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沈重文眼睛又雙叒叕亮了
作者:空山一先生      更新:2021-03-16 00:18      字數:2740
  德安九十三年九月十一。

  壙州,源流府,莘縣。

  沈重文帶著一幫人來到這裏,稍作調查之後發現,莘縣的兩年陳米已經跌到了一萬文一石了。

  作為莘縣百姓日常的口糧,陳米的價格讓沈重文看到,不少的辰國客商大把的撒錢購買,然後運走。

  實在是太便宜了!

  “大人,咱們能幹什麽大事?”黑鯊問。

  “是啊!”

  眾官都不明白,好好的五羊城這等繁華富庶之地不待,怎麽跑來壙州這樣的山城呢?

  鳥不拉屎的地兒,跟五羊城比起來差距太大了吧!

  “我在調查!”沈重文瞪了這群人一眼冷哼道,“一天到晚就想著流連煙花之地,也不看看我們現在在何方?你們又有什麽任務?”

  “……”

  眾官無言看向黑鯊,作為頭子,黑鯊隻能硬著頭皮問道:“先生,那您查出了什麽來嗎?”

  “靖國的米糧價格,地方不一。反應過來,就是各個地方的銅幣幣值不一,這樣一來,難道就不能將便宜地方的米運到貴的地方賣?”

  沈重文這話剛說完,這群人也沒想明白沈重文想要幹什麽。

  倒是一側束發的靖國客商聞言哈哈大笑道:“又來了一個不知所謂的傻子!”

  沈重文眉頭微皺,他想了半天的計劃,怎麽會被當成傻子?

  因為銅幣的幣值不一,所以靖國的市場存在了割裂的問題,若是用便宜的銅幣換到大量的糧食,暈倒糧食昂貴的地方買賣,他有把握直接打爆靖國都城的金融市場!

  到了那時候,物價上漲,肯定得出大事!

  “這位仁兄,難道我的計劃不行嗎?”

  客商看沈重文就是一小白,正好無聊便說道:“廢話!明眼人都知道高買低賣,但這一套你放在別國可以,而靖國還這不行。”

  “願聞其詳!”

  沈重文趕緊過來一禮,禮數周全,讓客商舒服道:“知道糧票嗎?”

  “知道。靖國獨有之物,糧票按爵位發放,購置米糧出示糧票,可以讓購置的米糧價格減兩成。”

  沈重文點頭說,這段時間他也看了許久,了解了些靖國的各種票證。

  有些物資出糧票可以買到便宜的,有些物資是一定要出票才能買賣。

  隻是沈重文清楚為什麽這個客商會提及糧票。

  “既然你知道糧票,那應該是清楚,店家開店之後,稅收是兩套的吧?”

  客商解釋說:“在靖國,你的米糧店開起來可以立刻就賣米,沒人管你的米來源,隻要別吃死人就行。然後每個季度,都會有稅務局的人上門查賬收稅。有糧票的征稅按律走,沒糧票的你要麽去收購糧票補齊,要麽就是上浮兩成以上收稅,有些甚至能上浮八成。而那時,你手裏能賺到多少錢?”

  “……”

  沈重文稍微盤算,整個人臉色都變了。

  “算明白了?”客商嗬嗬一笑說,“在靖國!朝廷給你算好了,每個月的糧票足夠支撐一家五口人,在城裏一個月的開銷。多了沒有,隻有幫著朝廷服役才能給你發放。有糧票的同時你也能存下錢來,然後可以用來消費。按照朝廷解釋,這叫計劃內的消費。超出的叫做計劃外消費。”

  “而地方上的糧食,都是被糧油行征收走的,這叫計劃收購,統購統銷。當然你可以額留著自用,反正隻要沒有用來交易,就不會被征收商業稅。”

  “靖國啊!大商人都被打死,或者去炒股,玩期貨了。隻有咱們這些行腳商,弄點瓷器,陶具,或者萬島之海的特產,到各地去分銷才能活。你想要賺銅幣中間的利差,想都不用想!靖國最不缺的就是銅和米。若是朝廷願意,五羊城的糧價,分分鍾就能崩盤!畢竟今年朝廷新修億石大倉十座,可見糧食得有多少啊?富得流油呢!”

