾隻生蛋雞,她一次次說:“要是有隻生蛋雞就好哉。”

  黃紀元四處打聽,一心想買到一隻母雞,後來福泉告訴他說,山裏人家可能還有雞,他有個表親是香山村的,因為山上人家住得比較分散,辦公共食堂有很大困難,所以那裏的食堂至今沒有辦起來。

  這天晚飯後,黃紀元懷揣著錢,興衝衝奔向香山。他上山後,在山腰恰巧遇見去年坐同一條船的,為海福喂奶的那個婦女。那個婦女見到他十分驚喜,開口問道:“老伯伯:倷哪哈山上來唷?”黃紀元於是對那婦女說明了來意。

  那個婦女真是熱心腸的好人,把他領到一戶有雞的人家,說黃紀元為了自己的孫子,急需買一隻雞。那戶人家還有三隻雞,一隻雄雞和二隻雌雞,但主人家不願意賣掉雌雞,隻同意賣一隻雄雞。黃紀元思忖半晌,也為難不得人家,問了價錢也不還價,付了比平時高出二倍的價錢,買下了那隻雄雞。他謝過那位熱心腸的婦女,抱著那隻雞急匆匆下了山。

  黃紀元回到家裏時候,全家人早已睡了。他推開裏屋的房門,見柳氏披著衣服半躺在床上,正哄著身旁的小孫子。看見丈夫進門,她開口埋怨道:“倷總算轉來哉,等得我心焦。”柳氏在說話時,海福從被窩裏一骨碌鑽出來,小腦袋探出了帳子外,瞪大兩眼望著突然出現在眼前的祖父。

  黃紀元樂嗬嗬走到孫子跟前,彎下腰對他說:“乖小倌,看看阿爹買轉來啥?”他解開手裏拎著的布袋,從裏麵抓出那隻雞,雙手捧著給孫子看。就在他得意的當兒,那隻雞突然一使勁,從他手裏掙脫開來,隻見雙翅一撲楞,一下子飛到了牆邊的櫃子上。

  這是一隻蘆花雞,它站立在櫃子上,高昂著它的脖子,羽毛是那麽的漂亮,雞冠是那麽的豔紅。海福還從沒見到過雞,驚愕得張大了嘴,兩眼久久盯著那隻漂亮的蘆花雞。他突然爬起來,想下地去抱那隻雞,黃紀元於是把蘆花雞捉住,重新抱到他跟前,他怯生生地伸出小手,撫摸了一下雞的羽毛。

  黃紀元向妻子講了買雞的經過,遺憾地說道:“我想買隻生蛋雞,別人家弗舍得賣啘。”柳氏愛憐地望一眼丈夫,說道:“買著一隻雄雞也弗容易哉,就讓海福吃吧。”黃紀元問妻子說:“省得明早雞啼,我現在就殺**?”柳氏點了點頭,他把雞抱了出去。

  柳氏是不殺生的,平時連魚也不殺。黃紀元走進灶屋,在一盞油燈下把雞宰了。他今晚異常興奮,路上奔波了幾個小時,上山下山一點也不覺得累。趁著興奮勁,索性把雞放進了鑊裏,往灶膛裏添柴燒火。等到雞煮得半熟時,舀了小半碗雞湯,端進了裏屋。柳氏把海福從被窩裏抱起,用勺子舀了雞湯,先用嘴吹涼了,然後一口一口喂進他嘴裏。黃紀元坐在杌幾旁,眯縫起笑眼,望著孫子把雞湯喝完,然後安心去鋪上睡覺。

  第二天早上喝粥時,黃紀元對金生和彩鳳講了,自己昨夜去香山買雞的事。柳氏拿出一隻雞腿給海珍,海珍在吃雞腿時,兩個哥哥在旁望著。海祥已懂事,沒有吱聲,可是海林噘起了嘴,兩眼又淚汪汪。黃紀元讓柳氏把雞頭和雞腳拿給他,海林也不計較,把雞頭和雞腳全嚼了,差點連骨頭也咽下去。

  終於盼到了麥收,全村人都巴望麥收後,能吃飽肚子。但事與願違,情況變得更糟,麥收之後,原先早上的一頓白米粥也變成了麥糊。麥糊本來就不耐饑,偏偏又煮得清水光湯,使得社員們又怨聲四起。

  柳氏每天又早起,去地裏挖野菜,順便揀一些枯樹枝回家。她每天把野菜和從食堂裏打來的麥糊放在一起煮,然後再放些鹽,出工的人吃了能有點力氣。有時還讓海祥拿根竹竿,去河裏撈些浮萍來,把浮萍的嫩葉片摘下來,代替野菜和麥糊一起煮,浮萍吃進嘴裏滑溜溜的,不像野菜那般澀口。

  柳氏最心疼的是海福,小家夥瘦得皮包骨頭,他須臾離不開自己祖母,每晚都要吮著她的**才能入睡,柳氏的**時常被他咬得生疼。柳氏時常一個人嘮叨:“要是有點米燒粥就好哉。”她時常做夢,不止一次夢見,自家米囤裏的白米冒了尖。

  落穀化秧後的一天,金水土來找黃紀元,說公社派來一個白麵書生,名字叫汪東林,來大隊裏指導種高產田,偏偏選中了第二生產隊,今晚要召集隊裏的種田好手,開會商議種高產田的事。金水土請黃紀元去參加會議。黃紀元回答說:“我老哉,讓年輕人去吧。”金水土對他說:“紀元伯伯:論種田好手,倷是隊裏頭一塊牌子啘。”金水土請他一定要參加,黃紀元於是點頭答應了。

  晚上的會議在福泉家裏開,由白麵書生主持會議。白麵書生身穿藍布中山裝,口袋裏插著兩支鋼筆,很有幹部氣派。他自我介紹是公社裏的文書,並且毫不回避說,自己還是公社書記的侄兒。

  汪東林手裏拿著一疊報紙,一張接一張地宣講當前的形勢,然後丟開手裏的報紙,說道:“公社派我來這裏蹲點,同大家一起試驗種高產田,隻要我們積扱努力,一定能夠趕上和超過……”

  黃紀元聽他這麽說,心裏不由來氣,瞪一眼座上的白麵書生,在磕煙灰的時候,故意把煙鬥在鞋底板上敲得乓乓響,並且嘴裏嘟噥了一句:“照俚實介說,種田人個個好當財主老爺哉。”

  汪東林聽見這話,臉色有些尷尬,悄聲問身旁的金水土說:“他叫什麽名字?什麽成份?”金水土回答道:“俚叫黃紀元,是中農成份。”黃紀元偏偏聽見了這一問一答,心裏更是來氣,接著幹脆一言不發。

  說了一大套後,汪東林開始布置種高產田的任務,他問金水土說:“能不能先試種三畝?”金水土直搖頭,回答說:“勞動力弗夠,肥料也弗夠,最多種一畝。”汪東林有些不高興,說道:“無論如何至少得種二畝。”他讓金水土做好準備工作。

  黃紀元瞧不起白麵書生,仗著自己是公社書記的侄兒,那副盛氣淩人的架勢。他更不相信一畝田能產幾千斤,說白麵書生是書蠹頭,是捏鼻頭做夢,懶得再理會高產田的事。隻是金水土違抗不得,隻能小心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