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八)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3-09 16:31      字數:995
  第五十八篇 《兌》文今譯與解說

  (原文)

  “ ( )兌:亨,利貞。

  和兌,吉。 孚兌,吉,悔亡。 來兌,凶。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孚於剝,有厲。 引兌。”

  (譯文)

  “五十八、正確的言論,亨通,利於社會和諧發展。

  和諧的言論,吉祥。愛民的言論,正確,沒有悔恨。道聽途說的言論,會有危險。商量斟酌的言論,沒有不安寧的,就連微小的毛病,也會轉變成吉慶的事情。一旦愛民的行為剝離失去了,禍患危險就會發生。言論需要正確的引導。”

  【解說】

  “兌”是何意呢?“大象”對《兌》文詮釋是“君子以朋友講習”,《彖傳》解釋:“兌說也。”《序卦》同樣認為“兌者,說也。”那麽何為“君子以朋友講習”?《周易正義》 孔穎達 疏:“朋友聚居,講習道義,相說之盛,莫過於此也。”“講習”就是講議研習之意,這當然是離不開“說”。而“說”就是指言論,學說,陳述之意。通過本篇內容來看“兌”,就是指“言論”的意思。

  “兌、亨,利貞。”

  這是本篇的題目,其意是“正確的言論,亨通,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和兌,吉。”

  “和”:音樂和諧,溫和等意。

  本句的意思是“和諧的言論,正確。”

  “孚兌,吉,悔亡。”

  “孚兌”:愛民的言論。

  本句的意思是:圍繞著愛民這一觀念去言論,自然是正確的,就沒有可悔恨的事情出現。這是強調政治輿論應建立在愛民的原則上。

  “來兌,凶。”

  “來”:與往相對,(又)招來。“來兌”:沒有根據的言論。

  本句是說:言論要實事求是,不要道聽途說,否則就起壞的影響,後果就會有凶險。

  “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商”:計算估量。“商兌”:即商酌度量的言論。“未”:沒有,表示疑問等意。“未寧”:不會不安寧。“介疾”:小毛病。

  本句意思是“商量斟酌的言論,沒有不安寧的,就連微小的毛病,也會轉變成吉慶的事情。”

  “孚於剝,有厲。”

  “孚”:愛民如子之意。“剝”:剝離,除去。本句已然是強調愛民,為民,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去行事,否則就是錯誤的,就會有禍患危險。

  “引兌。”

  “引”:引導。“引兌”的意思是“言論,或政治輿論要有正確性的引導。”

  本篇是圍繞政治言論(政治輿論)而展開的論述,即使現代的社會裏,本篇也不失為現實教育意義。本篇文章雖然文字非常簡略,全篇不過三十字,但含義卻不簡單,其思想內容深刻。作者闡述了如何言論,什麽言論應當,什麽言論有害。短短數言,可講出了深刻的政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