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小公主(十九)
作者:愛逗比的傲嬌      更新:2021-03-09 21:57      字數:2116
  一個女人的故事

  下麵的故事就是關於我的了,你不必知道我的名字,隻要知道我是個女人,而這必定是一個群體的故事。

  我的父親身家豪奢,偏偏隻有我這一個女兒,我年幼時還不覺得,但等我日漸長大,父親也逐漸衰老,父親終於意識到自己沒有兒子這件事。

  他瘋狂的尋找生子秘方,但看如今他都隻有我這一個女兒便知道,那些秘方並沒有什麽用。

  這一年,公主出生了。我記得這麽清楚是因為大家沒借著公主出生來諷刺我家沒有男丁。

  父親又不斷的求生拜佛,方圓百裏的寺廟,那個沒有受過我家的香火,一個個大師請進門,一個個小妾納進府。

  但,沒用。

  這後院依舊隻有我這一個女孩。

  這聽起來和女帝的故事很像,我想說兩個故事的確有關聯。這也是我在這講故事的緣故。

  後來,父親終於放棄了,不甘心的承認,他此生可能就隻有我這一個女兒了。

  當時我還沒有什麽感受,隻感覺自己似乎一直在出門玩耍,見到了很多同齡的男孩。

  我長大後才明白,父親當時是想給我養一個娃娃親的,到時候就讓那個男孩繼承我家的產業,最後,一切都會傳給我的孩子。

  但大抵是我的年紀太小,亦或是父親還對自己能夠生出兒子存在著一定的想像。

  因此雖然我日日出門玩耍,但到底沒有什麽娃娃親來。

  後來很多年,我的父親都一直在為我尋摸一個合適的未婚夫。

  我總感覺有哪裏不對,可仍舊不知道究竟是哪裏不對,因此我就渾渾噩噩的聽從父親的想法去見了那些男子。

  但不知為何,一直都沒有鍾意的。

  漸漸地,我年齡稍長,已經在想自己是否就應該去“將就”。

  畢竟她也知道這場婚姻為的就是她肚子裏未來的男孫。

  如果她早早懷孕的話,那還能趁父親還年輕早早的就可以將外孫培養起來。

  直到耀玥公主被封為皇太女的消息傳來。

  這個消息對旁人是怎樣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當夜,我們家中有很多人徹夜不眠。

  就像是大家一直在黑暗中前行,隻能摸索著向前,突然有了一束光,然後大家發現竟然還有旁的路。

  接下來有好幾日,我都無需去外麵“相親”,原有的幾樁也找由頭回絕了。

  我知道父親一定在考慮什麽,這決定著很多。

  我也不再如曾經那般渾渾噩噩,我已經隱隱約約知道了些什麽。

  過了大概一旬,父親終於找了我,他拿出一冊賬本,問我能否看懂。

  我身處後院,但也看過賬本,隻是都是些後院胭脂水粉地帳,但這明顯是外麵商鋪的帳。

  我感覺手心滿滿的都是汗,但麵上仍舊一片平靜。

  外賬和內賬到底不同,我勉強的講自己知道的全部說了出來,我不知道自己說的父親滿不滿意,我的心似乎就在喉嚨口,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去。

  父親沒說什麽,便讓我先回屋休息。

  又過一月。

  父親問我是否願意陪他去鋪子看看。

  我長舒了一口氣,臉上不由自主的帶上了笑意。

  “自然是願意的。”

  我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

  萬幸的是,我對於經商竟然真的有天賦,父親手底下的家業漸漸地轉移到了我的收下。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十年後,這時我已經招婿在家,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與丈夫約法三章,這孩子的子孫都為我家後代,並不存在三代還宗的說法。

  那時,女帝已經登基了幾年,玄將軍帶領的大軍在外征戰,隻是由於國庫空虛,此戰未必能勝。朝廷內外都是人心惶惶的,就連丈夫閑聊時都聊到了這。

  但我有了一個主意。

  一個未必會被大家認可的注意。

  我家本就豪富,真真是珍珠做土不足惜。

  而我捐出了大半家產給了國庫。

  自然有不少人不同意,隻可惜現在我家變成了我的一言堂。

  剩下的財產也夠我們一大家子人生活了。

  我知道,這是一場豪賭。

  賭女帝是不是真如傳聞般那樣聖明。

  這場大戰持續了整整一年,最後取得大勝,對方的領土直接被化進了我國的疆土。

  從前線帶來的牛羊等特產豐富了貨架,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雖說大戰勝了,可家人卻並沒有開心到哪去,畢竟國庫再富裕也不能豐富我的私庫。

  直到論功行賞那日,我們以為隻有朝堂之人才能論功行賞,但那日,卻有內室捧著聖旨來了我家。

  我被封了爵,一個很小很小的爵位,爵位的俸祿根本就比不上我鋪子裏的產出。

  但我全家人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忍不住流出淚來。

  我家雖然富裕,但到底隻是商戶,世上對商戶限製頗多,特別是商戶之子是不能科舉。

  同樣商戶也是不能封爵的。

  有了這個爵位就意味著我不再是商戶,我的子子孫孫也不再是商戶了。

  於此相比損失的大半家財根本就算不了什麽。幾百年來,為什麽那麽說富戶願意資助窮秀才,並且願意把獨生女都嫁出去,就是為了能夠消除商戶了身份。

  甚至有不少商戶花費重金將女兒送進王府做妾。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那樣其實就是將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但我用我的事情告訴他們,完全可以靠自己做成這事。

  雖然耗費巨資,但鋪子還在,錢還可以再賺,而剩下的錢財必定還在我的手裏。

  而那些指望女婿中舉的,誰知道那是人還是豺狼呢,不知有多少舉子中舉之後便翻臉不認人。

  後來。梁朝女子也能夠去參加科舉,我的女兒也去參加了一屆。

  我們家可能的確更擅長賺錢而非寫文章,女兒隻取了一個末民。

  但對我家來說,已經夠了,我不指望她能經世之學,有個功名在身,以後出門別人也不至於小瞧了她。

  回顧我的一生,我才突然發現,我的一生都被籠罩在女帝的光輝下,我的人生因為她才有了不一樣的未來。

  她比我想的還要公正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