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吃素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8      字數:2653
  劉玄的做法可不是像網絡大能,談論明末救明朝一樣,以為一把屠刀就可以救明朝。

  那種拍腦子靠著抄士大夫家,就能救明朝的辦法隻能嗬嗬。

  真當你拿起屠刀,人家都投靠闖王了,跟著闖王一起掀翻你那垃圾朝廷。

  真要拍腦子,認為抄士大夫家,就能救下明朝,不如抄明朝宗室、勳貴,他們錢多人傻。

  而士大夫,能有幾個錢,無非就是兼並土地,一些不動產而已,再另外就是當官貪汙受賄。

  跟宗室、勳貴這種與國同休,自從開國就壓榨地方百姓來比,這些士大夫太撈了。

  就算是把整個江南抄個遍,能抄出現錢一千萬,算是牛批。

  可要是抄宗室、勳貴,那金銀珠寶,最少也是千萬起步。

  劉玄不同,他是有規矩的行事,並非無理取鬧!

  即使抓到了,也會審的證據確鑿,不會不教而誅。

  最重要的是,劉玄已經通告過。

  如果再犯,那就是跟大司馬府抬杠,如何還能怪得了別人?

  而且劉玄還給了優待,隻是抄家,並沒有讓他們前去屯田開荒,甚至也沒有滅族,已經非常“仁慈”了。

  “原來如此,倒是辛苦綱紀了!”簡雍笑著回了一句,隨後又對劉備介紹鄭泉:“此孫伏波使者鄭文淵!”

  “冀州刺史、伏波將軍、魏侯帳下陳郡鄭泉,拜見劉皇叔!”鄭泉聽到簡雍介紹自己,立馬從人後走了出來,畢恭畢敬作揖。

  “哦?”劉備略做驚奇,隨後上下打量了鄭泉一番便問道:“可是博學有奇誌,而性嗜酒,其閑居每曰:‘願得美酒滿五百斛船,以四時甘脆置兩頭,反覆沒飲之,憊即住而啖肴膳。酒有鬥升減,隨即益之,不亦快乎!’的陳文淵邪?”

  鄭泉亦感覺甚為不解,自己雖偶有名聲,但還不至於名聲這麽大,傳到劉備耳中了吧?

  遂問道:“劉皇叔知吾?”

  “孤略有耳聞,昔日袁司徒子袁曜卿,曾向吾提及過足下之名,奈何不得一見,素來引以為憾,今終見鄭君,吾心甚喜,來來來,且隨我入城!”說著便拉著鄭泉往江陵城裏麵走。

  袁曜卿即袁渙,其父司徒袁滂,陳郡人,為人清靜守法,不同尋常膏粱子弟。

  早年太守任命袁渙擔任功曹之職,郡中貪贓枉法的官吏聞訊後,皆自動離去。後被公府征辟,又被舉為高第,授官譙縣縣令,皆未上任。

  後來袁渙遇到了劉備,因此還被劉備表為茂才,隻不過因為避難一直兜兜轉轉,最後跟了曹操。

  《三國誌·魏誌·袁渙傳》記載,在有傳言劉備死之時,曹操麾下所有文武盡皆彈冠相慶,唯獨其因劉備表他為茂才,故而不賀。

  最後為魏國初建之時,被曹操任命九卿之一郎中令,行禦史大夫職。

  而鄭泉又是陳郡博才之人,故而曾有對劉備提及過。

  卻說鄭泉被劉備熱情的拉著進了江陵城,而按照老傳統,劉備又是命人設宴款待。

  隻不過怪異的事,劉備宴中並無酒肉,而是時令小蔬,以及豆腐、粟米等,看起來極為清貧,這倒是讓鄭泉頗為不解。

  按劉備的熱情而言,也不至於這麽寒磣他吧?

  看著鄭泉無法動筷,劉備以及群臣則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反而還大快朵頤,笑著說道:“荊州困苦,不及魏侯三代治理江東富庶,又唯恐曹操來攻,故而節衣縮食,補貼他用,雖無酒肉,可這苦菜也吃的甚香,文淵當多食!”

