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評論》(七十八)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2-02-18 09:04      字數:5682
  下卷:現代"易學"評論

  第二篇:古今"易學"混亂現象及成因

  第二節

  古代對《周易》雖說法不同,但當今主流話語,卻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即算卦之書),說《周易》原初就是一部卜筮之書。可另一方麵,當今眾多講《周易》者,又把《周易》講述的是越來越神奇,越來越神秘,也偶有學者把《周易》說得一文不值。既然被學界權威定性為一部卜筮之書,又如何能如此引起眾學者對一部算卦之書的重視與研究呢?真是不可思議。

  導致對《周易》眾說紛紜,其主要原因就是被篡改成算卦格式文本《周易》傳承於今。正因是算卦格式的外表,卻誤裝進去的是政治哲學思想內容,才造成後世至今天人們不明就裏上的混亂認識。

  再一,帝製裏《周易》與《易傳》不分。“甚或以《易傳》代《周易》的慣例由來已久,是《易經》傳承時非常普遍的現象。存世的絕大多數版本的《易經》類著作中,引用或原文照搬《易傳》觀點,恰如證明數學題時依托公理定理,“彖曰”、“象曰”、“係辭傳曰”等比比皆是,這樣的潛規則延續千百年之後,初學者會自然而然地認為,《易傳》對《周易》所作的解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必須奉為圭臬。”由此古今凡對《周易》注釋,總是把《周易》注釋的支離破碎,並無一以貫之的思想內容。

  那麽《周易》一書到底是一部什麽書呢?這正是筆者要論證的主題。

  筆者認為《周易》是哲學,從其內容來看是一部政治哲學。從時間的產生來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哲學。

  筆者把《周易》定性為一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哲學,是關於封建社會裏的政治學說(這裏說的封建社會是與後封建社會不同的那個西周後期的封建社會)。是為“君子”(西周分封下的諸侯、貴族)們講述“修身、齊家、治國”的政治道理。按現在哲學上的分類,應屬政治哲學。

  筆者說的《周易》哲學,與古今圍繞今本《周易》闡發出所謂的“義理”或“哲學”不是一個內涵。筆者說的《周易》哲學,是揭示了《周易》原創內容的真實哲學思想。

  筆者即認為《周易》是哲學書,就要論證其哲學內涵。

  筆者即認為《周易》不是占筮之書,就要論證《周易》為何被史巫用於占筮的成因以及八卦占筮與《周易》的混淆所批斷人事吉凶的根本理路。

  筆者即認為《周易》不與象數有關,就要論證象數說《周易》的曆史成因與錯誤習成。

  總之,筆者認為《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學,是有立得住腳的充分根據。不是空泛的一些理論,而都是通過實質的內容來擺事實講道理。這就是筆者另一《周易》研究著作,即"《周易》哲學解讀"一書要讓事實說話,來證明《周易》是一部哲學書,而不是占筮之書。也不是古今“易學”上的那些“象數”說法。也不是古代“易學”上闡釋的那種“義理”內容,更不同於今人說的“陰陽八卦”、“太極”、“本體論”哲學思想的說法。

  筆者所說的《周易》哲學,不是從《易傳》及“易學”裏求得的哲學思想。而是從《周易》原創六十四篇文章中所得出的哲學思想。是剝離了"繇題"及"九·六爻題"被改造的《周易》。

  筆者所得出的《周易》哲學是要從對《周易》研究考證出的哲學。所以筆者的《周易》哲學是一個前無古人說法與內容。是對前人的突破與重大發現。但筆者是綜合了古今各種各樣《周易》說法上的啟示與突破。這種突破是指“易學”上的突破,而不是《周易》上的突破。這種突破旨在恢複《周易》原創文章的本義而已,不再讓《周易》神秘下去,也不在讓《周易》人雲亦雲,以訛傳訛下去。也不再讓西方人跟著我們對《周易》一書的錯誤認識,而誤解《周易》。???

