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請辭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8      字數:2400
  且諸葛亮之策乃跨越荊、益,西和諸夷,南撫蠻越,並沒有說過插手交州之事。

  而劉玄此時提出,顯然不符合之前策略,劉備遂遲疑道:“今荊州初定,曹仁、滿寵諸將在北,用力之地甚多,而交州窮山惡水,今貿然進之,恐州部之人,排斥我等,此事有待商議!”

  劉備也沒有打消劉玄的積極性,而是說暫且擱議。

  群臣此時也附言道:“我等亦然!交州絕通四域,仁義壅隔,其中士家一門,已成割據之態,今我等若貿然進兵,士燮恐難相容。

  與其將兵力用於蠻荒之地,不若起兵北伐,奪取襄樊,使進退有據,伏望綱紀三思!”

  從利益角度來講,哪怕交州物產豐富,有雜香細葛,明珠、大貝、流離、翡翠、玳瑁、犀、象之珍,亦有蕉、邪、龍眼等奇果。

  然對於割據政權而言,這個地方可謂雞肋中的雞肋。

  拿下之後,不僅需要防止士燮一族跳反,還需要防備四周蠻夷,更需要輸出無數人力,進行開荒屯田。

  不然得之無用。

  眾所周知,在東晉衣冠南渡之前,荊南、江東地區都開發不夠,像貴州、雲南、廣西等地,還要在滿清開荒,以及天朝開發之後,這才算是走上正常軌道。

  甚至於二十一世紀,這幾個地點,依然是貧困地區最多的之一,更別談漢末了。

  哪怕經過趙佗、孝武帝以及後漢諸位天子慢慢發展,其大多地方依然是荒蠻之地,四處瘴氣橫生,想要紮根立足,絕非易事。

  由此,群臣擔憂也不無道理。

  如果不是防備江東踏足交州,容易抄劉備後路,劉玄暫時也不建議劉備進入交州。

  但曆史《三國誌·吳誌·步騭傳》寫的明明白白:「建安十五年,出領鄱陽太守。歲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領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

  也就是說,步騭在進入交州之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並沒有引發動蕩。

  唯一一場小小的波動,還是建安十六年之時,步騭覺得吳臣有反心,這才誘殺吳臣。

  事後不但沒有引起任何波瀾,反倒步騭卻聲名大振,士燮兄弟,相率供命,南方一殺而定。

  就這麽簡單,白撿一個州部,那不是明擺的天上掉餡餅,自己不去撿嗎?

  於是乎,劉玄拱手便道:“諸君所言極是,然交州一地,此時無主,我等不取,則必為人先。

  且士交址,雖盤踞交州數世,然其師從潁川劉子奇(陶)治《左氏春秋》,性至孝,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今雖董督七郡,儼然已有割據一方之勢。

  然此人素知大義,知曉明公率天兵入境,必然不敢反抗朝廷,甚至還會譴使拜見。臣嚐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江東今荊州一戰,所獲渺渺,合肥一戰陷入僵持,屆時攝於曹操在北,若是不敢攻我,則必陰兵進入交州。

  荊南背靠交州,如若孫權與曹操相連,他日意圖兼並我等,自交州發兵,我等何禦之耶?

  今日入交,所廢兵力不過千餘精兵,兵貴神速克定交州,則無須分散兵力防守四方,如此豈不美哉?”

  劉玄一席話振聾發聵,在場諸人聽後,盡皆低頭沉思。

  誠如劉玄所言,孫權依然涉足交州,又見劉備勢大,轉而連曹抗劉也並非沒有這個可能。

  曆史上,孫權就幹出一手令後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事,在曹氏依然強大之時,背盟劉備,奇襲荊州。

  今日亦未嚐不可!

  如果劉備進軍交州,則完全不需要防備,有人自交州出兵,襲擊荊州。

  不然則需重兵防守。

  固然劉玄敢肯定,以士燮性格,並不會北上伐荊,但劉玄不敢保證,孫權會不會!

  所謂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不外如是!

  期望孫權像個小老弟一樣聽話,那顯然是不可能之事!

  且現在的江東處境,遠比昔日處境更加困難,連荊州部分疆土都是劉備施舍。

  值此內憂外患,域內矛盾疊起之時,那就必須將矛盾轉移。

  比如天朝,一旦孑積矛盾尖銳,卻又無法遏止之時,有司必定會發通告,欲興天兵宇內一統,剿滅勝國餘孽。

  雖然是光聽腳步聲,不見人下樓,但這種海內一統之事,普羅大眾喜樂見聞。

  開疆拓土,收複失地,這兩種都是轉移矛盾的最佳辦法。

  於古代而言,同樣也是不二選擇!

  越是境內矛盾叢生,那就越需要開疆拓土,讓大家人人有肉吃,這樣才會暫時忘記眼前矛盾。

  諸葛亮撫須長思之後,便對著劉玄發問:“綱紀何意,但請明說!”

  “玄以為,先送賴君入交州,以雷霆之勢,殺掉吳臣這隻小雞,從而震懾士威彥這隻頑猴,於此彼見皇叔雷霆之威,必定奉承大司馬節度。

  主公再施之恩典,表其為鎮南將軍,其弟左中郎將,如若譴子來質,則再加恩賞,召還賴君,表其為交州刺史。

  如此一來,我軍既不用擔心孫權進入交州,背後偷襲我等,又無須費力安置交州,還可將交州之民移至荊、益。

  如此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之也?”

  眾人聽後頻頻點頭,劉玄將賴恭塞進交州,然後又調出來,看似如同脫褲子放屁一般。

  實際上卻是用賴恭來考量士燮,如果士燮有什麽歹心,賴恭精兵朝夕可定,或者抵擋一時,等待劉備大軍到達,進行清剿活動。

  如果士燮老實,那劉備完完全全可以表士燮為交州刺史,反正對方已經成了地頭蛇,一時半會兒沒時間解決,那就不如施恩對方。

  等到天下北伐成功之時,他士燮就是想不出交州都難。

  雖然表士燮為交州刺史,有違三互法,可漢末違反三互法也不在少數,比如公孫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

  說白了,劉玄不是真的圖交州,而是將危險想要扼殺於搖籃當中,是故諸葛亮便同意此策:“劉君此言臣竊以為可行,主公可酌情處之!”

  “善!”劉備沒有多言,用手輕輕敲了一下桌案,點點頭道。

  見到劉備答應,劉玄搶先說道:“臣請命送賴君前去赴任!”

  劉備瞬間一愣:“這是為何?”

  “臣自入仕以來,雖頗有建策,然畢竟年齡尚淺,處事任有不周之處,是故臣以為難堪大任,遂請辭主簿一職。

  臣嚐聞,先秦法家先賢有雲:‘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又聞黃老大賢有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是故臣願以百裏侯為始,他日輔佐聖主在朝,伏望沛侯恩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