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一)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5-30 12:24      字數:4298
  第一章:正本清源話《周易》

  第一講:《周易》文本考

  第一節:話說我們傳承的今本《周易》

  今天給大家講《周易》,我們講的《周易》是與傳統易學上說的《周易》不相同。我們講的《周易》與傳統易學上說的《周易》有何不同呢?這就是要講述的內容。

  這裏先向大家問一問,有誰看過這本書?還是通過什麽渠道聽說過這本書?能看懂不能?你認為這是一本什麽書?是算卦書?是哲學書?還是兼而有之呢?

  打開這部書,我們所看到的是其內容格式獨特,可是書籍類上獨一無二的,其格式獨特,而稱法也獨特。作為書籍文章,稱章、節、篇,而唯有《周易》一書的內容稱“卦”,稱“爻”,而不稱文、篇。

  我們習慣稱《周易》64卦,還稱《周易》八卦。每卦裏又稱“爻”,如第一爻,第二爻等。

  我們熟悉算卦上不是稱卦爻嗎?如“六爻八卦“,這個名稱隻有算卦上那東西才能稱卦與爻。這《周易》一書為何也稱卦與爻呢?這些問題後麵都會講到的。

  我們打開《周易》一書來看,《周易》的第一卦,看其格式內容。《周易》第一卦為《乾》卦,首先我們看到《乾》卦裏的組成內容之一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與《乾》卦是個血肉相連的組合一體了,因已看到這個符號,人們就想起這是《乾》卦的符號。是哪些人能熟悉這個符號呢?首先是那些會算卦的人,其次是哪些研究《周易》的,還有讀過《周易》而記性好的。你隨便寫上《周易》的一個符號,特別是會算卦,常算卦的人,就知道是《周易》裏哪一卦的符號。換言之,你隨便寫一個《周易》的某一卦名稱。他們就能把屬某一卦的那個符號寫出來。《周易》裏卻有一套符號,共64個。《周易》裏有64卦,每卦用有一個符號。別小看《周易》裏的這套符號,正因這套符號把《周易》弄得陰差陽錯。也正是這套符號又產生出無窮的學說了。但這是後話,此處不表。

  接下來我們看這《周易·乾》裏的這個符號下,寫著乾上、乾下四字,這是後人添加的內容,不是《乾》裏的原內容。這個符號下也有一句話,這句話後麵跟著是初九,再後麵是九二,這是用數字進行的排列,一共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這種用數字排序的稱謂。每個數字稱謂的後麵也同樣有文字多少不等的一句話。這些用數字表示的叫“爻題”,而“爻題”後麵的文字又叫“爻辭”。

  那麽我們看到這種叫卦爻式的格式內容是用來幹什麽的呢?

  傳統上說這是算卦用的,說算卦,我們就知道那是算命問事的一回事。難怪人們把《周易》說成是算卦,現在不說算卦,而是把《周易》又稱為“預測”,這是換了說法。現在易學專家們也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卜筮是古代的稱法,現在稱算卦。“《周易》本是卜筮之書”,這是當今易學專家給《周易》的定性。那麽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周易》一書,原來是一部算卦之書了。這是從內容格式來看待《周易》的吧?才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的。

  好吧!那麽我們就看看這算卦之書的《周易》是如何講算卦的?就拿《乾》卦,我們來讀一讀所謂的卦爻辭,即被人們認為是算卦吉凶的爻辭是如何算卦的,看能不能斷出人事上的吉凶呢?