  因我們今天所見、所讀的通行本《周易》,從眾多學者,專家,教授進行的解釋,翻譯來看無不是從象數、陰陽、爻位及夾帶著所謂的“卦爻辭”辭意作出的解釋。不外是“亦筮亦理”的模式去解釋《周易》,隻是從“筮”或是從“理”上孰重孰輕而已。

  這正是“易學”解釋的對象,是今本《周易》所致,而今本《周易》的結構形式,不正是史巫算卦的一種卦爻形式麽?所以今天的“易學”學者,麵對“易學”的解釋對象,不正是那本卦爻式的《周易》嗎?他們自然是遵循著傳統的“易學”解釋方式,誰能說不對呢?誰能不認為今本《周易》不是算卦之書嗎?所以當今權威專家,學者,教授把今本《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可見有誰出來反對過嗎?

  既然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即算卦之書),並且也不否認今本《周易》的結構形式是“卦爻”格式。可這被定性為卜筮之書的今本《周易》,為何與所謂“周易與預測學”、“文王八卦”、“卜筮正宗”這種卜筮之書完全不是一回事呢?而且古今又有那麽多學者,並不以算卦角度去研究“本是卜筮之書的《周易》”呢?這真讓人困惑。況且後封建社會的兩千多年裏,居然把一部“卜筮之書”,尊奉為“經"之首,成為培養帝國裏官僚人選的必讀必考之書,難道是為了懂算卦,會算卦麽?這又怎麽能說得通呢?

  那麽,一部《周易》真的就說不清道不明了嗎?

  實乃是蒼天有眼,不再讓《周易》背負著八卦算卦的黑鍋一直被冤枉下去。也是筆者有幸全麵弄清,弄懂了《周易》的前世與今生,正是筆者對《周易》係列研究與大發現不無關係。

  一、發現了《周易》文本

  1、《周易》春秋文本(繇式《周易》)的發現

  由《左轉》一書考證,春秋《周易》文本與傳承的卦爻式格式《周易》不同。

  2、《周易》原創文本發現

  ①由《連山》與《歸藏》(因正是《連山》與《歸藏》所用《周易》一書裏的六十四篇文章名稱相同,而《周易》那些名稱本與文章內容是提綱契領式而不可分割的關係)而反正出《周易》一書原創文本的存在,正是二者模仿其《周易》原初文本,即運用《周易》裏所用的符號和六十四個名稱模仿與《周易》格式相同而文辭不同的書。

  ②由《周易》六十四篇政治哲學文章而證明《周易》原初文本,因《周易》一書裏的六十四篇文章名稱,本與文章內容是提綱契領式而不可分割的關係。

  二、發現了《周易》符號

  1、《周易》所用的符號,並非《周易》一書原創,早在商代已經產生(考古上發現)。

  2、發現“數字卦”的妄說,所謂的"數字卦"隻是《周易》成書時所用的那套符號的早期流傳而巳。

  3、《周易》所用的符號,隻是文章排序而已

  ①《周易》所用符號與其內容思想無關聯,並不是所謂的象辭一體,還是取象而填辭的說法。

  ②《周易》一書所用符號時,那套符號並無衍生出八卦取象而用於卜筮。八卦卜筮是《周易》一書有了六十四名稱以後的產物。由繇式《周易》所用《周易》名稱為繇稱而所證明。

  三、發現了《周易》一書裏的政治哲學思想

  1、《周易》構建的"君子之治"理念。

  2、《周易》構建的民本思想。

  3、《周易》是一部憂患意識之書。

  4、《周易》是君子"修身、齊家、治國"的一部謀略寶典

  四、發現由《周易》一書所用那套符號和六十四名稱而模仿出《連山》與《歸藏》

  《周易》成書後而模仿出了《連山》與《歸藏》,因《連山》與《歸藏》皆是用《周易》一書裏所用的那套符號和六十四個名稱。正因《周易》一書裏的六十四名稱與《周易》六十四篇文章不可分割。名稱本是後人從《周易》文章裏首字或前兩字抽出為文章之名稱,而名稱本與文章內容是提綱攜領式的關係。而《連山》與《歸藏》所用《周易》一書裏的六十四名稱與後麵"掛"上的文辭,沒有內容上的關聯性。

