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萬民幡
作者:3minut      更新:2021-05-09 11:13      字數:2334
  “放肆!大膽妖道!當朝公主豈容你如此汙蔑!?”

  喝聲如雷,在每個人的耳畔炸響,眾人循聲望去,人群如水波般迅速分開,

  一將軍翻身下馬大步上前,於和帝麵前單膝跪地,抱拳道,

  “臣岑正德,叩見陛下!”

  岑正德,居然是巡察使岑正德歸京了,一別數月,難不成是案子終於查清了?

  和帝眼前一亮,親自上前扶起,

  “岑愛卿,這一番車馬勞頓,卻是辛苦。”

  岑正德搖了搖頭,

  “臣為陛下盡忠,並不辛苦,所幸,老臣並未辜負陛下厚望!”

  沒有辜負厚望?這是不是說那吳州的案子都已查明了個水落石出?

  一時間百姓中議論紛紛,涉及到吳州堤壩貪汙案的官員卻是猛然色變,兩股戰戰。

  和帝撫掌大笑,

  “好啊!好!朕果然沒有所托非人!”

  正說著,一片陰影將他籠罩,在這炎熱的午後帶來了一絲涼爽之感,

  和帝怔怔抬頭,見一巨幡遮在身後,高兩丈有餘,其上的幡布由極其碎小的布條拚接而成,花色質地不一,乍一看平平無奇,可氣勢卻甚是壯觀。

  “岑愛卿,這是...?”

  岑正德會意一笑,

  “陛下,這是吳州百姓自發為寧安殿下所製的‘萬民幡’。”

  萬民幡三字落地,在場眾人無不目瞪口呆,

  萬民幡,顧名思義,這幡不是普通的幡,

  乃是過萬百姓從衣物上撕下一縷拚而製之,寄托了百姓們發自內心的的愛戴和敬仰,遠比任何幡旗都要威嚴。

  得幡者自得民心,無不聖賢。

  “這...萬民幡,寶兒?”

  和帝驚喜交加,有了這萬民幡自然今天任何人都動不了阮寶,可這又是如何而來?吳州百姓與他的寶兒之間又有什麽關係?

  和帝的疑惑岑正德自然看在眼裏,

  “回稟陛下,吳州水患之前,寧安殿下忽然夢中有感,飛鴿傳信於吳州知州馮文廣,馮大人得了信不疑有他,連夜巡查了宛江堤壩,這才發現隱患,及時疏散了附近鄉鎮百姓,沒有造成傷亡。”

  “有寧安殿下如此,實乃景朝之福,吳州百姓感念殿下恩德,特特委托下官送來‘萬民幡’以示敬仰之心,下官一路不敢怠慢,披星戴月趕往京都,未料,”

  岑正德說到這猛然轉頭看向虛申,虎目露凶,

  “居然看見如此宵小歹人在此顛倒是非汙蔑殿下為禍國妖姬!實乃居心叵測!萬望陛下明察!還殿下一個清白!”

  岑正德是沙場上走出來的將軍,殺氣滿身,像虛申這等術士自然招架不住,

  虛申周身氣焰頓時萎靡,倒退半步,

  饒是他向來口利一時竟被嚇的沒有說出半分。

  是非曲直,高下立見。

  張大老爺第一個站了出來,拜伏道,

  “有寧安殿下如此,景朝之福!”

  百官們連聲符合,

  “有寧安殿下如此,景朝之福!還望殿下寬容我等有眼無珠!”

  天壇之外百姓們幡然醒悟,

  “天佑景朝!還望殿下寬恕我等有眼無珠!”

  “...”

  ...

  大勢已去,營營汲汲數載,直到如今,大勢已去。

  虛申敗勢盡顯,頹然倒地,

  完了,一切都完了。

  ——

  岑正德的回歸在錦京內刮起了一陣颶風,

  前京都府尹魏和春參與拐賣罪不容誅,本應判其抄家斬首,念在尚有悔改之心將功補過,判了剝奪家產流放千裏。

  前國師妖道虛申,策劃拐賣殘害百姓,蒙騙當朝天子意圖陷害皇室血脈,罪大惡極,投入丹爐活活煉成灰燼,

  其煉丹一生,為煉丹不惜禍害他人性命,不得不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算有始有終。

  除此之外,參與了吳州貪汙案的李博彥傅元明等人,均判了抄家斬首,男丁流放千裏,永世不得參與科考入朝為官,女眷沒入奴籍。

  父兄斬首,親妹流放,肅王妃虞氏從此再無依仗,一夜之間像是蒼老了十歲有餘,

  不過她又能有什麽辦法呢?景朝律法上寫的明明白白,她父兄就是犯了法,哪怕是抬出肅王,都不可能得到絲毫通融,

  阮琅如今遠在北疆,鞭長莫及,更何況就算他在,恐怕也不願意來淌這趟渾水。

  李月凝被捉去教坊司那天就瘋了,口中大聲喊著諸如‘我爹是丞相你們不能動我’‘本宮乃是當朝太子妃’之類的瘋言瘋語,

  京中最善舞技的貴族小姐,一夕之間竟真的淪落到餘生要靠此藝為生,當真令人唏噓。

  當然,有罪的都判了,有功的就該賞。

  岑正德查案有功,官升一級,為駐防將軍,雖然還是京官,與從前卻不能同日而語,好歹實實在在有了兵權。

  子憑父貴,爹立了這麽大的功,岑其憲也是平步青雲,從一介百人長一躍升為帶品階的軍官校尉,晉升之快聞所未聞。

  吳州案一幹罪犯菜市場口行刑的那天,阮寶在街邊酒樓二樓裏包了個包間,

  大雨過後仍衝刷不盡地上蜿蜒的血跡,腥氣衝天,

  岑正德偏頭看向窗外,

  “此次還要多謝殿下提攜,殿下神機,老夫敬佩。”

  這一行困難重重,吳州案盤根錯節,大小官員均有其列,官官相護自不必說,個個都極盡阻撓之能事,

  他在其中周旋幾月終獲罪證,又得到了唐淩所攜帶的賬本,此後之路才暢通無阻,

  臨到歸京之時,他突然收到了阮寶的飛書,言明要他設法尋來萬民幡,他雖不解,仍是照做,

  傳信馮文廣確有其事,萬民幡一事確實不難。

  這份不解在歸京之後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

  他當日是真的看走了眼,皇室中人心機再淺又能淺到哪去,連這麽個嬌滴滴的女娃子,收拾起人來也決不手軟,聞著這滔天血氣仍舊談笑風生。

  不過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那些人,確實罪大惡極。

  阮寶聞言輕笑了一聲,茶水從壺中傾出,茶香並著水汽蒸騰,在她麵頰蒙上了幾許歲月靜好之色,

  “岑大人能得到如此成就,乃是大人應得,若是像大人這等忠君愛國之人都不能高官厚祿,那本宮不知道還有何人能夠配得上如此。不過大人還是過譽了,若是可以,本宮也是無奈為之。”

  若是無緣無故,誰又願意這樣心機算進,都是命數,

  李博彥虞休等人如此,罪有應得,虛申如此,更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