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戰前夕5「九更送至明天再更新」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7      字數:2516
  “此何能得也?”

  “程公為丞相寄托軍國大事,何意今日有此繆言?”

  “程公身負海內之望,三軍重托,何以而今如此不智?”

  “此何其謬也,明知聯軍換掉防衛,我等還要出兵襲擊,此非取死有道乎?”

  “公言楊郎之策有謬,在下竊以為,閣下之策,更是大繆!”

  一時間程昱千夫所指,大家很難想到程昱會如此不智,居然明知曉對方會換防,還要一頭紮進去。

  真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而程昱卻並沒有阻止眾人指責之意,反而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輕撫頷下短髯,臉上透著一抹笑意。

  於此同時,曹操也漏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其餘人有抓耳撓腮低頭沉思,也有眼中透露明睿,心有算計之意,也有嘴中啐啐不停,總之帳內形成眾生之相。

  楊修與大多數人不同。

  他知道,以程昱的智慧,絕對不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既然提出這句話,則必有深意。

  不然完全可以明哲保身,不多加一言,從而無功無過,繼續立足於曹操陣營核心。

  曹操也不會因為,這個時候他不發一言,而進行疏遠。

  隻是他一時根本想不通關節,於是拱手垂問:“小子愚魯,不知程公有何深意,煩請告知!”

  “嗬嗬!”程昱憨憨一笑,隨後眯著眼睛道:“楊郎初此扈從征戰,與兵事知之甚少,不知何意實乃正常。方才我軍細作轉黃都尉之言,稱何事歸降?”

  “子時!”楊修不加思索,一口咬定。

  程昱接著問道:“何時天明?”

  楊修低頭沉思一番,抬頭說道:“依照近來日出判斷,大概卯時到辰時之間!”

  “期間有幾個時辰?”

  “即使按照子時初刻到辰時末刻,當有五六個時辰!”楊修心算了一下,便說出答案。

  “那周瑜能否在這五六個時辰之內,乘夜將糧草輜重調離他方,再將軍營從新布置好?

  即使能夠調動完畢,天明之後全軍可有一戰之力?”

  當程昱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楊修一頓明悟,他終於想明白了,為什麽程昱根本就不怕換防。

  因為兩萬大軍調動,可不是幾十人換個房子。

  不但陣營需要重新布置一遍,使的環環相扣暗藏殺機,還要將糧草什麽的,都得調離遠方,避免他人劫營。

  便是大白天,十個小時都不一定能夠安排的妥當,更別說大冬天的黑夜完成。

  而且如果真要換防,燈火通明的必然引起曹軍起疑,屆時乘其不備,直接攻入營寨,聯軍當場GG。

  即使一切按照想法中進行完畢,曹操也沒有半路劫營,聯軍將士按照預期,在天亮之前布置好一切。

  可那個時候,睡了一半被吵醒,然後提心吊膽忙活一晚上的大軍,還有什麽戰鬥力可言?

  就算是他防禦工事做的再好,把營寨修成堡壘刀槍不入,但沒人防守,又有什麽用?

  甚至於從某種方麵而已,曹軍上下的確應該盼望著他們換防,因為到到那個時候,整個聯軍昏睡沉沉。

  隻要曹軍動作輕點,十數萬大軍一起撲上去,近乎兵不血刃可以全殲聯軍。

  楊修不顧場合,當即擊節叫好:“彩!程公智計絕人,修不勝欽佩!”

  程昱此策可以說,正好掐入聯軍死穴當中。

  一旦黃蓋歸降曹軍,且跟曹操說了聯軍布置。

  要麽連夜退兵三舍以避鋒芒,要麽靠著高壓政策,讓群軍強打精神,另外請劉備幫他鎮守陣營,渡過眼前難關。

  但事情都這樣,那還不如直接爆發戰爭,就夜間開打。

  但驟然夜間開打,誰也不能保證,會成什麽情形。

  總之,曹軍就立於先天不敗之地!

  周瑜退避三舍也好,是請援軍也罷,頂多就是曹軍無法攻擊,繼續僵持下去。

  但相比楊修那種,一個不小心就掉入人家陷阱當中的辦法,要穩妥可靠許多。

  未慮勝,先慮敗!

  程昱的確勝職,起碼沒有為了追求勝利,而枉顧其他隱藏危險。

  “壯哉!程公智計,在下欽佩之至!”

  “原道程公不智,而今看來,實則在下愚昧無知……”

  “公之明睿,遠超我等!”

  “丞相知人善任,委任程公軍事職能,我等凡夫難望項背!”

  “……”

  與之前的唱衰歌不同,此時眾人皆唱起讚歌,將程昱捧得絕無僅有,其才曠古爍今。

  曹操托程昱之福,也有幸被眾人帶著褒獎一番,帶上了知人善任的帽子!

  麵對眾人的吹捧之言,程昱不見絲毫慌亂,起身拱手說道:“諸君謬讚,昱實不敢當之,此皆賴主公神武明斷,招降黃蓋,在下不過拾漏補遺,不足以擔此虛名!”

  眾人還想再說,曹操用手壓了壓眾人情緒,滿麵春風對著程昱笑道:“仲德休要過謙,今君一策,令孤愁疑盡消,明旦破江南聯軍,卿當首功!”

  “臣愧不敢當,夫人臣者為主獻策,乃人臣之本分,豈敢擔此重譽?”

  “孤意已決,卿莫要在謙讓!”曹操並沒有理會程昱謙辭,反而直接拍板,然後有對群臣道:“下令除哨探外,全軍養精蓄銳,今夜孤與諸君一同迎接黃都尉,依照仲德之策明旦發兵,一舉擊潰周瑜、程普、劉備,攘除奸邪,廓清四海,還於舊都,中興炎漢!”

  “還於舊都、中興炎漢!”

  “還於舊都、中興炎漢!”

  “還於舊都、中興炎漢!”

  眾人一同附和,不管真心假意,曹操說的是“還於舊都,中興炎漢”那便就是如此,無人會去問曹操是否真的僅此而已!

  因為這些跟眼下無關!

  眼下是擊潰聯軍,使得南方統一,然後再清剿交州、西涼、益州這些割據實力。

  天下換姓,還並非眼前之事。

  真的等到那一日,即便是真的隻是想當漢室忠臣,天下百官也會一如兩百餘年前西漢末年官員一樣,將曹操送上天子寶座。

  而且,曹操本質上,也沒想過當忠臣一回事!

  如果是忠臣,日後會要求九錫、十二琉?

  如果是忠臣,日後會以人臣之身,而弑殺國母?

  如果是忠臣,日後會打破劉邦“非劉氏而王者,天下攻擊之”的白馬之盟?

  要知道白馬之盟,自漢朝異姓藩王死後,便再也沒有封賞過異姓藩王。

  如長平烈侯、冠軍景桓侯這種無上功勳,以及博陸宣成侯,這種身負挽救大廈將傾,擁立新君的大功都沒有破例過。

  甚至於王莽這種當時聖人,同樣也沒有破禁!

  曹操又何德何能,連天下都沒統一,就敢要求封王?

  怎麽說,曹操都不可能是漢室忠臣!

  別說什麽他沒有篡位!

  他的動作與篡位何異?

  天子性命都惟乎其一心!

  隻能說他,對劉協還算不錯,並沒有苛待,僅此而已。

  談忠誠與否,簡直就是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