  五、發現由《周易》一書所用那套符號和六十四名稱衍生出的"八卦筮術"

  發現八卦筮術是使用《周易》一書裏所用的那套符號和六十四名稱衍生出的卜筮工具,讓《周易》背上卜筮之書的黑鍋。

  因《周易》的六十四個名稱是《周易》六十四篇文章的首字,或文章的前兩字,名稱本與文章內容是個提綱攜領式而不可分割的關係。

  先有《周易》政治哲學一書後,後才有《周易》六十四文章之名稱。八卦筮術是借用《周易》一書裏所用的那套符號和六十四名稱而衍生出的八卦取象卜筮。八卦筮術實屬是《周易》政治哲學一書後出的東西,與《周易》一書無關。

  本書最後,以筆者另一《周易》研究著作,"《周易》哲學解讀"一書裏的"序"做為本書的結束語。

  《周易》是什麽?這在當今似乎既很明確,卻又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所謂很明確,即當今的專家學者無不認為《周易》是卜筮之書。而所爭議的,則是在卜筮說裏,有其它的說法。即把《周易》又說成是哲學、科學、代數式、大道之源、憂患之書等等,但這些說法均不否定《周易》原本是卜筮之書。這就出現對《周易》一書的性質,既明確又紛亂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世界文化史上實屬罕見,且無二例。而這種罕見之事,卻又讓人匪夷所思。既然當今學界已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而卜筮,又實屬巫術的一種特殊方式。那麽,巫術的東西,又怎能看成是哲學,科學,大道之源呢?巫術(占卜)與科學,哲學豈能分辨不清麽?

  可一部《周易》,卻讓人分辨不清其麵目。兩千多年圍繞著一部《周易》闡釋,著說。而形成了龐大的“易學”學說。難道一部算卦(卜筮)書?能引起古今學者如此的重視嗎?這能說得通嗎?顯然是說不通的。

  那麽,對《周易》是什麽,而形成的“既明確又紛亂”的這種現象,問題到底出在什麽地方呢?

  從今本《周易》一書的結構形式上看,一看便知《周易》是一部占筮的結構形式。即從表麵上看,不能不認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書。但從今本《周易》一書的文辭內容來看,《周易》一書又實難被看成是一部卜筮書。正是今本《周易》一書的結構形式與文辭內容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對今本《周易》是什麽,而出現了“既明確又紛亂”的現象。

  把今本《周易》看成是卜筮書,隻是看到今本《周易》一書的外在形式,而忽視今本《周易》結構形式裏的文辭內容。而把今本《周易》說成是哲學,卻又無法解釋今本《周易》一書的卦爻結構形式。這才是導致對今本《周易》一書是什麽,出現“既明確又紛亂”現象的結症。並且在“既明確又紛亂”裏,還有一種悖論伴隨著。即如同《辭源》裏的那種解釋:“《周易》是一部有哲學思想的占卜書”。這種悖論,早在《易傳.係辭》裏就已出現了:“《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製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那麽,《周易》到底是卜筮之書?是哲學之書?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呢?這些問題能否說得清楚嗎?

  把《周易》說成是兼而有之,即“有哲學思想的占卜書”是不能成立的。占卜與哲學是互不兼容的。即巫婆與哲學家豈能同時共存於一身?《周易》要麽是哲學,要麽是卜筮,兩者必有一真 。

  若認為《周易》是卜筮之書,隻是被今本《周易》的外在形式所迷惑。而《周易》文辭的哲理內容,無論如何是不能看待成卜筮(算卦)吉凶的占卜辭。況且兩千多年來圍繞著今本《周易》而著書立說,其主流是在闡發封建倫理政治學說,而不是講如何算卦的。那麽,認為《周易》是卜筮之書,顯然是說不通的。

  若認為《周易》是哲學書,那麽就必須解讀今本《周易》一書中的三個問題:

  一、《周易》一書結構形式問題,即今本《周易》為何是卦爻形式?

