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評論》(三十九)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2-02-08 20:30      字數:8325
  中卷:帝製時期"易學"評論

  第一篇:兩漢"易學"評論

  第六章:漢象數筮術派集大成者——京房

  第二節:“八卦納甲筮術”的理論與方法

  《京氏易傳》下卷中說:“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巳,艮況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變易立節。”

  京房將“八卦”配以十天幹,因為甲為十天幹之首,故稱為納甲。“六位配五行”實為六爻與十二地支相配。這樣將“八卦”係統與天幹地支配應起來,自此把天幹地支,陰陽五行納入“八卦”分宮卦係統中。

  京房通過前人的陰陽五行及“天人合一”理論,而要追求這理論上的“實證”,即要實踐那些理論學說,故才有其“八卦”分宮卦體係的建構。京房的“八卦”分宮卦術,就是“天人合一”理論(既天人感應的神秘主義思想)下的產物。京房要通過他的“八卦”納甲筮術,追求“天人合一”理論目標的實現。所以京房把當時思想界上的理論學說一股腦的裝進他的《易傳》裏。

  八宮每宮稱本宮,由本宮卦畫符號,逐爻畫變化變出其它卦畫,也就變出六十四卦裏的某一卦來,並將這一卦歸到一個宮內。故八宮共得六十四卦,如《乾》宮的八個卦為“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這八個卦從此是固定不變的屬《乾》宮八個卦了,形象的說是出自一個宮裏,其五行皆屬金,即五行為金。這“金“之屬性則為算卦之用。

  京房受到《係辭》裏“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的啟發,從八宮的本卦卦畫逐爻變而得一個卦畫符號,而得為本宮的一個卦。而每宮裏最後兩卦為遊魂和歸魂卦,也是受到《係辭》的啟發:“《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其故知鬼神之情狀。”

  八宮係列安排好後,得每個卦裏還得安排進去些實質內容,好增加對現實人事占斷的運用,即解卦上所認為的正確性,故京房就把自然與社會裏的現象裝進“八卦納甲體係裏,在每卦裏安排設計出爻象和世應來。

  《乾鑿度》裏講:初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公,四為諸侯,五為天子,上為宗廟。《乾鑿度》是緯書,為漢人偽托孔子所作,是以儒家經義附會人事吉凶,預言治亂興廢。

  《京氏易傳》裏說到世應是與爻位連在一起說。如“上宗廟在世,六三三公為應”。“六四諸侯居世,初六元士在應”。如筮得一卦,是如何斷所問之事的吉凶呢?從《京氏易傳》“姤”卦中說法:“陰爻用事,金木互體”,“定吉凶,隻取一爻之象”。而這一爻定吉凶,是按世卦為主,一世卦以初爻為主,五世卦就以五爻為主,本宮卦以上爻為主,遊魂、歸魂卦就以變化的爻為主。這為主的爻稱為“世爻”。這就是後來的安“世應”之說。有了“世”爻位,就按爻位的貴賤來定。一卦六爻,初爻為元士至到上爻為宗廟的排序法,六爻越往上位越尊貴。世爻是為主之爻,用來判斷問事吉凶。但是還要看卦中其它爻的相應關係,於是有了應爻。不過這都是人為的想象與規定而已,既無任何科學依據,也沒有任何道理。

  《易緯乾鑿度》裏講:“三畫成乾,六畫成卦。三畫以下為地,四畫以上為天。易氣從下生,動於地之下則應於之下。動於地之中則應於天之中。動於地之上,則應於天之上。初以四,二以五,三以上。此之為應。”

  《京氏易傳》“否”卦講:“三公居世,上九宗廟為應,君子以俟時,小人為災”。

  八卦納甲筮法裏的“否”卦是屬“乾”宮的三世卦,“三公居世”是因為初為元士,二爻為大夫,三爻為三公。故“三公居世”。即“否”卦裏的第三爻就是世爻,應爻就是上九宗廟了。

