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要想富,開海路
作者:三頭蛇王      更新:2021-05-11 01:45      字數:2236
  顯然開海的名頭吸引住了濟南的士紳階層,這會一個個眼睛通紅地盯著侃侃而談的李興之。

  “李帥,這海禁乃是祖製,當年太祖皇帝可是有過祖訓的,片板不能下海!”

  有兩個心急的富紳就是開口問道。

  李興之冷然道:“江南的富紳能走海貿,咱們憑什麽不能?有薛閣老在朝中替咱們斡旋,咱們怕什麽。”

  一眾富紳聽後就是大喜,對呀!眼前的這個主,連德王府都敢打,還有什麽事不敢幹?何況朝中還有薛閣老這樣的輔臣當後盾,按李興之所說,盧象升敗亡,關寧軍大敗,那薛閣老榮升首揆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走個海運算的了什麽?

  “李大帥,這開海可有什麽章程?”

  孔文明急不可耐地問道。

  李興之展顏一笑道:“諸位,你們可知福建的鄭家一年光是海貿,便可收入千萬兩的白銀,咱們山東利盡東海,憑什麽他們做的,咱們做不得?本帥到了登州,便會籌建水師,打造海船,建立水上商道,隻要海路一通,諸位還愁沒銀子嗎?至於如何分配,自然是根據諸捐納的錢糧的數量劃分幹股了。”

  李興之的意思很明確,誰他娘的出錢多,誰占的股份越多,誰得到的利益就越多。

  孔文明又問道:“不知李帥可有具體的分配方案?咱們這次捐助的可算在這啟動資金之內?”

  李興之笑道:“本帥有意以五百萬兩白銀為啟動資金,本帥自己認籌兩百萬兩,占四成的幹股,其餘的諸位隨意,當然這隻是個構思,具體的章程咱們到了萊登再坐下來談。”

  諸富紳皆是通透之人,這溝通海路利潤是驚人,但是海運的風險也同樣很高,且不說那恐怖的風浪,船一出海,那些凶殘的海盜就會如餓狼一樣撲上來。

  濟南府的另一個富紳梅九爺起身說道:“李大帥,海路甚是凶險,南方的那些人可是和海寇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他們海路暢通,自然就能取得巨額的利潤,咱們貿然出海,南方的那些人容得了我們跟他們搶食。”

  “本鎮身為大明的萊登總兵,當然要保證轄區內航道的暢通,所以本帥出的錢自然是組建水師之用,而你們這些入股的士紳,就是我萊登鎮的義紳,自然會受到我萊登鎮水師的保護。”

  上頭有堅實的後台,若是再有強有力的水師,這海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諸富紳自然再無顧忌,孔文明笑眯眯地說道:“李帥遷民入萊登,實是為了保我濟南百姓,本人就是捐空家產,也要救我家鄉父老,本人願捐出三十萬兩的錢糧。”

  “我出二十萬兩!”

  “小民願捐助十萬兩。”

  “我出五萬兩。”

  ……。

  花廳內的富紳紛紛慷慨解囊,那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當真是情深意切。

  當然這些富紳也不完全是被李興之的畫餅吸引,在他們看來,遷民入萊登的事情已經不可逆轉,若是惹急了李興之,說不得就會利刃加身,再說若是真促成海貿,投資的這些錢糧就會換來十倍、百倍的回報。

  “李有才,你且將諸位士紳捐納的錢糧登記造冊,嗯!就算做咱們開海的原始股份。”

  富紳的態度是李興之意料之中的事情,示之以威,許之以利,他根本不虞這些士紳不掏出銀子。

  “屬下遵命!”

  李有才樂得合不攏嘴,連忙尋來紙和筆,記錄起來。

  “李兄弟,你看看老哥能入股嗎?”

  黃文昌徹底震驚了,李興之這狗日的撈銀子的手段真他娘的絕了,這趟濟南之行,怕不弄了幾百萬兩的錢糧。

  李興之莞爾一笑:“黃大哥,您還能掏的出銀子?”

  “啊……我沒……!”

  黃文昌一臉鬱悶,老子的銀子還不是都到了你那裏,就是還藏了點銀子在高陽,也不知道有沒有被韃子拿走。

  “黃大哥,兄弟適才不過玩笑耳,不要老哥出一分銀子,待東虜退兵後,老哥返回保定,訓練個幾千軍馬,兄弟便給你半成的幹股,屆時黃大哥還得和兄弟守望相助啊!”

  黃文昌的駐地是保定,距離京師不過一步之遙,許以半成的幹股,將他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也算是落了個閑棋,將來說不得就會有大用。

  “李兄弟,真是厚道人啊,老哥就不和你客氣了,今後你但凡有事,老哥絕對支持。”黃文昌大喜過望,拍著胸口向李興之保證。

  濟南不愧是山東的省會,城中的富紳也確實有錢,經李有才統計,這六十幾個士紳一共捐出了價值一百七十八萬兩紋銀的物資。

  待統計結果出來後,李興之就是和孔文明、梅九爺等人推杯換盞,再度歡飲起來,這一次是真正的賓主盡歡。

  得了銀子的李興之和捐了銀子的濟南士紳一個個眉飛色舞,就好似得了座金山似的。

  在士紳們酒足飯飽,離開了巡撫衙門後。

  李有才等文官就是疑惑地問道:“大帥,海貿如此賺錢,您真的要帶這幫士紳一起弄?”

  李興之正色道:“本帥不過是借他們的力而已,萊登百廢待興,本帥夾袋中也沒有足夠的人手,現在不得不仰仗他們,不過本帥能養一隻雞,就能殺一隻雞,他們若能為本帥所用,本帥自然會帶他們分一杯羹,若不然,本帥手中的長刀也不是擺設。”

  魯良直笑道:“大帥說得在理,如此咱們到了萊登,便不虞錢糧有缺了,我靖北軍亦可以整軍經武,訓練成一支真正的強軍。”

  次日。

  濟南的士紳就是運來了一車車的錢糧,那連綿的車隊在濟南的大街小巷不停地穿梭,然後匯聚到東城的兵營。

  代理知府李有才,又適時地發下了布告,凡是肯前往萊登的百姓,路上的花銷,以及到了萊登的衣食住行在夏收之前,李大帥全包了,但凡李大帥有一口吃的,絕不會餓了濟南百姓,當然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百姓們必須無條件的接受李大帥的領導。

  本來擔憂前往萊登後衣食無著的百姓終於放下心來,有李大帥提供糧食,到了萊登自然不怕吃不飽肚子,就是原本打算投奔到山東南部諸府的百姓,也改變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