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三十九)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3-09 16:30      字數:1956
  第三十九篇《蹇》文今譯與解說

  (原文)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往蹇來譽。王臣賽蹇,匪躬之故。往蹇來反,往蹇來連,大蹇朋來。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譯文)

  “三十九、困苦艱難,一方去了,可另一方又會來到,這有利於磨練與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雖然道路曲折,而前途光明無限。

  困苦艱險離去了,迎來的就是榮譽。王臣屢遭艱辛,並非自身的緣故。困難艱辛離去,又會返回;困難有時又會接連不斷;而大的困難有時也會多種而至。經過了往來的困難,就會有大的經驗收獲,吉祥。也就會鍛煉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

  【解說】

  “蹇(jiǒn)”:行動遲緩,困苦等意。“蹇”在本篇裏當“艱難困苦”講。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這裏的“利西南,不利東北”,是寓意困苦艱辛事情的客觀存在性,即一方困難離去了,而另一方的困難卻又來到了。本篇立論的是“艱難困苦,一方離去,可另一方又會來到,這是有利造成偉大人物的出現,前途吉祥。”

  “往蹇來譽。”

  本段裏的“往”與“來”,是指所發生事情的離去與來到。“蹇”:艱難困苦。“譽”:榮譽。“往蹇來譽”意思是“艱難困苦離去後,迎來的就是榮譽。”這是講,在麵對艱難困苦,要樹立起戰勝的信心。

  “王臣賽蹇,匪躬之故。”

  “王臣”:君王下的為官者;或指君王與臣子。“賽蹇”:迭遇困苦艱難。“匪”:非。“躬”:自己,自身。“王臣賽蹇”:王臣所遇到迭遇不斷的困難局麵。而這裏的“王臣”所遇到的眾多困難,並不是“王臣”自身的緣故所造成。這就是“匪躬之故”之意。雖然,那時不可能有“客觀”一詞,但這內容卻體現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本篇雖沒有“客觀存在”這種語言表述,卻有這種內容的含義。確實,自然與社會中的事情,有時與人的因素無關。即不以人的意誌而轉移。本段表述的王臣所迭遇不斷的困難局麵,就體現在,並非人的因素所致,而是客觀問題所造成,認清了這一問題,才能堅定信心而克服困難。這就是講辯證道理。

  “往蹇來反,往蹇來連,大蹇朋來。”

  “反”:翻轉,返回。“連”:接連。“朋”:成群,指很多。

  本段是緊跟著從艱難困苦問題的不同方麵,不同情況,不同程度上來進一步闡述,讓“君子”清醒的去認識及麵對現實,麵對困難問題。隻有清醒的認識艱難困苦局麵的客觀現實,才能更好地把握問題,解決問題。本段又是圍繞著困難問題的來去或接連不斷出現及大的困難一同到來的客觀現實進行的論述。

  “困難艱辛離去了,又會返回;困難有時又會接連不斷;而大的困難有時也會多種而至。”

  這就是本段的含義。事實上,無論社會與人生,也無論家庭與國家,卻會出現這種情況,有時麵臨艱難困苦是交替發生。如屋漏又逢連陰雨,即禍不單行的局麵。隻有理性認識這些問題,才能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與方法,又能得到經驗所得,才能造就鍛煉偉大人物的出現。這就是最後“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的含義。這裏的“碩”,指“大”,又引申為“多”。“往蹇來碩”是說“經過艱苦困難的磨練,就會有很多經驗的收獲”。這裏的“利見大人”,是指“利於鍛煉和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這裏的“大人”,表明了是能夠認識這種困難問題及解決這種問題者。

  本篇通過對艱難逆境問題的論述,說明困難逆境有時非是自身所造成的問題,而是客觀存在。這種客觀現象,如災害,困難,有時並不以人的意誌而發生或轉移。雖然,有時艱難局麵來臨,也會同時出現多種大的困難,但也別灰心,別失去信心,隻有認識和經過了不斷的艱苦困難的磨練,也就會收獲很多寶貴的經驗,就會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這是把克服困難的信念建立在實踐與偉人(智者)身上,以排除所遭遇的困難。這是講,要對各種艱難局麵的清醒認識,既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又要有防患於未然的心理。這就是古老的《周易》哲學,本篇凸顯了作者的理性認識,又給人一種不怕困難,向上進取的精神。

  “蹇”篇可以說,是一篇充滿著唯物辯證思想的理論文章。作者講述了現實中所出現的艱難困苦問題,是有客觀因素所造成,並不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在麵對不斷出現的困難局麵,要正視客觀現狀,隻有認識到客觀現實裏存在的問題,就能明智的去對待。又能從不斷的對待困難的實踐中吸取經驗及認識規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去戰勝困難。這是多麽好的辯證思想,充滿著理性的去認識這個世界。這是多麽的啟迪人生,又是多麽的排擊神話與迷信。可《周易》哲學,卻被封建王權裏的神秘主義思潮所遮蔽。而到今天卻又被那麽多的學者教授認定為卜筮之書,這是何道理呢?

  本篇文章,簡潔明快的語言與深入淺出的道理,讓人不難理解。可為何現代那麽多的‘易學家’,卻把《周易》說成是古奧難懂,且人雲亦雲。況且,如今又有那麽多的‘易學大師’,把《周易》說成神秘莫測的‘算卦書’,而言其能預知禍福吉凶,這到底是為何?