  有了八宮序列及世應,那麽幹支五行,也得納入卦裏。

  而“八卦”裏的陰陽之分大抵是按《易傳·說卦》中講的一家人,即父母和三男三女來分陰陽。自然是乾,震,坎,艮,這是父和三個兒子為陽了。坤,巽,離,兌,一母領三女為陰了。天幹與八卦分陰陽後也就成了固定不變的陰陽屬性。如“離”是代表著南方,又是“火”的代號,那麽“火”永遠被貼上陰火的性質標箋了。

  《京房易傳》中說:“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在卦爻納支上,也是分陰陽,陽卦各爻納陽支,陰卦各爻納陰支。這是卦納天幹,爻納地支。四陽卦乾震坎艮納屬陽的六地支,即子、寅、辰、午、申、戌。四陰卦坤巽離兌,納陰六支醜、卯、已、未、酉、亥。

  京房的八宮卦納甲圖如下:

  (圖略。不過這種圖式在百度一搜就出現。)

  從上圖可看到,八純卦(經卦)每一卦都有對應的幹,每一爻都有一個對應的地支。因天幹十個,而“八卦”有八個,隻得把多出的幹,陽歸乾,陰歸坤。這樣乾坤兩卦各納兩幹,這就規定,甲與壬同,乙與癸同。

  八卦納甲筮術是把五行生克納入筮法之中,這樣就大大開拓了筮術的新思路。在《說卦》裏已對“八卦”取象安排進去了五色、方位、五行,但很不係統。象“乾”卦的取象:為天,為君為父,為王,為金,為大赤。而在“八卦”納甲中“乾”的五行為“金”,但“金”的五色為白。

  八宮五行所屬,與早期八卦筮術裏的取象相同的則是坎,離,艮,坤。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然而八卦要安排進五行,似有無均等之感。除原坎水,離火,艮山,坤地,是取固有之象不變。而震雷、巽風認為與木發榮有關,故震、巽兩卦卦也就配“木”了。

  “乾天,兌澤言何配為金。乾天剛鍵,兌又為正秋,秋之盛德在金。故乾、兌兩卦五行屬金”了。這樣五行安排進了八卦中,這種配比隻是一種想象,是沒有什麽科學根據。本身筮術整個架構都不是建立在科學的思維上,而是巫術思維的產物。

  通過戰國到西漢,陰陽五行學說已成為思想界主載學術的理論。而幹支、方位、月令、時序、物候等學說,皆與曆法農學有關。而星象,神煞皆與“天學”有關。而八卦筮術學也跟著這些學說的產生而發展,並且“八卦”筮術不斷納進新的神秘思想學說,為天人溝通的神學目的論,而建構出通神的新工具。

  京房把前人從天地所直觀感悟的東西,即抽象化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安排到八卦納甲筮術中,但認為還不足以解卦與占斷人事吉凶上所謂的準確依據,就必須賦予上社會屬性。故京房天才的構建出“六親”(父母、兄弟、妻財、官鬼、子孫。)關係於八卦筮術中。不要小看這“六親”納入筮術中,這才是使卜筮者通過八卦納甲裏陰陽、五行、六親生克聯想比類出生活中的父母、財、官、運等等吉凶來(包括後出的“八字”批命)。實乃已然是轉換了一種比類模式,與先秦“八卦”筮法用八種物象比類、聯想、附會人事吉凶沒有本質區別。

  而先秦的八卦筮術的筮法,我們已知,是通過那八種取象,風呀,水呀,雷呀等八種自然物象與所卜事情進行的比類、聯想,最後“推理”出人事吉凶上的所以然來,那叫牽強附會與胡說八道。故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退出曆史舞台。到漢京房建構出八卦納甲筮法,已然是以自然之象與社會之象的想象而模擬到“八卦”納甲筮術中,就妄想以此“類比推理”出所占卜事項的吉凶來。???

