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靖北軍帥府
作者:三頭蛇王      更新:2021-05-11 01:45      字數:2172
  崇禎十二年正月十五,李興之率領濟南十餘萬軍民抵達了他所預想的根據地萊州城下。

  有錢安寧和錢天錫在萊州打前站,百姓的住宿問題並不很難解決,原來的萊州城就能安置近十萬百姓,城內的房屋又基本修繕妥當,雖然大多是木製和竹製,但是遮風擋雨卻不是問題。

  複耕土地、整頓漁民、這些事情有錢安寧和錢天錫等人處置,李興之暫時不管,因為他沒有時間去管。

  根據他對曆史的了解,這次清軍進攻山東,可是攻破了青州,甚至殺入了萊登境內,隻不過由於萊登實在沒有油水可撈,才不得不收兵返回。

  但是這次卻有些意外,濟南的錢糧被靖北軍洗劫一空,誰也不知道這些清軍會不會攻入萊州。

  所以李興之在進入萊州的第二天,就召集了靖北軍諸文武商討如何改組靖北軍以及在掖縣布置防線事宜。

  其實在濟南招驀了四千三百名新兵後,李興之就動了將整個萊登納入軍管的心思,也就是成立軍政府,由軍政府統一管理萊登的軍事行政事宜。

  隻不過成立軍政府,李興之又恐怕打擊了崇禎帝和大明朝廷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故此李興之決定改萊登總兵官署為靖北軍帥府,由自己出任軍帥一職。

  對此,諸將並沒有意見,畢竟無論是萊登總兵還是靖北軍帥府,無非是名字不同,咱們不還是都叫大帥。

  魯良直卻是心中煩悶,這改成軍帥府,將整個萊登納入軍管,這事實上就是藩鎮了,遼東那些軍頭,雖然也是半獨立化,對朝廷的聖旨陽奉陰違,但到底沒有改弦更張,若是任靖北軍發展下去,再將手頭這萬餘軍馬訓練成軍,那朝廷如何製約。

  在魯良直看來,藩鎮的危害較之流寇更大,因為藩鎮有獨立的地盤,管著轄區的軍務和民政,長此以往,這萊登的二十萬軍民恐怕就隻知道李大帥而不知道大明朝了。

  李興之可不管魯良直怎麽想,整合萊登,成立軍帥府是他的既定計劃,這根本不可能更改。

  宣布成立軍帥府後,李興之就是開口說道:“諸位,既然咱們選擇萊登作為根據地,那必然要保我萊登百姓,不知諸位對於如何布防可有意見?”

  魯良直起身讚道:“李帥時刻以百姓為念,真是我等楷模,如何布防,下官早有腹稿,諸位請看。”

  他雖然對李興之設計軍帥府之事不滿,但是對於兵事還是頗為精通的,要不然也不會憑借新安縣城,屢次擋住東虜的兵鋒了。

  諸將大多都是平民出身,也就是張邵謙、郎紹貞等人是低級軍官出身,對於戰略上的問題,確實不是太懂,這會一個個巴巴地看著魯良直。

  魯良直卻早有準備,當下命人取來萊州地圖,顧謂眾將道:“我膠東不光水係縱橫,亦有山川之利,大澤山位於平度的北部,是膠東西部最高的山峰,山脈呈東西北走向,橫亙平度、掖縣、招遠、萊陽,綿延百餘裏,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魯先生有心了,初到萊登就將膠東的地形吃透了,本帥有你輔佐,直如劉玄德遇諸葛孔明也。”

  李興之讚了一句,接口道:“我萊州西有膠水,南有大澤山脈,東虜在濟南一無所獲,本帥亦不敢確定其軍會不會進攻咱們萊州,故此本帥有意重新改營設鎮,在平度和萊州布置防線。”

  王忠等人聞言就是大喜,畢竟擴編就意味著擴權,鎮將顯然比營官要威風的多,而且這誰來當這個鎮將也說明誰在大帥心目中的地位越高。

  而郎紹貞、牟文綬等人卻不以為意,畢竟自己是降將,這輪三輪四,也輪不到自己,自己若想再進一步,那隻有等立下戰功,等靖北軍擴軍了。

  諸將的反應,本就在李興之的預料之中,畢竟是人都會有功利心。

  李興之展顏笑道:“本帥有意改鋼鋒營為靖北軍第一鎮,鎮守掖縣,下轄三個鴛鴦兵步隊、三個遠程兵步隊、四個白杆兵步隊,由楊彪任第一鎮鎮將,秦英、唐紹任副將。”

  聽了李興之的軍令後,楊彪懵了,他根本沒有想到李興之會將第一鎮交給自己,愣了好半晌,方才出列領命。

  李興之笑而不語,當初在李家山他可是答應過楊彪給他五千兵的,從高陽到萊登,楊彪一直任勞任怨,給他一個鎮將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雖說楊彪打仗不怎麽在行,有秦英幫助訓練軍馬,再且第一鎮自己是留著鎮守萊州的,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訓練肯定耽擱不了。

  李興之再度開口“疾火營改為靖北軍第二鎮,駐守大澤山,仿第一鎮編製,亦設十個步隊,鎮將王忠、副將牟文綬、郎紹貞。”

  王忠連忙領命,雖然他不知道讓自己駐守大澤山是什麽意思,但是這肯定不是壞事。

  靖北軍本來有三個營,雖然時下的兵員湊兩個五千人的軍鎮都不夠,但是肯定會再設一鎮的,所以在王忠和楊彪領命後,諸將和李興之的眼睛都看向了李睿。

  李睿有些懵,這疾火營本來就是老子帶的,現在給了王忠,還看我幹啥,家裏可是沒有兵了,難不成大帥會拿他當作寶貝疙瘩的騎兵和新編的鐵甲兵交給老子。

  李興之心知李睿鬱悶,安撫道:“震虜營改為靖北軍第三鎮,也就是咱們靖北軍的水營,本帥至青州時,就飛書登州水營遊擊蘇觀生立即趕赴萊州,想來這幾日就會抵達,你精選熟知水性,通曉航船的漁民入軍,就在刁龍嘴一帶駐防。”

  說道這裏,張邵謙和郎紹貞等人也會過意來了。

  張邵謙笑著說道:“大帥莫非是想誘敵深入,然後切斷膠水,東虜無船不能渡,隻能南走大澤山,然後咱們利用有利地形吃掉韃子一部。”

  “然也,滹沱河一戰,本帥折了陳兄弟、還有那麽多軍民,此仇不共戴天,本帥有意領騎兵營駐守黃縣,有本帥的大旗在,東虜隻要殺入萊州,肯定會不顧一切地撲過來,隻要他們過了膠水,那他們就是本帥的甕中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