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九蓮菩薩
作者:三頭蛇王      更新:2021-07-19 00:46      字數:2660
  不得不說,大明崇禎朝果然是眾正盈朝,大臣們在國家危難之際紛紛“慷慨解囊”。

  ??經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點算,除了薛國觀主動捐納了八千兩白銀外,在京的一千二百餘官員,一共捐納白銀十四萬兩左右,這和崇禎所要求的兩百萬兩差距何止於雲泥。

  ??首輔薛國觀再次建言道:“在外群僚,臣等負責催捐,在內親貴,則需陛下親自獨斷不可。”

  ??薛國觀的意思很簡單,他負責朝廷官員,至於勳貴,那隻能由崇禎自個去處置了。

  ??大明立國兩百七十年,勳貴們有多少錢糧,崇禎雖不清楚,但也能猜出個大概出來,故此對薛國觀的建議很是認可。

  ??不過他也知道這些與國同戚勳貴是什麽德性,想讓他們從口袋裏掏銀子給朝廷,那恐怕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但是遼東軍情如火,若是沒有足夠的錢糧調兵,那就隻能坐視錦州被東虜攻破了,為萬般無奈之下,崇禎的眼睛看向了武清侯李國瑞。

  ??之所以選武清侯李國瑞?原來這李國瑞,是孝定太後的侄孫,算起來是崇禎的表叔。家族依靠太後勢力,攢下大片良田,無數資財。

  ??為了和哥哥分家產,去年李國瑞還告狀到朝廷,說他父親留下四十萬兩銀子的遺產,如果自己繼承了一半,情願捐給朝廷。

  ??既然李國瑞承諾捐納二十萬兩,那崇禎自然而然就找了了李國瑞。

  ??李國瑞懵了,咱說捐給朝廷,那不過是為了爭奪家產,您還當真了,可是皇帝下了旨,自己有承諾過,若是不拿銀子,恐怕也說不過去,拿吧,自己又舍不得。

  ??他也是個狠人,為了表示自己家無餘財,索性把自己的地契還有府中的桌椅和家具拿到大街上變賣,而且是大張旗鼓地變賣,李國瑞就是要用自己的悲慘遭遇告訴在京的勳貴,你們看吧,現在是老子,下一個就落到你們了。

  ??勳貴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嘉定伯周奎、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等在京的勳貴紛紛上書,要求皇帝收回成命,要是武清侯變賣家產之事若是傳出去,大明朝還有體麵嗎?

  ??崇禎徹底怒了,國難當頭,皇親國戚們不僅不和自己共患難,居然還連起手來違抗自己的聖旨,朕整不了文官集團,難道還整不了勳貴嗎?這次非得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不可,遂下旨,募捐必須繳清,否則就剝奪李國瑞的侯爵。

  ??這事若是攤在別的勳貴身上,說不得還真頂不住崇禎的壓力,把這二十萬兩給捐了,可偏偏武清侯李國瑞是個短命鬼,在崇禎聖旨下達後,沒幾天就一命嗚呼了。

  ??這事眾說紛紜,有的說李國瑞是被崇禎的旨意逼死的,有的說李國瑞是自個病死的,當然也有說李國瑞是被勳貴集團害死的,企圖迫使朝廷更改捐納的國策。

  ??但是李國瑞的死,顯然成了勳貴們拒絕捐納的最好的機會。

  ??在李國瑞死的七日後,就是是剛剛過了李國瑞的頭七,嘉定伯周奎在李家吊完喪後,就把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楨、襄城伯李國楨等在京的勳貴邀請到了伯府內奉茶。

  ??當然奉茶是假,借著李國瑞的死促使崇禎更改捐納的聖旨才是周奎的真正用意。

  ??朱純臣和徐允楨等人對周奎的用意心知肚明,不過周奎乃是皇後周氏的生父,所以進了花廳後,隻是品茶閑聊,等著周奎說話,畢竟皇帝是你的女婿,你要是帶了頭,咱們就好說話了不是。

  ??“諸位,京師裏可不是隻有咱們勳貴有錢,那些文官借著討賊的名義,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可是皇帝卻盯著咱們不放,雖說咱們府中是有一些錢糧,但是咱們家大業大的,這銀子要是捐給了朝廷,咱們不得要喝西北風,如今武清侯都被皇帝逼死了,你們可能拿出什麽章程。”

  ??周奎也知道勳貴們的心思,索性就開門見山的將捐納的事情擺上了台麵。

  ??太康伯張國紀猶豫地說道:“皇帝要籌集兩百萬兩白銀,用於遼東戰事,我等與國同戚,自然要慷慨解囊,咱們這麽多人,每人拿個兩三萬兩,這銀子也就湊齊了,又何必協商。”

  ??張國紀是天啟皇後張嫣的父親,為人還算忠直,在他看來勳臣既然和國家是休戚相關,那自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國家有難,拿點銀子給國家,這是理所應當的。

  ??“張皇親,那些文官捐了十四萬兩,卻要咱們捐一百八十萬兩,這是什麽意思,難到是咱們勳貴好欺負不是,武清侯都被逼死了,咱們還巴巴地把銀子捐出去,咱們勳貴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周奎是遠近聞名的鐵公雞,他是一分銀子都不想掏,皇帝富有四海,居然向勳臣拿錢,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你們不願意捐納,本伯願意,這茶也沒什麽喝的滋味,恕本伯不能奉陪。”

  ??話不投機半句多,太康伯張國紀對著在坐的勳貴,略一抱拳,便起身離開了花廳,直出府門而去。

  ??新樂侯劉文柄等十幾個勳貴看到張國紀摔門而去,也起身隨意對眾人行了一禮,緊跟著張國紀出了府門。

  ??對於張國紀和劉文柄的離開,周奎不以為意,你們願意捐是你們的事,反正老夫是沒錢捐納。

  ??待諸人離開後,嘉定伯周奎就是環顧眾人道:“宮中信奉九蓮菩薩,咱們若是能借九蓮菩薩之口,定能阻止皇帝捐納之事。”

  ??九蓮菩薩廟乃是萬曆帝生母李太後在宮中修建的,寺中供奉了一尊九蓮菩薩塑像,菩薩麵容就是按照李太後的長相塑造,民間由此傳言“太後,菩薩後身也”。

  ??李太後死後,她就被尊為明朝皇室的保護神“九蓮菩薩”,接受明朝曆代皇帝的祭拜供奉,宮中崇信的太監和宮女甚多。

  ??“老皇親,如何借鬼神之事可促使陛下收回成命?”

  ??定國公徐允楨也是徐達之後,明成祖靖難時,徐達次子徐增壽因支持朱棣之事被建文帝誅殺。

  ??朱棣登基後,感念徐增壽的忠心,遂將其子徐景昌授封為定國公,傳到崇禎朝時已經第九代了,可謂是真正的和朱家榮辱與共,但是徐允楨也不想拿銀子給崇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