  我們且看京房“八卦納甲”筮法中“六親”取象的創立。

  《易傳·序卦》裏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京房把自然(天地)與社會(六親)聯係在一快,並架構到“八卦納甲”筮術裏,把父母、夫婦、兄弟、子女這種家庭人倫關係與社會上的官府的管理(稱“官鬼”)關係均納入到卦爻裏,又結合等級製的社會現象模擬(納入)到爻位裏。卦爻位越往上,等級越高。

  京房通過之前象數占驗諸學說,並深思熟慮,把一個現實的社會結構抽象化的套進到卦爻模式裏,再模擬出所問人事上的吉凶來。他想從他建構的天地人模式裏,運用卦爻幹支五行所代表的“六親”關係的相生相克,妄想以此“推演”出人事吉凶的先知先覺。

  京房把社會現象模擬到卦爻裏,確是一大驚人的創舉,是筮術上的一次“飛躍”。實乃體現的是東方人在王權專製下,尋求自我規避上的無奈之舉,即聊以自慰而已。

  京房在卦爻裏建構的“六親”模式是受《淮南子》一書中說法的影響,《淮南子》裏已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義,母生子曰保,子母相得曰專,母勝子曰製,子勝母曰困”的這種說法。

  八卦納甲術裏納入幹支五行,又建立起卦爻的社會象征結構,通過五行生克就可產生出“六親”來,也就可推斷比類(或比喻,象征)問卜事情的吉凶了。

  但八宮六十四卦爻不是都有“六親”之象,“六親”全備的不足三分之一,剩下的不是缺“一親”,或缺“兩親”。為解決這問題,就出現“飛伏”之說。這均是解決算卦上的問題,也是算卦上的術語,如“六親”關係也是後來人的總結之說。

  《京房易傳》裏未有“六親”名稱,但在其《京房易傳》裏有“八卦鬼為係爻,財為製爻,天地為義爻,福德為寶,同氣為專爻”的說法。係爻中的“鬼”,為後來八卦納甲筮法上稱的“官鬼”。鬼就是官,官者,鬼也。製爻之“財”,即為妻財;義爻之“天地”,即為父母。寶爻之“福德”,即為子孫。專爻之同氣,即為兄弟。加上本位卦表示問占者自己,共六位,故稱“六親”。

  “六親”在卦爻裏出現是通過納甲五行生克而得出來。如“乾”卦“六親”的產生。

  按《京氏易傳》乾卦納甲內容圖示如:

  納甲卦畫地支五行六親爻位《京氏易傳》納甲序列

  ——戌(土)父母(上爻)“宗廟上建戌亥”

  壬——申(金)兄弟(五爻)“金入金鄉木漸微”

  ——午(火)官鬼(四爻)“火來四上嫌相敵”

  ——辰(土)父母(三爻)“土臨內象為父母”

  甲——寅(木)妻財(二爻)“木入全鄉居寶貝”

  ——子(水)子孫(初爻)“水配位為福德”

  後世的八宮六十四卦有了固定不變的格式,如“乾宮八卦”格式:

  (因無法上傳圖,故略。可從百度搜,就能看到固定圖式,不會裝爻算卦的,就看固定的圖表。)

  從上麵圖例中看到納甲後的“64卦”裏每卦五行生克出“六親”狀況。

  “八卦”通過納甲後,假若起出來的卦是“乾卦”,因“乾”卦的納甲是固定的如上圖,後人有口訣叫:“乾金甲子外壬午”。又因“乾”宮卦劃定的五行屬金,內卦幹支從甲子排起,外卦的幹支以壬午排起。起出這一卦後,就以為可以占筮人事吉凶了。

  占筮得會得出“六親”,所說的“六親”就是通過某一卦爻裏的五行與本宮卦所屬五行發生生克,就產生出“六親”關係來。 如“乾”卦,《京氏易傳》裏說:“水配位為福德”。這個“水”指的是初爻“子”的五行屬性。子為水,“福德”就是子孫爻。現在也有口訣叫“我生者為子孫”。可能當時是叫“我生之爻為寶爻”。子孫是誰的,自然是父母,祖輩所生的。這是把五行相生擬人化。

