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史無前例的戰爭
作者:天行之      更新:2021-03-09 16:36      字數:2551
  談妥了條件,李衝立刻和竇建德寫下了書麵協議,然後兩個人按了手印,李衝快樂的把這份未來的“收益”收入囊中。

  預測大師總要給人希望。

  他決定給竇建德一個最大的希望。

  “你將來一定會滅一國,誅一天子,天下在你掌握之中。”

  這句話的遐想空間很大,都能滅國誅殺天子了,你想想這前途,李衝想想自己都激動,看這竇建德居然還神色不變,不由的有些佩服。

  起碼,這貨還是做到了喜怒不形於色,他相信這小子內心肯定是美的冒泡,但是偏要裝逼裝出雲淡風輕的樣兒來。

  裝逼遭雷劈,等著吧。

  別的,他不多說了,指著蒼天,暗示一下,天意不能過多透漏,說這麽多已經是極限,再說自己會遭天遣雲雲。

  至於眼下麵對郭絢的圍剿,這種地方級別的剿匪,根本不用太多擔心,古往今來的大反賊都會麵臨最開始是地方、後來是中央的各種圍剿。

  隻要做好反圍剿的各項工作一定能夠搞定。

  朱毛的反圍剿十六字方針正好可以送給竇建德,於是,他立刻揮毫潑墨寫下了對敵的十六字方針。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他再繼續想了想,覺得還可以用詐降計,比如讓竇建德向郭絢投降,竇建德曾經擔任隋軍官軍的二百人長,也擔任過低級鄉村官吏——裏正。

  這種在官兵裏麵混過的,體驗過官兵和官吏舒適生涯的人,對適合投降官兵了。

  隻要營造一下當反賊多麽辛苦,居無定所,成天跑路,打劫不易,通常都會取的隋軍官兵的諒解。郭絢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平庸將領一定會相信。

  況且,眼下起義的基本都是草寇民夫,多半都是打劫,不會用計,郭絢也絕不相信竇建德會用計。

  竇建德一聽,覺得李衝這個計策頗好。

  對李衝再次拱手作揖:“大師,你何止會預測,還會打仗,唉,可惜,可惜,不得大師而用之,建德一生遺憾啊。”

  李衝心道我哪會打什麽仗,不過照抄一下朱毛的戰術而已。

  一切都囑咐過了,他覺得可以離開了。

  .........

  他穿越而來,還沒出過饒陽縣範圍多遠,這去隋煬帝行在,一路山長水遠,不過好在有長孫無忌和長孫無垢兄妹倆,這倆兄妹對於地理比他熟悉。

  他們有貼身高手白士讓。

  行程總體上比較安全。

  雖然是戰亂時代,隋煬帝楊廣的日子並不會過的多苦,李衝追尋的也是楊廣的足跡,所以所至之處都還是一些較繁華的地方。

  任何時代,哪怕再戰亂,都有繁華煙花之地,就像上個世紀,有上海灘十裏洋場一樣。

  他們一路到了涿郡,得知隋煬帝早已離開涿郡。

  在涿郡的時候,他們接到了竇建德的捷報,竇建德果然利用李衝所獻的詐降計,率領數千人向郭絢假裝“投降”。

  郭絢果然傻不愣登的相信了。

  高士達在這一場戰爭中配合的也很好,抓了幾個婦女,指稱乃是竇建德的妻女,並揚言竇建德這個叛徒當誅,於是當眾殺掉了竇建德的“妻女”。

  據說戲份演的極為逼真。

  雖然竇建德“義憤填膺”,要引郭絢大軍為自己的“妻女”報仇雪恨,帶著這群傻不愣登的官軍進入了起義軍的包圍圈。

  在官軍進入包圍圈後,竇建德嘎嘎大笑,說出了一句千古舞台上的著名台詞。

  “你們中計了。”

  隨後一通亂砍亂殺,郭絢萬人兵馬,最終隻剩下數十騎,倉皇踐踏死人逃去,竇建德率人窮追,斬殺郭絢,輕鬆的贏了第一次反圍剿戰役。

  起義軍大勝,得良馬千匹,威震山東、河北,竇建德一戰成名。

  高士達也喜不自勝,在給李衝的信中說:“先生預言士欲達必先建德,果然極為正確,先生牛叉。”

  李衝接到信笑得合不攏嘴,把信給長孫無忌兄妹倆看,兄妹倆但相視一笑,基層官僚,碰見這種需要真本事的時候,不濟事他們早有預料。

  一路所見,當然除了繁華之外,也有杜甫詩歌之中寫的景象。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在大業七年開局的這第一次征高麗之戰,到了大業八年開始正式打響,這一仗的征兵規模、行軍規模極其巨大。

  李衝來自21世紀,見慣了人山人海,可是仍然對隋煬帝的這第一次高麗之戰的規模感到震驚。

  一路上,幾乎到處都是軍兵、民夫。

  皇帝的詔書榜文也隨處可見,此次征高麗,分為二十四軍,其中左十二軍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

  右十二軍出黏蟬、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奚、蹋頓、肅慎、碣石、、帶方、襄平等道,駱驛引途。

  左右兩軍的總目標都是今天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那個城市——平壤,目前在軍實際人數是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

  這種規模,即便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規模,都比不了。

  這還僅僅是正式官兵的人數,其中後勤民夫,光沿海的民夫征調做船夫、做舵手的都有近萬規模,還有為水路兩軍運輸糧食的。

  總計投入人數應該超過三百萬人。

  這當然是一場不容有失的戰爭,隋煬帝這當然是希望在功業上超越他的父親隋文帝楊堅,因為楊堅在征討高麗的時候吃了敗仗。

  他當然要證明兒子比老子強。

  這場戰爭的手法很有點像王莽的昆陽之戰,就是把家底和老本拿出來跟敵人梭哈,這樣的戰爭,勝利了,一切都好說。

  但如果失敗,則國家的元氣則徹底灼傷。

  要知道這樣的戰爭,一旦失敗,必然是大敗,因為光這個規模,失敗所引起的潰退、混亂以及糧草、器械的損失都足以動搖國本。

  連長孫無忌、長孫無垢都動容。

  一路上,他們都在追問李衝。

  “高麗那麽小,這次戰爭規模這麽大,不會失敗吧?失敗那就太可怕了?”

  李衝隻能回答。

  “不失敗還能怎麽著?不失敗,長孫無忌,你未來想發達就沒有機會。你是願意它失敗呢,還是勝利?”

  長孫無忌閉嘴了。

  這種規模的軍事人口調動,足以證明的是大隋王朝的調動能力、組織能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還很強,如果勝利了,以乘勝之威,反過來剪除各路起義軍。

  基本上,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沒有天下大亂,誰都沒有機會。

  就這麽簡單。

  不過,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像長孫無忌這麽選擇。

  當天晚上,九時許,李衝剛剛洗完澡,一襲香風襲至,長孫無垢推門入內。

  李衝的保鏢白士讓是受到過李衝關照的,別人都可以攔著,就算長孫無忌也要攔著,但是長孫無垢隨便什麽時候來找自己都不要攔。

  長孫無垢進屋之後,長歎一聲。

  “大師,我寧願我這一生默默無聞,寧願我這一生窮迫潦倒,我不願意看見這場戰爭失敗,不願意看見這場戰爭失敗導致的人間慘劇,你有什麽辦法?”

  李衝登時明白什麽意思。

  “是不是隻要這場戰爭勝利,你就是我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