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劉玄之意
作者:南鄉書生      更新:2021-03-16 09:56      字數:2819
  諸葛亮自然以為劉玄是,故意謙虛:“高明過謙了,吾之才能與君相比,猶如螢火比之皓月,何必如此謙虛?”

  “劉某如何是過謙之人?如果隻是過謙,我也不必在二位麵前誇誇其談,玄所言的句句實話。

  如若有機會,願為諸葛君奴仆,照顧起居!”

  劉玄可沒有半句虛假之言,而全部都是真心實意的話。

  如果說伊尹品德還有《竹書紀年》來進行否定,那諸葛亮的為人、為官則不可置否。

  從《三國誌》開始,他就一直是古代道德楷模。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雖是出自《後出師表》,被懷疑乃是有人托村夫之名所做。

  然這確實是諸葛亮,他的一生來真實寫照。

  自出仕以來踐行劉備對他的恩情,一輩子忠心耿耿,沒有半點越矩的行為。

  兩人的君臣相攜,君臣相知,也為後世君臣所推崇,豔羨。

  “豈敢豈敢!”

  諸葛亮不知道呀!

  他尋思著,如此大才給自己做奴仆,那如何承受得起?

  “不知諸位可還有他問?”

  既然諸葛亮不信,那麽劉玄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再說下去,對方也隻當他是,故作謙虛,那就沒有必要,再繼續扯這些沒用的了。

  “多謝高明解惑,他日得空再來拜訪!”諸葛亮也沒有在想說什麽。

  “在下居家甚是無聊,隨時歡迎,玄德公領麾下之文武,大駕光臨!”

  對於諸葛亮說再來,劉玄則是雙手歡迎,能和偶像多多接觸,自然是一百萬個願意。

  雖然諸葛亮的本事不在經術上麵,但是他的治國安邦的能力,治軍列陣的本領那也是,整個曆史排的上名號的。

  “如此我等先告辭了!”諸葛亮領著劉備,行禮說道。

  “慢走!”劉玄起身相送。

  “高明止步!”二人說完就離開劉家。

  劉備、諸葛亮二人走後,劉玄嘿嘿一笑,然後自言自語:“你們走了,我就要忙起來了,下次再來的時候,就要拿出一點真本領給你倆看看,不然如何能夠彰顯我夠資格呢?”

  說完他便轉身前往書房走去。

  說是書房,其實就是個平時寫寫東西的別居,畢竟以劉玄的家世,能有什麽書?

  無非幾卷《左傳》、《小杜律》、《漢書》、《吳越春秋》、《唐睢不辱使命》等書罷了,簡直少的可憐。

  “先生剛才為何不讓我說話?”

  離開後的劉備,顯得並不是那麽開心。

  先前還想繼續勸劉玄入仕,卻幾次被諸葛亮打斷話題,導致今天又是做徒勞之功。

  “主公毋憂,臣心中已有計較,知道用何法,讓劉君出仕了!”諸葛亮成竹在胸,望了望身後的屋子,繼續往前走去。

  “計將安出?”

  劉備剛才光顧著糾結,諸葛亮不讓他講話,後來又專心聽二人分析孫權的問題,哪裏知道有什麽辦法,可以讓劉玄出仕?

  諸葛亮嘴角帶著一絲笑意:“主公可記得,昨日劉君對你所說,他不願出仕的話?”

  “這如何不記得?他說他要為父親已經師長繼續守孝!”

  這才剛剛過去一夜的事,劉備如何能夠記不得?

  諸葛亮臉上透露著意思揶揄:“那今日呢?”

  “他說年紀尚輕,才疏學淺!”

  “然後呢?”

  “他說自己山野豎子,不敢自稱濟世安邦,真有濟世之能者,如曹操、孫權等人,以少年而舉於朝廷!”

  諸葛亮哈哈一笑:“那主公還不知何意?”

  “原來如此,我道以為此人誌誠君子,卻不曾想也是心機深沉之輩!”劉備沉吟一番後當即咬牙切齒說道。

  劉備的話諸葛亮怎麽會苟同,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他從客觀角度上來看,自然知道劉玄為什麽這麽做,於是搖頭說道:“非也!非也!”

