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錦衣衛?
作者:空山一先生      更新:2021-03-16 00:17      字數:2941
  旗艦。

  馮裕以及他喊來的幾個世家大臣,端坐在楊定麵前,一臉古怪的看著他。

  宣傳什麽的他們倒是聽過,其實也算是間諜手段的一種,在列國之間的打探情報,放出風聲,宣揚政策,勸降敵軍等等差不多一個道理。

  隻是這種工作從來都是對外的,但現在楊定卻要求對內,並且還要出什麽的話本,標語,漫畫等等。

  這是打算鬧哪樣?

  能有效果嗎?

  “現在,有什麽想問的可以問。”

  楊定被看它們盯得有點發毛,畢竟自己若是大肆在國內宣傳,那麽後果就是挖掘了既得利益者的根基。

  因為這種對內宣傳除了宣傳皇帝的合法性外,更多的是伴隨著普法,掃盲等各種活動進行的。

  必須要開化民智,才能讓百姓知道這個世界哪個國家最好。

  不想淪落成為別國的倒黴蛋,那就要用命去拚去守護。

  所以楊定把結果能代表世家利益的人都喊了來,就是想要看看他們的態度。

  “陛下。”閔東升站了起來,來到正中間鄭重問道,“宣傳之類的事情臣以為可。隻是不知各部應該從何下手。”

  閔東升倒是不覺得皇帝的用心有多險惡。

  在他看來不就是宣傳一下靖國的國策如何好,你再看看別的國家多混賬,要是你你選哪個?

  這種事情列國都在幹,比如四會之地上的大小十幾個國家,他們那裏的話本和遊吟詩人最多,甚至很多都是官方豢養的詩人,受到官方的指使,走街串巷去黑敵國。

  比如一個脫胎於鄭國的國家——韓國。

  這個國家就在狂黑鄭國,說什麽鄭人買履,買櫝還珠……

  這些故事有真有假,但是傳唱度不低,幾乎全大陸都知道鄭國的荒唐。

  但現實卻是韓國是叛亂自立的國家,黑鄭國那是他們國家的政治正確,目的就是加強雙方的仇恨,讓底層百姓知道鄭國的愚蠢,加入鄭國你就得成為蠢人。

  而且不僅是這些四會之地的國家,之前靖國也不是被黑成翔。

  比如真楊定荒淫無道?其實不然,更多的是不諳世事!

  真楊定壓根就沒怎麽管理朝政,都是陳政在左右主政,他平日裏就是酒池肉林泡一泡,然後跑出去打打獵,欺負一下良家婦女。

  這種人在列國紛爭的時代,其實就是一個紈絝而已。

  比他危害更大,更心狠手辣的何止千萬。

  但辰國為了解除南部的心腹大患,愣是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昏聵暴君。

  本來靖國內的世家還是不覺得楊定是暴君,但是陳政牛逼,帶著北伐送了一波人頭,導致勝利的天平傾斜在辰國身上。

  依照世家的尿性,他們怎麽可能跟你一條破船共患難?

  立刻跳反,轉頭跟著一塊黑。

  然後真楊定一看舉目皆敵,陳政為了自己未來的前途,對著他一通忽悠,然後將現在這個假皇帝拉出來當了墊背。

  但是陳政完全想不到,一直看起來乖巧的假皇帝,在兵臨城下的時候,居然敢絕地反殺。

  接著戰局直接被扭轉。

  靖國不僅沒滅,還活著準備攪動天下呢!

  但就算是這樣,楊定在辰國的名聲,依舊是天字號紈絝,隻是變成了用對人而已。

  畢竟楊定就算禦駕親征,更多的還是躲在二線,前線都是宇文昊頂著。

  因此歸根結底,所有人都認為楊定還是那個楊定,隻是大難臨頭,有所收斂罷了。

  但是這一次楊定決定,必須改變自己的名聲,甚至把自己神化,將自己淩駕在這個帝國之上。

  他看著閔東升說:“既然太師將列位請來,也是有他的計較。但朕先說說看朕的想法,首先,刑部的宣傳必須以普法優先,告訴百姓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並且在民間推行契約理論,推動合同規章化社會,盡可能減少國家施政地方的成本。”

  合同規章化的社會,是能有效減少國家施政成本的。

  畢竟大家都在規製下辦事,並且按照合同進行契約協作,這是法治的一大進步。

  閔東升愣了一下,契約理論是什麽?