  大家讀一讀從“乾,元亨利貞到見群龍無首吉”,這是《乾》裏的原文內容。我們拋開“卦爻”辭後麵的本屬《易傳》裏的那些說,如《彖》曰,《象》曰,《文言》曰,這些附在《周易》原文後麵的內容。

  能不能讀出什麽意思來?如算卦?還是什麽意思呢?我們也把那些數字爻題拋開,單獨讀文字內容,放開思想,用想象來讀一讀。

  “乾,元亨利貞。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或躍,在淵,無咎。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亢龍有悔。見群龍無首,吉。”

  把這《乾》卦當一篇文章來讀,多讀幾遍,反複讀看讀出什麽來,能讀出是算卦批斷人事吉凶的嗎?算卦批命問事,不是講前程、壽命、錢財等嗎?這裏怎麽是以“龍“來說什麽事吧?是不是我們讀不出是算卦的,也讀不出是如何算卦的。如果是認為古文讀不好,讀不出內容來,那麽我們再把這些文字翻譯成白話文。再讀一讀看能不能讀出一些意思來?

  “(君子)應努力進取,自強不息。即開始通達,有利,前途光明。潛伏時期的龍,還不到升騰的時機,不可隨意妄動。龍嶄露了頭角,有利造就偉大人物。君子終日努力不懈地進取,而到晚上警惕自省,這樣去做,不斷地磨練自己,就沒有害咎。龍能升騰起來,又能潛回淵裏,沒有害咎。龍升騰到天空上,有利於造就偉大的人物。龍飛升到過高之處,將有悔恨。出現了群龍,都不爭當首領,才是天下太平的景象。”

  我們讀一讀這翻譯的文字內容,是不是能讀出點意思來?即使這內容我們還不十分明白其道理,但從這內容來看,這說的與算卦沾邊嗎?大家請看這內容,我們當成一篇文章來看,其文章內容是否以“龍“的寓說一番道理嗎?文章內容不是以“龍“貫穿著一條線嗎?

  從“潛龍、見龍、飛龍、亢龍、群龍”來說事情嗎?這如何是算卦的嗎?而且文章內容的出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的說法,這是讓君子如何去做事,而得其何結果的道理。這句話的意思,我們應該明白的。通過這內容來看,《乾》文辭就是一篇文章,有寓意,有中心,有思想含義的。

  這文章裏出現的一詞“君子“,我們首先明白這“君子“的含義,更能加深所謂《周易·乾》卦文辭所表達的思想含義。

  這裏的“君子“是指什麽呢?是個道德概念嗎?對“君子“一次,我們都應該不陌生,並且也知道君子與小人是個對稱的一對概念。我們常常說某某是個小人,某某是個君子,現在這種說法是從道德角度去評判某人,不論他是當官的,還是百姓都可以評論為是君子還是小人。可《周易》裏出現的“君子“一詞,而不是道德概念,而是個身份概念。即指有家、有國者,被分封的周天子血統的子弟、諸侯、貴族們,統稱同為君子,與百姓(小人)是個對稱的身份關係。

  我們知道君子是個身份的稱號,那麽我們再來理解《乾》出現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這句話,是否更明白其意了,這是不是為君子講述的道理呢?君子白天努力不懈的進取,到晚上還要警惕自省,這道理如何能與算卦沾邊呢?

  我們在把《乾》裏出現的“龍“如何?如何?看作是以“龍“做比喻,那麽我們就能明白比喻的道理。總之,這不相算卦之用的,如何能算卦的嗎?從《乾》的文字內容來看,是看不出是算卦的,可《乾》的格式,為何又是算卦的格式呢?這豈不行成了巨大的反差嗎?即算卦的格式與其有思想內容的文字形成這麽大反差,人們都沒有起過懷疑嗎?可現代的人們不但沒有過懷疑,而且把這種有思想內容的文章裝進算卦格式裏去的《周易》,解釋為“一部有哲學思想的占卜書”的這種奇怪的悖論來。

  我們也許隻看到《周易·乾》的是為君子講述效法“龍“的那般情況,可能從《周易》其也卦裏的能看出是算卦的說法來。好的,我們把《周易》一書拿在手裏,隨手翻開一篇,我們再看去說的是什麽?看內容講的是一番道理,還是算卦的?

