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白得兩個師父?
作者:錢本草也      更新:2021-03-22 08:41      字數:3295
  大唐的顏色是簡單的,大紅大白,張翽喜歡這種簡單,因為他色弱。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色弱是因為後世對世界的心灰意冷導致的,眼睛被意識控製阻擋了五顏六色,神經越來越麻痹就會成病。

  這也是他為數不多的堅信的自己的主觀臆斷。

  眼前簡單的金紅相間就比較容易分辨,不過他根本沒心思研究這大殿的精美結構,因為他實在困得要死。

  這一會已經依了柱子上好幾次了,要不是宮裏的小內侍每次都第一時間把這位張爵爺叫醒,說不定他咕嚕都打起來了。

  站著睡是當年學堂上練出來的本事,就是安全性不高,一個不小心就會以自己想象不到的姿勢摔倒在地上。

  老洪還是留在了宮門外,用他的話說就是,沒有皇命自己不便入宮,這敷衍的話受到了張翽一路的白眼,不願意見老東家就不見唄,說的那麽冠冕堂皇。

  前殿終於聽到了散朝的聲音,這群大臣散朝確實素質很高,比後世張翽參加的各種會議素質都要高,據說如果退朝時出現雜亂的談話聲有些人屁股可能被打到開花。

  有些先進的東西就應該引進嘛,刑法刑法,不動刑怎麽能叫刑法,人是需要管理的靈長,且個體差異極大,有些人不打記不住規矩。

  這不,張翽就被打了,還淚流滿麵,皇宮裏的執法黃門看起來瘦瘦弱弱的,下起來手還真重,不就是打了個盹麽,至於麽,還給安上一個目無尊長的帽子,不過好在有一個陪自己挨打的,就是剛剛叫醒自己的那小內侍。

  張翽一點愧疚都沒有,那小子估計也被打習慣了,一聲都沒叫,不像自己嚎叫的淒慘震天。

  然而陛下像沒有聽到一樣,深宮裏並沒有因為可憐自己傳出停止的命令,直到打夠了三十下,張翽才捂著屁股一步一步慢慢向宮內走去。

  剛進來的時候那些人萬般囑咐的要自己恪守的禮製這會兒全都忘了,低著頭稍微帶著些小脾氣走到禦座前直接叩倒在地,有氣無力說了聲,微臣張翽拜見陛下。

  一聲嗬斥從耳邊傳來:“大膽小子,陛下在上,怎敢如此無禮放肆?”

  皇帝還是給自己麵子,製止了旁邊那老者對張翽的嚴詞批評:“虞愛卿,朕這點胸襟還是有的,為異人多做異事,這小子散漫慣了,你不護著他朕也不會真罰他的”。

  張翽低著頭給青石地板了一個白眼,這還叫不真罰,屁股都給我打破了皮了,這沒個半月十天我還能站起來?

  張翽用餘光看到,龍座下麵除了剛剛訓斥自己的一個看起來有七十歲的朝服老者外還有一個約莫也有五十歲的青衣老道在一旁站立。

  “小子,聽說你一夜之間大手一揮得了萬貫家財,拿出三張醫家仙方,賣於全城的醫家,第二天便又把那方子免費散播於全城,惹的朕偌大的長安城一時間噪亂不已,可有此事啊?”

  陛下的聲音還是那樣威嚴,不知道為什麽,一見到李老二張翽的心裏就發怵,可能是他天生的帝王體質,還是他手握對天下所有人生殺的大權?

  “回陛下,有,此事是微臣所為”。

  麵對李世民強大的特務組織,張翽隻能服服帖帖,不然不知道這皇帝陛下,又要怎麽懲罰自己,要想收服一個人為自己所用,除了恩以外,還要施威。

  剛剛挨了三十板子的張翽確實不敢再偷奸耍滑,誠實也是在封建王朝活下來的一個要素,隻不過,這種誠實,應該在聰明之內,不然就是傻。

  “給朕說說是為何?今天早朝你可知道有多少諫官彈劾你?朕也是今天才知道,你張翽的大名,竟然能驚動朕這滿朝的文武!

  程知節平時從不參與文官之間的糟亂事,今日裏卻為你說了一通好話,要不是朕在,尉遲恭那個莽夫恐怕又要把那群諫官給打了。

  就連平日裏最懦弱不站隊的李績也出來為你打啞謎,你小子在京城這麽吃得開?還是說我那幾個不爭氣的皇子暗地裏有人找你了?”