  乾卦的初爻納甲為子(子的五行為水),這水在五行中的相生關係是“金生水”。因為“乾卦”的本宮五行為金,“乾”是乾宮卦的統領者,“乾”卦五行為“金”,“金”也就成了是乾宮的五行之屬。凡占出乾宮卦來,五行皆屬金,這叫八宮的本位五行。若算卦時,本位卦五行代表自己(我),來與卦裏的六爻五行發生生克,就產生出“六親”關係來。因為每卦納甲後,卦裏的六爻五行已是固定不變了。可通過生克口訣安出“六親”來。“乾”卦本卦五行屬金,“金”就與乾卦裏六爻地支五行產生生克,就出現了“六親”。

  如“乾”卦初爻地支是“子”,子的五行為水。“乾”的本宮五行是“金”,金是生水的。有口訣“我生者為子孫”(《京氏易傳》裏說“水配位為福德”,福德就是子孫),所以乾卦初爻的“六親”就是“子孫”。

  “乾”卦二爻納進的地支是“寅”。“寅”的五行為木,木被金克,即五行相克是金克木。本宮五行金與寅木產生相克,口訣是“我克者為妻財”(《京氏易傳》裏說“木入金鄉居寶貝”,寶貝就是財。妻子在古代也看做是財,因妻妾可以買賣)。納甲後乾卦第二爻就不變的"妻財"爻,如算妻子如何?財運如何?就看這一爻的與其它生克受製諸多說法了。

  “乾”卦裏的第三爻納支後是辰,辰的五行是土,土能生金。《京氏易傳》裏說“土臨內象為父母”,即後來的口訣是“生我者為父母”。所以乾卦裏的第三爻是父母爻。

  “乾”卦四爻納支是“午”,午的五行為“火”。《京氏易傳》裏說“火來四上嫌相敵”。“敵”就是“克”,或稱“勝”(《京房易傳》裏此句後麵有注,“壬午火,是乾之官鬼”。這是三國時陸績所注)。四爻上的納支五行為火,火能克金。現在算卦上的口訣是“克我者為官鬼”,“乾”卦四爻就是官鬼爻。

  “乾”卦的五爻納支是“申”,“申”的五行為金,與本宮五行金相同。《京氏易傳》裏說:“金見金為同氣”。“同氣”即為同胞兄弟姐妹。後有口訣為“同我者為兄弟”。

  “乾”卦的上爻納支為“戌”,戌的五行為“土”。土能生金,同是父母爻。

  八卦納甲後,有了本宮五行,也有了每卦爻裏的地支五行,相互產生生克,“六親”現象就出來了。八卦納甲後,六十四卦裏的六親關係也就固定不變了,如上麵的“乾宮八個卦”的納甲六親模式是固定不變的。

  現在的算卦先生若不會納甲與安六親,即可列寫一張固定的六十四卦納甲卦表就可以了。若起出一卦,查看一下卦表就可以斷卦了。若問卦者是求問財氣如何,算卦先生就看卦裏的財爻了。不過又有一套斷法,要通過占卦時的日子裏的五行,以及當月的五行,還要結合有變卦的要看變卦五行,還有“世應”以及後來產生的“六獸”之說等等。總之沒有一定之規,都不過是想象出的東西,即認為有可類比之處的東西,都可以增添到八卦算卦術裏,而大框架則是京房的八卦納甲基礎。???