  看我們隨便一翻,看翻到的是那一卦內容。這本裏寫的是“大畜卦第二十六“。我們還是看隻屬《大畜》原內容的東西,把那些附在卦爻辭後麵屬《易傳》的文章拋開。

  (原文)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厲,利巳。

  九二:輿說輹。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牯,元吉。

  六五:豶豕之牙,吉。

  上九:何天之衢,亨。

  我再把數字爻題也拋開單讀文字內容。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有厲,利巳。輿說輹。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童牛之牯,元吉。豶豕之牙,吉。何天之衢,亨。”

  若對原文看不懂,再看一看譯文,看是否能出點什麽來?

  “從養家畜所看到的大道理,利於發展。若吃著俸祿的人,遵循著這道理,吉利,有利於事業的順利發展。事情有了危險的苗頭,就應阻止其發展下去。這如同車子同軸相鉤連處脫離,(車子就有傾覆的危險)。良馬競選進行訓練,有利於未來急難時所用;每天駕車熟練性的防衛演習,到用時沒有不利的。給小牛紮上牛鼻棬,(為了馴養)是大有好處。給剛長出槽牙的小豬閹割,符合飼養育肥的道理。這何不是大自然界裏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亨通之道呢!”

  “畜”:指家畜,牲畜。這裏的“大畜”與《周易》裏還有一卦叫“小畜”是對比講述兩個方麵的政治道理。一個是農業生產,這一個是畜牧養殖業。不過這不是講農業與養殖業的生產技術,而是通過農業與養殖業事情來寓意政治道理。

  這裏的文字比較難懂的是以下這些:

  如:“家食”:是指著家裏吃飯。“不家食”:意指吃俸祿的人,或叫食客。這是喻指當官的,即為君與諸侯當賓客做臣子的人。

  “童牛之牯,元吉。豶豕之牙,吉。”“牯(gù)”:牛鼻棬(juào)。“豶(fén)”:去勢之豬。“豕”:豬。這一段是通過對小牛紮上牛鼻棬和小豬去勢(閹割)這種飼養家畜的道理,來比喻要在工作中,應有主動性與創造性。既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何天之衢,亨。”“衢(qú)”:四通八達。最後一段是總結前麵所舉事例,來說明“這何不是大自然界裏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亨通道理呢?”事實上作者的比喻是正確的。這雖是來自於生活的經驗,而寓意的道理是深刻的。

  這是以生活中常見飼養家畜的道理,而寓意出社會政治上的道理,來講給統治者聽。無疑是讓他們清醒的認識到,既要遵循客觀規律辦事,又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如對良馬競選的訓練,給小牛紮上牛鼻棬和小豬去勢(閹割)這種飼養家畜上的道理,來說明,應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掌握了飼養牲畜的有利方法,對畜牧業發展做出貢獻,而對社會是有利的。作者通過飼養家畜來闡釋政治上的道理,提醒吃俸祿的人,要有備無患,要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才能“利涉大川”,才有利事業的健康發展,才能為社會為人類謀福利。這豈能是用來算卦的嗎?若用之而卜出“六四”與“六五”兩爻辭,“童牛之牯,元吉”與“豶豕之牙,吉”,不知算卦上如何來比類,附會人事上的吉凶呢?

  總之,從這一卦裏也看出是算卦的。不隻是這兩卦內容不是算卦的,也不是講如何算卦的。而且《周易》一書裏凡文字內容,都是講道理的,與算卦不沾邊。

  既然《周易》文字內容不是算卦的,也不講如何算卦的。那麽《周易》一書裏內容為何稱“卦“,又為何是個算卦的格式呢?這就牽扯到《周易》一書的文本問題。現在我們所用的《周易》一書,是傳承下來的一部用數字做“爻題”算卦格式的文本,稱今本《周易》,那麽這算卦格式的《周易》,就是原初的《周易》文本嗎?原初《周易》文本還真不是用數字做爻題格式的文本,這是我們從《左傳》一書裏發現了春秋《周易》文本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