  聽完客商一通分析,沈重文張大了嘴巴,片刻後才從震驚中反應過來:“怎麽會有這麽多糧食?”

  “世家跌到,皇帝吃飽唄!而且各地都在興修水利,道路,新城等等。朝廷一直在撒錢,怕是再過段時間,各個地方的物價都會和五羊城齊平。唉!手裏的錢要變薄咯!”

  客商自飲自酌。

  沈重文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一直呆呆的坐著。

  “發生了什麽嗎?”

  “估計是被打擊的不輕。”

  黑鯊眾官也能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本來沈重文打算通過金融戰陰一把靖國,結果人家靖皇早早推行了統購計劃,加上世家去了將近七成,抄家所得直接讓靖國府庫充盈,並且大筆的錢都用在基建上,讓市麵上流通的銅幣迅速增加。

  當然這錢不僅僅實在直隸州流通,還在靖國南六北七(以鎮南關為界),合計十三州同時撒幣。

  撒錢的速度會很快,同時效果也會很明顯。

  等道路通暢,物流交易速度加快,地方的水利完善,糧產開始增多,那麽靖國一字排開擺在各個地方號稱億石的糧倉,就是征戰四方的戰略儲備糧食。

  在半計劃經濟體製之下,靖國能輕易的舉國辦大事,同時還兼具私營,集體等經濟體的發展,必然是有欣欣向榮的未來。

  “我不信靖國無懈可擊!”

  沈重文咬著牙垂著桌子,一種無力感實在讓他無法接受。

  他離開之前,靖國明明就要被踏破了!

  怎麽一年之後,靖國就跟變天了一樣?

  怎麽可能!

  “有沒有要做徭役的?朝廷給工資,發票證啊!幹得好的小組,每個月能拿到三十斤鐵票。現在市價,一斤鐵票可是三千文啊!千萬不要錯過啊!”

  餐館店門外,幾個衙役舉著牌子大吼,路過的行人指指點點,笑嗬嗬的問:“麻溜,你怕不是癡呆了吧?哪朝哪代征徭役給錢的啊!”

  “就是!”一群人在嬉笑,覺得麻溜就是逗悶子的。

  “誰跟你們開玩笑?”被喚作麻溜的衙役敲著牌子喊道:“看過來,有識字的嗎?識字的就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艾瑪!這他娘的真是聖旨啊!”一個長衫大漢震驚大吼,“朝廷征徭役真的給錢!沒人每天還管三頓飯,一天還能吃上一頓肉!並且還說,隻要哪家縣官敢貪了徭役錢,舉著這塊牌子進京狀告,任何人不得阻攔,違令者誅九族!”

  “嘩!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咱們莘縣新到的老爺打算整修莘縣的私塾,以後私塾官辦叫小學和中學,每個月三百文就能入學讀書!我是打算把我家的崽子送進去,大老爺也會去教學,到時候考科舉,還能升爵呢!”

  “我滴乖乖,那豈不是不用上戰場?”

  “你有本事考科舉就可以不用上戰場!將來還能拿到免稅的名額,並且可以找銀行貸款,便宜盤下地,或者跟陛下租他家的便宜土地,長租的那種,一口氣交上三十年的,三十年後還能轉給自家兒子繼承去種,隻要沒有大事,朝廷一般不會開發這些地呢!”

  麻溜解讀著政策,讓不少人都竊竊私議不斷。

  看大家雖然心動,可是不敢亂動的樣子,他和邊上的人對視一眼,繼續說:“陛下還說了,要給工匠評等級。誰家要是被評級了可不得了,可以升爵的呢!而且評了工匠,將來給朝廷幹活,也是有功的,這些都是升爵的路子喲!不過,咱們大老爺說了,要先幹徭役,才能評級升爵!”

  這一下,所有人都炸鍋,立刻爭搶著要。

  目睹一切的沈重文眼睛又亮了。

  他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靖國的爵位製度,正在崩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