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西北狼煙 第88章 渭州告急
作者:花間酒友      更新:2021-03-11 10:17      字數:3907
  <b></b>如果有人問,什麽時候人能跑的比馬快?那麽,橫陽堡的西夏軍兵一定會說,逃命的時候。他們並不是職業的軍兵,隻是跟著大白高國的皇帝,一起到大宋撿便宜的。

  猝然而起的爆炸聲,已經嚇破了他們的膽。沒有見過,也從未聽說過,霹靂彈的巨大聲響,讓這群西夏牧民,直以為是天神發怒了,突然降下了雷霆。

  甚至有軍兵扔了刀槍,跪伏在地上不停的磕頭。直到折家軍騎兵衝進寨門,一群驚慌失措的西夏兵,哪裏還有抵抗之心。頓時四散而逃,更有慌不擇路,順著山梁滾了下去。

  “殺啊。”折繼閔揮槍大吼,當先殺入敵兵之中。

  雖然還在拚殺,但他的心裏,已經對少年軍五體投地。這支部隊年齡不大,然而全新的作戰方式,引起了折繼閔極大的興趣。

  一個百人小隊,竟然神不知鬼不覺,潛進了橫陽堡。刺殺頭領,製造混亂,甚至炸開寨門。讓折家軍如此輕而易舉,就攻下了異常險峻的橫陽堡。

  折家軍很有默契,並不是大量的殺傷,而是不停的製造更大的混亂。從後驅趕著這群敗兵,向麟州城下逃命。一旦發現有人試圖組織反抗,立即就會被驅逐殺散。

  折繼閔的戰術很明確,他就是要驅趕這群敗兵,衝擊麟州城下的西夏軍營,引發更大混亂。五千精銳騎兵,跟在敗兵身後,趁勢突然殺出,馬踏聯營。再加上霹靂彈開路,徹底擊潰西夏的戰心。

  王吉已經返回麟州報信,到時城下軍營一亂,麟州守軍也會殺出城來,兩麵夾擊,西夏大軍卒不及防,必然潰敗。

  西夏大營根本想不到,敵兵會從後殺來。留作警戒的橫陽堡,沒有機會點燃烽火示警。直到此時,西夏軍營還是一片沉靜。

  毫無預警,毫無防備。何況是在深夜,一個個睡得迷迷糊糊。倉促之間,人心慌亂,除了逃命,還有別的選擇嗎?一旦軍心大亂,就是神仙來了,也阻止不了大潰敗逃。

  騎兵始終保持著對敗兵的壓力,不緊不慢的跟著。敗兵稍微跑的慢點,就會被殺。所以。這一千左右的敗兵,玩兒命的飛跑,所有影響速度的物什,全部都被丟棄。

  尚有兩裏路時,西夏軍營傳出警訊。大隊騎兵臨近,造成地麵的抖動,終於引起西夏軍兵的警覺。隻是兩裏路對騎兵來說,就是一個衝刺的距離。

  一直壓著速度的騎兵,開始加速。最前方,已經有敗兵奔到了寨門,驚叫嘶吼,一片混亂。警衛的軍兵不敢開門,更不敢讓敗兵靠近,一聲令下,箭矢如雨,敗兵成片的倒下。

  敗兵被前後壓迫,毫無生路,擁擠在寨門的前方。跑回來的敗兵越來越多,終於有人領頭,冒著箭雨,一大群人亡命撞擊寨門。寨門不堪負荷,被瞬間衝垮,敗兵踩著腳下的屍體蜂擁而入。

  騎兵裹著風勢,發出巨大的轟隆聲,跟著敗兵衝進了軍營。霹靂彈被順勢投擲了出去,劇烈的爆炸,在人群中翻起浪花。驚恐的情緒,就像石頭濺起的漣漪,一圈圈的向著深處卷去。

  折繼閔五千騎兵分成了五路,就像五支鋒利的箭矢,在大營之中,瞬間破開五道血路。爆炸點燃了西夏軍兵的氈房,大火洶洶燃起。隨著騎兵的衝刺,一片片軍營被驚醒,驚恐慘叫一層層蔓延。

