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丞相何故發笑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7      字數:2516
  以四人兵馬,如果真和金璿、韓玄、趙範、劉度內訌,不見得就能討到好處,劉備為了保險起見,就下令四人暫時不要計較。

  真有什麽事,等到眼下動亂完畢之後,在做計較。

  “喏!”四人再次點頭回應。

  “如此爾等速速前去,恐晚為江東之人先!”

  江東軍可不像劉備,兵力早就分散,他現在除了先前夜間,因廝殺而傷亡士卒,以及鎮守後方士卒,麾下仍有萬餘。

  固然周瑜、程普有許些不合。

  但眼下這種時機,必然會合力一處,見曹操遁跑,江陵一時又難以攻下,百分之九十可能,會分散兵力,奪取諸地來補充損失。

  反正一時半會,江陵無法攻下,與其僵持浪費時間,不若將視線擴展,擁有在荊州立足之機。

  “主公保重,臣等告退!”四人也知事態急迫,於是也就沒有繼續拖延下去,急忙告辭。

  素來少言寡語的劉備,今日算是開了先例說了這麽多話,四人話後也僅僅隻是微微頷首,目送他們離開烏林。

  四人點將完畢之後,諸葛亮等人見曹操敗退,劉備等已在江北站穩腳跟後,也就渡船橫跨長江而來。

  劉備見諸葛亮正好來了,即上前道:“孔明來的正是時候,卿自按照劉君所書錦囊在此安頓,孤當起兵前往江陵,助周郎一臂之力!”

  此時諸葛亮卻是一頭霧水,他不明白劉備所說的劉君是何人,畢竟劉備自己都因為忙著抵禦曹操,將錦囊之事忘記,也就理所當然,沒有與眾人提及過這件事。

  諸葛亮雖然猜測可能是劉玄,但是劉玄遠在北方,怎麽可能會有手書給劉備?

  劉備好似看出諸葛亮疑惑,遂將寫滿字的葛布交於其手道:“此劉君昔日北上之時所留錦囊妙策,言曹操兵敗之時,可拆此囊助我。孤因拒曹大事故而忘之,未與諸君提及,今日方才想到!”

  諸葛亮恍然大悟,隻是沒想到還有錦囊留書一說,難不成劉玄真有天策地算之能?遂饒有興致的看了看葛布上麵的字。

  良久之後歎道:“忠義如劉君者,當世尚有數人,而如劉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能者,亦有留文成侯,倘若雙全者,古今鮮矣!

  若非此人好用毒計,不用仁道,蓋古之聖賢,何以加焉?”

  諸葛亮一番吹捧之言,劉備其實覺得太過了,除了治理瘟疫的手段,是當時之人不曾用過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可能性預測。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能比張良,簡直太過吹噓了。

  但兩者全據,的確也是曆史少有的。

  當然,最讓劉備注意的,還是最後一句話……

  對呀!

  如果劉玄不用毒計,有足夠的仁心的話,那不是第二個王莽?

  忠、孝、仁、義、禮、智、信、能,八項全能,全方麵完美毫無破綻。

  然而這不是古之聖賢的標準?

  這不是意味著,劉玄是一個聖賢再生?

  那劉備又拿什麽鎮壓劉玄呢?

  或者把眼光放長點,他的兒子能否運用得了呢?

  他麾下之人,會不會想西漢末年朝臣,為王莽上位添磚加瓦呢?

  這一切皆猶未可知!

  所幸的事!

  劉玄有缺點,那就是為人有時太過陰毒,必然不會受多數清流待見……

  諸葛亮見以往素來皆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劉備,這時麵色變幻無常,開口問道:“主公有何事在心中?怎臉色如此難看?”

  “無事無事,我已答應降卒、俘虜,如若走者,與三日口糧放其歸還,如若留者,授地耕種。

  至於染病將士,孔明可按照劉君所書治疫即可,孤需速速趕赴江陵,此間之事盡托卿手!”

  被諸葛亮一席話驚醒的劉備,也沒有繼續想下去,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解決那些隱藏的問題。

  眼下還是抗曹要緊,於是便不在多想,語重心長的對諸葛亮吩咐一番。

  “喏!”諸葛亮叉手而應,劉玄給的辦法挺好的,他沒必要拒絕。

  聽到諸葛亮的承諾以後,劉備召集麾下將士:“二三子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主公有令,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主公有令,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主公有令,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一傳十,十傳百,不大一會,烏林地界的劉備軍再次活動起來,雖然還在熬夜,但眼見著建功立業之機隻在眼前,沒有任何抱怨,匆匆登船而去。

  與此同時自烏林敗北的曹操軍隊,倉惶逃竄之下,往華容縣步行而去。

  華容道,據《資治通鑒·卷六十五·漢紀五十七》胡三省注曰:「“華容縣屬南郡,從此道可至華容縣也。”杜佑曰:“古華容在竟陵郡監利縣。”《大清一統誌》稱:“華容故城,今湖北荊州府監利縣西北。”」

  然此道不日之前曾下過大雨,因此本為崎嶇坎坷的道路,變得泥濘不堪,根本無法行走。

  又值狂風大作,曹操隻得命毫無戰意,亡命逃竄的士卒,背著薪草沿路鋪墊,讓其他士卒渡過眼前難關。

  經曆烏林大敗的曹軍,一見道路鋪好,也不管前方士卒有沒有讓開,一股腦衝向鋪好的道路。

  霎時間,背負薪草士卒,為人馬踐踏,死傷無數,慘叫之聲連綿不絕,四野鳥獸亦有驚醒者。

  帶著數十萬大軍,以飛龍騎臉之勢,準備碾壓江南的曹操,卻被一個籍籍無名的周瑜擊敗,那還有心思去管這些士卒的生死?

  隻顧驅馬上前奔跑,亂跑數裏之後,饑寒交迫的曹軍士卒速度慢慢緩下。

  身穿甲胄,腰懸利劍,騎在高頭大馬的曹操,同樣停下腳步,環顧四周之後,突然仰天大笑:“哈哈哈……”

  程昱等當場愣住,此戰大敗可謂損失慘重,雖任有近十萬士卒。

  然戰船舟艦,糧草輜重焚毀丟失無數,接下來將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組織大規模戰役。

  如此情景之下,曹操還能笑得出,莫不是因為戰敗得了失心瘋?

  是故群臣發問:“前番明公烏林大笑,引得烏林大敗,今番大敗而歸,丞相何故再次發笑?”

  “諸君有所不知,誠如鄂縣劉玄所言,劉備孤之儔也!

  吾不笑其它,惟笑周瑜無謀,劉備少智,得計少晚,向使在此道埋伏人馬,早放大火,吾徒無類矣!”

  群臣聽後,皆張目四望,發現此間隻有一條路可走,且四周皆是枯木敗草。

  隻需放一把火,瞬間可變不亞於烏林那場滔天大火。

  屆時全軍進退兩難,片刻之間曹軍上下,非成烤肉,既成臘肉。

  如此情形之下,曹操猶如吃了蜜蜂屎般高興,也便無甚怪異之處。

  莫說是曹操,就是眾人也都慶幸不已,如果放火的話,就眼下這群散兵遊勇,別說戰鬥,就是站著都費力。

  如果曹**急了,指不定這些人還會倒戈相向,斬殺在場高級將領頭顱,拿去向周瑜、劉備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