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誣陷竇建德謀反
作者:天行之      更新:2021-03-09 16:36      字數:2214
  高士達最近也聽聞竇建德的故事,這貨父親死了,千人會葬。一時俠義之名遍河北。

  不過,他聽說竇建德乃是裏正,是吃公家飯的,心中一時有些猶豫不決,道:“大師說的這個竇建德,我知道,不過,他是官家,豈肯與我聯手?”

  李衝笑笑,道:“這有何難,逼上梁山啊。”

  他話說出口,才感覺有點兒不妥,這個時候,逼上梁山這個成語還沒有發明,高士達自然是不懂。

  他旋即道:“這很簡單,竇建德這種人為朋友、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你想想看,你麾下或者你認識的人有沒有什麽竇建德的兄弟、朋友。”

  哦,他這話一說,高士達豁然開朗。

  高士達有一個朋友,似乎與竇建德也是朋友,這個人叫孫安祖,是竇建德的同鄉。但是不同村,他家為大水所飄沒,妻子也因此而死。

  縣令看他孤家寡人,不但沒有發一毛錢撫恤金,還揶揄道:“這是天意讓你去當兵,國家需要你。”

  孫安祖心裏頭一萬匹草泥馬瞬間呼嘯而過,那肯從軍?

  當下從漳南躲到了清河,隨之又投高士達麾下。

  竇建德與他並不同村,而且這時候他們村由於他帶頭垂範,征兵工作進展順利,因此孫安祖當逃兵時,竇建德已上路。

  李衝聞聽這些,感慨曆史不免語焉不詳,大喜道:“這不就簡單了?”

  據他了解,漳南縣現在還比較安靜。

  除了孫安祖這種確實家境很慘,家破人亡而逃兵役的,大部分年輕人由於竇建德同誌帶頭垂範,帶頭服兵役,現在漳南縣社會治安尚可,而且周邊也沒什麽亂事。

  他當下附耳高士達,嘀嘀咕咕低聲說了數語。

  .........

  不數日之後,孫安祖帶著兩名漢子,就出現在了漳南縣衙大堂上。

  口稱:“小人前來領罪。”

  縣令大喜,稍稍一問,才得知孫安祖感動於竇建德的自動從軍,相比之下自己的人生境界、思想境界實在太低,隻想到自己這個小家,沒有顧得上國家。

  有國才有家,沒國哪有家?小人應該像竇裏正那樣,以裏正為榜樣,自動從軍,保家衛國。

  縣令聽罷,感動得熱淚盈眶,於是親自下殿攙扶:“義士,義士啊,榜樣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竇建德果然是先進楷模,眾人表率。”

  他話音未落,就見孫安祖的手裏出現了一柄匕首,匕首上冒著寒光。

  縣令魂飛魄散。

  這時想要避讓已經不及,孫安祖已經一把捽住了他的前胸衣襟,口中大喝:“賊廝鳥,直娘賊,老子家破人亡,寡吊一個,你特麽還要讓老子去前線送死?”

  “老子特麽先弄死你。”

  那縣令這時已自嚇的癱軟,尿液淋淋漓漓的流了一地。

  孫安祖兩臂本有千鈞之力,這時想起自己的家破人亡,氣不打一處來,嗖的一聲立馬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緊接著又爆捅了幾下。

  縣衙立即變成了凶案現場,那些衙役這時見孫安祖凶猛,不敢上前,驚呼潰散。

  孫安祖大呼三聲道:“我與竇建德皆已反矣,今日殺你這狗官,乃是為漳南百姓雪憤。”

  言迄,逃去無蹤。

  於是,官司立即緝捕捉拿孫安祖,並同時追蹤到竇建德家,在竇建德家牆壁上發現了一首歪詩。

  心在山東身在湖,

  飄蓬江海謾嗟籲。

  他時若遂淩雲誌,

  敢笑劉邦不丈夫。

  這詩當然是李衝臨時派人過來忽悠的,原著乃是宋江,其實原作者也不是宋江,而是施耐庵,李衝不過是臨時盜用。

  不過,縣衙的縣丞是讀過兩年書的,一看後麵那句連劉邦都不在乎了,都敢嘲笑劉邦了?劉邦可是大反賊之一,當下立即稟報。

  於是,貝州立即下令捉拿竇建德。

  竇建德這時從軍其實並沒有走多遠,他在軍中是二百人隊隊長,管吃喝拉撒,行軍甚慢。

  而且隋煬帝給各部隊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各部兵馬不得突前冒進,要步調一致聽指揮,一切令行禁止,要遵從陛下指示。”

  於是,各部行軍不由自主,走走停停。

  越級指揮是隋煬帝的一生摯愛。

  而這其實是軍事大忌,不過,隋煬帝自己得意洋洋。

  這也給了孫安祖將功補過的機會。

  孫安祖殺掉縣令之後,趕緊發足狂奔,去追趕竇建德。

  他這般坑了竇建德一把,竇建德的體製內編製保不住事小。

  逮到可能是要哢擦的。

  因此,他必須趕在對所發生事情一無所知的竇建德被朝廷抓捕之前,趕上竇建德,通知他逃亡。

  這日,竇建德正在行軍,夜。

  他正在帳內讀兵書,忽然便有一人走了進來,這人鷹鉤鼻,深目。穿著一襲道袍,前胸後背都有八卦圖案,手中執一根拂塵。

  這人細細的端詳竇建德。

  “將軍,能不能說兩句?”

  他進來的悄無聲息,像一片落葉,竇建德一看便覺功夫了得。

  他知此人必不尋常,點了點頭。

  那人道:“我是望氣師。”

  竇建德並未聽說過望氣師這種職業,有些茫然。

  “楚漢之爭的時候有個範增你知道吧?”

  竇建德點點頭,他平常還是讀兩本破書的。

  “項羽的老師。”

  “對了,將軍所言是。範增便是望氣師。”

  史書記載範增讓弟子望劉邦頭頂的氣,須臾成五彩。

  此之謂天子氣。

  隨後極勸項羽誅殺劉邦。

  竇建德淡淡一笑,道:“那我頭頂的雲氣為何?”

  那人神色很嚴肅。

  “將軍神色亦有五彩,金之赤,木之青,水之黑,火之紅,土之黃,皆已成色而未著,五色著明,將軍當有天子之份。”

  竇建德聞言不由大喜。

  “將軍當反。”

  竇建德當然明白自己必須反,不反的話怎麽可能有天子之分?

  “我會考慮考慮。”

  不過,他當然也不會聽到對方一句話就立刻忘乎所以。

  “我有個問題請教,範增為何等到鴻門宴時候才發現劉邦天子氣?”

  “天子氣是出生即有之?或漸有之?”

  那望氣師良久才默默道:“天子氣是漸有之。”

  如果一出生就有天子氣,在世的望氣師就會發現。

  氣是一種很複雜的物質。

  儒家有浩然氣,

  道家有空靈氣,

  兵家有肅殺氣,

  佛家有慈悲氣。

  而隋煬帝之天子氣則四泄而散,流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