  有人逃竄,就有人跟隨。逃竄的人越來越多,跟隨的人形成了巨浪,衝垮了一層層的防禦。然後,裹挾著更多的人逃竄。很多人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何事,隻是驚懼的跟著一起倉皇逃遁。

  騎兵一直保持了衝刺的速度,將大營分割成碎片,追著逃竄的西夏兵丁,直殺得滿身鮮血,如神魔一般猙獰。

  大營徹底亂了起來,馬匹被爆炸聲驚得發了瘋,衝出馬圈四處狂奔,無數軍兵被撞飛踩踏。潰敗無可遏製的發生了,就像突然翻起了浪濤,一瀉千裏。

  緊閉多日的麟州城門,吱丫丫的打開了。城中的三千騎兵,狂風暴雨一般殺入了戰場。這一支騎兵的出現,徹底擊碎了西夏軍心,再無人抵抗,扔下刀槍弓弩,亡命逃竄。

  此時,若從高空看下去,就會發現,西夏軍兵如同浪潮,一浪一浪的向著西邊翻滾。每一個浪頭過去,都留下無數的屍體,還有無數的殘肢斷臂,血流成河。

  無數惶惶然的軍兵,被後邊的人推擠,像下餃子似的,一個個跌落窟野河,瞬間被河水卷的無影無蹤。

  大宋軍兵就綴在身後,向趕羊一般追殺。一條屍體鋪成的路,彎彎曲曲的向著西方延伸。在麟州周圍的山川河穀中,到處都是逃竄的西夏軍兵,他們片刻也不敢歇息。因為稍一停留,小命恐怕就要徹底的留在這裏了。

  天蒙蒙放亮的時候,折繼閔終於下令停止追殺。人困馬乏,實在是追不動了。回頭望了一眼,山坡河穀,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成片的屍體,還有大群大群跪倒在地的俘虜。

  勝了。折繼閔心裏轉著這樣的念頭,喉嚨裏卻發不出聲來。但是激動的心情卻是無法遏製,從未有過的大勝,酣暢淋漓的大勝啊。他粗略的估計,此戰殺敵足有萬人,俘虜不計其數。

  遠處的山崗之上,一輪紅日探出頭來。整個天空上,翻卷的雲霞被染紅色。冷冽的風裹著濃烈的硝煙,掠過戰場。偶爾,還有受傷倒地的馬匹,發出淒厲的嘶鳴。

  ——————————————————————

  閏九月十七,大宋朝堂被一封奏報攪亂。奏報稱,初二,李元昊十萬兵,出涇原劉燔堡,攻擊渭州。麟州戰事方起,渭州又見烽煙。一霎時,滿朝震驚,人心惶惶。

  渭州乃是長安門戶,一旦失守,關中不保。

  據奏報,西夏在麟州城下有三十萬,如今渭州又來了十萬,李元昊哪裏來的這麽多兵力?到底是真是假?大宋君臣判斷不出,但無論真假,大宋都不得不救。

  這正是李元昊的戰略意圖,兩路發兵,一虛一實,可虛可實。讓大宋哪邊也不敢掉以輕心,隻能派兵硬頂。

  渭州駐軍五萬,按說是不少。但是分散在各個寨堡,不能組成大軍列戰,隻能被敵人各個擊破。但是遺憾的是,大宋現在已經應接不暇,無援兵可派。

  可與西夏一戰的,隻有西軍。

  但是,西軍都部署在宋夏千裏邊境上,一個蘿卜一個坑。如今正在交戰期,時刻防禦著西夏偷襲,哪敢輕易抽調兵力。河北兵力不少,但那是防範遼國,誰敢保證遼國不會趁火打劫?