  這裏也沒必要詳說其“飛伏”內容,因為那都是無稽之談的東西。

  可以看出京房把幹支,五行,六親這種抽象出的自然與社會現象,再配以星宿,建侯,卦氣,天學與神學,一古腦的納入八卦納甲筮術裏,想把天道與人道鉤連在一起,建立起一套寵雜的一種筮法,從其筮法裏妄想推演出“天機”,即人間的福禍吉凶,也包括天地自然上運行的變化“先知“。

  京房的八卦納甲筮術,應屬巫術的分支,既不能稱為"預測",與現代科學預測不可相提並論。而八卦納甲筮術從根本上是不能預知人事上的吉凶。

  那麽,我們古代裏就沒有對未來能預測嗎?是能夠預測的,但不是傳統上的“八卦”筮術(包括八字術)。而是遵循了事物發展規律上的預測,才能預知事物的發展趨勢。我們古代裏有沒有這方的預測例子呢?肯定的說是有的,而且也不少,那是人們正確認知事物發展規律上科學預知。而古代最著名的預知事物發展前景的例子莫過於諸葛孔明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的經典預知例子了。《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述了劉備三訪諸葛亮,兩人才得相見,劉備向諸葛亮問策,諸葛亮就從當時天下的形勢做了一個全麵的分析和預測,結果劉備後來的發展基本是按著諸葛亮在隆中的那種預見逐步得到實現。

  “隆中對”是諸葛亮真對劉備提出的問題,給出的建議或叫答案。這應屬於科學意義上的預測,是對當前及以後劉備發展道路的評估。這是把握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做出的科學預見。而不是像《左傳》裏記述的用龜占或“八卦”筮卜來預知戰爭發展的趨勢,妄想得出神諭的吉凶結果來。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法。龜占或“八卦”卜筮是靠神啟的介入,是巫術的思維。並不是建立在對未知事物的信息收集,歸納,分析,判斷的基礎上,而輸出可知預期發展結果上的一種方*論。

  京房所建構的是以陰陽五行為基本間架的八宮六十四卦的筮術,是巫術思維的產物,與先秦的龜占沒有兩樣。是從萬物有靈論裏異化出的萬物感應論,並認為做為萬物感應的中介,便是陰陽與五行。把陰陽五行當成萬物之源的原動力,這萬物之源動力又成為天地人之間的因果鏈,天怎麽,地就怎麽,人間也就怎麽。把萬物有“靈”轉換一個新的說法,萬物有“感”。這就是“天垂象,見吉凶。”把陰陽五行既變成象數占驗之術的理論根據,又當成是媒介工具。看似京房把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一股腦的裝進八宮卦體裏,讓人覺得,似乎有其合理性。有其合理性,似乎就有了有效的預測性。人們根本不解“八卦納甲”筮術的內在道理,被這種看似有“道理”的理論所迷惑而迷信。

  而事實正相反,八卦納甲筮術既解決不了人生社會的任何問題,也說明不了客觀世界裏的任何現象。京房建構的八卦分宮納甲筮術,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巫術思維下想實現其實證結果,這隻能是一種癡心妄想。

  雖然京房的八卦納甲筮術,還沒來得及理論與實踐上的完善,本人而被“棄市”(被殺)。而他創立的這一套八卦納甲筮法卻被後人,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並切不斷的豐富其內容,越來越變成一門神秘莫測的算卦上不成學問的學問了。

  京房的八卦納甲筮術在中國後封建時代的兩千多年裏成為了

  準宗教信仰,無不從八卦納甲筮術上安於命運或希寄著命運。那麽,京房的八卦納甲筮術是如何占斷,即如何的解卦呢?很讓人失望,京房自己及其時代裏都沒有留下象《左傳》裏的那種筮例,隻有京房本傳裏隻是反映他的占星與卦氣結合的占術,並沒有反映八卦納甲筮法的例子。京房沒有留下象《左傳》裏那樣的卦例,讓人一看即明,他的八宮卦術是一個怎樣的斷法。

  “納甲筮術”是對先秦八卦筮術的改造,已然屬於巫術的分支。可又不能不認為是今本《周易》的學術發展,隻不過發展的原本是寄生在《周易》身上八卦符號筮術而已。但確實是京房由此在八卦筮術上把《周易》文辭當占辭的一種方法給剝離出去。

  這一點是應肯定京房的貢獻,京房建構的八卦納進地支五行,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八卦筮術與《周易》混同一起卜筮的現象。這對《周易》脫筮入“經”的認識上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即無疑對認識《周易》一書與“八卦”筮術這兩種不同內容性質的學說提供了參照。

