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揭秘舊事
作者:南有花卷      更新:2021-03-22 21:33      字數:2192
  “當年義父在邊關出事了之後,你和華蓮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當年所有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瑞麟軍的身上,鮮少有人想過朝歌城裏究竟發生了什麽。

  為什麽王妃和華蓮會突然消失?

  為什麽李甯玉明明將他們關做人質,卻又還在再投毒那麽殘忍?

  為什麽現如今最應該有仇恨的王妃,對整件事情都隻是閉口不談。

  聽見他的問題,王妃偏過頭,笑了笑,“當年的事情,不就是我和華蓮被直接帶到了西陵寺。”

  李墉眉頭一皺,顯然她還在回避。可今日,他勢在必得。

  於是頓了頓,又問,“當年義父出征,本來就是陛下不派兵增援,才導致了最後的悲劇。可為什麽她卻還要綁架了你和華蓮去威脅義父?我想不通。”

  見人不回應,他又猜測,“還是說,義父和她之間有什麽交易,最後沒有談攏,她才綁了你們。”

  可一個桑武國陛下,一個親王。幾乎掌控了整個國家的命脈,他們又會做什麽交易呢?

  亦或者,是他們在保護一個更重要的秘密。

  李墉雙手一握,徐徐試探,“是關於李明婧的?”

  這個名字,讓王妃正在走路的雙腳突然一軟。而這個動作,無疑是證實了他的猜想。

  很快,他提出了一個更誇張的猜測,“所以當年李甯玉發動的逼宮,是義父幫她的?而後義父去了邊關,對於李甯玉來說,就好比脫韁野馬。她根本控製不住,所以綁架了你們,又發動了戰爭?”

  如此一來,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說得通了。

  王妃的目光看了過來,她的眉心皺成一簇,顯得很為難。

  可是她越是為難,越是說明李墉的猜測至少是有些準確的。隻不過或許還有更深的隱藏。

  隻見她深呼吸一口氣,卻良久沒有吐出來。隻是那麽定睛看著他。

  最後,似故意岔開話題一樣,她繼續往前踏著步,輕聲說了一句,“從前她們姐妹二人的關係多好啊。明婧比她大三歲,就像是個小大人一樣,總是照顧她。”

  李墉聽見了王妃開口,雖然並不是他想要知道的。可也並沒有逼迫她,隻是跟在身後。

  她像是在回憶,而李墉隻會在自己想得起來的地方接話,“陛下小時候就老沉。”

  “那才不是呢。我記得甯玉小時候很可愛的。皇後身體不好,我就照看過一段時間,可也是在那一段時間裏,她性情大變。”

  “她變得戰戰兢兢,變得很怕水,變得對生命漠視。”

  王妃像是走累了,找到一處地方,她很隨意地坐了上去。可表情卻絲毫不輕鬆,像是很自責。

  李墉忍不住安慰一句,“也不是母妃的錯。”

  她卻搖搖頭,沒有再繼續。停頓了片刻後,她又出聲了,“當年先帝也很糾結,到底應該立誰當太子。大姐李明婧心懷天下,格局廣闊。但是太過於仁慈,不利於桑武國擴張。”

  “小妹李甯玉呢,文韜武略也算樣樣精通,又是頂級的武學天才,有帶兵打仗的才能。先帝不知道選誰,直到那件事情的出現。“

  李墉疑惑,“那件事?”

  王妃的視線看了過來,眼底的自責更深,而這一份自責,僅隻是對著李墉而已。

  她再次沉默,可是這一回的沉默,好似下定了決心,對上他的目光循循道:“關於言家的事。”

  這幾個字,像是什麽巨石,砸在了李墉的心裏。他眉頭微微一簇,不著痕跡地轉過了頭。

  關於言家的所有事情,在整個桑武國,就是一個禁忌,沒有人會主動提起。可是並不代表有人會忘記。

  曾經的言家,滿門忠烈,為國效力。可謂是整個桑武國最重要的武將。但是最後卻被冠上了通敵叛國的罪名。

  王妃繼續,“當年的言家風頭正盛,所有朝臣都想攀附。這樣的地位,對於武將來說,還是太危險了。”

  李墉始終沉默著,當年言家出事的時候,他不過還是個小兒。隻記得那血淋淋的夜晚,卻忘記了事情的因果。如今被母妃提起來,他竟不再是仇恨。

  而是難過和心痛。

  “稍有不慎,就會被有人之人利用。言家本無意跟皇室子嗣有過多的瓜葛,卻偏偏謠言四起,說是言家有意跟李明婧定親。可是這樣的謠言剛出現,就有了言家叛國之最。”

  王妃的雙手緊攥,莫名的氣憤讓他不明所以。

  “於是,先帝便毫不猶豫地將太子之位傳給了李甯玉。”

  李墉試探著問了一句,“這事情我後來也知道,是鍾先生告訴我的。難道說,事實並非如此?”

  他的問題沒有得到回應,王妃還在繼續,“你應該還記得,當李甯玉準備登基坐上皇位時,朝歌城有人開始議論立嫡立長的事情。便是認為李甯玉的皇位來得不名正言順。”

  “原本也並非大事,畢竟這是先帝的遺詔。偏偏這個時候,李明婧突然帶兵造反,說是打著維護正統的旗幟。”

  這些他倒是記得,當時已經在軍中當職,也跟著平叛了一部分的造反之人。

  可是當年的事情很怪,李明婧沒有任何先兆地消失在了朝歌城,隨後皇城周邊就集結了一些兵力很弱的軍隊,看著也並非訓練有素。有這種的軍隊造反,簡直跟送死無疑。

  而不過七天,李明婧就被當時瑞麟軍的統領,他的義父忠親王活捉過來,永遠困在了冷宮中。

  如此之後,整個桑武國便成為了林甯玉一個人的。

  王妃知道,他已經察覺到其中的詭異之處,於是又問,“這兩件事,看上去都好像是李甯玉在從中周旋設計。可是,皆是從一個又一個的謠言開始。”

  不禁讓他想到了最近的朝歌城,也開始流言四起。

  說他李墉要帶著瑞麟軍造反。事實上,也確然有人要帶著瑞麟軍造反。

  可是,究竟是誰,能不需要兵符,就調動整個瑞麟軍呢?

  答案似乎已經近在眼前,隻不過他有些不敢相信而已。看著王妃,隻見她說出了真相,“這一切,都是你義父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