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戰前夕6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7      字數:2384
  曹操看到文武信心滿滿,不由心情舒泰的點點頭,輕撫胡須後道:“諸君同心,則聯軍必破!”

  “皆賴明公調度有方,臣等敢不用命?”眾人皆拱手推功。

  曹操眼眸中一抹滿意之色油然而生,豪氣幹雲道:“善,如此各自回營安置!”又轉而對細作道:“汝速速返回江北,告知黃都尉,今夜孤當親迎!”

  “喏!”群臣唯喏後,各自趨步退出營帳,返回自己的帳中,應對接下來之事。

  值此時,劉艾所譴信使已達大營,哨兵詢問清楚後,前往中軍大帳稟報曹操:“啟稟丞相,大宗正譴人送來書信謁見!”

  曹操心中泛起一頓狐疑:“劉艾此事送信為何?難不成許都發生變故?可若是如此,何以文若、妙才不遣送書信?”

  他實在想不出,劉艾這個時候送信幹嘛!

  如果是許都發生變故,首先必然是荀彧、夏侯淵送信,而絕非一個政治邊緣的劉艾派人送信。

  一時間曹操百思不得其解,但又怕真的是許都出現意外,便對小卒道:“傳!”

  小卒低頭叉手回應:“喏!”雖然退出大帳,將劉艾信使帶進賬中。

  信使一見曹操,當即叉手行禮:“拜見丞相!”

  曹操輕輕點頭:“宗正書信何在?”曹操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信使從懷中掏出一份竹簡,呈遞至曹操案上,叉手而立,等待對方覽閱。

  曹操抓起竹簡,逐字逐句看了一遍,心中稍有安定,對著使者說道:“有勞了,回去代我問候宗正!”

  被曹操褒獎一番的信使,心中頓起一陣激動,收斂心情後道:“不敢言勞,丞相之言,在下必定轉至!”說完就與小卒退出帳外。

  曹操謝客之言說的如此明顯,他又不是傻子,如何還能聽不出來?

  探子走後,曹操看著竹簡心中道:“奇哉怪也,居然能遇到劫匪,不過想來現在已經被誅了吧”

  曹操所下的是擊殺劉玄的命令,是由將士騎馬入許都,所以必然速度要比信使快上不少。

  如今過去十餘日,恐怕劉玄早就被挫骨揚灰了。

  隻是他永遠想不到,劉玄每次狗屎運都那麽好,再次讓他逃出生天,反而已經遠遁。

  他現在隻需將精力全部放在,澆滅劉備、周瑜身上即刻,根本無須擔心許都會發生變故!

  曹操放下書簡,站起身子,看著帳內沙盤,長舒一口氣道:“如此人才,卻被劉備所得,頑抗天命,死不足惜……”

  與此同時,周瑜信使也到底劉備帳內,劉備召譴文武帳內議事。

  關羽、張飛、趙雲、陳到、魏延、劉封等一幹武將居左而坐,諸葛亮、伊籍、簡雍、孫乾、麋竺、劉琰、霍峻、向朗等居右而坐。

  上首劉備、劉琦左右對立而坐,劉備拿著竹簡,對著在場所有文武道:“周郎已然定計,今夜子時,眾將士手綁黑布,襲擊曹營!”

  “喏!”文武群臣對於周瑜的決策並無異議。

  雖然周瑜將劉備軍看似客軍,用來輔佐江東軍一般,但劉備好像樂得其見,隻要不像調遣麾下兵馬一般,他並不與之計較!

  隻要能夠破曹,誰的辦法都可以!

  如果在這種小事上過多計較,反而可能壞了大事。

  劉備臉上而對關羽說道:“關雲長聽令,令爾率領麾下水軍,兵分兩路,輕率一路駐紮華容道,待曹操兵敗逃亡華容道之時,故作大軍埋伏,另一路直奔夷陵近處駐紮!待曹操中計之後,不可逗留瞬速撤回,攻下夷陵!”

  “喏!”這本是劉玄當初定好計策,關羽自然也就沒什麽好糾結,畢竟當初已經說好了。

  劉備點點頭,然後轉向坐在對麵的劉琦,已經諸葛亮等文臣道:“備兵力不足,次煩請劉江夏相借麾下士卒!”

  “咳咳咳……”劉琦撫胸咳嗽一番之後,臉上盡是苦楚說道:“琦才疏德淺,上不能匡君輔國,下不能安撫一方,中不可保家衛疆,非孔明,吾早已喪命。

  今南國天變,父喪家破,在下抱痛方殷。又值身體羸弱,感染邪氣,恐天不假年,唯恐皇考基業為他人篡奪。

  公仁德之名,聞名宇內,非奸險狡詐惡徒,故而厚顏將麾下付於君手。

  伏望玄德公,念我等皆為漢室苗裔,助我複家業,芟夷奸邪,中興劉氏……”

  這也是劉琦最近深思熟慮之後才做的決定。

  自劉表病亡,劉琮不與荊州全境通報,私自投降曹操之後,他這個劉表長子的地位,越發尷尬!

  雖然是江夏太守,可實際上江夏四分五裂,除了麾下尚有兵卒萬餘以外,其他孑然一身。

  而今一直重病殘身,根本不足以自保,劉備又是猛虎在側,根本無力可防。

  與其他日互相內訌,不如今天乘機將兵馬交出,別的他也沒有妄求,起碼能夠讓他不死於兵禍足矣!

  劉備頭搖的像撥浪鼓:“連率此言何以有此不吉之言,區區小病調養即可,備昔年狼狽來投,受景升兄厚待,給與安置之處,方能苟活至今,安敢掠奪足下基業?”

  劉琦見劉備不肯接受,遂沒有繼續強求,而是換了一種說法,拉著劉備的手道:“既然公愛惜羽翼,琦不必勉強,但此時破曹事宜為重,故將麾下之士盡數托付君手,勿忘推辭,好讓在下安心養病!”

  “這……”

  劉備還想說什麽,諸葛亮急忙打斷:“劉黃堂此言有理,我等本是並力破曹,合分你我?

  且江東將士,一旁虎視眈眈,掠取荊州之心不死,如若並力不足,隻恐驅走惡狼又來猛虎,我等皆無安寧之日!

  且夫,連率病重,如若放下重擔好好療養,恢複之日,必是不遠!”

  劉琦這時急忙幫腔:“孔明所言極是,萬望玄德公莫要推辭!”

  劉琦也並非一定需要將麾下托付劉備,而是因為眼前隻有劉備能夠保全他,至於投降江東,他倒是沒有想過。

  要真說找個人投降,那麽曹操要比孫權好上百倍不止。

  畢竟曹操手上有皇帝,他投降之後,少說一個通侯這是最低價格,而且曹操絕對會雙手歡迎。

  但他並沒有!

  原先他是想靠著自己的實力苟存,再依靠荊南圖謀全複荊州,可如今隨著時間的拖延,事情一天比一天棘手。

  孫權並力源源不斷往荊州遞進,劉備也在此時慢慢壯大,麾下人才與日俱增,而他自己卻因病困,無法料理事物。

  帳下將士也被劉備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大有傾向之意。

  如果此時不早做決斷,最終還是有可能被奪取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