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社稷重,民貴君輕?
作者:空山一先生      更新:2021-09-06 23:13      字數:2349
  景陽城。

  華夏八年的年關將至,空山先生生了一場病。

  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有管理過景陽城內的事情。

  去歲他帶人踏平餘國,結果在進入餘國都城的時候遭到了刺殺,被毒箭射中手臂。

  他自然沒有辦法進行關二爺的刮骨療傷,但總算是保住了手臂了性命,唯獨因為毒素受損的肺部時常導致他呼吸不暢,以至於後邊大半年的事情,都是靖國安排的大使斜挑各國處理。

  不過也沒辦法,南邊造反愈演愈烈,甚至已經波及了隨國。

  之前遲榮山的隨國劉氏好友被太子綠了。

  他的未婚妻跟著崔家小姐們玩,自然不大管什麽,隨國太子正好就玩嗨了,連著他的未婚妻一起睡了。

  眼看今年就要成親了,結果這家人推三阻四,死活要延期。

  什麽裝病,什麽衝撞太歲等等理由都弄出來了。

  這個劉氏文士也不是傻子,很快就調查出了蛛絲馬跡,最終帶著人強闖了房門,還看到隨國太子跟著她這個孕婦運動起來了。

  好嘛。

  這個家夥一怒之下砍死了隨國太子和這個世家女,接著自立為皇,改名劉聰,建國曰夏。

  其人攻占隴下,對世家子女一通屠戮,分地於民,迅速在隴下拉起了十萬農民。

  等到北伐軍南下撤回來,劉聰與之血戰,隨後便被上柱國崔海擊潰,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殺,劉聰率軍難逃,同時過一地屠一城世家,分一地給民,雖為皇帝,但行徑卻跟流寇似的。

  雖然從隴下敗退,但地方世家也被他一通屠殺,死的死,逃的逃,景陽城外已經亂起來了。

  但因為不是秘書長直轄地界,也無人去處理這件事情。

  隨國皇帝現在也縮在景陽城中不敢亂跑。

  整個隨國也亂起來了。

  不僅是隨國,南邊石國、林國等七國之地接連送上文書,希望讓聯盟協調有餘力的各國出兵,幫助他們鎮壓造反。

  為了修路、為了擷取更多的利益,這群世家將農民當做奴隸一樣予奪予殺,枯竭民力,以為能靠這種手段疲敝百姓?

  結果等來的確是百姓們為了奪取一線生機的屠殺。

  更重要的是,百姓們沒有辦法獲取更多的食物,隻能想辦法攻打世家。

  因為他們的田土早沒了,就算有田土,家家戶戶都沒有餘糧,但凡有剩餘的糧食,都被世家們巧立名目,巧取豪奪走了。

  無奈,殺生之事愈演愈烈。

  好不容易身體轉好的空山先生又被吵得不厭其煩,於是再度“病倒”。

  手中拿著最近的時報,他看的表情中閃爍無奈:“我已經很努力的施粥放糧了!為何最後還是讓百姓提刀造反了?”

  這個話題一出來,幾個先生的家奴都低頭不敢言語。

  隻有一個小太監笑道:“先生何必自欺欺人呢?您的心也跟明鏡似的。”

  空山先生的手指微微顫抖了幾分,接著將最近的時報放在了報紙堆上:“陛下的糧草,何時能到?”

  “已經分發下去了。”小太監淡淡的回答:“一半世家,一半百姓。”

  “世家?百姓?”空山先生對於這個一半一半表示無奈,“陛下是很早就預料到了如今的局麵了?這才幾年?為何腐化得如此之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小太監淡淡的說道,“最近朝廷整理出了《孟子》這一古籍,這其中一句話在下深以為然。”

  “孟子?”空山先生眼皮子一挑,“能否借我一觀?”

  “然也。”

  小太監一摸袖子,取出一本精裝的《孟子》遞給了空山先生。

  這些都是古籍,當然也有刪改。

  但有一些思想卻完整保留下來。

  楊定可不是朱元璋,朱元璋對孟子大修過一次,刪掉了很多“民貴君輕”的思想。

  別看老朱得國之正,但終究是坐在了皇帝的位置上,對於一切不利於統治的思想,還是進行了處理。

  但楊定無所謂,因為這個時代的思維是世家尊貴,皇帝隻是世家推舉出來的聯合產物。

  但是靖國終究是底層在崛起,同時二十級軍功爵必須保證良好的運轉。

  那麽孟子的思想保留下來也無可厚非。

  其中君臣之義也改了一點,比如首次楊定將社稷提到最高點。

  社稷為重,民次之,君為輕。

  同時在裏頭加大了對社稷這兩個詞的闡述。

  接著再把亡國、亡天下兩個思想辯論也給了孟子。

  “夫邦國之君無德,倒行逆施,國民暴動以滅,一家一姓禪位另一家一姓,取而代之,曰亡國。”

  “時暴動之間,披發夷狄趁虛而入,屠城滅國占據諸夏之國,曰亡天下。”

  “故諸夏之君當逐夷狄,拱衛華夏,張揚文明,威武四方。時,夷狄敬畏,諸夏愛戴,方可為王朝之尊。”

  這樣一通話,就是給楊定帶來了華夏王朝成立的描述。

  隻要能滅了夷狄,張揚文明,那麽你就有資格成就王朝之尊。

  當然,這個隻是闡述了楊定法理來源,並沒有辦法直接使用。

  因為這個時代不讀孔孟。

  所以在《孟子》裏頭,楊定毫無心理負擔的摻雜了這一句話。

  “明華夷之辯,披發左衽之君,賤也。夷狄譬如禽獸,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也。”

  總之楊定重修《孟子》都忍不住往裏頭加了一堆契合這個時代的私貨,尤其是大量華夏跟夷狄之間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裏頭極多的民粹思維。

  隻要你不是束發右衽,那不好意思你就不是華夏族的人。

  既然不是華夏族的人,老子管你是誰?

  夷狄譬如禽獸!

  得到你的誇獎老子也不會歡喜,被你罵了我也不會憤怒。

  反正殺你的時候,我也不會有任何心理矛盾。

  十分典型的華夷之防。

  所以當空山先生看完全文和釋義之後,天都黑了,可他卻忍不住發出長歎聲:“今日方知陛下之謀劃。數年經營,靖國已經富庶無比,囤積錢糧無數,兵強馬壯。而列國事事效仿華貴奢靡之美,卻不想國家困頓,民力枯竭。準備了這麽久,陛下也該出手了吧?”

  “聯盟內部諸國,民力凋敝,民生艱辛,改朝換代已成定局。陛下欲興大義,一統天下。先生以為如何?”

  小太監這般拱手的問。

  空山先生人都忍不住放下書,苦笑道:“這天下誰攔得住陛下?列國求援信息紛至遝來,這北方列國還需要頂著西北棘國,跟已經露出獠牙兼並炎陵一半國家的狼國。他們根本無兵可調,唯有請陛下出兵,方能鎮壓起義。”

  “先生大義,奴婢替列國君王,謝過先生。”

  空山先生自嘲的笑了笑,隨後揮手讓小太監離開。

  “社稷重?民貴君輕?陛下呀陛下!這話你自己信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