  沒聽過啊!

  楊定看他一臉茫然,不由好奇問道:“閔卿有何不明白可以說。”

  “多謝陛下。”閔東升作揖,“何為契約理論?”

  原來是問這個。

  楊定笑道:“所謂契約,以誠信為本,雙方依托書麵寫下契約,或交易,或約定某些事項,如現有的合作社規章,入股合同文書等,都屬於契約的一部分。當然這隻是契約的一些用法,具體的內容朕會寫成冊。

  刑部應該盡快聯合大理寺議定《合同法》,規範一下民間的合同範本。

  然後刑部的公證處可以參與進來,對一些大宗貨物交易進行公證,從中收取一定的印花稅和契稅。

  一旦某一方出現了違約,另一方若是提出申請請求國家協助討要,屆時還能從中抽取一部分訴訟費。”

  閔東升聽得心動!

  原來搞個契約理論推廣,還能有收入?

  那感情好!

  閔東升都覺得自己隻要推廣和合同法,以後絕對是被交口稱讚的大賢。

  至少靖國的刑部絕對不會罵他。

  “喏!”

  閔東升欣喜應下,倒是一側的馮裕眉頭微挑。

  這契稅和印花稅都是有稅部去收取的,刑部能拿的應該隻是最後的那一筆訴訟費,不過也會放在稅部和戶部的雙重監管下。

  這皇帝又悄無聲息的給刑部加了敵人。

  一次就是倆。

  接下來刑部有的受了。

  “陛下。”馮裕起身來到楊定麵前,“宣傳一事總是需要一個大綱,所需的部門和人員也是極廣,需要一個部門來統合。不知陛下屬意何方?”

  楊定被問住了。

  這個宣傳部門是個要害部門,用得好皇帝成神,舉國愛戴。

  用不好或者被別有用心的人拿走,很可能成為對方篡位的工具。

  必須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想了一會兒,楊定沉聲說:“鑒於此部門機要,就歸禦書房,在禦書房新設一直屬衙門錦衣衛,由錦衣衛都指揮使掌,軼比正二品,副官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同知,從二品。

  另外在列國各地要害位置設行錦衣衛,主官為錦衣衛招撫使,副官為錦衣衛招撫使同知,分別為正三品和從三品,負責國外工作。

  無論國內國外,錦衣衛下設九科,協同吏、戶、禮、兵、刑、工、農、商、醫各部宣傳工作,各科主官受兩衙同管,但以錦衣衛命令優先。

  每科主官為錦衣衛僉事,正四品。副手為僉事同知,從四品。

  另外各科下設諸處,例宣傳、組織、財務、後勤、翻譯、通政等。各處主官為錦衣衛鎮撫使,正五品。副手為鎮撫使同知,從五品。

  隨後負責對外工作的錦衣衛各有官階:正六品長史、從六品刺史、正七品主事、從七品主簿、正八品參事、從八品錄事、正九品參令、從九品校令、十品力士。

  錦衣衛行事為皇權特許,若是需要調用財物或者地方力量進行工作的時候,各地主官必須配合,在無軍事之時,宣傳為重。另外,錄入錦衣衛後,隻能在內部升遷調動,除非特殊調令,否則一概不得脫籍。並且世襲為錦衣衛籍,父死子繼,但得從力士開始升遷。另外就是二十年一次清賬,若是考功不合格,開除錦衣衛籍,轉為地方籍貫。”

  楊定最後悄悄留個口子,錦衣衛雖然不一定要成為明朝那種錦衣衛,但完全可以身兼探查和宣傳的功能。

  給了皇權特許以後,一旦錦衣衛成長起來,但還有人擋住他這個皇帝權威。

  就別怪朕開啟特務政治加強中央集權了!

  不過現在嘛!不說破,反正咱們慢慢來!

  而且錦衣衛是世襲,幾代後絕對會變成一個依附在皇帝身邊的龐然大物,也算是禦書房內廷中能和三廠製衡的怪物。

  不過馮裕等人一聽這玩意兒要世襲,那就打消了想讓嫡係子弟加入進去的想法,回頭去旁係找找看。

  這個新官製雖然獨立在百官體係之外,但宣傳終究是要害部門,絕對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