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月黑風高夜
作者:天行之      更新:2021-03-09 16:36      字數:2424
  在李衝和長孫無垢還未抵達於仲文軍營之時,大將軍於仲文已經頓兵鴨綠江邊,一方麵,他需要請示後方還在遼河的隋煬帝。

  一方麵,他也準備開始渡江作戰計劃,考察鴨綠江的水紋環境,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到鴨綠江,渡江作戰並不是那麽特別容易的。

  鴨綠江的寬度?深度?沿江上下闊狹?何處宜展開兵馬舟楫?何處可渡人?

  這些都需要一定時間了解。

  鴨綠江雖不比長江,但是也還是須舟楫。

  對於仲文而言,這是從未有過的作戰環境。

  言語風俗都不甚相同的民族之戰,和國內鎮壓草寇毛賊不同,國內鎮壓草寇毛賊多多少少還可以利用間諜什麽的,得心應手。

  但這種國與國之戰爭,間諜雖然也用,但究竟用間氛圍不如國內戰爭。

  這次征討高麗之戰,對他來說還說順利,烏骨城他一枝獨秀,取勝。

  但是總體戰況來說,並不是很好,在遼河的時候,渡河作戰就曾經出過問題,當時隋煬帝令將作監大匠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

  這位著名的建築大師,甚至可以說在中國建築史上都能留下名號的大師建造出來的浮橋,這次居然出了問題。

  既成,引橋趣東岸,橋短不及岸丈餘。

  也就是說,橋成了,但是成形的浮橋卻沒能搭到對岸的岸邊,還差了一丈多。

  旋即,高麗兵大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乘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

  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憤然前驅。

  “丈夫性命自有所在,豈能然艾灸頞,瓜蒂歕鼻,治黃不差,而臥死兒女手中乎!“

  乃自請為前鋒,對三個兒子說:“我荷國恩,今為死日,我死,你們當富貴。“

  麥鐵杖躍登岸,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

  詔贈鐵杖宿國公,使其子孟才襲爵,次子麥仲才、麥季才並拜正議大夫。這是這次征討高句麗的第一仗,就出現了建築大師造不好橋的問題,並死數將軍。

  就在這次戰爭之後,隋煬帝特麽並未感覺實戰的凶險,而是發布了幾道命令。

  “今者吊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或不識朕意,欲輕兵掩襲,孤軍獨鬥,立一身之名以邀勳賞,非大軍行法。公等進軍,當分為三道,有所攻擊,必三道相知,毋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

  “又,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

  又敕諸將,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這幾道聖旨其實就是一句話,大家行動一致聽指揮,一切朕說了算,敵人如果投降了,那俺們要仁義為懷,立刻停止攻擊。

  這些當然都是違背具體軍事原則的,即便是投降談判,曆來都是打打停停。

  .........

  隋煬帝的命令無疑增加了將士們作戰的難度,這也是於仲文頓兵鴨綠江畔,具體的作戰計劃還在等待隋煬帝批準的原因。

  這日,他剛剛帶著長史鄭興以及全軍進了城,外麵突然來了一個人。

  這人穿著一身朝廷的宦官服色,自稱:“大將軍安好,老奴從遼東六合城來,陛下有密旨。”

  於仲文見這個宦官並不相識,當下勘驗過他的印信無誤。

  對方道:“在下身上懷藏重大軍機,特來拜見於大將軍!”

  於仲文一聽,心中大喜。心想或許自己的渡江作戰計劃陛下已然同意,那麽可以著手準備為下一步搶灘登陸戰進行準備了。

  欽差進帳之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到煬帝最近覺得越級指揮打擊士氣,決定放手讓各位統帥自己放手去打,靈活機動雲雲。

  於仲文聽了之後,感覺收獲很大,就下令擺酒設席款待。

  席間,他與欽差談得很投機,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幾個時辰過去了,不覺夜闌更深,由於衛士們每天值班都是三班倒,於仲文又在軍中久,疼惜軍士。

  他心知自己談興猶濃,絲毫不知疲倦,身邊的軍士未必扛得住。

  看著身邊的衛士們都有點打瞌睡,就吩咐道:“爾等辛苦了一天了,都去休息吧!本將還要與欽使談公事!”

  又談了很久,於仲文這才發覺再談下去,將是東方之既白,終於覺得有些疲倦。

  於是就請欽使在帳外側房就地休息。他自己想到天亮還得去鴨綠江邊看水文變化,連衣服都沒脫就倒在榻上睡熟了,佩劍壓在身下,隻露出一個劍柄。

  夜,很黑、很靜。

  到了二更時分,一個黑影悄然出現。他一路潛行,一直爬到於仲文的榻前。

  於仲文還在睡夢中,發出輕微的鼾聲。

  黑影四下張望了一下,發覺無人。他冷笑一聲,從懷中嗖地拔出短劍,照準床上人胸口、肋下狠命接連刺去!於仲文連哼也沒哼一聲,鮮血飛濺,他的眼睛睜的很圓很大!

  但是他已經動彈不得。

  屋內的動靜似乎驚動了在外宿衛的武士們,他們紛紛被驚醒,操起家夥就往內堂衝去!

  十幾個武士剛剛趕到門口,恰好與刺客碰個正著。

  他們每個人都怔住了,這人正是下午才來軍營傳達陛下聖命的那位欽使。

  再一看,他的手中拿著還不住往下滴血的短劍!

  武士們大驚,知道壞事了!他們揮舞著腰刀一擁而上,但是瞬間,眼前的欽使不見了。他的身法似乎快到匪夷所思,武士們凝目再看於仲文大將軍。

  隻不過一刹那間,於仲文也不見了。

  一切,發生的非常迅速。

  這是極其重大的事變,一刹那間,眾人都懵逼了。

  整個軍營立即亂哄哄一團,於是情況立刻上報到到慰撫使、尚書右丞劉士龍那裏,這時候,於仲文始終,慰撫使就是軍中最大的人物了。

  因為劉士龍某種意義上,也代表皇權,他也是從皇帝那裏來的。

  不過,他比今天來的這個敕使來的要早一些,他在軍中的任務和那個敕使也不同,他是類似於監軍的存在,美其名曰慰撫使,其實就是監軍。

  另外,劉士龍作為慰撫使,還主管受降事務。

  隋煬帝考慮到自己這次親征規模空前絕後,曠古絕今,越接近高句麗的老巢平壤,偽高句麗王高元同誌,高句麗宰相乙支文德兩個人可能怕的要死,會來投降。

  投降了自然需要慰撫。

  所以,總體來說,他權力還是很大,他當即下了兩個決定,第一個決定,為了避免軍中動亂,此事不得喧嘩、不得外傳,保持鎮靜。

  因為目前還不知道這行刺於大將軍的事兒是誰幹的?

  是高句麗那幫王八犢子呢?還是另有其人。

  先裝作若無其事,進行秘密偵查,相信犯罪分子見沒有起到擾亂軍心的作用,會自動跳出來。

  同時,他馬上草擬了一份奏章,詳細訴說了於仲文被刺以及失蹤的詳細經過。

  寫完之後,他找來幾名武士,親自交待:“迅速把這個立即八百裏加急,送往遼東六合城,轉呈聖上!連夜啟程!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