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生如戲,全靠忽悠
作者:南山有龍      更新:2021-04-12 00:09      字數:2242
  一場好戲過後,風波漸漸平息,但是葉紅梅非常不滿,質問道:“為什麽不帶上我?”

  林墨反問道:“你去做什麽?”

  “我可以演女鬼徐蘭啊,小倩還小,萬一露餡了怎麽辦?我會輕功,體形也更接近,演起來也一定更像!”

  小倩看了看自己的胸前,又看了看葉紅紅梅,最後選擇了保持沉默。

  “黑燈瞎火的,隻要氣氛到了,看不出什麽問題。”

  “我還幫你送信呢,這麽好玩的事不帶我,下次不幫你了!”

  林墨笑了笑,說道:“其實,不讓你去演女鬼,主要是因為你的性格。”

  葉紅梅氣不過,反駁道:“我性格怎麽了?你嫌棄我?”

  “不是……”林墨趕忙解釋道,“我說因為你的性格,是因為你嫉惡如仇,如果你去演女鬼,我擔心你一出場就將那個馬德春打死了,到時候大家不是白忙一場?”

  葉紅梅這才重新露出笑容,不屑地說道:“你說的也對,如果讓我見了那個人渣,真有可能會動手揍他!”

  “所以說,遇事不要急,要沉著冷靜,總會想到辦法的。”

  葉紅梅口中不說,但是心中早已承認,林墨的主意確實高明,兵不血刃便能使惡人伏誅,也隻有滿肚子花花腸子的讀書人才能辦得到。

  同時,她還有一個疑問:“你怎麽知道那個馬德春一定會就範?萬一他不信鬼神呢?或者在事後反悔,說那份供狀是假造的,或者自己是被逼迫的,你怎麽辦?”

  林墨飽含深意地笑了笑,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其實這事說開了很簡單,我來問你,馬德春為何要搬家,還要將這座宅院賤賣?”

  “因為……鬧鬼?”

  “不錯!”林墨點點頭,說道,“既然害怕鬼魂纏身,說明他心中是信鬼神的,這是我們實施計劃的大前提,若是沒有這個前提,後麵的一切都無法實現。”

  “就算他相信了城隍審案,如果事後翻臉不認賬呢?”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就不會再做無謂的嚐試了,所以,城隍審案的最後有一句話很關鍵,三個月陽壽,牢獄之苦,你可知,我為何要強調是三個月?”

  “有何深意?”

  “依大明律,凡死刑者都要上報待刑部,待刑部核實,秋後問斬,就是秋分時候,距離現在還有整整三個月。馬德春從城隍廟出來,發現自己接下來的命運和城隍爺說的完全一致,他心中早就深信不疑,怎麽可能再去做無謂的抵抗?”

  葉紅梅這才明白,原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台詞中都暗藏玄機,此時,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讀書人真的是太狡猾了!

  特別是那些寫小說的,把好好一個大活人,硬是給忽悠成秋後問斬,還心甘情願,上哪說理去?

  “我看你可以去當個算命先生,去街邊擺攤算命,生意一定不錯!”

  林墨突然心中冒出一個想法,說道:“要不,我現在給你算一卦?”

  “好啊,你幫我算算。”

  林墨閉上眼睛,裝模作樣地掐算起來,同時嘴裏喃喃自語:“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

  小倩小聲說道:“紅梅姐,你看公子的樣子,真的很像啊!”

  葉紅梅冷笑道:“看他如何裝神弄鬼!”

  “哎呀!”林墨突然睜開眼,說道,“恭喜姑娘,賀喜姑娘!”

  “什麽啊,一驚一乍的……”

  “在下給姑娘算了一卦,姑娘今年命犯桃花,想必是遇到了意中人啊!”

  葉紅梅立刻漲紅了臉,嗔怒道:“又在胡說八道!”

  …………

  東宮,朱瞻基看著紀綱帶來的情報,臉上的表情似乎很是詫異。

  “就這幾個唱戲的,硬是把一樁冤案給平凡了?”

  “回殿下,這些時日微臣派人盯著林墨,說句實話,微臣也很震驚,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書生,似乎很有頭腦。”

  朱瞻基仍舊感覺不可思議,說道:“一個戲班,一座城隍廟,就讓人不打自招,甘願伏誅,看來這家夥不止話本寫得好,演技也很到位啊。真是有意思,你安排一下,我要再去見見他。”

  “殿下,不如微臣將他帶過來,或者是帶到北鎮府司……”

  “不!”朱瞻基打斷他的話,說道,“不能讓他察覺到我的身份,我倒想看看,這家夥肚子裏究竟藏著多少詭計!”

  “微臣明白!”

  “還有,姚繼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回殿下,姚大人最近似乎對香山書院很感興趣。”

  “香山書院?”

  紀綱又拿出一份資料,說道:“香山書院在北直隸一直頗有名氣,這是香山書院的一些材料,請殿下過目。”

  朱瞻基接過來,匆匆掃了兩眼,然後問道:“你的意思是,香山書院和那些反賊有關?”

  “微臣還不敢確定,已經安排人去查了。”

  朱瞻基又看了看手上的材料,抬起頭發現紀綱還在麵前站著,便問道:“還有什麽事嗎?”

  紀綱有些猶豫,說道:“殿下,南京來信,太孫嬪已經啟程了。”

  朱瞻基點點頭,說道:“我知道!”

  紀綱思索良久,這才說道:“微臣鬥膽問一句,太孫妃還沒動身,太孫嬪先過來,這樣合適嗎?”

  “太孫妃要陪我爹娘一起過來,沒什麽不合適的。”

  “隻是……這個……”

  朱瞻基將手裏的材料放下,抬起頭說道:“紀指揮使,你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微臣得到一些消息,漢王與太孫嬪的家人走動甚密,殿下還需小心提防。”

  朱瞻基臉色變得凝重,問道:“你說什麽?”

  紀綱立刻跪倒在地,說道:“近日,漢王多次派人攜重禮去永城縣拜謁孫老先生,太孫嬪此番來北京的路上,會路過永城縣,屆時一定會回鄉祭祖。”

  有些話不需要說透,特別是在聰明人麵前,說到一定程度就夠了。

  朱瞻基陷入沉思,漢王朱高煦在山東樂安州就藩,平日裏喜歡結交一些權貴,包括自己的老丈人,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人追究也就過去了,可是,太孫嬪要回鄉祭祖,這件事就變得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