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魯藩王子
作者:三頭蛇王      更新:2021-07-19 00:46      字數:2689
  李興之並沒有因為睡了孔家小姐而放過孔府的財物,在將物資和工匠裝車的同時,又將孔府中值錢的古玩玉器以及各種字畫收藏搜羅一空。

  ??這次獲得的物資太多了,好在騾馬也有幾千頭,運送的難度並不大,孔府的工匠又多,趕驢牽騾也不虞沒有足夠的人手。

  ??為了安全起見,李興之著楊彪統領第一鎮和漢軍兩綠旗押送財物以及孔府的族人先行返回登州,而自己則統領滿蒙綠旗以及鐵人兵前往滋陽。

  ??滋陽是兗州府城,和濟南城、萊州城不一樣,滋陽乃是山東境內數一數二的堅城。

  ??城周長十四裏半,牆高三丈二、寬一丈五,箭塔、望樓、甕城一應俱全,此外城上還部署大小火炮四十八門。

  ??東虜大舉入寇,直逼曲阜、滋陽而來,這令兗州百姓皆是惶恐不安,畢竟這次來的可是屠了濟南和青州數百萬軍民的東虜,這要是破了城,大家還有活路嗎?

  ??兗州知府鄧錫藩在收到東虜入境的消息後,即會同監軍參議王維新、山東副將丁文明、兗州推官李昌期、滋陽知縣郝芳生等大小官吏商討守城事宜。

  ??其實也沒什麽可商議的,也就是發動百姓搶修城池,整頓器械,隻不過兗州雖是府治,但由於漕運的錢糧皆由濟南收取,而現在又是年初,城中府庫的錢糧在年前又緊急調往了京師,時下城中並無多少錢糧調用。

  ??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城中諸官雖有心守城,鄧錫藩等官吏也掏空了自己的積蓄,可是並不能維持征調的青壯和百姓的開支。

  ??沒有錢糧,就沒有士氣軍心,鄧錫藩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得發動城中士紳捐助。

  ??但是兗州的士紳皆和孔府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一個個根本不將官府放在眼裏,攝於衍聖公的聲名,鄧錫藩等人又不好強行攤派,隻得將目光盯上了大明的魯王朱壽鏞。

  ??事關身家性命,清軍兵臨城下,朱壽鏞倒沒有像其他藩王一樣,守著家中錢糧不放,而是遣世子朱以派帶了紋銀八千兩、糧食三百石,犒勞兗州軍民,同時視察城防。

  ??然而這點錢糧對於偌大的兗州城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麵對吝嗇的魯王,鄧錫藩跪伏在朱以派麵前,情辭懇切地說道:“臣聞城之不守,皆由城內貴家自惜金錢,自愛安樂,而令窶人餓夫傭子登陴擊柝捍禦,遂多敗事。夫城郭者,我之命也;財賄者,人之命也。我不能畀彼以命,而望彼畀我以命乎?王府能散積儲以鼓士氣,城猶可存,命猶可保;不然,大勢一去,玉石皆燼,悔無及矣!”

  ??“混賬,公等俱食大明俸祿,自當為國盡忠,我魯藩能提供部分錢糧,已經仁至義盡,爾等竟不知足,真是荒謬,兗州又非魯藩一家有錢。”

  ??世子朱以派乃是朱壽鏞的第三子,和朱家的其他藩王不同,他倒是不在乎一點錢糧,他要的是公平。

  ??“鄧府尊,本爵手中尚有部分錢糧,你們若不嫌少,稍後本爵便著人送到城上,非是我父王吝嗇,實是我父王不能耳,公等亦知唐藩之事,我父王實不敢違了朝廷法度。”

  ??魯王六子朱以海歉疚地解釋起來,他說的也是實情,朝廷對藩王私自結交地方,幹預政務向來反感,你拿個萬兒八千兩銀子勞軍算不得什麽,若是拿的多了,被有心人參上一本,那說不得就要到鳳陽守皇陵了。

  ??崇禎九年,清廷英親王阿濟格領兵寇掠京畿,南陽的唐王朱聿鍵散盡家財發動南陽軍民入衛京師,一路和河南的農民軍死戰,其軍才至汝州,崇禎的聖旨就來了,一心報國的朱聿鍵當場被廢為庶人,發配到鳳陽皇陵。

  ??有前車之鑒,魯藩縱是有心報國,也不敢違了朝廷法度。

  ??“唉!臣等多謝魯王慷慨!”

  ??朱以海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鄧錫藩也是無話可說,隻得令諸官前往城中士紳家求助。

  ??“朝廷富有四海,又如何要我等小民出錢?”

  ??“我張家以詩書傳世,哪裏有甚銀錢襄助?”

  ??“魯王府中錢糧何以萬計,又何需我等小民出錢?”

  ??“咱們小民每年那麽多稅銀,就養了你們這幫無能的庸官。”

  ??兗州的士紳憤怒了,抵禦韃虜乃是朝廷之事,這些無能的狗官不好好保護鄉裏,居然找到咱們頭上了來了,這還把至聖先師放在眼裏嗎?還把聖公放在眼裏嗎?

  ??後台小的士紳一個個痛罵朝廷與民爭利,那些個孔家旁支甚至當麵破口大罵起來,更有甚者拿著至聖先師的牌位招搖過市,總而言之,繳稅的時候他們是士紳階層可以不納稅,朝廷攤派的時候,他們又成了民,而且個人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公民。

  ??無可奈何的鄧錫藩隻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了,好在丁文明手中還有千餘官軍,這些兵馬皆是和農民軍打過仗的老兵了,用來守城還是勉強夠用的。

  ??崇禎十二年二月底,李興之統領滿蒙綠旗以及鐵人兵進至滋陽城下。

  ??說實話,取了孔府的錢糧後,李興之對攻打滋陽的興趣要小了許多,畢竟萊登就三十萬軍民,這次獲得的錢糧供應萊登數年之用都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回去之後還要籌建船廠、火器作坊以及其他事宜。

  ??隻不過既然是炸稱是滿蒙大兵,那就要拿出滿蒙大兵的威風來,又豈能到了府城而不攻?

  ??大清軍兵臨城下,兗州知府鄧錫藩、山東副將丁文明、監軍參議王國維、王子朱以海等兗州官吏聞報後就是登上了兗州東城查探清軍的軍情。

  ??當他們看到城下的大清軍算上步兵隻有三千人左右時,皆是心中一鬆。

  ??朱以海疑惑地說道:“韃酋輕兵而來,這是不將我兗州放在眼裏啊,就憑這些騎兵,沒有攻城器械,又怎麽能攻破我兗州堅城,這韃酋嶽托不可能不知道啊?莫非他們還有後援?”

  ??他不是藩王世子,上城觀敵也不算犯了忌諱。

  ??“殿下高見,韃子向來詭詐,我等還是緊守城郭,才是正理。”

  ??監軍參議王國維偷眼看了身前的王子朱以海一眼,心中暗讚,這魯藩王子倒是有幾分見識,較之山東的其餘宗藩那可是強了不止一點半點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