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二十五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4-07 17:48      字數:1526
  問:《周易》原初是什麽樣的內容格式?

  答:《周易》原初一書的內容格式與其它典章書籍沒有什麽兩樣(隻是《周易》一書裏所用了曆史上傳承下來的一套“畫符號”類同於文章的編排序數,也正是用了一套“畫符號”而使後人產生了極大誤會)。

  《周易》原初的一書內容格式,也就是用六十四不相同的“六聯體”為一組的"畫符號"類同於文章序列,而寫有六十四篇政治理論文章,其每篇文章的格式就是一個“畫符號”十文章。

  如《左傳》裏出現的十三個筮例中有兩筮例是《周易》以外的“卦書”筮之的筮例格式那樣。

  現抄錄如下:

  ①《左傳·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秦伯伐晉,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雲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實落材亡,不敗何待?”

  ②《左傳·成公十六年》:(前575年)“晉楚遇於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複》,曰:‘南國戚,射其元王中厥目。’國戚王傷,不敗何待?公從之。”

  這兩卦例不是出自《歸藏》就是《連山》,其格式就是“卦畫符號”十卦名稱十卦辭。其所用卦畫符號和卦名稱與《周易》所周的“畫符號”和《周易》裏每篇文章前首字或兩字相同,而卦辭與《周易》裏的文辭則不相同。如考古上發現的秦簡《歸藏》同樣是與《周易》裏所用的“畫符號”和《周易》裏文章前首字或兩字相同,則文辭完全不相同。

  現將王家台秦簡《歸藏》裏的一些釋文抄錄如下:

  師 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師而攴占□□□/(439)/龍降於天而□//遠飛而中天蒼/

  比 曰:比之木木,比之蒼蒼。生子二人,或司陰司陽。不□姓□/(216)

  履 曰:昔者羿射陼比莊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

  同人曰:昔者黃啻與炎啻戰/(182)/巫鹹,巫鹹占之曰:果哉而有吝。□/(189)

  (說明:每個名稱前有一個“畫符號”,括號裏數字是竹簡編號)

  每個名稱前同樣有一個六聯體的“畫符號”,這種格式與《周易》原初格式相同。隻是原初《周易》每篇文章還沒有抽出篇名,其它卦書用作的卦名稱隻是《周易》每篇文章裏首字或兩字而已。

  由此證明無論《連山》或《歸藏》的內容格式是模仿《周易》一書的內容格式產生的。也由此證明《周易》原初的每篇內容格式就是“畫符號”十文章而已。

  其理由入下:

  其一、由《左傳》的卦例(《連山》或《歸藏》)來看,格式就是:卦畫符號十卦名稱十筮辭。

  考古上發現的《歸藏》一書格式同是:畫符號十名稱十筮辭。

  為何說《連山》和《歸藏》是模擬《周易》一書的格式呢?因為其所用的六十四名稱與《周易》一書六十四篇文章的首字或兩字相同。《周易》一書裏的每篇名稱,本身就是從每篇文章裏的首字或兩字被移出做為篇名的。隻因《周易》裏每篇的篇名本身就是每篇裏的首字或兩字,是與文章內容是個不可分割的關聯關係,是每篇文章提綱挈領式的文章關係。而《連山》與《歸藏》借用《周易》裏名稱與其文辭(或是稱卦辭)內容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也由此證明《周易》原初每篇格式就是“畫符號”十文辭。

  其二、曆史上卻產生過“繇題”式格式的《周易》,這是《左傳》一書所引用《周易》闡明事理例子和以《周易》筮之的引用“繇辭”內容,所證明《周易》“繇題”格式的存在。後到帝製時期把“繇題”式《周易》改造成“數字爻題”式《周易》。由此證明曆史上《周易》格式被改造過,也就說明《周易》就有原初的文本。這正是由《連山》與《歸藏》所證明的《周易》原初文本格式是:“畫符號”十文辭(一篇文字多少不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