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劉玄判劉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6      字數:2675
  曹操心中已有算計,且又找到一個沙盤漏洞,心情頗為愉悅的他,非常幹脆的就投降:“孤唯有避戰,尋找戰機!”

  但是劉玄卻沒有放過,繼續說道:“如若丞相不戰,我即聯絡西川劉季玉、漢中張公祺(魯)、西涼馬壽成(騰)、韓文約(遂)、遼東公孫將軍(度)等人,奇襲許都。

  而我秣兵曆馬,整頓兵士,隻要丞相敢派兵援助許都,我便出兵圍剿。

  是時丞相圍困烏林,四方聯軍攻打許都,孫討虜進軍江淮、鯨吞徐、豫諸地,不知丞相如何抵擋?”

  自從曹操平定袁紹之後,虎踞半個天下,當屠龍勇士變成惡龍開始,他就成為了天下諸侯的眾矢之的。

  人人都想斬殺惡龍而證道廟堂。

  劉玄的方法並不是不可行!

  也許劉璋、張魯二人,不會出兵幫助孫劉聯軍,但是涼州一群人,必然會趁機進入中原地區。

  公孫度也說不好。

  雖然在去年,他殺了袁氏兒子,但不意味著,人家就變成曹家死忠。

  大象快要死的時候,哪怕是隻螞蟻,也想撩拔一下,分一杯羹,何況王霸之業呢?

  至於說孫劉聯軍,有沒有實力守著曹操,還能順勢剿滅曹操派往許都的援兵,這是另外一回事。

  真到了那種時候,曹操不是派援兵,而是留下所以輜重,快速班師回朝,馳援許都。

  而非真的在此僵持!

  一旦曹操班師,孫劉聯軍尾隨而襲,即使不能讓曹軍有什麽損失,但能拖住一時半刻,也就代表著孫劉聯軍的勝利。

  劉玄一席話也驚醒了曹操:“此人說的卻有道理,此番若是再僵持下去,時候必然腹背受敵,不但最終無功而返,且有敗頹之勢。

  眼下當速速解決此戰,返回許都,不然恐天子受人蠱惑,在朝中掀起動蕩!”

  衣帶詔的舊事,才過去這麽幾年,曹操恍如昨日。如果他今日被圍困烏林,劉協明日就有可能,再次挑動漢室老臣,進行反對曹操,尊皇討奸。

  劉協的不甘,他在當年前去雒陽,迎接天子之後,就清晰的感覺到。

  劉協不斷在諸侯之間,暗下手段,從中掣肘。

  給他加封大將軍,可節製天下兵馬,試圖讓袁紹跟他內訌。

  隻不過他沒上套罷了。

  他沒上套,不代表劉協就此放棄,更不代表他不提防劉協,不然也不會把夏侯家的人,放在許都看守。

  夏侯淵鎮守,不止是防備別人襲擊許都。

  如果隻是怕人家攻擊許都,也就不會讓夏侯淵這個草包鎮守。

  夏侯家和曹家的關係,注定了夏侯淵,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不會背叛曹家和劉協攪在一起。

  想到如此,曹操心中已經有了計劃,嘴上卻說:“高明一言,令孤茅塞頓開,吾欲辟閣下出仕,不知意下如何?”

  劉玄搖搖頭道:“小子暫時尚無出仕之心,此番隻是受劉使君所邀,又不忍炎漢將士葬身江中,故而前來拜謁丞相。

  此事過後,玄欲北上許都,找宗室大人在今上丹陛之下美言幾句,將先祖一脈再入宗室!”

  劉玄哪裏肯出仕曹操。

  別的就不說了,就說曹操此人能夠大勢屠殺無辜百姓,就已經和他理念不合了。

  更何況,曹操已經不是七年前的曹操了,能夠對麾下言聽計從,知錯就改。

  如今他已經將朝堂當做一言堂,什麽事都能一言決之,別人的勸諫視若耳旁風。

  這樣的人主,怎麽可能是他效忠的對象?

