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靜物之主 37 幽靈公子
作者:缺鈣的關節炎男孩      更新:2021-03-27 05:32      字數:2371
  <b></b>自賜婚那日起,永寧公主每日深夜都會來這假山之前,聽笛聲,訴心事,笛聲盡,心事起。

  宣德大殿之巔的黑影是誰?是不是人?她已然不在乎,在這深宮六院,在這異國他鄉,她沒有親人,沒有夥伴,遭人排斥,唯有詩歌能訴說心事,亦唯有詩歌是她最擅長的。

  她熟讀四書五經,樂譜音律,擅長琴棋書畫,精通詩詞歌賦,可作的每一首詩,譜的每一首曲都在抒發無盡的思念。

  每每吟詩作畫訴說心中思念,她都忍不住哭泣流淚,她與這宮女太監有何不同?不,有時還不如那些得寵的太監宮女,她不過是頂著公主頭銜的籠中金絲雀罷了。

  自賜婚之日起,她滿懷期待,她終於可以出這深宮,出這六院,終於可以在……經北寧城時看看自己的父親娘親。

  他們……可好?

  她笑了,含淚而笑。

  她終於可以擺脫枷鎖,翱翔天際。

  “明日,我便要起身北上,今日我來與你告別……”永寧公主話落,淚水滴落,這是她近日來唯一傾訴的對象,哪怕是身邊的嬤嬤她都未曾言語半句。

  五歲那年,陪她入宮的貼身丫鬟因為偷盜被杖斃,現在的嬤嬤是娘娘送的。

  今夜月黑風高,視線極差,宣德大殿之巔依舊是杳無人煙。

  永寧公主不知她的話他是否能聽得到,但她知道,有些話,有些事,錯過必將終生遺憾。

  這是永寧公主第一次帶上琵琶,這一曲將成為她在這皇宮之內的最後一曲,一曲相思,半生哀愁。

  琵琶聲起,時而清脆渾厚,時而急切舒緩,時而激烈委婉,清脆如溪水叮當,渾厚如隔窗悶雷,急切如雨打芭蕉,舒緩如綿綿細雨,激烈如金戈鐵馬,委婉如新房戲語。

  一曲終,高牆外笛聲起,宛轉悠揚,笛聲淒涼溫婉,似乎在為她送行,永寧公主即興譜曲,琵琶配笛,這即興演奏舒緩輕快,可永寧公主卻落淚。

  曲終,永寧公主擦拭淚水,“我能見你一麵嗎?”

  話音落,高牆之外寂靜無聲,時不時會有幾聲蟲鳴,永寧公主頓了頓,無人回應,她哈哈大笑,笑自己癡傻,笑自己瘋癲。

  “我真是個笑話!”

  是啊,真是個笑話。

  忽起微風,清風拂動長發,一黑影遮住了月光,驚訝間永寧公主緩緩抬起頭,一張青麵獠牙的凶惡嘴角出現在了高牆之上,距離如此之近,她楞楞的看著他,竟連一絲恐懼都沒有。

  烏雲散去,那黑影逐漸露出真容,月光之下,散發出的紅眸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汝不怕吾?”麵具之下的聲音低沉渾厚,富有磁性。

  “你是那個幽靈?”永寧公主喜形於色。

  “沒錯,吾正是幽靈,汝還不趕緊逃。”

  永寧公主搖搖頭,“幽靈也好,沒有那人心黑暗。”

  黑影不再說話,隻是一味站著。

  “幽靈公子,你可否陪我北上,我怕這北方極寒之地無人說話。”

  “幽靈公子,可否教我吹笛,我總吹不好。”

  “幽靈公子,你已自由,可為何還要在這深宮?”

  “幽靈公子……”

  “幽靈公子……”

  “幽靈公子……”

  ……

  “我今日有些話多,擾了公子吹笛的雅興。”永寧公主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時辰不早了,幽靈公子早些回去休息。”

  永寧公主小心翼翼的爬下假山,她抬頭看了最後一眼那個黑影,“幽靈公子,你叫什麽名字?”

  黑影依舊不出聲,隻是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我叫寧,北寧城的寧。”永寧公主歡笑著離開。

  “生,生生不息的生。”

  永寧公主停下腳步,月光下那一抹微笑令麵具後的紅眸頓生清澈,那眼眸中最後一撇是淚水。

  ……

  “我說你發什麽呆啊,這皇宮禁地切莫掉隊。”宣德大殿前的太監催促道。

  剛剛那是什麽?夢嗎?為何會如此真實,如此逼真。

  生的內心糾痛難耐,仿佛被什麽東西堵住一般,“這是怎麽回事兒?”

  生如夢初醒,大步流星跟上這六人隊伍。

  一排七人跪拜於宣德大殿外,不敢作聲,殿內一人聲如洪鍾,謾罵無能之官,無用之兵。

  “西漠小國連同我帝國民間組織屢屢進犯我國土,西漠五萬大軍竟慘敗於縣河一萬兵,這帝國的臉生生讓你們丟盡了……”

  稟報的公公見此景沒了聲兒,立於一旁等候。

  生雖跪於大殿前,但卻被大殿之內的情景所吸引,瞥眼看向大殿,大殿正中最清晰的乃是龍椅之上的四字牌匾“正大光明”,寶座台兩側是一副藍底金字對聯,“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

  生雖不識這幾個字,但腦海中似乎有個聲音在告訴他,這寫的是什麽?如此神奇的一幕再次令他歎為觀止。

  “殿外所跪何人?”

  “啟稟陛下,乃詩會入選的學子們。”

  “宣。”

  一行人跟在領頭太監之後,根據他的要求,彎腰低頭小碎步進了這宣德大殿,眾人行禮。

  皇帝見才子略顯高興,他好詩詞,尤愛才子才女。

  “賜座。”

  這宣德大殿上,如今能達賜座之人,隻詩仙莫屬,一是他才情過人,深得賞識,二是作為皇帝的老師太傅,深得愛戴。

  “朕聽說這眾學子中有一人出類拔萃,詩詞才情堪稱完美,連詩仙大人都甘拜下風,可有此事。”

  詩仙行禮道:“確有此事。”

  詩仙揮手,太監將詩仙於京福樓所寫下的詩詞呈於皇帝,皇帝拜讀。

  “好,好一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皇帝每讀一首誇讚感歎一首,連連稱絕。

  “朕之帝國能出如此才子真乃帝國之幸,學子之幸。”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百官附和。

  “老師,此人何在?”皇帝起身道。

  老者雙手相拂,拱手道:“此人正是驚為天人,名副其實的詩仙。”

  “此詩都是你所寫?”

  “啟稟陛下,正是。”

  “來人,賜座。”皇帝此言一出,百官赫然,如此深得帝心,實屬罕見。

  “陛下,對著初入宣德大殿之人便賜座尤為不妥,還望陛下三思。”百官最前的一白須老者,隨即眾官迎合道,還望陛下三思。

  “朕心意已決,無需多言。抬起頭來!”

  生緩緩抬頭,眾人視之瞬間皆歎。

  “長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