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獻計謀劃,臨淄王心悅誠服(二)
作者:天弧      更新:2021-04-10 22:05      字數:2289
  人心隔肚皮,太平公主和李旦,確實是一個陣營的,但是彼此之間,也有防範,作為相王之子,有鴻鵠大誌,自然需要將這層隔閡給打破。

  冷蕭知曉,李隆基和太公主的關係不簡單,有他親自出馬,一切當然是馬到功成。

  李隆基沒說什麽,顯然是同意冷蕭的看法。

  冷蕭繼續說道:“第二步,自然就是剿滅韋氏,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不容出現差錯,如果貧道沒有猜錯,相王在皇宮中肯定有人,裏應外合,是上上之策,但難的是,王爺的大軍,還在長安城外,如何進城,才是最關鍵的!”

  如今見到李隆基,冷蕭已經猜出來,陳玄禮肯定是在為李隆基做事,但是不點明,這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在君王的麵前,可以聰明,但絕對不可聰明過頭。

  “至於第三步,貧道覺得,平定韋氏之後,王爺還不是登上龍椅的時候,最好是相王登基,而您成為太子,入主東宮,接下來便可順理成章的坐上那張龍椅!”

  冷蕭長話短說,但是李隆基卻是能夠聽得明白。

  這第三步,要是換做其他的人,肯定是沒法子理解的,都平定韋氏了,為何李隆基還不直接登基?

  李隆基現下在諸王之中,沒有太響亮的名聲,另外,這場平定韋氏的大戰,是他發起的,若是直接登基,豈不是要落些不好的口實?

  相王登基,才可以看得出來李隆基是真正的為大唐江山著想,而不是為了那張龍椅,這過程雖然繁複了一些,也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

  但是,如果要成為一個君王,這些都是必須考慮到的,當然,權謀之術,也是最肮髒的,最說不清楚的。

  玄門中人,五術隻是根基,要真正的幹預到天下運行,最了得的無疑是謀略,眼下玄門中,自然有不少的能人。

  冷蕭的謀劃,如果是有眼界的人,自然看得出來極為了得。

  李隆基聰明絕頂,自然也想到這些,隻是沒有冷蕭說的這般具體。當下他心下已經做了決定,冷蕭這樣的人才,一定要為他所用。

  “仙師謀略,果然了得,本王若是成功,您便是國師!”李隆基的態度,已經改變。

  冷蕭心中想到,又是這一套,可惜,國師什麽的,於我而言,真沒什麽吸引力。

  “王爺言重了,貧道說過,貧道也是有條件的!”冷蕭說道。

  李隆基如何聽不出來冷蕭的拒絕之意?但他並不會有因此而氣餒,臉上笑意依舊。

  站在李隆基旁邊的魁梧漢子說道:“平韋氏,需要軍隊,可是我們的大軍,如何進長安城?”

  “進長安城,是瞞不過韋太後耳目的,唯一的法子,就是硬攻,打進來長安城,不過這個過程,如何打就很關鍵了!”冷蕭說道。

  魁梧漢子皺起眉頭,現在他們麵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法子悄無聲息的進來長安城,若是直接進攻,又何必多想?

  隻是韋太後的手上,有五萬多的兵馬,又控製了皇宮,這局勢顯然很是不利。

  “如果大軍攻打長安城,仙師覺得有幾成把握可取勝?”李隆基問道。

  “韋太後的兵力,主要是在皇宮,取勝的把握,自然是十成,最關鍵的,是皇宮這一環!”冷蕭說道。

  李隆基眼睛忽然一亮,這用兵知道,貴精而不在多,隻要大軍進了長安城,那接下來皇宮這一環,反而是他最有信心的,因為他宮裏早有了布置。

  “隻要大軍能夠迅速入長安城,大局定矣!”李隆基道。

  冷蕭淡然一笑,他等的就是李隆基這句話,接下來便是分頭行動,攻打長安城這一管,其布局自然就落到了冷蕭身上。

  送走李隆基,蘇菱卻依然是迷迷糊糊的,因為她不知道冷蕭和李隆基談了些什麽。

  “你······和他還聊得挺起勁的!”蘇菱真想問他們說了些什麽,但是卻沒有問出口。

  冷蕭忍不住一笑:“如果我說,咱們有機會翻案了,你會不會覺得我在說笑?”

  從一開始涉足這件案子,冷蕭其實是想查玄門中人的,但漸漸的,冷蕭卻是越發的將蘇菱的事放在心上,他和李隆基提的條件,就是要為蘇家翻案。

  李隆基還不知道冷蕭和蘇菱的身份,暫時也沒往這方麵想。冷蕭不告訴李隆基,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事情沒有確定之下,不想出現任何的紕漏,畢竟李隆基也是皇室中人。

  最是無情皇家人,冷蕭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就拿李顯的死來說,誰會想到是母儀天下的韋皇後,和他的親女兒安樂公主?

  防著李隆基一些,冷蕭覺得沒什麽不好。

  “你說的是真的?”蘇菱真有些激動,得知案子的幕後主謀是韋太後,蘇菱看上去沒什麽變化,但滿腦子的都是如何才能為蘇家翻案。

  可越是想得多,蘇菱越是絕望,她的腦海裏麵,不斷的冒出來一道聲音:你沒有機會翻案,你隻是一個尋常人,如何與韋太後鬥?

  不錯,蘇菱隻是一個尋常人,雖然武功不錯,但如今連見到韋太後,提劍殺他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是為蘇家翻案了。

  越是想,越是絕望,此時忽然聽得冷蕭這樣的話,如何讓她不激動?

  “當然是真的,你知道適才和我聊天的人是誰?”冷蕭問道。

  蘇菱沒見過臨淄王李隆基,自然不知道他是誰,是以隻是搖頭。

  “臨淄王李隆基!”冷蕭說道。

  “相王之子?”蘇菱問道。

  冷蕭點頭:“正是相王之子,此人韜光養晦,懂得隱藏,絕對是個人物,最關鍵的,是他有野心。等著吧,估計不到一個時辰,一切應該就會有結果了!”

  “一個時辰?莫非臨淄王打算起兵?”蘇菱問道。

  冷蕭道:“臨淄王有起兵的意思,不是一日兩日,今日我隻是給他打了一劑定心藥而已!”

  “如果失敗了呢?”蘇菱問道。

  冷蕭搖頭:“沒有如果,很多事情,都隻能夠抬頭往前走,在沒有到目的地之前,東張西望,注定是一事無成,這個道理,臨淄王比我還要清楚,所以一個時辰之內,他絕對會做出決定的!”

  李隆基出了悅來客棧,直奔相王府而去,跟在身邊的魁梧漢子憋了好一會,此時不吐不快:“王爺,您真相信這個道士的話?他很有可能是安樂公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