  “何意?”

  劉備頓時一頭霧水,也不知道諸葛亮和劉玄二人打什麽啞謎。

  “我觀劉顯聖實則誌誠君子,至於主公所說心機深沉,臣也不敢否認。

  但主公說此人,是因為想要名聲,故意引主公三請,臣不敢苟同!”

  諸葛亮一番話倒是引起劉備別樣眼光,心裏想道:“你也是我三請出山,自然不敢苟同!”

  但是他並沒有說出來,這種話太傷君臣之誼,而且還是他劉備有求於人,這沒有什麽好說的。

  於是問道:“何解?”

  他倒是想要聽聽,諸葛亮到底能把這個話,能夠解釋成什麽樣。

  “其一,劉玄自有名聲,無須借主公來提高名望。”

  “其二,此人言談之中,對於曹操、孫權二人極盡貶低,自然無須借主公,來提高才名,好出仕他方。”

  “其三,我竊以為此人心中,想要的是遵從漢製的主公,而非亂臣賊子……”

  “其四,估計此人已經為主公準備好大禮,但是恐日後入麾下,與眾人難合,我等離開之際,他才有那番,讓主公請麾下光臨之言!”

  諸葛亮對於劉玄的話一一進行剖析,細細的說給劉備聽。

  “先生之言,讓備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備這就前往準備事宜!”

  經過諸葛亮細細分析,劉備在將昨天、今天劉玄說的話,細細思考一番,果然和諸葛亮所說的相差不遠。

  “主公言重了,臣為主公僚屬,不正是為主公拾漏補缺嗎?”

  在諸葛亮看來這並不算什麽,這本身就是他的分內之事,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好,那還談什麽輔佐劉備,匡扶漢室?

  劉備激動的握住諸葛亮的手說道:“我得先生,真可謂太祖逢子房,世祖遇仲華(鄧禹)!”

  “臣愧不敢當!”

  諸葛亮哪裏敢把自己比做張良、鄧禹?

  這二人可是兩漢期間,除了衛、霍、蕭、韓四人外,最受世人追捧的人臣了。

  驕傲歸驕傲,但是諸葛亮可不是那種,目中無人的人。

  “無須過謙,我等還需速做準備,明日再來!”劉備翻身上馬,對著諸葛亮說道。

  “主公所言甚是!”二人策馬奔騰,呼嘯而過,直往夏口而去。

  ……

  劉備、諸葛亮走後不久,遊俠兒們再次光臨劉玄的家,對劉玄問道:“聽說今日劉使君又來尋劉君?”

  劉玄知道這群遊俠兒在想什麽,即出言寬慰:“嗯!你等勿要著急,隻要辦好此事,日後富貴唾手可得!”

  “是我等之錯,竟然在劉君麵前玩弄心思,隻是劉使君,真的能如閣下之言,地擋住曹操八十萬大軍?”

  畢竟八十萬,不是八十萬隻豬。

  借用雲飛兄的話來說:“就是八十萬隻豬,劉軍也要抓上幾天幾夜呀。”

  “一定,曹操此戰必敗!而且你等若是依我計策,便是曹操贏了,與爾等又有何幹係?

  頂多不過是,再回到遊俠日子,連我都不曾畏懼,爾等有何懼哉?”

  從曆史的角度以及軍事角度,曹操如果執意今年內完成南征大業,十之⑧⑨輸定了。

  即使是穿越者,也改變不了這場敗績,無非就是及時,止損的問題而已。

  當然,要是說來個神仙什麽的,那就當放屁處置。

  隨便一個意大利炮,就可以解決這次戰爭。

  但是正常情況,曹操的大軍,到現在這種田地,還要繼續南征,那麽就必輸無疑,曹軍問題太多,並不是換一個指揮,一個計謀就能搞定。

  即使黃蓋的詐降、火攻計策被看穿了,並不是證明,此戰周瑜就沒法打勝了,隻是一個時間問題,和損耗問題而已。

  “劉君說的也是,那我等便去了!”

  遊俠們一想,劉玄的話也對呀!

  曹操贏了跟他們關係也不大,大不了就是繼續回到從前,可要是贏了,那他們收獲可就大了。

  一本萬利,值得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