  二、能否釋讀出《周易》文辭的邏輯性與思想性?

  三、能否論述清楚《周易》是什麽哲學?講了什麽哲學內容?

  這三個方麵的問題若突破不了,說《周易》是哲學,就不能使認為今本《周易》是卜筮之說者信服。

  正是兩千多年來沒有說得清楚的問題,讓筆者有幸給解決了。這正是筆者“《周易》哲學解讀”一書所論述的內容。

  “《周易》哲學解讀”共分三卷,每卷可獨立成書,而三卷又是一個完整的體係。

  上卷為“《周易》導說”。本卷從六個方麵,即《周易》文本說;《周易》產生說;《周易》稱謂說;《周易》性質說;《周易》符號說;《周易》卜筮說澄清了古今對《周易》一書混亂,虛妄,神秘等說法。

  中卷為《周易》六十四篇文章今譯與解說,這是當今第一次正確釋譯了《周易》內容,使《周易》文章的邏輯性與思想性昭然若揭。

  下卷為《周易》哲學解讀,也是第一次正確解讀了《周易》的哲學思想。揭示了《周易》所架構出的“君子”治國思想及“民本”理念的政治哲學。

  這正是此書的獨一性。所謂的獨一性,即西漢至今,凡對《周易》的學術研究,是針對的今本《周易》(即卦爻式《周易》)。學術上並不知有春秋文本《周易》,更不知原創《周易》文本。所以形成兩千多年的“易學”是個以“象數”解釋《周易》的。這就與原創《周易》的思想內容是個風馬牛不相及。這是因為自春秋至今承傳的是一部卦式(春秋是“繇式”,戰國末期改造成“卦爻式”)的《周易》文本,這是其一。即《周易》一書的外在形式迷惑了人,也遮蔽了真實的《周易》。其二,自古至今學者沒有不認為《周易》的功能與卜筮無關,隻是對待《周易》的卜筮功能的認識上孰重孰輕而已。如孔子則是一位重視《周易》的義理思想,而朱熹則完全把《周易》作卜筮觀。而現在的學者,教授卻把《周易》定性為卜筮書。其三,自古至今從無有對《周易》哲學進行一以貫之的解讀。古今凡對《周易》注釋,總是把《周易》注釋的支離破碎,並造成一種現象,似乎沒有人能讀懂《周易》,也說不清《周易》。所以才出現使《周易》越來越神秘化的現象。其四,缺乏理性文化的啟蒙,即不能對傳統上的“數術"文化進行揭示與批判,反而把《周易》(一些人誤稱為《易經》是單指《周易》)與“八卦”筮術混為一談。特別是當今算命者打著“周易預測”(而實質的內容與方法是傳統上的"八卦納甲"五行生克術,與《周易》內容完全不是一回事)的幌子,反把《周易》當成算卦批命的擋箭牌,這正是把《周易》混淆於八卦筮術的表現。

  “《周易》哲學解讀”把傳統上,特別是當今學術界裏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給徹底地推翻。並揭示了《周易》不但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部政治哲學,而且是中國哲學之源,又是儒家哲學的開山之作,《周易》作者既是中國哲學之父,又是儒學的創始人。

  “《周易》哲學解讀”由此把中國哲學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周易》哲學解讀”既揭示了《周易》原創文本如何被史巫篡改成“繇式”到“爻式”的卜筮結構形式,又揭示清了八卦卜筮的曆史淵源及非理性的迷信成因。

  總之,“《周易》哲學解讀”徹底推翻了傳統“易學”史觀,並分清了“《周易》哲學”與“八卦筮術”本是兩種不同範疇概念。由此使中國人不在誤讀,誤解《周易》,也由此使外國人不在跟著誤讀誤解《周易》。

  (《周易》政治哲學研究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