  《周易》是哲學,與八卦筮術本不是一回事,但先秦時期被史巫混淆在一起而用於卜筮,卻被京房有意還無意中把兩者分離開,這才是京房的功。並且對研究《周易》一書走向義理之路,無疑起到一種啟迪的積極作用。才有漢以後魏時王弼的義理解釋《周易》的出現,以及唐時孔穎達《周易正義》從義理上注疏的繼承。雖這些注疏並不符合《周易》一書的原義,而且又添加上陰陽,爻位取象的卦學東西來釋解《周易》,在釋解《周易》過程中不斷發展出新的思想學說。但畢竟不是把《周易》解釋成筮術講如何占筮人事吉凶的事。

  總之,後來人把京房建構的八宮納甲筮術成為人生命運的解讀工具,即成為窺視天機的一種工具而運用了。不過漢時沒有保留下來八卦納甲筮例,後人認為“火珠林”是在京房的納甲基礎上完善與發展起來筮法,是唐末問世,並以錢代蓍方法。而《京氏易傳》裏卷下有這樣的說法:“夫細不可窮,深不可極,故揲蓍布爻用之於下筮”。又說:“分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卦象定吉凶,明得失,降五行分四象,順則吉,逆則凶……。”

  這是受《係辭》裏說法的影響。大抵京房的納甲筮法是遵循了《係辭》裏說的筮法,同春秋時期(《左傳》裏的起筮方法)布蓍方法,還沒有以錢代蓍。

  總之,京房是漢代象數占筮派上的總代表,終於完成了象數占驗派上的筮法大成。京房在先秦六十四卦符號八卦取象卜筮基礎上創造出“八卦納甲“筮術,既結束了先秦八卦取象又結合卦辭和爻辭的卜筮方法,而開辟了“八卦納甲“新筮術,成為後世至今天2千多年裏唯一不變的八卦筮法基礎。

  無疑又充分說明了,京房所處時代裏的陰陽、五行既成為帝製時期裏"術數"的偽理論根據,又是帝製時期裏"術數"上的媒介工具(即運用陰陽五行生克製化的學說,所認為的感通關係以洞察吉凶的卜筮之術)。而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無疑成為帝製時期裏人們迷信"術數"的動力之源。

  不過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的是,古代占卜算卦(包括後期的八字批命,陰陽風水等),均是前後封建時期"天學"(天命神學)下的產物,更受後封建時期裏的"天人感應"影響下的巫術迷信思維裏的產物,是種通神術,是古代巫術的分支。

  世界本不是"五行"所構成,水也不是金生的,土也生不了金,水有時也克不了火,反而還能生火。

  人類既不知道宇宙的起源,焉能知道今天是"木"日子,明天是"火”日呢?

  八卦納甲算卦,所運用的幹支五行陰陽生克也做功不到人事的頭上,如何能知道人事的吉凶呢?

  縱覽兩漢"象數易學",象數易學主流裏的占筮派產生的諸學說,不外是通過六十卦符號,而產生的卦氣,陰陽爻位,互卦、變卦,爻辰,納甲幹支等等,走向的是占筮。而到後漢從象數易學諸說裏,卻產生了以象數去解釋《周易》裏的卦爻辭流派。這無疑是象數易學上的兩派,即今本《周易》學術上產生出的占筮派與義理派。由那套卦符號而產生象數占筮派,又從象數之說產生對今本《周易》卦爻辭進行解釋派。

  此兩派對後世都產生了極大影響。京房集象數占筮之大成,變先秦八卦取象卜筮為八卦納甲卜筮,而獨霸卜筮(算卦)界至今夭。而以象數義理釋今本《周易》卦爻辭,同樣影響至今天,隻不過漢後"易學"上以"象數"釋《周易》是個孰輕孰重而已。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東漢後期終於從象數筮術派中走向象數義理,即以象數去注釋今本《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