  河東路、陝西路兵力,正在日夜兼程趕赴麟州,配合府州以解麟州之圍。全國的糧草,正在向著河東轉運。

  大宋朝號稱八十萬禁軍,突然間竟無兵可派。無人提起京城禁軍,他們被皇帝和宰執們集體忽略。他們去救援?算了吧,別到時還得派兵救他們。

  李元昊的這一拳,正好打在大宋的腰眼兒上。

  自好水川之戰後,大宋對西夏戰略,開始全麵防禦,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勇氣。宋夏邊境大量的修寨築堡,主要兵力全部集結於此。其目的,當然是要拒西夏於國門之外。

  但是宋遼邊境千裏廣闊,溝岔河穀多如牛毛,哪裏能防禦的嚴密?況且,沿邊的軍卒不敢出寨堡,還不是眼睜睜的,看著西夏軍兵四處劫掠,長驅直入。

  離開邊境,內地的防禦力量十分薄弱,幾等於無。西夏一旦突破渭州,那真的是可以長驅直入了,轉眼就能殺到長安。若長安被攻破,那就再無防守。到時,西夏鐵蹄肆虐中原大地,再無可製。

  皇帝趙禎不禁打了個冷顫,他覺得自己的胸口,又開始隱隱作痛。伸出手輕輕的撫著胸口,看著眼前的一眾宰執,心裏失望透頂。高談闊論,一個頂倆。遇到這種棘手問題,頓時成了縮頭鵪鶉。

  “可令王沿收縮兵力,謹守城池,不可輕出決戰,等待援兵救援。”樞密副使鄭戩突然說道。王沿為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兼渭州知州。

  “哪裏還有援兵?”參知政事宋庠問道。

  “環慶路。”鄭戩沉聲說道。

  環慶路距離渭州最近。此時,大宋朝堂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範仲淹。皇帝知道範仲淹在環慶路練兵,雖是鄉兵,也總比京城禁軍強些。

  政事堂推薦樞密副使鄭戩,任陝西四路都總管,兼經略、安撫、招討使。許其便宜行事,全麵統籌渭州戰事。

  皇帝趙禎當下點頭,一一照準。

  東京城因為渭州的戰事,街頭更顯肅殺。西夏兩路大軍,幾十萬兵力突然侵宋,就像一個巨大的榔頭,從天而降砸在頭上。整個京城,都壓抑在透不過氣的凜冽寒意之中。

  趙允讓站在書房門外,仰著頭看天空。天空上,偶爾飛過帶著竹哨的白鴿。鴿子飛的很快,眨眼間就消失不見。趙允讓沒有收回目光,依然定定的瞧著。

  他不是在看鴿子,而是在等消息。李元昊出兵渭州,他比朝堂更早知道,畢竟,鴿子飛的更快。渭州有他布下的棋子,將會在關鍵的時刻,助李元昊一臂之力。

  忽的冷笑一聲,李元昊看著氣勢洶洶,不過是焦頭爛額而已。哪裏有那麽強大?他自己的國內,物價騰貴、民不聊生,部族更是爭權奪利,反叛不止。縱然讓他打下渭州,他也吃不下。

  和大宋比起來,大白高國不過是窮鄉僻壤。比人多?還是比錢多?頂多囂張一時。一旦戰事焦灼,李元昊自己就撐不住,幾十萬大軍,人馬都要吃飯,僅憑劫掠,如何夠用?

  趙允讓和西夏合作,當然不是為了叛宋。他是要借助李元昊,給大宋添麻煩,給朝堂製造混亂。等奪取了皇位,自然還是要將李元昊趕出去。

  但現在東京城並沒有亂。趙允讓無奈的歎息,真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金狼進宮刺殺趙曙,不僅沒成功,反而落得重傷逃遁。誰能想到?一個屁大的孩子,竟隱藏著絕世武功,連金狼也不是對手。他想借趙曙之死,徹底攪亂朝堂的計劃,瞬間化為飛灰。

  神衛軍進城,更是趙禎神來之筆。借著捉拿刺客的由頭,異常霸道的封鎖了所有街道。街市一下冷清了,喧囂的謠言,自然沒有存身之地。已經亂起來的東京城,被迅速的鎮壓,恢複了平靜。

  趙允讓眉頭猛地跳了跳,趙禎的強硬,超出了他的意料。

  隻是如今,所有布下的棋子,都已經發動。他現在能做的,隻有站在這裏,等著消息到來。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壞的,但都已經不是他所能控製。

  聽天由命吧,這是最近幾天,趙允讓心裏時時泛起的念頭。

  注大白高國,史稱西夏,國名“大白高國”是由西夏語翻譯而來,其國人崇尚白色,因此得國名“大白高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