  鄭泉一臉怪異,他不知道劉備這是故意,還是真的窮到這個地方,居然文武群臣,吃苦菜都能吃的下去,還說好吃。

  這是當他鄭泉傻呢?

  固然《禮記·月令》有雲:「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五月乃是苦菜正茂之際。

  但這玩意兒錦衣玉食多年的他,哪裏吃得下去?

  說實在的,能吃得下去的也就劉備、張飛、趙雲、簡雍、孫乾、麋竺、劉琰、諸葛亮等幾人而已,其餘的是劉備堅持節衣縮食,沒辦法才跟著吃,吃多了也就習慣。

  前者幾人是跟著劉備走南闖北,連沒飯吃的時候都有,何況眼下還有的吃,久而久之也就對事物沒什麽挑剔了。

  至於諸葛亮等人,要麽是諸葛亮這種家境落敗,自己躬耕,要麽就是窮日子過慣了,也無所謂。

  而且也不是天天都吃這玩意兒,隔三差五也會吃吃葷腥。

  隻不過鄭泉碰的好,碰到這天來了。

  劉備雖然知道江東有使者要來,但也沒想過換菜,而且還有點故意考量來使的意思,所以才按照慣例,繼續茹素。

  可是劉備都說到這份上了,而且之前劉備熱情也不似作假,而且他也不能一來,就因為沒有酒肉,從而要求換菜,遂心裏暗想:“可能是真窮吧!也罷也罷,不吃便是,先商議重事!”

  隨後搖了搖頭,對著劉備說道:“今魏侯以泉為使者,乃是念同去歲皇叔並力抗曹有功,欲與閣下聯姻,不知沛侯以為如何!”

  劉備愕然,遂一腦子霧水問道:“文淵何意也?”

  “孫烏程有女公子,今待字閨中,魏侯願以女弟為沛侯笤帚妾,遂請在下前來商議此事!”

  劉備低頭沉思其中利弊,隨後抬頭說道:“孤今年近半百,而魏侯女弟正值妙齡,如何使得?”

  劉備倒是沒有覺得其中有什麽不軌之處,包括諸葛亮在內亦然,隻是劉備確覺得破有些怪異,孫權居然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做妾。

  “皇叔威名四海皆揚,魏侯傾慕,願以女弟侍奉足下,何言不可?

  此有鞏固兩家會盟之誼,翌日攜手並曹,共扶漢室,此誠千古佳話,何謂使不得?

  今千牛便是魏侯情意,一旦婚成,伏波將軍將助沛侯全複荊州,然後隻需足下助我等攻戰揚州即可。

  他日若是北伐成功,仿周公、召公故事,共同輔佐天官!”

  “如此看來,確實可行之!”

  鄭泉這麽一說,劉備便心有意動,感覺事情可以為之。

  劉玄的推測在於,孫權拿不下合肥就會背盟,可如果劉備幫他拿下了,那孫權就會專注北伐,繼續往徐州、豫州而進,從而忘卻荊州之事?

  至於談周公、召公之事,他倒是沒有想那麽遠,但鄭泉所言,確實可以行之。

  而且對於兩家都有利!

  孫權一千頭牛的誠意也看見了。

  在劉備看來,恐怕是孫權這次吃了敗仗,又加上內部被劉玄設計,出現大問題,給於求助盟友。

  又恐荊州方麵占據半個荊州,從而看不起江東,不予理會,故而才下此血本。

  於是劉備微微頷首:“魏侯如此誠意,孤豈能嚴拒?孤當親自前往江東迎親,當麵寫過孫伏波之情!”

  “善!”鄭泉聽到劉備的話後,心中高呼一句,差點沒有叫出聲來,沒想到事情完成的這麽漂亮,他都沒有開口邀請劉備下江東,劉備自己就開口了。

  隨後極力壓製激動的心情說道:“魏侯若知皇叔下江東,必然翹首企足,掃榻相迎!”

  “善!”劉備點點頭。

  鄭泉哪裏知道,即使今日他不來江陵,劉備也要準備去采桑會一會孫權,為的是請孫權打掩護,或者一同進攻襄樊。

  雖然劉備兵力並不少,但為了安全起見,以及效率問題,他還是不惜以虎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