  皇帝能把話直接放在明麵上,就說明隻是對張翽的言語警告而已,可既然他都這麽說了,張翽必須得嚴肅對待了。

  張翽餘光裏,旁邊兩位老者的臉色都變了,這說明陛下至少有一句話是能誅心殺人的。

  “微臣不敢!尉遲伯伯與程伯伯二人在軍營時對小子便極為照顧,小子早年隨師父學得一手廚房小道,深得二位將軍喜愛。

  是小子故意攀結二位將軍了,至於英國公,小子還素未謀麵,或許是因為二位將軍的緣故吧,至於皇子……皇子微臣……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話說到最後張翽不由得抽泣起來,原來演戲演到最高境界真的連自己都能感動,委屈了,不說了,就是得哭一場,老子屁股現在還疼呢。

  “行了,朕沒有責怪你,畢竟還是個半大小子,是朕心思深沉了,就算承乾與青雀兒有意結交你,你們小輩論交就是了。

  朕又不加阻攔,至於結黨營私,參與皇子之間的黨爭,我量你張翽也沒這個膽子!不過你還沒回答朕,為什麽把那藥方送與天下人?

  還有昨夜在月半樓那首詩,真是你小子寫的?”

  李世民基本拿捏了張翽的心性,可還是對他的身世經曆充滿了好奇,因為這孩子經過天星衛的調查,一切都是正常的。

  “公驗”上清楚的描寫了他的身世,家族,家裏有多少地,多少家產。

  隻是對他之十四歲之前的身世,一概不清,單雄信的事兒李世民早就知道,當時就是自己親手放的。

  為了安撫當時還叫徐茂公的李績和程咬金一幹瓦崗老臣而已,可這孩子一身的奇怪本事和腦袋最深處那大逆不道的無君無父的觀念到底是從哪來?

  難道真有仙人?李世民不信。

  “微臣早年隨師父行走人間,見人間疾苦必治,看人間災難也必援手,師父每到一處救人後都會留下救人之法。

  師父說救人一時,就已經結下道緣,既然有緣把法子送人也無妨,等人救不如自救。這次小子本該奉師遺命獻出方子,無奈家裏窮困潦倒,才出次下策,也是敗名取財之舉。

  至於昨夜那首《清平調》,確實小子所做,詩歌與我而言也隻是小道,早年師父有一本《謫仙冊》上麵有萬首詩,小子有幸日日吟讀,才可堪堪寫出這一手清平調來。

  不過師父常責怪小子詩無骨,他老人家常放在嘴邊教誨小子的一句話就是,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才算進入文道。

  不過讀過詩篇三百首,不能寫詩也能吟,這話是對的”。

  張翽不由得又搬出來子虛烏有的三湘五嶺老神仙師父,或許隻有他老人家才能解答李老二的疑問吧。

  “哦?你師這心懷天下的道倒是一片聖人心思,那就算了,這件事朕已經給你壓下去了,不過你家家仆門前行凶打傷無數這事兒還要你自己去登門道歉。

  日後別再隨便挑戰他們的利益,聖人,不是所有人都想當。

  你不在乎醫道,別人還靠著行醫世代吃飯呢。至於你那師父?現在何處啊,那《謫仙冊》可曾留下?

  如果沒留給你,裏麵的詩,能背下來幾首?給朕寫下來看看,你不是寫得一手鐵線篆嗎,改日給朕露一手如何?

  哦,對了,朕給你請了兩位老師,就是旁邊這兩位,一位秘書少監虞世南,一位是京城醫家之外的神醫孫思邈先生。

  虞少監的書法造詣可謂舉世有名,孫先生的醫術也是世間無雙,有了這兩位做你的老師,在長安人若再質疑你,也算有了依靠。

  你小子可別不知好歹,當初朕想讓虞少監做右太子庶人,幫朕管教皇子,卻被虞少監給拒絕了,這次答應教導你,你可要珍惜機會。”

  張翽一愣,原來這七十歲左右的老者就是虞世南?旁邊的就是孫思邈?我靠,當年我還臨過他的貼那,我還背過他的《大醫精誠》呢!

  “微臣遵旨!微臣當擇日準備束脩,去兩位先生府上完成拜師禮儀,小子張翽,幸蒙二位先生教導!”張翽趕緊衝著兩個大佬磕頭。

  “不過,微臣原來那師父估計已經仙逝了,小子也不知道他去了何方,隻聽師父說要去西方取些經書去,說我道門也有些經書落在了西方佛地。

  他老人家要親手取回來,如果一年半載回不來的話,就是羽化登仙去了,讓小子莫要等他,可這都六七年過去了,也沒個信兒,恩師估計已經作古了。

  至於那詩書,小子天性慵懶,也隻不過勉強記下幾首而已,等小子回去稍加整理,給陛下您送來。”

  …………

  這次進宮張翽很滿意,雖然屁股被打了,可他心裏舒坦,李老二對自己還不錯,有了兩個大佬做師父。

  我到要看看,朝堂上這些人還怎麽欺負我,據說孫思邈是主動要收自己為徒的,不知道他有個什麽目的,他反正也不混官場,看麵目還是比較和善的。

  虞世南就有點嚴肅了,一看就是被禮教束縛了一輩子,不過就憑他在陛下麵前表麵教訓實則保護自己的操作來看,應該也不是啥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