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工具人
作者:南有花卷      更新:2021-03-22 21:33      字數:2187
  “我覺得,皇姐是被他們綁架出宮的。”

  姚笑笑從他的腿上站起來,非常嚴肅地開始分析。

  看慣了她平時一臉可愛稚氣的模樣,如今她突然這樣,反倒讓人有些不適應。 李墉愣了半晌,才回應,“你也相信李明婧沒有造反之心?”

  這話,誰都不敢保證。

  哪怕是李墉,也無法確定李明婧從來沒有不臣之心。因為這個皇位的誘惑有多大,所有人都清楚。從前又一直有聲音說,她才應該是正統繼承人。

  李甯玉隻不過是一個謀權篡位之人。

  光是借由著這個理由,再加上李甯玉在百姓之中的暴戾形象。造反之人僅僅隻需要一個由頭就能出兵除暴君。

  而李明婧更是不需要要任何的負擔,一旦妹妹死了,必然是她繼任大統。

  姚笑笑不答反問,“那你覺得,皇姐想造反?”

  “集結瑞麟軍,操控朝臣,擺布種種人來刺殺我。這些事情,更像是殿下能做出來的。”

  她的評價讓李墉無語。為了維護她相信的人,都不惜將罪責推到他的身上。

  看著他不說話,瞬間意識到自己或許是說了些不該說的,她又立刻擺手否認,“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想說…”

  “你隻是想說,你相信李明婧沒有能力做這些事情。”

  人繼續搖頭,“與其說沒有能力,我更覺得她沒有心去做這些事情。”

  李墉安靜地抱手聽著她的分析。總覺得有時候她想問題的角度很怪異,但又不無道理。

  “若是她真的要走,為什麽這些人還會讓宮娥第一時間來報,讓我發現了她不在冷宮中呢?”

  “就是因為這些人,居心叵測,卻不了解現在的我。”

  他聽著這話,卻不明白其中的深意。隻能更專注她的話。一雙眼睛,動都不動地緊盯著她。

  而姚笑笑說的激動了,便會在他的周圍來回踱步,略顯老沉。

  “我問你,若是從前的李甯玉,知道皇姐逃跑出了皇宮,她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麽?”

  李墉徐徐回答,“大抵應該會傾盡人力物力,就算是把整個桑武國翻個底朝天,都要找到人。”

  說完,他突然覺得她的分析很有道理。

  也忍不住激動地站了起來,“即然出兵需要一個理由,李明婧的消失,無論是對他們,還是對你,都是一個最好的理由。”

  姚笑笑一個響指,沒想到她那麽輕易就說服了李墉相信李明婧沒有謀反之心。

  又道:“對於李甯玉來說,皇姐消失以後她過激的反應,會讓她更加聲名狼藉。而這些不臣之人,不僅能利用李明婧的身份,更能借用她消失所帶來的由頭。”

  她邊說邊認真地看著李墉。

  隨後,調皮地雙手捧著他的臉,嬉笑一句,“你和皇姐,都是工具人。”

  “工具人?”

  “他們挑撥我和你的關係,挑撥我和皇姐的關係。都是為了要給他們的謀反行一個無法反駁的理由。”

  李墉想了想,頷首認同,“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你不僅沒有大殺四方,反而做了越來越多的好事。讓老百姓對你的怨恨逐漸削弱。”

  “所以他們才心急。”

  姚笑笑繼續捧著他的臉,“心急就容易露出破綻。玉蘭或許是我們的突破口。”

  這話,不禁讓李墉很得意,他把手放在她的手背上,輕輕捏了捏,“那我豈不是有功。”

  人很誠懇地點頭,嘴上也不忘誇獎,“你的這個反間計確實不錯,隻是我總覺得他們不會信任你。”

  “畢竟,你在天下人的眼裏,都已經是我的人了。”

  當李墉聽見她說,自己是她的人時,心裏的那份滿足,讓他都有些嘲笑自己。

  可是又甘之如飴,“所以,你這是打算配合我演戲了?”

  “嗯。我們要趕緊找出在皇宮中與瑞麟軍相互配合的人。這樣,才能保證朝歌城中的安全。”

  兩個人沒商量多久,默契使然。

  很快,就看到李墉從書房被趕出來。裏麵的陛下震怒,從他仍了很多東西,並且怒吼道:“去給我找。若是找不到,你也就不要回來了。”

  “陛下,一個罪人需要花那麽多精力去找嗎?”

  又是很多奏折從裏麵扔了出來,陛下聲音更激動,“你是在質疑我的決定?如今我也未迎你過門,你就打算幹涉我了嗎?”

  李墉彎腰拱手道:“臣不敢。臣這就去聯合護衛兵一起找到她。”

  一場轟轟烈烈的爭吵,很快就傳的人盡皆知。他們的爭吵直接破除了陛下和瑾王恩愛的傳言,也證實了冷宮中的哪一位,仍舊對陛下有著卓絕的威脅。

  宮內的大戲宮外的人瞧得更是熱鬧。

  回北疆的馬車上,先是響起了一個沙啞的聲音,“這宮中到底是怎麽回事?我竟然有些看不懂了。”

  “鍾先生此次與我一道回北疆,就不怕瑾王治你的罪?”

  身穿鬥篷的人攏了攏身上的衣服,笑得明媚,卻讓整個馬車的溫度驟降,他冷冽嘶啞的說,“若是一路人,自然不會怪罪。畢竟我們的目的相同。”

  “若不是,又何必留著呢,你說對不對,世子殿下?”

  隻見唐秉桓滿意點頭,卻又擰著眉毛始終懸著一顆心,“如今我們隻差一個由頭,便可以出兵。萬萬不能大意了。”

  鍾先生幾不可聞地點點頭,“但我始終相信,李墉不可能就這樣放棄了他的仇恨。他為此足足等了十多年。”

  如今不過一年多的光景,他難道就能放下家國情仇?任誰都不相信。

  而唐秉桓自從知道了他真實的身份以後,也開始懷疑過李墉接近陛下的目的。隻不過,如今兩個人似乎已經走在了一條路上。

  雖然不喜,卻也不能動他。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讓她引起民憤。聽說她已經讓李墉全城找李明婧的下落,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再入朝歌城了。”

  唐秉桓得意地拉開布簾,看著熱鬧的街道。

  對方也難得笑了出來,“是啊,到時候,這朝歌城就真的要變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