  最主要的是,如今曹操陣營已經政治固化。

  到曹營能夠三十年,衝到九卿佐貳官,然後終其一生。哪怕是有著滅吳、滅漢的功勞加在一起,能夠衝上三公,估計已經是極限。

  而在劉備麾下,他敢肯定,隻要他現在說要官,最次也是縣令。

  哪怕劉備手下,總共沒有幾個縣,他也舍得。

  以後最不濟也是宗正這種九卿位置,至於丞相、大將軍什麽的,也不是不可能!

  利益對比,明顯劉備更符合利益。

  畢竟二人怎麽說,也算得上是親戚,至於隔多遠,那就沒必要扯了。

  “你要前往許都?”

  雖然劉玄此前說過,他要去許都求學,但曹操沒想到對方這麽急迫。

  居然此刻前往許昌,這跟曹操所猜測的完全不同。

  曹操隻以為對方是一個幌子,或者是日後前往,根本沒有想過,劉玄在這個時間點,決定北上。

  在曹操的印象裏,劉玄一直都是孫劉聯軍的人,即使劉玄再如何否認,可在曹操內心深處,依然沒有把他當做真的野人。

  不然劉玄廢這麽大力氣,跑到曹營來幹嘛?

  不就是為了求功?

  “然也!先祖當年有錯貶為庶民,此後數代先祖,皆以此為恥,告誡子孫後代,當複入宗室。

  隻可惜家中厄難不斷,未曾有幸踏入都城,小子不才,隻得抱一線之機,踏往許都。此事不成,永不犯楚!”

  劉玄遙望北方,眼中思緒流轉,好似先輩之言,盡數在耳不敢忘卻!

  曹操眼珠子一轉動,道:“北方雖已平定,然偶有動蕩,不若孤遣人,將爾送至許都?”

  劉玄急忙起身下拜:“玄微末之徒,安敢勞煩丞相?”

  “無妨,孤與爾修書一封,入許之後,可前去尋宗正,看在孤之顏麵想必會通融一二!”

  曹操可不是做什麽無用之舉,他是想看看劉玄到底是不是真的前往許都。

  如果劉玄拒絕將士護送,曹操就立即處死,反正劉玄在他眼裏,不過是個螻蟻,毫無用處。

  劉玄表現極為惶恐:“丞相用兵在即,小子何敢?”

  曹操微怒:“難道汝前言,欺孤不成?”

  劉玄表現頗為激動,俯身扣地:“豈敢,小子多謝丞相厚恩,假使可複宗室之名,玄當明公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曹操麵無他色道:“善,待孤修書一封!”

  “喏!”

  劉玄這邊忙著去許昌,而劉備這邊炸開了鍋,眾人找不見劉玄,劉備都急得火上房了。

  “報將軍,剛有榜人從江上而返,稱送劉先生前往烏林!”

  聽到劉玄的聲音,劉備當即坐不住了,起身說道:“快些請來!”

  “大人,定是劉玄小兒投奔曹操去了,還請速速防備!”

  劉封因為劉玄當初罵過他,所以一直耿耿於懷,今天又聽說劉玄前往烏林而去,都沒有思索,便判斷劉玄肯定是投曹了。

  於是才有了,這一幕無腦的劇情。

  如果不是聽到劉玄到烏林去了,劉封也不會往這方麵想。

  從其量也就是認為,劉玄要麽被人山賊、蠻子抓了,要麽就是逃到深山老林,當隱士去了。

  但將士一番話,無疑就是讓他把所有的聯係在一起。

  為什麽劉玄會那麽碰巧,碰到劉備前往鄂縣,正好救了他。

  為什麽劉玄每次好像先知一樣,預測的所有事情,沒有一次有錯,好像就是他寫好的劇本,大家按圖索驥一樣。

  而且為什麽劉玄非要去江東,為什麽說好的請陸遜,最終無功而返,浪費幾日時間,這點真的非常可疑。

  如今看來,這一切原來都是安排好的!

  至於怎麽安排的,重要嗎?

  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劉玄這個人,突然出現,而且行為舉止,經常讓人看不懂。

  渾身上下,充滿著迷霧,不得不讓人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