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能力
作者:希文      更新:2021-03-16 03:29      字數:2152
  誠信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能力

  在我們戰略合作夥伴之間,我的觀點是兩句話,第一句話是陽光下雙贏合作,第二句話是誠信為本。

  講誠信是無止境的課題。我們要誠實做人,信用辦事,堅持言必信,行必果。我們要轟轟烈烈、紮紮實實地開展“誠信恒大”活動。誠信是立業之本,是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是恒大的核心價值觀。

  誠信貫穿於經營的全過程。優質的產品是對客戶最大的誠信。產品質量的好壞事關企業對消費者的誠信。

  誠信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能力。誠信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第一品質,也是我們修身立業之根本。

  ——許家印談合作與誠信

  如今的恒大已經是地產界數一數二的企業,大量的樓盤工程需要施工、裝潢、銷售,必然要與相關行業的公司合作。對於尋找合作夥伴,許家印並非看哪家速度快、工本費低就選哪家,他有著自己的一套原則。

  許家印堅信恒大要想持續健康發展,要想擁有高素質的長期合作夥伴,暗箱操作或者吃請送禮等陰暗手段都是要不得的。為了杜絕那些暗地裏進行的交易,許家印製定了大量的規章製度,其中就包括不準接受禮品,不準接受合作商的宴請,如果要吃飯,也是恒大請合作夥伴吃飯;在外地的項目經理等領導不準私下單獨去見合作商,等等。

  這些措施可以防範一些不夠陽光的事情發生。而一旦發現恒大員工做了違法的事情,譬如拿回扣等,許家印采取的辦法也是從嚴處理,而且還會配合司法部門,依法處置。

  為了進一步促進合作的陽光、透明,許家印還讓項目經理每月把項目中使用的各種材料匯報上來,並在樓盤售樓處展示給前來看樓的顧客。這也是恒大的合作夥伴所希望見到的結果。陽光合作意味著以合同為主,必須有足夠的契約精神,合作雙方都必須完成自己的承諾,因此許家印要求恒大方麵堅決不拖欠工程款,而同時合作商也必須完成符合恒大標準的工程。

  為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許家印始終堅持合作雙方互利共贏的原則,有錢大家賺,反對一方獨吞大頭。許家印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和恒大合作的公司永遠不會做虧本生意,即使這一單虧了,下一單許家印也會補償回來。這一點和恒大合作的企業都深有體會,有的企業甚至可以直接和許家印說這單生意太虧,需要恒大讓利,足見恒大對合作夥伴的真誠。

  當然,商場上總有合作不愉快的時候,恒大麵對一點利益都不留給恒大的企業,給出的答案就是永遠不會再合作,可見許家印在尋找戰略合作夥伴方麵是有自己的原則的。也正是由於恒大在這方麵的堅持,恒大才能始終和國內、國際眾多頂級公司保持著持久健康的合作關係。

  許家印堅持陽光合作是希望恒大與相關合作商的合作能夠始終在陽光下進行,除去那些“見光死”的事情。這種誠信經營的做法在根本上是為了實現互利共贏。

  以真誠本分為不變的經營理念,實實在在地用心去做,才能與其他企業形成相互信賴的朋友式的合作關係,這種真誠絕不是一種敷衍,而是具體表現為不用詭計、不務虛浮。對於企業來說,用最真誠的方式經營合作,往往是促使自身競爭力發展壯大的最有效和最持久的利器。

  那麽,誠信該如何樹立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做不了的事情不輕易承諾,答應了就要做到。

  2. 不喊虛的口號。

  3. 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4. 不耍“小聰明”。

  5. 產品或服務的誠信代價就是品牌的成本。

  合作雙方的聯盟就如同婚姻一樣,夥伴之間的態度恰當與否是合作能否成功的關鍵,它本身並不是一個充分條件,而是一個必要條件。適當的合作態度包括兩個方麵,即承諾和信任。

  首先,缺少承諾將在很短的時間裏扼殺聯盟。很多聯盟之所以失敗,原因就是合作夥伴沒有給項目提供最好的人員、技術、管理等資源,沒有將聯盟置於優先考慮的地位,或者同時建立了很多聯盟並希望其中的一些合作能夠取得成功。這種自私的態度實際上種下了導致聯盟最終失敗的種子。20世紀80年代初,許多外國企業搶灘中國,它們在與中方進行項目合作時根本就沒有什麽承諾,隻是抱著一種價值轉移的心態將在國內或發達國家市場中淘汰下來的產品放進中國,這樣的合作是不會長久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豐田公司在中國的失敗。

  其次,信任是聯盟生存的第二個關鍵要素。它要求合作雙方自始至終都應該抱著一種相互信任的態度,無論是在合作順暢時期還是經曆曲折階段,都不要輕易動搖信心,而應認真負責地履行自己的承諾。這要求雙方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相互學習,彼此取長補短,以實現最終的“多贏”結果。那些抱有競爭心態和自我保護心態的企業,隻能在聯盟中被大多數真誠交流的企業剔除。

  貪婪地追求利益、在風險麵前唯唯諾諾甚至逃避的“個體戶”心態,是不可能鑄就堅實穩固的聯盟夥伴關係的。大家在做大市場這塊蛋糕時通常能夠抵製各種壓力和誘惑,同舟共濟。然而,一旦蛋糕做成,到了要進行利益分配的時候,很多企業就難以有效地協調好實體利益與關係利益之間的關係,隻顧強調實體利益的獲得而將目光狹隘地局限於一次性合作的層麵上。殊不知,企業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相當重要的一項資源,就是自身在經營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信譽和形象,這是企業用多少實體利益也無法換取的寶貴財富。因此,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在進行利益分配時,要學會站在對方的利益上考慮,了解對方的需求從而做到互利,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