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前塵舊夢(三)
作者:好脾氣的王胖胖      更新:2021-04-19 22:59      字數:2241
  <b></b>方家和顧家都在暗地裏準備一些事情,不同的是方家是在收拾細軟,準備逃往北方,而顧家則在為了製鹽、販鹽做準備。

  三日之後,前往方家傳達口諭的宦官正跪倒在太宗皇帝麵前痛斥、哭訴方家如何大逆不道。

  可說了半天卻未見到太宗皇帝生起半分怒氣,相反,眼底還不時閃過欣賞之色,好像對方家的大逆不道頗為滿意。

  久在深宮的人對察言觀色總是特別有一套,尤其是皇帝的神色,每一個細微之舉都要潛心揣摩,放到今日都能出一套書了。

  那宦官稍加思忖就明白了,這位新皇隻是在試探,並不是真的有意要讓方家染指鹽業。

  想通之後,宦官的冷汗一下子就從額頭冒出來,順著臉頰匯到下巴處。

  他這是在鬼門關走了一趟啊,幸好方家沒有答應!不然他怕是已經成了孤魂野鬼了!

  太宗皇帝饒有興致地看著哭訴聲音逐漸細如蚊蠅,最終跪在案前噤若寒蟬的宦官,也不管他是不是猜到了什麽,拿起一道聖旨丟給他,讓他去方家傳旨。

  還特意叮囑一定要把傳旨弄得聲勢浩大,讓所有人都知道這道聖旨傳到哪個地方,傳給一家商人,但具體傳給誰傳些什麽隻能他一個人知道,若是走漏半點風聲,就提頭來見。

  宦官不敢多問,領了旨意就退出殿外,第二天太宗皇帝要傳聖旨給洛陽一個商人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開封,接著便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傳遍了周圍的州郡,尤其是洛陽。

  一時間,整個洛陽都炸開了花,紛紛猜測是哪家祖上積德得了如此天大的恩寵。

  有的說是方家,有的說城北陳家,還有說是城南的李家……凡是家底雄厚的無不是猜測對象之一。

  我父親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怎麽也想不通太宗皇帝葫蘆裏究竟賣得什麽藥,還以為是暗地裏的準備走漏了風聲,不得不停止一切動作。

  隻有顧伯伯躲在家裏暗自竊喜,同時對外麵那些謠言裏居然沒有提顧家而十分不滿意,存心想要等聖旨到的時候揚眉吐氣,同時更加賣力的籌辦製造井鹽的場地及器具。

  人啊,一旦被執念迷了雙眼就會喪失一切的判斷力,顧伯伯對宦官說的話已經不再做絲毫懷疑。

  聖旨都已經在路上了,難道事情還會有假嗎?

  當然,這事情也是太宗皇帝做得太過周密了,權利不對等所導致的信息不對稱,讓所有的人都成為了太宗皇帝的掌中玩物。

  連著幾天,市井間對於是哪家的猜測從未停止,似乎都相等消息到了打別人的臉,顧伯伯也在等著打那些人的臉,甚至還產生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飄然。

  傳旨的隊伍在事情發生後的第五天中午抵達了城門口,所有人都在觀察隊伍的動向。

  顧伯伯大張旗鼓的在家門口擺好了陣勢迎接傳旨隊伍的到來,不過所有人都去隨著隊伍移動,街道上並沒有人注意到顧家的異狀。

  但隨著隊伍逐漸靠向方家顧家方向,街道上人漸漸多了起來。

  有眼尖的人,隔著老遠就看到了顧家的布置,不免有些奇怪。

  洛陽都知道方顧兩家交好,現在更是有了姻親關係,可傳旨方家,應該是方家出來迎接啊。

  怎的眼下方家什麽動靜都沒有,反而是顧家在外迎接。

  宦官自己也覺得奇怪,他雖是隻在幾天前來了一次,但他記得方家應該還要再往前走幾步才對啊,這是什麽情況?

  百十來米的距離,街麵上的動靜已經驚動了方家,父親看到顧家的情況也不知道顧伯伯這是唱的哪一出。

  宦官的馬匹從顧家門口經過的時候,顧伯伯都已經躬身相迎了,可宦官看了他一眼後就繼續往前走了,直到到了方家的門口才停下。

  顧伯伯呆立當場,想不通是什麽情況,為什麽說好的聖旨跑到了方家去了?

  宦官,到了方家家門口才,縱身從馬上跳下來,拿出聖旨念道“方定民接旨!朕膺昊天眷命,欲扶民商,立洛陽商幫,領洛陽商賈發展。念方家為洛陽第一富商,家境、德行、能力皆是上上之選,特封方定民為商幫主事,總領洛陽商幫發展。”

  聖旨的內容是皇帝要建洛陽商幫,和鹽一點關係都沒,如同父親所料,太宗皇帝怎可能把手裏的利潤分出去呢。

  下這份聖旨不過是為了安撫父親,父親叩首謝恩,滿麵春風,欲要招待宦官,宦官卻斷然拒絕,倒不是他不願,而是他還要回去複命,渴望得到新皇的賞識。

  同方家的門庭若市相比,顧家就是一場鬧劇,&nbp;更為可悲的是這場鬧劇壓根兒就沒人在意。

  聽到聖旨內容的時候顧伯伯帶著人回去了都沒有被注意到,連成為配角的機會都沒有。

  顧伯伯一口氣憋在心裏吐不出來,進屋沒多久就氣昏了過去。

  等顧伯伯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身處大牢之中。

  原來就在宦官前腳剛走,那位新受封的殿前副都指揮使就帶著禁軍包圍了顧府。

  剛因傳旨而聚攏的百姓再次看了一出好戲,顧家買賣製造私鹽,暗地裏囤積了大量造鹽的器具,還有工人檢舉,人證物證聚在,即刻緝拿歸案。

  事情發生的時候,父親手裏還拿著聖旨,借著聖旨的麵子,父親好不容易才把莫離母女保下來。

  總目睽睽之下,證據確鑿,除非太宗皇帝下旨,不然顧伯伯是無論如何都保不住的。

  後來我才知道,這整件事是皇帝自己一手推動導致的,他又怎麽可能拆自己的台呢。

  哪怕他還不省人事,依然被官兵蠻橫的帶走,關到大牢裏。

  莫離和她母親哭著求我和父親幫忙救救顧伯伯,可我和父親都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禁衛軍帶來的人證物證都沒有問題,一個四品大員,沒必要用栽贓這麽下做的手段吧?

  何況,那麽多器具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準備好的。

  細問之下,我和父親才知道那天顧家也去了一個太監,帶去的內容也和對方家所說的一般無二。

  不同之處在於顧家應了宦官的口諭,而且還做足了準備,最要命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